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乒乓球基本技術動作介紹
想要打好乒乓球就必須學好乒乓球的基本動作,那么基本的技術動作有哪些呢?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乒乓球基本技術動作介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乒乓球基本動作口訣
1、用重心控制球
2、用“迎”的手法把球拉得更爆
3、“照著來球收小臂”
4、業余橫板橫板的反手沒有想象的那樣好
5、為"身前擊球"而做引拍
6、練習基本功球時,一定要有節奏
7、身體重心一定要低
8、擊球時必須放松
9、協調用力是基礎
10、向前用力是指導
11、用力支點是關鍵
12、用力方法是技巧
13、鞭打式發力
14、多體會“打”和“磨”的比例
15、拉球時要先預判根據旋轉拉球
16、反手撥是橫牌反手技術的基礎
17、把拍子想象成你的手,吃住球扔出去的感覺! 和 很薄的撞!!
18、球拍在發球時松些好
19、越用力時,揮拍越要下壓
20、四分之一定律
21、拉加轉球時要“雙腿”下蹲
具體分析
1、用重心控制球 即打球主要是全身發力,不是單純靠手臂,利用腿,腰等身體部位的動作集 中發力擊球, 表現出來就是身體的重心控制有用身體重心拉球、打球并送出的感 覺,有用自己身體重心壓住來球并送出的感覺。 反沖時, 也要用重心來控制球只有前臂和手腕動作, 沒有用重心來調節弧線, 經常壓不住球或回球質量不高。 提前判斷來球的落點及旋轉,晚了就來不及做動作,被迫只用前臂和手腕擊 球,另外動作不要大,因為如果來球旋轉稍強的話,落臺后彈起來很快,不好找點。
2、用“迎”的手法把球拉得更爆 要讓弧圈球暴力,應盡量采用主動迎球的手法。要有這個“迎”的意識,即 一身體要迎前, 二步法要迎前, 三手法也要迎前。 向前的基礎力量的產生的問題,就是要向前拉住球。 這個力要靠向前的重心交換來完成。 (右手為例)右實左虛的弓箭步一定要做 得完全,即右腳踩實,右腳尖和球臺底線平行,指向東。左腳稍前,腳尖著地, 腳跟一定要提起來。上身要含胸收腹。以王勵勤、馬林榜樣,他們含胸收腹作得 很充分,二人含胸含到上身基本都和臺面近乎平行。 這樣的作得好處一是重心會自然地落到兩腿的前腳掌; 二是這種機制使發力 時必須向前,含著胸自然人就向前哈。像馬林、劉國政搶沖兇的時候差不多要趴 在案子上就是突出的例子。向上不向前的情況也會自然地被避免。
3、 “照著來球收小臂” 手臂不往回拿,而是盡量迎前往前掃,它自己不能往前了會自己回來,你不 用操心,往回拿就沒勁了
4、業余橫板橫板的反手沒有想象的那樣好 業余橫板的問題確實是集中在反手和中路。反手是橫板的特長,但很多業余 的沒有開發好,結果成了弱點,以至于敵不過直板的推擋。還有,我覺得很多橫 板戰位離臺過近,影響了正、反手的轉換。其實也是由于站位遠了反手的問題。 所以練好反手是打好橫板的關鍵,而肘的控制相當重要。得反手者得天下。橫板反手一定要敢于主動加力搶先加力。
5、為“身前擊球,而做引拍” 身前擊球是指在身體的重心--肚臍前方擊球后。
6、練習基本攻球時,一定要有節奏 對方過來的球, 回擊時要以基本相同的速度回擊, 雙方才能有節奏的練下去, 而且不累,這樣才能提高手感。
7、身體重心一定要低 身體重心一定要低,這樣打球才穩。 反手位側身時,身體更要低,才能打 的準。 但注意要活用, 當中近臺拉前沖時重心不要壓得太低, 否則導致引拍太低, 拉球壓不住弧線,易出界。
8、擊球時必須放松 擊球時,手臂必須放松,有用腰轉動打球的感覺。 打球要有擊打(快攻) 的感覺,不是摩擦。要主動去擊打球,不要被動的讓球來頂你的球板。 腰部要放松,不要緊張,否則看起來是直著腰板打球。其實,整個打球過程 中,只有擊球的瞬間是緊張
