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如何才能提高化學教學效果
較好的化學課的教學效果能夠落實化學教育教學任務,充分體現化學教師教育教學能力,促使學生學有所得。本人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擬從以下六個方面淺談。
一、精心備課,科學安排教學內容。
《教育學》告訴我們,精心備課能加強化學課堂教學的計劃性和預見性,是提高化學課的教學效果的重要保證。精心備課的內容應包括“三備”:
(1)備教材。
它需要我們化學教師認真學習、鉆研化學教科書,閱讀與化學教學內容有關的參考資料。比如:《中學化學教學參考》、《化學教育》、《基礎教育研究》等等。在備課的同時,要密切關注高考《考試大綱》的要求和變化點,注意考查范圍,避免因超綱教學而枉費時間和精力。堅決、果斷、徹底地拋掉教材里沒有的、《考試大綱》不要求的、必須靠記憶才能掌握的內容。
(2)備學生。
學生是化學教學過程中學習活動的主人,我們教師在組織化學教學時必須考慮學生的具體情況,做到“分層教學,因材施教”。
(3)編寫切實、有效的化學教案。
它是每一節化學課的具體實施方案,應包括:①教學三維目標;②教學重點、難點;③主要教法、學法;④教學手段;⑤教學步驟;⑥教師精講、學生精煉的主要內容;⑦板書設計;⑧課堂小結等內容。
現在的教材都符合科學性以及適用性原則,無論內容,還是內容的編排順序都是科學的。但是編教材的專家學者們不可能把使用教材的每一個班、每一個學生都切實地加以考慮,這就要求我們化學教師靈活應用教材,當教材的“主人”而不是“奴隸”。根據化學教學實際,備課時不僅備教材,還需要備學生。化學教學內容要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和接受能力。化學教師還應該靈活地把教材內容與社會現實聯系起來,指導學生用所學到的知識分析現實問題,做到“學以致用”,達到科學安排教學內容。
二、恰當運用教法,充分指導學法。
備好化學課以后,應考慮采用恰當方法將所準備的知識傳遞給學生,使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最多的知識,并能靈活運用。我們化學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并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學習情況選擇設計達到教學目的的靈活教法。
在教學的新形勢下,教學是教與學的“多邊互動”,提出了“教學就是交往”的理念,營造“多邊互動”的教學氛圍。課堂就如一個多邊談判的場所,教師只是談判的首席代表或者只是談判主持人。教師的教,只有通過學生的學,才能起作用,見效果。“授人以魚,莫如授人以漁”,指導學生化學學習方法,使學生成為化學學習的主人,對于提高化學課的教學效果是非常重要的。比如:筆者在化學教學中,教給學生“三步走”的學習方法:①課前認真預習。教師列出提綱幫助學生預習,這樣強化了聽課的針對性,能使學生節省課后復習和做作業的時間,培養自學能力。②課上專心聽講。聽講是學習過程的核心環節,是決定教學效果的關鍵。聽講時應多種感官并用:動耳聽清知識的來龍去脈;動腦筋加以分析、歸納,將知識加以整理以便加強記憶;動手將重點內容作筆記以備復習;動眼看準化學實驗及伴隨現象,理解化學反應的實質,上課專心把所學的內容當堂消化;③課后及時復習。《心理學》中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總結的遺忘曲線告訴我們:遺忘的進程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這要求我們化學教師指導學生及時復習,克服遺忘,加深理解,復習鞏固所學的化學知識。學生一旦掌握了化學學習方法,不但提高了化學課的教學效果,而且也將會終身受益。
三、合理運用多種媒體手段,認真上好每一節課。
上課是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它對于提高化學課的教學效果具有決定性的作用。為此,我們化學教師應運用多種媒體手段,認真上好每一節課。
比如:我在教學人教版高一教科書第一章第二節《離子反應》和第五章第一節《原子結構》等內容時使用了課件輔助教學,效果較好。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突破時空和空間的限制,化抽象為直觀,擴大直觀視野,充實直觀內容,強化直觀效果,豐富感知材料。又如我在教學人教版高二化學教科書第三章第三節《鹽類的水解》和第四章第四節《原電池原理及其運用》、第五章《烴》中的烷烴、烯烴、炔烴等,以及第八章《合成材料》等內容時均使用了課件輔助教學,充分利用多媒體的視、聽、說向學生提供聲、像、圖、文等綜合信息,為多種感官的刺激提供了若干興奮點,有利于學生注意力的保持,它的信息組織方式和人類長期記憶結構相似,減少了記憶信息和加工轉換的過程,收到了較好的化學教學效果。
四、重視化學實驗。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上好實驗課極其重要。通過化學實驗,學生對所研究的問題產生濃厚的興趣及獲得必要的感性知識。在人教版義務教育化學教科書中編入了演示實驗、學生必做實驗、學生選做實驗、學生家庭小實驗、探究活動等實驗內容。只有通過觀察實驗和動手實驗才能使學生深刻理解化學概念及其規律的產生條件、實驗注意事項、結論的形成,從而有助于深入的認識化學規律。化學課教學應以實驗為中心,發揮學生積極性,培養觀察和實驗能力,從而使學生通過觀察和實驗來學習一門基礎自然學科,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如何才能提高化學教學效果》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其中的“好”和“樂”便道出了興趣的主要職能,即興趣可以使學生愛好學習,并且把學習看作是自己的極大樂趣,學習也不再成為負擔,而成為了樂此不疲的自覺要求,就會自覺、主動、深入的進行學習。著名的物理學家楊振寧也說“成功的真正秘訣是興趣”。一個學生一旦對化學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就會重視化學課的學習,積極主動思考問題,從而提高學習的效果。
總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愛因斯坦語),它可能使學生主動地去感知事物,使注意力變得持久,觀察變得敏銳,想象變得豐富,思維變得活躍,思路變得開闊,記憶變得牢固,克服困難的意識增強了,情緒變得熱烈而高漲了,這一切,使學生的學習活動變得有生氣,有實際效果。
我在化學教學中,通過以下幾點激發、培養、鞏固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①幫助學生認清學習目標,端正學習態度,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②采用靈活多樣、生動形象的教學方法,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③營造寬松、和諧、融洽的教學氛圍,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④分層施教,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在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意識到自身存在價值,感受到自身的智慧和能力,從而調動起學習積極性,提高其學習興趣;⑤對學生堅持以表揚和鼓勵為主,及時肯定學生的成績,使每一個學生“跳一跳,都能摘到果子”,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引發學生追求成功的愿望。
