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建立規(guī)范的課堂秩序是學好數(shù)學的關鍵,二注重情境創(chuàng)設讓學生樂在其中,三注重表達訓練讓學生思維活躍,例如一本書小紅看了天看了頁剩下頁沒看完,小學教學常規(guī)管理現(xiàn)場會發(fā)言材料。
教學體會發(fā)言材料
用熱愛撐起一片數(shù)學的綠蔭
———教學中的點滴體會
仙源學校朱濤各位領導、老師:大家好!
我是仙源學校的一名普通教師,首先感謝組委會領導和老師們給我這次學習交流的機會。其實這么多年來,我只是為我的學生做著該做的一切,感覺并沒有什么“經驗”,有的只是自己盡職盡責的工作態(tài)度,嚴格而又靈活的教學方法。教學工作包含的內容很廣泛,下面我就談談自己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的一些做法和感悟,權當與老師們探討和交流吧。
一、注重習慣培養(yǎng),讓學生終身受益。
細節(jié)決定成敗,習慣成就人生。我覺得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建立規(guī)范的課堂秩序,是學好數(shù)學的關鍵。小學階段是學生形成良好學習習慣的最佳時期,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和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提高學習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會讓孩子們終生受益。我對學生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是:會聽,會學,會做,會講。我經常對學生說的一句話是:學習是自己的事。
會聽:就是精心做好課前準備,細心傾聽老師的講解,耐心傾聽學生的發(fā)言,全神貫注,集中精力,對上課開小差或是做小動作的學生,我會巧妙并善意地提醒,讓他們的心思和注意力回歸課堂,做到全體參與,全程參與。
會學:就是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仔細觀察,認真作業(yè),獨立思考,提出問題,不懂就問等,合作學習,善于總結。我相信,數(shù)學即生活,處處留心皆學問;我相信,學了就會有用,用了才有意義。
會做:就是要求學生能在規(guī)定時間內,獨立作業(yè),并及時檢查,對自己的作業(yè)做到心中有數(shù),除了有疑問的,其余要求做一題,對一題。如果一份試卷做完后,不知道自己的對與錯,就稱不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會講:就是每一道題要求學生不僅會做,更能與學習伙伴交流解題思路,能一題多解的題目要求學生至少用兩種不同的方法解答,告誡學生不要成為做題的機器,要有以一題應萬題的能力。
二、注重情境創(chuàng)設,讓學生樂在其中。
“創(chuàng)設情境”是數(shù)學教學模式中常用的一種策略。把問題情境生活化,不僅有利于學生理解問題情境中的數(shù)學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初步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還有利于使學生體驗到生活中的數(shù)學是無處不在的,并體會學習數(shù)學的價值。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一個新專題的出現(xiàn)我從不讓學生死記硬背公式、方法,都是讓學生用自己的理解先試做,講解。不會時,也不急于告知,而是就地取材,讓學生去演示,參與實踐、探究后的學習結果,孩子們格外記憶深刻。例如:第一次接觸相遇問題時,孩子們在求路程時,對“用甲的路程加乙的路程等于總路程”,很容易就理解了,但對用“兩人的路程和乘時間等于總路程”這種方法總是模棱兩可,似懂非懂。于是我讓兩名學生上臺表演:兩人同時出發(fā),在單位時間內的路程變化,一次,兩次……終于孩子們發(fā)現(xiàn):一個單位時間內,兩人所走的路程正好是他們的路程和,那么求總路程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三、注重表達訓練,讓學生思維活躍。
在新教材的編寫中,再也看不到像老教材那樣,單獨把計算作為一個知識點,或一個章節(jié),新教材把計算和解決問題整合在一起。所以在我的數(shù)學課上,從一年級開始就訓練孩子們有序看圖后,用自己的話簡要敘述圖意,找出信息和問題,編成應用題。慢慢的,有了多個信息,孩子們也能很輕松的找到有用信息,加以重組、整理,特別是有多個信息存在交叉關系時,孩子們也能很快理清思路。(例如:一本書小紅看了12天,看了288頁,剩下72頁沒看完。照這樣計算,這本書一共要看多少天?學生有如下做法:
