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芻議如何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果
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英語的最佳時期,可塑性大,靈活性強,小學英語教師肩負著培養學生興趣和為學生打好基礎的重要任務。要把握好這一階段的教學,就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重視基礎知識的教學,注重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讓學生多動口、動手,根據教材內容,運用適當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少走彎路,向課堂四十分鐘要效率,從而全面提高英語教學的質量。
一、教師要重視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這是學習英語的重要前提
興趣是促進學生探究知識的重要因素,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興趣尤為重要,有了興趣,才能使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保持高昂的情緒、飽滿的精神,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從而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在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中,要激發學生的興趣,必須提高課堂的趣味性。新課程就明確主張通過唱歌、游戲、表演、競賽等多種形式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學生初步運用英語進行聽、說、讀、寫的能力。教師必須以學生喜歡的游戲形式呈現、鞏固和運用所學的語言知識和技能。游戲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形式,也是創設寬松課堂氛圍的一種手段。在開展游戲活動時,教師必須明確:游戲的目的不是讓學生單純地玩,而是引導他們掌握知識,完成學習任務。英語的游戲教學是要把學生的學習過程變成學生歡樂的鼓舞和全面發展的源泉,注意結合小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要提高我們課堂教學的效率,除了“唱”、“玩”以外,還可以給學生表演的機會。而老師必須給學生提供熟悉的活動場所,學生只有面對自己熟悉的材料才會有抒發自己感情的興趣,才會積極參與表演的活動。比如老師讓學生用英語表演灰姑娘、大灰狼、三只小豬等角色,不僅給學生提供了用英語進行思維的空間,也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拓展了他們的想象力。小學英語教學強調從學生的興趣和認知水平出發,倡導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發展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這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事實也證明,只有在愉悅的氣氛下,學#url#生才能學得快、學得活,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也就不會成為空談。
二、加強對小學生進行口語教學,在活動競賽中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要加強口語教學,鼓勵學生大膽開口說英語。通過有目的地組織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口語教學活動,利用肢體語言、表情、場景設計等方式進行表情達意,把單詞教學與會話教學融合在一起,給學生互相表演交流的機會,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實際語言交際能力。教師可以運用體態語言營造輕松、充滿洋味的課堂氛圍,充分運用英語名、英文歌、兒歌、繞口令、順口溜、謎語等,給予小學生語言感染的機會。可以給每個學生起個英語名,這樣不僅會給他們帶來無限樂趣,而且便于渲染學習氛圍。教師最好自己也有個英文名字,要求學生直呼其名,充分體現西方國家的文化習慣,同時融洽師生間的平等關系。其次,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也可以多開展各種活動,鼓勵學生交際。比如,在教學水果名稱時,可以把各種水果放入一個布袋內,讓學生摸一摸、猜一猜、說一說;玩字母游戲,包括默寫字母接力賽,猜字母頭飾找朋友、找鄰居等;數字游戲包括快速口算搶答、打電話等。再次,比賽教學也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一種妙招,因為競賽能激起學生的進取心,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小學生大都不甘落后,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種好勝心理,進行各種形式的比賽活動,培養學生的參與精神。如英文歌曲比賽、小組開火車比賽、角色朗讀比賽、表演比賽、英語書法比賽等。通過人人賽記憶、個個比能力、組組賽互動,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達到以賽促練的目的。
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他們在自信中體驗成功
