- 相關推薦
新學期講座如何培養學生物理學習習慣初中版
葉圣陶先生說:“什么是教育,就是要養成習慣。”我國古代就有對習慣的研究。《新三字徑》中的第一句話講到“人之初,性本善,性與情,俱可塑。”意思是說,要培養良好的習慣,近代,我國教育家陳鶴琴先生則說:“習慣養得好,終身受其益,習慣養不好,終身受其累。”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我認為:教師應該要有意識地加強對學生自主學習習慣和有效學習策略的培養和指導,使學生在學習和運用物理知識的過程中逐步學會如何去自主學習。這就要求教師轉變教學觀念,把傳統的“以師為主”的教學轉變為“以生為主”的教學,把傳統的“灌輸式”的教學轉變為學生的“要學、想學、能學、會學、“堅持學”!結合自己近些年來在初中物理教育教學中的具體實踐,我認為培養初中生物理自主學習習慣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
托爾斯泰曾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的確,教學的成功與否,關鍵在于通過教師的引導是否能使學生對學習感興趣,是否能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學習。所以,在初中物理的課堂教學中,我經常創設各種物理情境,不斷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例如,在講授“機械運動”這一知識點時,可用精彩小故事引入新課:“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一名法國飛行員在2000米高空飛行的時候,發現臉旁有一個小東西,飛行員以為是一只小昆蟲,敏捷地一把抓了過來。令他吃驚的是,抓到的竟是一顆德國子彈。”故事一講完,馬上設疑制造懸念。“子彈在運動,這名飛行員為什么能順手一把抓住它呢?他的本領真有那么大嗎?在什么情況下我們也能順手抓住一顆飛行的子彈呢?”先通過講述一個真實的故事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再通過一系列疑問設置,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釋疑的濃厚學習氛圍之中。在濃厚的學習興趣驅動下,學生主動學習的欲望已被充分調動起來,自主學習的習慣會自然而然地得到培養與提高。
二、創設主動參與的情境,教給自主學習的方法
1.把學習的時間交給學生
蘇霍姆林斯基說:“人的心靈深處,會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我們要把學習的時間舍得交給學生,讓學生成為真正的學習的主人,讓學生充分調動大腦提高能力。因而我們教師在課堂上應盡量少講、精講。一般課堂上教師的講授時間要盡量限定在20分鐘以內,剩余的時間是學生的,教師要給充分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
2、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
1) 養成課前預習的習慣
習慣成自然,習慣決定一切,有良好的習慣是學習必備的條件。培養學生的預習的習慣是教學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學生預習的質量對課堂教學有著很重要的影響。指導學生有序預習,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習效果的重要途徑。教師應具體指導學生預習的方法,其操作要點是:(1)在閱讀課文的同時,要用不同的符號勾畫出概念、重點、難點等,要把自己不懂的問題帶到課堂上,重點聽講、提問,以便在學習中能做到有的放矢;(2)寫出知識的網絡結構;(3)盡量做一些課后練習題,加深、檢驗自學的效果。
2、有效的課堂提問,有助于聽課習慣和方法的培養,幫助學生開展課內學習活動。課堂教學,只有真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學生才可能成為自身素質發展的主人,才能主動地、生動活潑的發展。為此我必須把教學重心轉移到學生身上,落實到“學”上,把教師主導地位落實到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上,始終圍繞學習目標,恰當運用各種有利于目標達成的方式和手段,提問要講究技巧,應盡量避免學生機械回答的簡單問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內驅力的形成,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3、重視復習習慣和方法的培養,充分發揮學生課后自主學習活動的作用。復習是學習過程的重要環節,對鞏固深化所學知識有重要作用,通過不同層次的復習,學生可以進一步回憶和思考所學實施,訓練記憶力,可以進一步掌握新知識的邏輯結構,加深對重點知識的理解,可以使知識進一步系統化,提高學生理解、復習和整合的能力。學生課后復習鞏固工作對教學效益提高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通過加強對學生課后復習工作的指導,部分中下水平的學生學習習慣明顯好轉,學習成績進步明顯。
4、重視作業的習慣和方法的培養。作業是學生復習、鞏固、消化和應用課堂所學知識的重要手段,是檢查和評價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必要的課堂、課后、單元作業可以及時檢查教學目標達成情況,培養學生認真審題、準確答題、仔細檢查的良好習慣。
《新學期講座如何培養學生物理學習習慣初中版》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三、以情促學,搭建愉悅的自主學習平臺。