9、協調用力是基礎 ——腿、跨、手必須同時同方向動作
10、向前用力是指導 ——腿、腰、手都必須首先向前用力作用于球,在此前提下向其他方向調節
11、用力支點是關鍵 ——近網球瞬間支點在腕關節,近臺球瞬間支點在肘關節,離臺球瞬間支點 在持拍手一側的髖關節。
12、用力方法是技巧 ——根據來球和自己的戰術目的,可以采取加力,借力、合力、摩擦、彈擊 等不同方法
13、鞭打式發力 無論是王勵勤還是孔令輝他們都在追求一種鞭打式發力的方法拉弧圈, 只不 過王勵勤的爆發力(擊球力量,更優于其他選手)所謂鞭打式發力是以腰跨作為向前發力的一個支撐點,在擊球一瞬間,腿部撐住腰跨,有肉眼看不見的一個暫 停,形成一個穩固的支撐點,使手臂得以發力更優化。 拉弧圈必須用手腕, 現在的弧圈是撞擊和摩擦的組合,手腕觸球的彈擊成分 多,摩擦成分少,這個球就比較爆。反之球就比較轉!手腕動作要強調力量從食 指中指傳遞到拍子的擊球部位, 而不是從手掌心傳遞,食指和中指兼有控制方向 的功能,為了控制低弧線因此也就出現手腕向里鉤的現象。 你們可以仔細觀察著名乒乓運動員的弧圈分解圖, 注意他們的腰跨動作和手 腕動作。老瓦就是先從側面像要摟人一個大嘴巴子那樣,把球摟住,然后向前 SNAP,即在接觸球的那瞬間用爆發力在包住球的基礎上收甩。 球不是被擦走的, 而是邊摟邊摩兜走的(打磨)。快觸球的時候大臂好像被鎖 住了,前臂刷的一下像鞭子一樣向前抽甩。外觀上是向前敬禮到額前,敬到不能 再向前敬為止,然后手臂自然地也就必須收回還原。拉前沖,肩要放松、要有等 球的一瞬間。
14、多體會“打”和“磨”的比例 撞擊球過多。 可能當你前沖不沖時你會以為多向前撞擊球即可彌補速度,這 有點飲鴆止渴,其實撞擊球過多易造成弧線不好,失誤多;且因旋轉不強,也使 拉出的球前沖不強,特別是在近臺以外。摩擦過多會導致球速慢,力量小。
15、拉球時要先預判根據旋轉拉球 拉球時不視來球旋轉, 就一種動作。有很多老球痞認為只要手感好啥球都可 一樣拉------當然不是說上下旋的區別,而是同種性質的旋轉可不大考慮強弱。 誠然, 如果手感好時很多上訴情況都能上臺, 但這樣拉過去的球質量顯然要打折, 并且大多數業余球手不可能象那幫老球痞那樣一天到晚的泡在球館里,要養成 “盯球”意識,平常多留心來球旋轉,比賽時就成習慣了
16、反手撥是橫拍反手技術的基礎 基礎打扎實了,攻、拉、彈、挑等就容易了,橫拍要練好反手必須先練好撥。
17、把拍子想象成你的手,吃住球扔出去的感覺! 和 很薄的撞!!! 秘籍一:‘球感“(吃球瞬間的手感)來自是 YE(軟球板好吃球),這是 發揮最佳手感靠自身發力的器材秘籍, 你可以感覺到馬琳是用全身的力量把球吃 進球拍然后甩出去!(當然這個過程太快了)狠不得一板把球打破的架勢。秘籍二:來自爐火純青的動力定型——“蹬腿轉腰”。 秘籍三:拍面觸球是內弧線軌跡,保證球拍與球的入射角很小,幾乎只有 5--10 度!!這也是膠皮海面能吃住球的重要原因,很薄的磨擦,我教隊員的時 候形容為:很薄的撞! 而不是很厚的撞,我們都知道:很薄的撞是摩擦、是弧圈球,很厚的撞是擊 打是攻球!!!當然,這個很薄的撞是靠”蹬腿轉腰“來完成的,此時的手臂并 沒有收,而是自然伸直和身體的運動軌跡是一體的! 但也就是在’很薄的撞”的同時大幅度往前轉腰,身體重心移到左前,仔細 觀察可以發現馬琳的身體前傾的很厲害,這樣是為了發揮肩引帶大臂的作用,也 就是用身體的力量把手臂掄出去,這樣就有了:“把拍子想象成你的手,吃住球 扔出去的感覺”,最后由前臂手腕作微調。 這個過程當然是瞬間的。此秘籍的分量為 35%,但這個秘籍的感覺不太容易 獲得,因為要非常快才能產生,我給學生講的是時候用“0。