學生是教與學這對矛盾的主體,只有把他們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教學效率才能大幅度提高。為此,首先要讓學生明確學習目的,讓他們認識到學習英語的重要性。心理學研究表明,“需要——動機——目標”是構成人的積極性行為心理的主要因素。有了需要才能樹立動機,有了動機才能確立目標。一個人只有清晰地意識到自己的學習活動所要達到的目標與意義,并以此來推動自己的學習行為,這種學習行為才可迸發而成一種有力的學習動機。因此,教師要讓學生了解:英語是世界上運用最廣泛的語言之一,到了初中、高中、大學都要進行不斷的學習,我們小學階段打好基礎是非常重要的。其次,教師要運用鼓勵、表揚的手段,幫助學生克服自卑心理,樹立自信心。實踐證明,學生如果經常體驗失敗,會導致志向水平的下降,最終引起退縮反應,以至喪失學習英語的自信心。作為英語教師,我們應通過多種評價方式和激勵方法,激發學生積極參與、大膽實踐、體驗成功。學生有了成就感,就有了學好英語的自信心。第三是傳授學習方法,指導學生創造性地學習,提高對知識的吸收率。“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輸知識,而是將開發文化知識寶庫的鑰匙盡我們所知道教給我們的學生。”“教師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生學。”英語教學十分重要的任務是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如何研究、如何創造,教會他們如何獲取、精選、綜合分析有用的知識信息,使他們具有在綜合、分析、學習、研究過程中積極思維的能力。
《芻議如何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果》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總之,我們要抓住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和他們的心理正確引導,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把每堂課教學都成為我們奉獻給學生的一份快樂,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不斷地加強口語教學,讓學生在體驗成功的過程中樹立學好英語的信心,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芻議如何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果 [篇2]
就教師自身而言,要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應該努力做到以下四個方面:
(1)教師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尤其是專業素質。俗話說:“身正為師,學高為范”。作為一名教師應該具有高尚的品德,這樣才能以自己的言行去影響學生,為學生做好表率。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更應該注重聽、說、讀、寫、譯等英語基本能力的提高。教師除了在課堂上講英語外,課后也應該盡量說英語,至少在校園中應該如此,這樣也可以為學生做好榜樣。學生不敢開口,不愿開口,教師就要鼓勵、引導學生開口。此外,教師要注重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做到厚積而薄發。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必須得有一桶水,這樣才能做到在教學中如魚得水。假如一個學生連續提三次問題教師都答不上來,那么很有可能這個學生以后再也不會向這個老師提問了,而這個老師在這個學生心目中的地位、形象就會一落千丈。由此導致的結果是:這個學生對該老師的課堂也會喪失信息,不再認真聽課。假如這個學生再向其他學生“廣為傳頌”的話,可想而知,以后這個老師的課堂將會“黯然失色”。由此可見,拓寬知識面,不斷的豐富自己是非常重要的。在當今網絡時代,知識更新非常快,學生利用網絡隨時都可以獲取新的知識,假如教師不跟上的話,很容易就會被淘汰。除了專業知識以外,任何新的知識教師都應該去吸收一點,正所謂“開卷有益”。這樣一來就能更好的消除與學生之間的代溝,拉近師生關系,以此來促進教學。
(2)教師要掌握先進的教學理論以及英語教學法等,隨時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進。職業學院的學生學習積極性本來就不高,學習習慣也不太好,傳統的“一言堂”教學早已不能適應學生的需求,它只是對學生積極性的一種打擊。作為一名英語教師,必須善于使用各種英語教學法,每堂課根據不同的內容靈活的選用適合的教學方法,這樣才能增加課堂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聽課效率。比如說情景教學法就很適用于職業學院的學生,在課堂上教師可以為學生模擬各種各樣生活中的真實場景或是工作場景,以生動活潑的方式來呈現學生們感興趣的單元主體,組織學生們在情景中不斷反復的操練新知,達到學以致用的學習效果。此外,情感教學法也很適應于職業學院學生的教學。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在每個孩子心中最隱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獨特的琴弦,振動它就會發出特有的音響,要使每個孩子的心同我講的話發生共鳴,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對準音調。”在找學生談心的時候經常聽到學生講,以前不喜歡學英語是因為不喜歡某一個老師,所以不想聽該老師的課,以致于到最后討厭這一門學科。而往往很多時候一旦一個學生喜歡或者是敬佩一個老師,那么他上這個老師的課就會特別認真,老師布置的任何作業、任何任務他都會很努力的去完成。由此可見,情感因素對教學活動的影響如此之大,積極的情感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條件。