六、要重視小結。
化學課教學小結,不是可有可無的環節,也不是一個普通的環節,它是一節課的“眼睛”。提高化學課的教學效果就要使“課堂小結”成為畫龍點睛之筆,使其體現一節課的重點,烘托一節課的高-潮。我的化學課小結既有學生的,也有教師的。在課堂教學即將結束之際,讓學生把本節課所學的內容歸納出來,這樣可以鍛煉學生概括組織能力;同時,教師可以簡明扼要地對這節課內容進行歸納總結,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形成一個清晰的知識網絡。
綜合上述,只是本人多年來的感受,提出來供大家參考,同時也渴望能得到專家與教師同仁的指導、賜教和幫助。
如何才能提高化學教學效果 [篇2]
有機化學既是高中化學的難點也是重點,學生對有機化學的掌握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學生的高中化學水平的高低。因此,我們要充分重視有機化學,深化教學改革,實現高效課堂教學的目標。
一、加強學習方法指導,幫助學生掌握規律
有機化合物結構是性質的反映,所以,在學習有機化合物的時候,我們不能單學有機化合物的性質或者結構,而要將二者聯系起來,通過結構認識性質,從性質理解結構,掌握正確、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高效學習要掌握學法和規律,有機化學也不例外,我們要堅持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化合物用途→化合物制取的學習步驟,了解有機化合物性質,把握有機物性質變化和結構特點之間的關系,讓學生能夠從有機物的結構特點分析出有機物之間的差異,從而深入理解不同結構物質之間的有機反應和互變關系,從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例如,學習苯和乙炔的過程中,我們就要堅持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化合物用途→化合物制取的學習步驟,引導學生按照科學的學習方法進行行之有效的學習活動,將復雜的有機化合物理論知識簡單化,通過遵循規律使學生更牢固地掌握有機化合物的性質和結構。比如,為了讓學生牢固地掌握ch4的結構性質,教師可以在講課前給學生介紹一下碳原子是采用sp3 的雜化方法進行雜化的,讓學生明白四個sp3 的雜化軌道是相同的,使學生對ch4正四面體的立體結構有一個更形象深刻的認識;隨后,教師再介紹ch4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通過性質增強學生對ch4的認識,從而理解ch4的穩定性。
二、將化學和生活融合,促進教學的生活化
化學與生活密不可分,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只有在生活實踐中我才能更深入地理解有機化合物的性質和用途,實現高效課堂教學的目標。教師要通過創新教學方法,實現教學上的突破,拉近生活與化學間的距離,使學生感受到化學就在我們的身邊,在生活中體會化學的價值,讓學生對化學的認識不再局限于枯燥的化學公式和物質變化,而是一門真正有助于生活的科學,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動力。例如,在學習“有機化合物分類”這節課的時候,首先,教師要確保學生對苯、乙烯和甲烷這些有機物有初步的認識,了解它們的性質和結構;其次,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觀察醫藥說明書上的結構化學式、功能團以及它們的俗稱;最后,再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討論交流藥物的化學成分,從而讓學生對所學有機物有一個系統的認識,通過自己的力量給其分類,起到豐富學生知識面,提高綜合能力的效果。
三、增進師生交流互動,力爭做到適時反饋
教學質量的好壞要由學生來說,想要尋找教學上的突破就要聆聽學生的心聲,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通過與學生進行交流溝通,全面了解學生并做出適時的反饋,反思教學,尋找教學質量的突破口。在傳統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的溝通是非常少的,有的教師只是偶爾和優等生聊一聊,但多數教師和學生是不交流的,甚至有的教師對主動來與自己溝通的學生愛答不理,對他們提出的問題不加理會,這樣不了解自己的學生如何能實現教學難點的突破呢?因此,教師要主動融入學生之中,將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習認知程序作用協調一致,使教師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有準確的把握,以學生為主體,以訓練為主要手段,幫助學生掌握規律,實現教學難點、重點的突破。例如,在學習“確定有機物實驗式、分子式”這一課的過程中,有這樣一道題目:已知有機物的分子中包含40個電子,通過燃燒生成的水蒸氣和二氧化碳體積相同,求有機物的結構簡式。這道習題開放性強,答案多元化,通過題目所給出的已知條件,我們可以推出碳氫原子的個數比是1∶2,從而得出不同的答案:若為烴,則化學式是c5h10結構簡式有九種;若是烴的衍生物,則化學式是c2h403,結構簡式有1種;化學式是c3h602,結構簡式有5種;化學式是c4h80,結構簡式有3種。
總而言之,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學要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提高教學方式的靈活性和新穎性。另外,教師要堅持貫徹新課改教學理念,領會課程改革的目標和意圖,從而促進化學教學的改革進程。
【如何才能提高化學教學效果】相關文章:
化學教學中如何提高教學效果12-27
如何提高教學效果10-09
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果11-23
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教學效果11-23
課堂的教學效果如何提高11-24
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體會11-23
論如何提高語文教學效果11-23
談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果12-22
歷史教學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果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