01 秒”來形容。不 知你能否理解?!射入角很小,很薄的撞,球拍像和案子平行。好處是球很爆, 不懼下旋。 但要具體情況具體對待要根據球的旋轉高度落點位置以及你的戰術意 圖來確定你的擊球拍形和角度。 秘籍四:立腰或收緊腰,右腳尖朝右,而不是右后方,膝蓋稍內扣(這樣可 以蹦住轉腰的力量)手臂固定拍型,在膝蓋的上方吃住球,我給學生講解的時候 形象的理解為: “包膝蓋” 摩擦, 這就形成了一個自然的弧型軌跡, 你不妨試試。 如果要發大力,或沖中臺,就要再加上肩的動作。關節就要適當打開,這樣 肩也是一個旋轉的支點。 再說就又會讓人覺得復雜,不過我的感覺就是加大動作 只是讓開一些,不要想太多。還是要以肘為軸,要不然就沒有鞭打了。沒有鞭打 的弧圈球,就是費力、大動作、沒有效率而且又不轉的弧圈球。如果能做到肩、 肘、手腕三個關節陸續一氣呵成的收甩,那你的正手就自然很暴了。
18、球拍在發球時松些好 手腕轉動方向的平面與胳膊的直線垂直, 擊球后,要稍微"顛一下"身體,可以 很好的放松同時回到標準準備動作。為了“顛一下”身體,擊球瞬間腳后跟要抬 起來。打球要有 4 個意識:盯球判斷來球,移動腳步,擊球,還原。
19、越用力時,揮拍越要下壓越用力時,揮拍越要下壓,而不能上托,越要壓住球,前傾的要比發力小時 多點。攻球時手腕要有點弧線,這樣球速要快一些。
20、四分之一定律 開始練習正手攻球,要牢記個 1/4,一是,手臂揮拍的軌跡是 1/4 園,球拍 摩擦球也是球的 1/4,手臂揮拍放松至起始位置也是按原先的 1/4 圓弧--陸教 練在球案上以端線為直徑,中線與端線的交點為圓心,劃一園弧,右半邊的弧線 就是手臂揮拍的下投影;然后面對墻,以自己的身高,作攻球的準備動作,以腰 部高度劃 1 橫線,眉毛高度為最高點,劃一圓弧,這是前面的投影。 正手攻球, 執拍右手拇指壓拍, 食指放松, 中指頂拍, 在劃 1/4 圓弧過程中, 拇指和中指有 1/4 圓弧的微調動作,擊球上部 1/4 圓弧;同時前臂也要有 1/4 圓弧的旋轉。
21、拉加轉球時要“雙腿”下蹲 下蹲時,先碎步側身讓開球的路子,然后“雙腿”下蹲,而不是 “1 腿弓, 1 腿蹬”,是身體稍微一側,右肩放松下沉,快速蹬右腿!重心由右腳移到左腳 時,右腳蹬地不要使身體有竄高的動作,應該感覺重心是平行移動。 球拍要沿著球的下降軌跡引拍,當球下降到合適位置,再向上拉,這樣不容 易拉漏了!下旋的加轉弧圈動作要領:調整位置側身;雙腿下蹲;胳膊放松 ; 向上發力;收拍到耳朵。球要拉下降前期,先要調整步法和擊球位置,引拍胳膊 要伸直。
乒乓球必學的16個技術動作
1. 正手攻球
正手攻球是乒乓球中最基本且常用的攻擊動作,利用大臂帶動小臂,再通過手腕控制球拍擊球。站位需雙腳分開與肩同寬,身體微前傾,注意控制拍面角度和擊球力量。
2. 反手推擋
反手推擋是防守和過渡球時的關鍵技術,注重手腕的靈活性和力量。站位同樣與肩同寬,通過手腕控制球拍向后拉再迅速推出,需掌握好拍面角度和擊球力量。
3. 搓球
搓球主要用于接發球或處理短球,拍面后傾,向前和向下用力擊球,使球產生下旋。搓球動作小、出手快,能有效控制對手。
4. 撕接
撕接又稱快撕,適合橫拍反手對付下旋球。拍面前傾,向前和側向同時用力,觸球于來球上升期或最高點,具有出手快、隱蔽性好的特點。
5. 吊接
吊接又稱“放”,常用于接短球,拍面立直或略后傾,向上和稍微向前用力,使球帶有一定高度和上旋,用于調動對手。
6. 敲接
敲接適用于反手對付半高球和高吊弧圈球,拍面略前傾,小臂和手腕發力,擊球于最高點或下降期,具有出手快、突擊性強的特點。
7. 推球
推球即推擋技術,兩腳站位與肩同寬,身體重心提高,通過手和小臂向前發力,用于回擊不轉球和弱上旋球。
8. 吸接
吸接是減力推擋技術,觸球時拍子不是向前推而是減力后撤,用于控制對手節奏,爭取主動。