(一)(288+72)÷(288÷12)(二)72÷(288÷12)+12
=360÷24=72÷24+12
=15(天)=3+12
=15(天)
(三)288÷72=4
72÷(288÷12)×(1+4)
=72÷24×5
=15(天)
通常學生能看懂的,我都是讓演排的學生自己講解,第三種做法大多學生不知所以然,但我心中有數(shù),在學生面面相覷的時候,我及時地在孩子們的“心湖”投下了一粒石子——我問:“這是什么道理呢?”板演第三個算式的學生得意極了,迫不及待的舉起小手,我剛示意他站起來,他便滔滔不絕地講起了他的解題思路。同學們聽后恍然大悟,然后報以他熱烈的掌聲,他不好意思的笑著坐下。
像這樣的例子,在我的數(shù)學課上比比皆是,每每碰到不同的做法,我都會給孩子們充分的機會和舞臺,讓他們秀出精彩的自己。特別是當我說:“你們有沒有想到這種做法時”,那幫小可愛們更得意了,更自信了。每當這樣的時候,我也覺得自己是最幸福的老師,也確實是這樣,孩子們的奇思妙想,是我們老師的營養(yǎng)大餐。在教完新課之后,做相應的練習時,處理有詳有略,有說有寫,對重復的可略去不做,對基本的讓同學口答或說給同學聽,對有難度的或容易出錯的一定要學生動筆做,再談談是怎么想的,應注意什么,讓大家各抒己見。
四、注重計算練習,讓學生基礎扎實。
計算是幫助人們解決問題的工具,是小學生學習數(shù)學需要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要使學生計算過關,必須靠平時扎實的基本訓練。持之以恒,聚沙成塔。為了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我每天數(shù)學課前5分鐘時間都給學生做口算題,做完及時批改。像這種課前5分鐘定向智力訓練,以成為仙源數(shù)學課堂的固定模式。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教學的過程,是一個不斷學習、不斷積累、不斷總結、不斷提高、不斷改進的過程;教學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和孩子一起成長的過程。我的教學經驗還很不足,需要不斷向同行們請教學習。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每一個和學生相處的當下,我都會全心投入享受因為成長而收獲的快樂,享受因為付出而收獲的甘醇,享受因為熱愛而收獲的幸福。
小學教學常規(guī)管理現(xiàn)場會發(fā)言材料
小學教學常規(guī)管理現(xiàn)場會發(fā)言材料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仁:
大家好!
我是胡莊小學校長王懷新,首先感謝領導及各位同仁能到胡莊片參觀指導。下面請允許我將我校在聶校長為中心的中心校領導的引領下,以中心校“三三三”工作實施方案為指導“打造精品校園文化,依靠校園文化為載體,強化校園文化的育人功能”和養(yǎng)成教育兩個方面的幾點欠成熟的做法向大家匯報如下。
一、校園文化建設:
1、物質文化建設
(1)、用最美的風景育人——優(yōu)化校園外部環(huán)境。
校園環(huán)境規(guī)劃體現(xiàn)一定的文化內涵,我校本著“不硬化的地方要綠化”的原則,校園雖不能說是一年四季青草萋萋,但也是綠色常在。巧妙設計各景點,花草樹木布局錯落有致、疏密合理,邊邊角角也不放過,力爭做到了“春有花,夏有蔭,秋有香,冬有綠”。
(2)、讓每一面墻壁會說話
我校本著“讓每一面墻壁說話”的辦學理念,在教學樓各個明顯的地方放置鐵皮畫等,創(chuàng)造一定的校園氛圍,使學生耳熟目染,時刻都能收到教育和熏陶。
2、精神文化建設:
①校園文化建設比賽
每學期我校都舉行一次校園文化建設比賽,內容有成果展示、校園廣播、古詩詞誦讀、板報及環(huán)境衛(wèi)生評比等,這項活動陶冶了學生的心靈,活躍了校園文化。
②舉辦趣味運動會
每年我校都舉辦小學趣味運動會。項目包括踢毽子、跳繩、乒乓球比賽、拔河比賽等等,使校園文化更加豐富多彩,使校園成為學生的樂園。同時,一些親子活動密切了家長與學校的關系,更利于學生的成長。
3、制度文化建設:
制度本身就是一種文化,因此制度形成必須由管理者和師生共同參與制訂,這樣形成的制度,更顯出它的優(yōu)越性,最后能夠轉化為全體師生主動遵守的制度。我校有完善《教職工考勤制度》、《班級考核制度》、《教學工作制度》、《德育工作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等各種制度,使之更具有人性化、合理化。
二、養(yǎng)成教育
常言道:“習慣成自然,自然成性格,性格定終身”。良好的行為習慣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和以后的人生發(fā)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也為了調劑學生枯燥的學習生活,使每一個孩子擁有幸福的校園生活,結合我校實際,我校開展了豐富多彩的養(yǎng)成教育活動。
