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如何培養消防官兵心理素質
消防部隊肩負著撲救新時期的火災和搶險救援的重任,面對現代火災向突然、立體、多毒、大型、快猛的方向發展,消防部隊在滅火救援中,往往會遇到許多危險情況,如危險化學品爆炸、可燃氣體泄漏爆炸燃燒、毒氣擴散、建(構)筑物倒塌等,時有造成人員傷亡,尤其是隨著消防部隊一警多能和消防社會化的發展,勤務日益增多,情況復雜多變,撲滅火災、搶險救援,險情叢生,如不能實施有力的組織指揮和管理,加強消防官兵火場心理素質的培養工作,極易出現事故。如何培養官兵火場心理素質的問題,是各級指揮員所面臨的問題。心理學告訴我們,官兵的戰斗力主要由政治素質、專業技術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五部分構成。它們相互聯系、相互影響、隨著各種高新消防車技術裝備的運用和發展及重特大惡性火災事故的頻繁發生,消-防-隊員的心理在未來的戰斗中顯得尤為重要。
一、影響消防官兵滅火救援行動的主要心理因素
從撲救火災和搶險救援工作的特點來看,影響消防員行為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內部因素,主要指人的生理方面的因素,包括年齡、性別、體質、經歷和智力等等;另一方面是外部因素,主要指火場作戰環境的影響。從人的心理實質看,火場環境復雜程度及危險性大小,對消防員心理產生直接影響。根據有關實驗和資料介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缺乏險惡條件下的鍛煉。大多數指戰員沒有參加過實戰、演習和重大搶險任務。一旦這些任務來臨時,因自己缺乏實踐經驗,對執行任務中隨時可能發生的險情和自身處置各種問題的能力估計不足而產生恐懼。
2、缺乏高溫場所的訓練。消防官兵作戰運動狀態下,體溫超過40℃;吸進的熱氣溫度高于37℃以上時,人身體的生理熱積蓄就會增大,使人產生幻覺、煩躁、厭戰、怯戰等不良心理反應。
3、缺乏正確的生死觀。少數指戰員對個人生死榮辱看得比較重,缺乏為革命事業和人發利益獻身的精神,對生命的認識仍局限于自我的小圈子里,沒有把自己的生命同民族的榮辱、國家的安危、人民的幸福和軍隊的強大緊密聯系起來。
4、專業軍事素質差。少數指戰員因自身專業技術不精,操作不夠熟練,在操作裝備時,擔心操作不好會傷人或損壞裝備,造成事故,延誤戰機,從而產生恐懼心理,有的因身體素質和軍事素質差,在參加急難險重任務時,害怕負荷較重承受不了,擔心不僅完不成任務,而且還會傷及自己。
5、噪音的影響。噪音會使人的生理機能發生變化,產生聽覺阻礙,造成心理疲勞,煩躁等等,直接影響官兵的作戰能力。
6、科學文化水平低。主要是對復雜條件下火災撲救的知識掌握不多,只知其危害,面對防護知識了解不多,防毒、防輻射的能力較弱,如遇到復雜條件下的火災時,有的隊員易產生“恐懼癥”。
二、培養消防官兵火場心理素質的基本方法
消防部隊作為一種高危險的特殊職業,廣大消防官兵時刻面臨和承受著前所未有的危險和壓力,很容
易在滅火搶險救援行動中誘發上述一系列消防職業特有的心理問題。因此,我們必須針對其火場容易誘發的心理問題,事先培養和激發消防員積極心理的潛入從而減少和消除消極心理因素對作戰行動的不良影響。
1、險象訓練法。就是通過設置各種危險、恐怖的環境條件,讓指戰員置身其中,以增強其心理承受能力的一種方法。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有較大差異,心理承受能力受實踐活動的影響,實踐活動多,心理承受能力強,反之則弱。指戰員心理上對強烈的外來刺激的接受和承受能力都是比較弱的,這勢必導致一有特殊、危險的任務就會產生恐懼。險象訓練,一是進行實戰訓練。組織指戰員參加重大實戰演習,使指戰員在各種復雜條件下火災中長見識、長膽量。二是惡劣自然環境中的生存和適應訓練。險象訓練法主要適應于臨戰或參加搶險之前,以及平時的心理訓練。
2、強化體能訓練法。從運動生理學來看,經常從事體力活動訓練有素的人,對外界的適應能力較強。實驗證明,人的體質好,其機體的穩定性也好,可以增強人的自制力和耐力,具有穩定的心理活動的作用,提高在高溫、嚴寒、高速、深潛、顛簸、旋轉等狀況下的適應能力。所以要改善和提高人的神經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的生理功能,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提高肢體的靈活性和心理的穩定性,就應當經常組織開展體能訓練和體育訓練,提高他們的生理機能和心理適應能力,為掌握和發揮消防技能奠定良好的基礎。
3、行為示范法。指戰員產生恐懼心理時,其恐懼程度表現在個體身上是千差萬別的。在作戰和執行危險任務時,可挑選心理素質好、思想素質過硬、意志堅定、膽量大的同志打先鋒,黨員和干部在各種險惡環境面前要臨危不懼,處事不驚,一馬當先,沖鋒在前,以良好的自身行為帶動那些心理素質弱、恐懼感重的人去鼓起勇氣戰勝困難和危險。這種方法尤其適用于作戰、執行難險任務。