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盡量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再者,教師要善于使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多媒體輔助教學具有形象性、多樣性、新穎性、直觀性、豐富性、趣味性等特點,它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充分掌握一些多媒體的應用技巧,使教學活動變得活潑起來,不再乏味、枯燥,讓學生由怕學變為愛學。例如,教師在給學生國外的風土人情的時候就可以播放相關的圖片或是視頻,邊播放邊講解,讓學生能夠一目了然,使他們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加快教學節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3)教師備課要充分。備課首先要備學生,遵循“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學生是教學的對象,是實施教學目標的主體。只有了解學生的實際,分析他們的特點,才能找到好的教學方法。學生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教師在備課的時候要考慮到這一因素,因材施教。講授內容的難易分配要合理,在照顧到絕大多數學生的情況下,也要考慮到基礎較好和基礎較弱的學生,尤其是基礎較弱的學生的接受能力。其次才是備教材。第一步要深刻領會教學大綱,在充分吃透教學大綱的基礎上再開始研究教材。教材是教師備課時圍繞的(下轉第133頁)(上接第86頁)中心內容,但備課時不能完全拘泥于教材,否則就成了照本宣科。對教材的內容,教師要做適當的取舍,合理的刪減。在時間的分配上,也要注意其合理性。學生容易接受的內容可適當少花些時間,對于一些比較難的語法點、知識點,可以適當的多安排一些時間,以“學生聽懂”為原則。此外,教師要設計豐富的課堂活動,引導學生對語言的應用。教師應當積極開動腦筋,多渠道創設語境。例如,在講到求職的時候,可以選一些學生來扮演面試官,另外選一些學生來扮演求職者,讓他們模擬求職的全過程,進行現場的口語練習。另外,教師可以采用集體備課的方式。個體備課是一種高耗時且低效益的備課形式,大多數是閉門造車,是以“我”為主,缺乏協作的單打獨斗。而集體備課是教師集體對教案進行的再設計、再補充、再創造。個人的經驗畢竟有限,知識和能力只局限于某一方面,思考問題的寬度、廣度不夠。而集體備課可以彌補個人備課的不足,可以更為全面準確的把握教學重點,靈活多變的破解難點,從而使一節課的教案實用便捷、富于操作,更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率。
(4)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構建和諧、民主的課堂教學氛圍,師生互動的課堂情境,使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英語課堂上,很多時候是教師一個人在唱獨角戲,甚至是互動性較強的口語課也是如此#url#。每次讓學生做口語練習的時候,百分之九十的學生便是齊刷刷地低下頭,緊張得不得了,個別基礎較好的學生也不愿意主動起來練習。這種“怕犯錯,怕被嘲笑”的心理一直存在于學生的心中,使得他們不敢開口,久而久之,便越來越不敢開口,越來越不想開口。從心理學角度來說,當人們的心理壓力較小的時候,他們語言學習的效果就比較好。因此,教師要積極的引導學生消除緊張情緒,克服“怕犯錯”的心理,輕松的對待每一次的練習。學生在進行口語練習時犯的一些小錯,教師不要立刻指出,而是應該多加鼓勵,否則學生會覺得自己開口便錯,由此而產生恐懼心理。有的時候,學生起來發言說錯了,其他學生便會對其進行嘲笑,使得該學生再也不敢起來回答問題或是進行口語操練。如果遇到這種情況,教師就要對嘲笑別人的學生進行嚴厲的批評,讓他們改掉這種壞習慣。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并充分發揮其主動作用,來達到傳授知識培養能力的目的。
總之,高職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絕對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實現的。它要求教師在教學中不斷豐富自己,摸索研究,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反思,最終提高教學水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芻議如何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果】相關文章:
如何提高教學效果10-09
課堂的教學效果如何提高11-24
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果11-23
如何才能提高化學教學效果11-23
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教學效果11-23
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果的幾點做法11-23
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體會11-23
論如何提高語文教學效果11-23
談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果12-22
歷史教學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果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