“兩會”是我校習慣養(yǎng)成教育的又一特色。每周一節(jié)的班會,配合學校工作思想及班里的實際情況,采取多種多樣的形式,營造良好的行為習慣教育氛圍,讓學生明白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性,產生積極的心理動機。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要靠家長的密切配合與支持,我校采取定期召開家長會,建立家校聯(lián)系手冊,教師家訪等靈活多樣的方式,對家長進行指導。讓他們知道培養(yǎng)良好的行為習慣對學生成長的重要性以及培養(yǎng)子女的方式方法,配合學校共同抓好對孩子的教育,形成家、校合力,齊抓共管的局面。
學習《弟子規(guī)》
《弟子規(guī)》已流傳了三百年的時間,它列舉了為人子弟在家、外出、求學和待人接物應有的禮儀和規(guī)范。當今,誦讀《弟子規(guī)》,并落實在生活當中,可以幫助人們建立正確的價值觀、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培養(yǎng)敦厚善良的心性,它對家庭的和諧、社會風氣的凈化,也有莫大益處。我校通過主題班會,班主任引領學生學校《弟子規(guī)》,并以此來指導學生的日
常行為。我們相信,通過學習,學生的精神面貌、行為習慣都將發(fā)生更大變化。以此來提升學生的精神境界和社會公德意識。
行動報親情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首千古傳誦的古詩,在我們胡莊小學絕不是背過就完,每年的“母親節(jié)”、“父親節(jié)”來臨之際,學校都在學生中開展“感恩父母”體驗活動,讓學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父母獻上一份愛心。親手為母親洗一次頭,為父親洗一次腳,為父母做一些事,讓父母休息一天,自己承包一天家務等。和風細雨中,回報父母的種子便悄無聲息地埋入心田,感恩的情懷在孩子們的親身體驗中生根、發(fā)芽。并由愛父母到愛他人、愛社會等,來培養(yǎng)學生的博愛思想。
教師節(jié),師生同慶。學生在參與活動,豐富課外活動的同時,心靈上、行動上都受到了洗禮。
其實我們做的工作還有很多,但也有很多不足,我們將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漸完善各項活動,打造出精品校園文化,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基,讓他們真正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我的發(fā)言到此結束,不當之處,敬請斧正。
[精品]全縣高考教學工作會議發(fā)言材料
全縣高考教學工作會議發(fā)言材料
全縣高考教學工作會議發(fā)言材料護堰草
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新春伊始,瑞雪飄飛,給我們送來了一個清徹、亮麗的世界。我們高三教學的新學期也在這清新的氛圍中掀開了新的一頁。新學期開始之日,亦是高三全力沖刺開始之時。在這個關鍵的時刻,除了繼續(xù)搞好復習之外,抓好班級管理,培養(yǎng)學生全面的應試素質就顯得尤為重要。那么,在當前階段作為一個班級管理者應該做好哪些工作呢?在這里談一下我粗淺的見解。
第一,做學生情緒的調節(jié)劑,使學生永遠處于亢奮的學習狀態(tài)。幾個月后,學生就要面臨人生的一次重大抉擇,高考不僅是成績的較量,更是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的較量。進入高三以后,隨著學習的緊張、壓力的增大以及過高的期望值等都可能挫傷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情緒消沉,乃至對前途悲觀失望。因此,班主任及時地把握學生的思想、情緒,適時地、恰到好處地優(yōu)化學生的情緒,調節(jié)好學生的斗志。首先,要經常性地鼓動學生。學生情緒低落的時候要鼓動,學生春風得意的時候也要鼓動,因為經受住勝利的考驗往往有時比經受住失敗的考驗難度更大。要充分利用課余時間或上課前的幾分鐘對學生進行不同層次的、多方面的鼓動。其次,要抓住時機鼓動學生。在一般情況下,當學生在橫向對比中,在同一競爭圈中比較取得優(yōu)異成績時,要及時鼓動,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不能淺嘗輒止,要勇往直前,取得最后的勝利;當學生成績不理想時,要以急學生之所急的心態(tài),及時幫助分析,通過鼓動性的語言告訴學生曙光在前。第二,做學生心靈的吸塵器,使學生永遠有健康的精神狀態(tài)。臨近高考,學生普遍會感到心理恐慌,甚至有的出現(xiàn)驚悸、失眠、易怒、急噪、盜汗等心理癥狀,有人稱之為考試綜合癥。如果班主任不因勢利導,幫助學生克服心理障礙,那么,對學生的成長和進步將貽害無窮。班主任要防微杜漸,見微知著。具體可以這樣做。