《如何培養消防官兵心理素質》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4、精神誘導法。消防官兵是消-防-隊伍中的一員,個人的活動受到集體行動的制約,同時又影響整體行動。個人的活動與集體的活動互相影響,相互作用,密不可分,要把單個人的作用變為整體的力量,就必須從個人的心理活動抓起,用群體動力來調整和消除群體壓力與群眾沖突,使個人的意志與群體意志有機的結合起來,搞好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的最佳組合,發揮好整體的效應。要通過日常生活、學習、訓練、戰評總結等活動,有意識的培養消防官兵的集體情感和榮譽感,引導和調動消防官兵心理積極性,養成良好的心理和溝通心理習慣,培育團結互助的協作精神和勇敢頑強的戰斗作風,千方百計地去完成各項戰斗任務。
總之作為新時代的消防指戰員,培養消防官兵火場上的心理素質是提高部隊戰斗力的保障,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需要消防部隊全體官兵齊心協力,共同探索,不斷總結經驗做法,只有這樣,才能為今后的滅火搶險救援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如何培養消防官兵心理素質 [篇2]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火災形勢日益變化,消防部隊受到了嚴峻的考驗。在新時期、新形勢、新任務下,我們消防部隊在消防工作和滅火戰斗中等方面存在許多薄弱環節,尤其是官兵在心理素質上,與消防部隊的發展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結合當前實際情況提出幾點措施。
一、心理素質不強的原因
1、內向
在部隊,大部分官兵入伍年齡都比較小,大多都是剛走出學校或者剛剛步入社會的青年。由于環境因素,生活條件,家庭因素以及家長們始終貫徹的“少參加課外活動,害怕此類活動影響子女正常學習”的想法,導致官兵在踏入部隊前,生活圈子較小,得到的鍛煉和社會閱歷較少,一踏入部隊在心理上受到了過多的打擊,不敢嘗試與戰友溝通,同時把自己退縮入自己的個人世界中。
2、自卑
自卑是一種因過多地自我不定而生產的自慚形穢的情緒體驗,及低估自己能力,覺得自己各方面不如人,主要表現為害羞、不安、內疚、憂郁、失望等。官兵來到部隊后,在與本單位的戰友接觸和熟悉過程中,對戰友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和了解,看到了戰友的優勢,以及自身的不足;并把自己一個人的不足和多名戰友的優勢相比較,過多的在思想上想當然的把戰友的優勢強加到自己身上總是覺得“我應該像某人一樣”。日復一日,當發現依然沒有達到自己要求時,自卑心理逐漸誕生。
二、提高心理素質的方法
1、進行教育引導,明確心理方向
健康教育是通過改變不健康行為和建立健康行為,達到促進健康的目的的一門科學。政治合格是部隊管理教育工作的首要目標,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既要從微觀上進行細部設計和操作,又要從宏觀上進行整體規劃和調控,要講究方法;不但要擺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與思想政治的關系,做好教育引導工作,提高-官兵的道德水平和辨別是非的能力。
2、細化鼓勵機制,建立自信心理
鼓勵就是鼓勁和支持,也是肯定和贊賞。鼓勵能夠使人揚起生活的風帆,創造生命的奇跡,并在鼓勵中享受成功的喜悅。部隊,代表“線條”,代表“紀律”。在繁重的任務和簡單的生活工作中,一句贊賞的話語,一束期待的目光,一個溫暖的言行就會激發官兵的上進心,改變一個官兵對工作的態度。在鼓勵的作用下,官兵就會看到自己的潛力,增加自信,就有了前進的動力,很快就能成為工作中的佼佼者。
3、強化體能、業務訓練,提高承受能力
體能訓練是運動訓練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結合專項需要并通過合理負荷的動作練習,改善身體形態,提高有機體格器官系統機能的活動能力,是技術訓練和義務訓練的基礎。研究表明體能較強的人對外界的承受能力較強;專業知識越豐富的人心理素質越高。開展體能訓練,不但可以使官兵的身體得到有效的改善,機體功能得到不斷提高,而且可以使官兵在滅火以及搶險救援中,不再擔心因身體素質不強的原因而帶來的不便;而業務能力的提高則可以使官兵們在精神上擁有更強大的后盾,使自信心、承受能力得到快速的上升。
4、開展心理訓練,強化心理素質
開展消防官兵心理素質訓練,目的是為了消除慌亂、恐懼的情緒,培養勇敢、頑強、堅韌不撥、靈活應變的意志品質,部隊一些同志在滅火和搶險救援中出現的心理問題,主要引起原因是心理素質不過硬。通過有目的、有計劃的開展心理訓練,增強消防官兵的心理素質,不但在日常生活中能順利完成各項工作任務;而且在滅火以及搶險救援中也能保持心理平衡,以最佳的心態參與戰斗,以最大的限度發揮作戰效能。比如通過開設“信任背摔、煙熱訓練、滑繩自救、橫渡”等心理訓練項目,來培養官兵的團隊精神、協助意識,以及在濃煙、烈火、高溫、高空等實戰環境下處亂不驚、當機立斷的能力。
【如何培養消防官兵心理素質】相關文章:
如何培養學生的心理素質11-23
班會如何培養好的心理素質12-27
教你如何培養自己的心理素質11-23
例談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11-23
如何培養電子琴演奏者的心理素質04-26
如何培養學生良好心理素質和健全的人格12-27
心理素質科學培養的方法11-24
關于培養孩子心理素質的方法12-04
五個方法培養孩子的心理素質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