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數學總復習研討會小結
今天參加了小學數學總復習研討會,聽了兩節課,參加了交流與點評活動,感觸很深。復習課難上,這是所有與會老師的共識,能夠集中地聽復習課,自然能夠讓正在進行復習的老師獲益良多,特別是兩位老師的課后反思和王老師傳達的復習建議,讓人茅塞頓開。復習課,作為小學數學課的一種基本類型,它不同于新授課的探索發現,也有別于練習課的鞏固運用,它承載著“回顧與整理、溝通與生長”的獨特功能,在整個教學活動中處于承前啟后的重要一環。那么,小學數學復習課如何體現新的理念,適應新的要求?如何提高小學數學復習課的實效性?賈老師的《比和比例》給了我很大啟發。
1、知識整理是“簡單再現”還是“溝通聯系”?
在上畢業班復習課時往往把基本概念、定律、性質、法則、公式等停留在簡單再現的層面,即知識回憶階段。實際上,當我們進入總復習階段時,正好是把它們進行溝通的大好時機,一定要通過啟發性的問題,引導學生溝通知識間的聯系,進一步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把過去零散、不同時段學習的知識從縱橫兩個方面溝通起來,使之結構化、系統化。這種更加關注子“溝通聯系、內化建構”的復習定位,能深化學生對知識內在關系的理解,從而促進原有認知結構的優化。
2、知識建構是“強硬灌輸”還是”喚醒生長”?
要想做到知識的有意義建構,不應是教師強硬灌輸,而應在學生主體意識充分喚醒狀態下的積極主動的建構。在學生自主整理了關于比和比例的知識后,賈老師問:這些只是間存在怎樣的聯系呢?讓學生帶著問題重新審視自己的整理,小組合作去發現探索聯系。這樣有思維含量的問題,給了學生較大的探索和思考的空間。課中還有許多有價值的問題啟發,較好地揭示了知識內在的規律,挖掘了數學知識之間的密切聯系,更好地將知識進行疏理,促進了認知模塊的建構,讓知識“生長”起來,更有利于學生進行有意義的識記與內化,讓復習的效果更上一個臺階。
可見,知識的“溝通”是復習課的鮮明特質,知識的“生長”是復習課的目的所在。我們的復習課需要引導學生把各知識點分類整理,將所學知識前后貫通、溝通起來,構建完整的知識網絡體系。
【小學數學總復習研討會小結】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的總復習07-06
小學數學總復習提綱03-09
小學數學備考總復習提高策略09-16
初中數學總復習反思04-11
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研討會的學習小結11-24
人教版小學數學畢業總復習備考計劃12-31
中考數學總復習:整式的加減05-15
畢業班小學數學總復習資料06-11
關于總復習數學公式匯總07-12
初中數學總復習反思3篇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