首先要教育學生辨證認識生活、人生。物竟天擇,適者生存,在生活學習和工作中,有壓力,有競爭是常態(tài),逆境是常態(tài),我們要做的不是逃避,不是退卻,而是勇敢地迎接風浪的考驗,要善于在逆境中、成長和成材。
其次要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給自己合理定位,既不好高務遠、目中無人,也不悲觀失望、自卑自賤,要把著眼點放在挖掘自己的潛能上,放在挖掘自己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上。高考固然重要,但它既不是命運的大決戰(zhàn),亦非人生的終極點,即便高考失敗,也不是末日來臨,明天太陽照樣會升起。
再次,鼓勵學生多參加體育活動。體育活動是一種釋放身心,排解郁悶的好方法。在緊張的學習之余,適當參加體育活動,一方面能增強身體素質,另一方面也放松了緊張的心理,再者體育活動還可以振奮人的精神,使人始終昂揚向上。
良好的心理素質是高三學生運籌帷幄于考場和走向社會的一個必備條件。越是臨近高考,心理素質的競爭就越是明顯。因為隨著復習的深入,學生的知識水平基本已成定局,而心理素質的差異卻會越來越大,有好多學生不是輸在平時的學習上,而是輸在了高考的考場上。這種失敗是最令人遺憾的失敗,因此在平時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素質就顯得很有必要。第三,做好協(xié)調員的角色,協(xié)調好教師、學生、家長之間的關系。首先協(xié)調好科任教師之間的關系。要強調班級的整體性,要有效克服科任教師之間各自為政的思想和傾向,避免內耗,大家要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為了整體利益,即便個人作出一點犧牲也無妨。其次要協(xié)調好師生關系。和諧的師生關系可以營造一種同舟共濟的氛圍,從而使教師教得高興,學生學得盡心。最后是協(xié)調好學校、家庭之間的關系。進入高三以后,很多教育和管理工作要求家庭學校密切配合,步調一致才能取得成效。現(xiàn)在有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就是家長對
學生的期望值過高,根本不了解子女的實際水平,這極不利于促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有一些家長高考還沒考,卻比自己的子女還要緊張,有時特別的嚴厲,忽而又出奇的關心,有時甚至食不甘味,夜不成寐,這種情緒感染了子女,把子女也會弄得神經兮兮的。因此高三階段,特別是這學期,要使家長全面了解自己的子女,使家長全方位地接納子女,使家庭成為考生的穩(wěn)定的支持系統(tǒng)。家校合力,和衷共濟.
第四,做學生學習道路上的路標,為學生的學習指明方向。高三復習馬上進入二輪,二輪復習與第一輪不同,第一輪是一個點一個點,第二輪是一條線一條線梳理,即用專題形式對知識進行整理。這時,班主任要作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告訴學生二輪復習不是第一輪的簡單重復,而是對分散知識的一種重新編排,是對知識全新的學習。接下來就是鋪天蓋地的考試,復習—準備考試—考試—分析試卷—復習,許多學生容易厭倦這種機械的輪回。但要告訴學生這個過程很重要,它可以讓你熟悉高考的氛圍,檢查前一階段的復習成果,并確定后一階段的努力方向。經過大量的模擬訓練,就進入了臨考階段,這時各科已經定型,想有大幅度提高已不可能,但應該告訴學生在某些方面還能有所進步。要培養(yǎng)并加強考感,做題程序、審題、書寫要規(guī)范,回頭仔細看看前兩個月的卷子,反思、整理思路,查找更好的方法,使知識橫縱聯(lián)系起來,并堅持定時訓練,更重要的是回歸課本,把基礎知識點在鞏固一遍。第五抓好邊緣生和尖子生的工作,不讓每一個有希望的學生掉隊。對邊緣生來說,重點是抓好基礎知識的落實和彌補以前的缺漏;對尖子生來說重點是改掉不良習慣,減少失誤。多出妙手不如減少失誤。這是韓國著名棋手李昌鎬的一句經驗之談。他談的是下棋,但對我們的考試也不無借鑒意義。
04年的高考,創(chuàng)造了濟陽縣教育史上空前的輝煌,這是可喜可賀、令人驕傲的,也無形中給05年的高考增加了壓力。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困難重重才見昂揚斗志。有困難,我們更應知難而進,有困難,我們才更有勇氣。有為我們指引方向的正確領導,有團結一致、勤奮苦干的教師隊伍,相信,我們一定能實現(xiàn)上級領導下達的升學指標,讓05年的高考為濟陽縣的教育增添更加亮麗的一筆。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