有句名言說得好,“親其師,信其道”。人的感情有遷移功能,也就是說,如果學生對你有感情,就會特別喜歡你所教的學科,樂意學習你所教的內容。根據學生在學習中的各種表現,盡可能地的“多表揚、少批評”,我經常對學生提出以下評價:“你說的很好,老師很希望經常看到你的精彩發言”“說得不錯,棒極了”等等。這樣,師生之間建立教與學的情感交流,從而達到樂學的目的。學生樂學是自主學習的前提。也只有樂學才會愿學、從而主動去學。
四、培養學生合作能力自主探究
學會與人共處,學會合作,學會交流,是生活在信息社會的人應具備的基本素質,了解自己,尊重他人,既有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合作技巧,又善于表達和交流,是當代社會中求得生存和發展的一種能力,也是新世紀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標志。新一輪課程改革要求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合作的意識和習慣,并要求自主探索,主動獲取,進行合作學習,體現團隊精神以及民主決策等。在新教材中幾乎在每節課都有“想想做做”、“科學探究實驗”等內容來配合合作學習意識的養成。合作學習如何在課堂上落實呢?從教學中我發現,必須加大小組合作學習的探討,使學生合作進行討論交流較普遍地在教學活動中應用。教學過程既是學習的過程,同時又是學生交流的過程,學生的合作意識得到了很好的培養。
五、關注周圍事物,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物理從生活中來,生活永遠是物理問題不枯竭的源泉,從實際生活出發,把物理問題貼近生活實際,鼓勵學生留意生活中的物理,讓學生在體驗感受中學習并理解物理知識。只有使學生感到學習物理是生活所必需,是他們生活的需要,才會產生“我要學”的強烈求知欲。作為老師我經常鼓勵學生大膽地去發現,善于提出生活中的問題。如例如:在學習了《物態變化》后,我引導學生關注身邊事物,提出最多的問題,電冰箱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無氟冰箱又是如何工作的?發射火箭時,怎樣才能避免因燃料燃燒放出的大量的熱的負作用?……這些問題的提出和解決,使學生懂得生活中充滿著物理,現代科技發展離不開物理,培養了學生認真對待、關心和思考周圍事物的習慣。同時讓學生會感覺到知識的樂趣,想去發現、去創造,產生迫切學習知識的愿望,并在實踐活動中,提高學生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總之,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實現的,一蹴而就絕不可能。我們只有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充分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充分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發揮出他們的最大潛能,才能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才能使物理教學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新學期講座如何培養學生物理學習習慣初中版 [篇2]
從教24年來有約20年時間長期奮斗在農村學校初三畢業班物理教學工作中,其中有苦更有樂,但特別遺憾的是每次通過初三一學年時間我與學生們的浴血奮戰,有一部分同學最終由于相差僅僅的那么幾分分數,與自己理想的學校失之交臂。我常常為這些已踏上正常學習軌道的學生惋惜,更為沒有及早引導這些學生踏上正常學習軌道而扼腕,因為盡管發生這一現象的原因很多,但“農村初中學生學習物理的習慣差”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因為,雖然年齡處于13~15歲左右的初中生思維水平較低,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抽象思維、理性思維還處于萌芽階段,他們對事物的認識多以感知為主。但毋庸諱言,初中物理學習的物理現象和物理過程,大多是“看得見,摸得著”,而且常常與日常生活現象有著密切的聯系。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思維活動,大多屬于生動的自然現象和直觀實驗為依據的具體的形象思維,較少要求應用科學概念和原理進行邏輯思維等抽象思維方式。再說初中物理練習題,要求的是8:1:1,即知道、理解的較多,掌握的較少,計算題一般直接用公式或加一個隱含條件就能得出結果。所以,正常情況下我們的學生應該能學好初中物理這門學科。
08年9月我有幸參與八年級物理起始教學工作,又有幸接觸二期課改的新教材,便把“農村初中學生學習物理的習慣——資料的積累的培養”一事放在心上。
一、“讀本(教材)”資料的積累
讀本(教材)是學習物理的基本依據,是獲得物理知識的重要途徑。“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真可謂一語中的農村部分初中學生的學習狀況。平時的教學中,我雖然很注意把時間留給學生自己閱讀教材,但記得在開學第一周的星期五翻看學生教材時,發現由于相當部分學生缺乏一定的自學能力,在教材資料的積累上或一片空白,像新的一樣,或把教材上的黑體字全部用筆劃下來,甚至用彩筆涂上,這樣的“讀本(教材)”對以后的復習存在較大的問題,于是在開學初一段時間內強化對“讀本(教材)”資料的積累。要求在通讀的基礎上,把教材中關鍵的字要求學生用“○”圈出來,對教材中物理量或物理規律引入過程的內容用☆號標出。這樣可避免學生對知識的死記硬背,也方便知識的前后聯系,縱向比較,使知識系統化。在實施新教材的過程中還發現部分學生對教材中的彩色圖片和卡-通造型很感興趣,但問它說明什么?或答不完整,或答非所問。的確在初中物理新教材中,最讓人感到印象深刻的是大量彩色圖片的出現,特別有些圖片采用的是活潑可愛、形象幽默的卡-通造型。故我在實施教學時,關注圖片、卡-通造型的同時,要求學生把它旁邊的文字閱讀且把所說明的問題、揭示的物理現象、過程、意義用筆線勾畫出來,這樣更體現圖文并茂,這也是對“讀本(教材)”資料的積累。考慮到中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使學生在快樂、輕松的環境中學習知識。新教材中增加的一些新欄目(“你知道嗎”、“指路牌”、“sts”、“概念圖”等),由于這些欄目反映了物理與其他領域的聯系,滲透了物理與科學、技術和社會的聯系,并且對學生系統掌握課本知識有良好的作用。同樣我在實施時,有時請一位學生朗讀,并引導學生用筆線勾畫出關鍵結論。