9. 拉接
拉接是提拉球技術,常用于對付長球,特別是在第一時間接觸球時,發上力并保證準確性。
10. 挑接
挑接是接短球的一種方法,分正手挑和反手挑,動作要領在于手伸進臺內,選擇合適腳步跨步,擊球于高點期,以前臂發力為主。
11. 帶接
帶接是對付上旋球的較好方法,通過調整拍面角度和擊球點,利用手臂力量推壓回球。
12. 削球
削球用于對付扣殺球、弧圈球等,動作幅度大,回球速度慢但旋轉強,常用于牽制對手。
13. 快搓與慢搓
快搓借力還擊,速度快;慢搓動作幅度大,回球速度慢但旋轉強,兩者結合使用可變化擊球節奏。
14. 托接
托接是在搓接基礎上發展出來的技術,用于對付不出臺或強下旋的短球,拍面略前傾或立直,在觸球時向上抬拍,使球產生下旋或不旋。
15. 減力擋與加力推
減力擋用于減弱回球力量,與加力推搭配使用,能有效調動對手;加力推則能迫使對方離臺,陷于被動。
16. 反手側拉
反手側拉是橫拍選手的常用技術,通過轉腰、大臂帶動小臂和甩腕子,向左前方包球發力,能拉出不同旋轉的球。
從零開始,成為乒乓球高手——乒乓球技巧全解析
一、握拍和發球的正確姿勢
乒乓球的發球和接球是比賽中非常重要的環節,因此我們需要掌握正確的握拍和發球姿勢。首先是握拍,我們需要將拍子握在手掌中央,大拇指和食指放在拍子的兩側,并輕輕地夾住拍子。在發球時,應該放松手腕,以便于在球的彈跳時快速反應。
二、基本的正手擊球技巧
正手擊球是乒乓球比賽中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技巧之一,它主要是利用手腕的旋轉來擊球。在擺正身體后,我們需要將拍子向下斜放,并將拍子的正面對準球。然后用手腕的力量,將拍子向上揮動,讓球以一定的角度和速度彈起,對手很難攔截。
三、基本的反手擊球技巧
反手擊球是乒乓球運動員需要掌握的另一項基本技巧。相較于正手擊球,反手擊球的角度會稍微小一些,并且需要更多手臂的運動。在擊球時,我們需要將拍子向下斜放,胳膊微微彎曲,然后以手腕為支點將拍子向上揮動,使拍子相對于球的側面碰到球。
四、反手搓球技巧
反手搓球是乒乓球比賽中另一項重要的技巧之一。搓球需要注意共振點的選擇,也就是打球點的選擇。一般而言,共振點離球的位置越近,球的速度和角度越快。球要盡量向前發力,讓球飛速地以難以捕捉的速度和角度發射出去。
五、中前場技巧之推球
推球通常用于中前場的比賽,特別是當你的對手向你發球時。推球的技巧主要是讓球在自己的一段弧形路線上飛行,同時拍面可以傾斜一下,以保持球的方向,防止球落在本方球臺外或被對方接住。
六、后場技巧之拉球
拉球是后場比賽中最常用的技巧之一,拉球主要是通過對球拍的運用,讓球進行反向旋轉,減緩球的速度。同時可以讓球上旋或下旋,給對手造成難度,使對手難以接球。
七、如何提升自己的乒乓球技巧
除了掌握基本的乒乓球技巧之外,還需要注意以下幾點來提高自己的技巧水平。首先是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和飲食以及適量的鍛煉。然后是要堅持練習,每天定時進行練習,練習時可以借助于乒乓球訓練機等工具來提高自己的技巧水平。最后是觀看比賽視頻,學習優秀選手的技術和戰術。
【乒乓球基本技術動作介紹】相關文章:
乒乓球的基本技術動作口訣01-09
乒乓球基本技術動作口訣05-09
乒乓球基本技術要領06-30
乒乓球基本削球技術要點12-23
初學者乒乓球的基本技術口訣10-28
藏族舞蹈基本動作介紹大全06-25
芭蕾舞的基本動作介紹11-17
爵士舞的基本動作介紹06-02
乒乓球手腕動作的運用介紹08-03
乒乓球的基本規則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