《新學期講座如何培養學生物理學習習慣初中版》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二、“學本(活動卡)”資料的積累
眾所周知,實驗是物理學發展的科學基礎,是檢驗物理學理論的唯一標準。中學物理教學必須要以實驗為基礎。加強實驗教學,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創新意識、創造能力。同時也使學生受到良好的科技意識教育。
現在初中物理新教材一個突破性的舉措是采用讀本(教材)和學本(活動卡)相分離的結構。這樣更加鮮明地體現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同時也更能夠突出物理這門學科的教學特點。“學本(活動卡)”上的“觀察和描述”“ 學生實驗”“ 活動”“ 閱讀和理解”“ 思考與討論”“ 交流與合作”“進一步探究”表示不同的學習活動,這與老教材大相徑庭,可以說現在對活動卡的使用成敗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新教材的成敗與否。開學兩個星期實施下來,感覺有些實驗雖然能夠提高學生的能力而且實驗的探究性也比較強,這對學生的能力要求是好的,但是對農村初中學生的能力不能要求過高,有些實驗學生獨立完成的困難較大,而且學習過程中不能為了探究而去探究。再說要求每節課都有探究的過程也有問題,且有要求學生要有記錄,這樣課時的安排不允許。為此我繼續保留學生實驗,讓他們走進物理實驗室,經歷“預習——實驗——觀察記錄——分析討論——總結報告”過程;對部分演示實驗改成學生上臺演示或邊講邊實驗的形式,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親自動手操作機會并及時做好“學本(活動卡)”資料的積累。這種“邊學邊實驗”或“邊教邊實驗”的方式是有很多好處的。它有助于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有利于克服課堂教學“滿堂灌”的現象,它有利于擴大師生間的信息交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它還可以提供更多的機會來培養學生的實驗技能和動手能力;對課外實驗采取了學生為主、教師輔導、指點的方法,采取“自設方案——選擇方案——實驗驗證——總結報告”的程序進行,讓學生親自參與實驗設計并通過實驗驗證。當然在實施不同的學習活動過程中,時刻提醒、督促學生對“學本(活動卡)”資料的積累。
三、“教材訓練體系(課后習題、練習部分)”資料的積累
練習是知識運用的一種主要方式,是中學物理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能幫助學生鞏固、熟練、活用基礎知識,加深和擴展物理知識,將理論運用到實際。新教材的訓練體系分課后習題和練習部分,從教24年時間,深感“教材訓練體系(課后習題、練習部分)”資料的積累對學生樹立自信心、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有效性、學習的持續性、學會學習等至關重要。今年我在接觸“課后習題”后感覺課本上安排的習題有的比較簡單,所以我處理這些習題時或采用學生當堂口答,或對個別習題布置在練習簿進行書面回答,也可作為資料的積累。新教材的“練習部分”分“一、知識要點”“二、典型示例”“三、基本訓練”,我在實施“練習部分”時特別關注它的資料的積累,因為我深知在以往的教學中,那些學習無效的學生致命之處是一學期學習下來,練習部分訂正丟三落四,甚至遺失不見了。訓練既不能搞“題海戰術”,也不能隨便找幾個題讓學生做,這樣,對于習題的精選精講是至關重要。如:練習部分第22頁有這樣一題“例4 物體放在凸透鏡前16厘米處,在透鏡另一側的光屏上成一個倒立放大的像;改變物體的位置;當光屏放在距凸透鏡12厘米處時,在光屏上成一個倒立縮小的像。那么該凸透鏡的焦距可能是( )a.20厘米b.15厘米c.10厘米d.7厘米”。練習部分把此題作為例題已屬精選,我就的把它精講。采取的措施:一讓學生獨立做;二是關鍵,及時提問“此題涉及哪些物理概念、規律或知識點”,當然允許學生自己獨立翻書。這既是讓學生感受自己的“資料積累”的好處,又可進一步激發他進一步“資料積累”;三作題目的“變式”,這可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更可讓學生有“登高遠望”之感。此時一般學生的表情或舒展或欽佩,更多的是心中的“較勁”,即“好好學習”,這樣離“天天向上”也已不遠。此時作為教師的我心里感受最多的真是“太陽底下最光輝”。
【新學期講座如何培養學生物理學習習慣初中版】相關文章:
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專題講座03-09
反思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11-23
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08-04
如何培養讓小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11-23
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習慣11-23
艾艷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11-23
如何培養小學生學習英語的習慣11-23
如何培養中學生學習英語的習慣11-23
如何培養孩子主動學習的習慣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