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舞蹈的創編應注意的事項
音樂是舞蹈的靈魂,幼兒舞蹈的音樂首先要注意曲調明朗、簡單、形象化且節奏感強,歌詞也應順口、押韻,富有感染力,讓孩子們聽后能展開想象,有想跳、愛跳的欲望。幼兒舞蹈的創編應注意的事項有哪些呢?下面小編為大家解答一下,希望能幫到您!
幼兒舞蹈的創編應注意的事項 篇1
第一、題材的選擇。
首先從確定主題入手,即選擇題材。舞蹈內容上要有明顯的思想性,教育性。通過舞蹈作為橋梁和中介,把小孩暫時不能完全理解的東西,以優美的旋律和各種舞蹈動作,印入幼兒的心扉。選擇富有兒童情趣的內容,使幼兒快樂地學習舞蹈。即富有兒童生活情趣、兒童喜歡、熟悉的事和物。例如《我愛洗澡》《一小鑼號》等舞蹈,孩子們連唱帶跳、感情真切飽滿,在不知不覺中快樂地學會了舞蹈;單純的舞蹈動作只是一種外在的表現,而內容情節才會真正深入他們的心靈,感化他們的情操,他們才會用動作把他們心理的真正想法表現出來,舞出他們的感情,舞出舞蹈的內涵。
第二、音樂的選取。
音樂是舞蹈的靈魂,幼兒舞蹈的音樂首先要注意曲調明朗、簡單、形象化且節奏感強,歌詞也應順口、押韻,富有感染力,讓孩子們聽后能展開想象,有想跳、愛跳的欲望。只有音樂與舞蹈相輔相成,才能保障舞蹈的藝術性。音樂的樂句要短小活潑,旋律流暢,節奏鮮明,富有感染力;音樂節奏要鮮明強烈,才能引起幼兒的動感;音樂形象應生動具體,便于幼兒理解;歌詞應通俗易懂,能激發幼兒的興趣和跳舞的欲望。幼兒舞蹈用的歌詞能為舞蹈提供鮮明的文學形象,具有兒童特點和趣味的歌詞能啟發幼兒對“景”的理解,并且歌詞的節奏對幼兒的舞蹈動作的表現力、協調感的培養十分有利。如大家熟悉的幼兒歌曲《拔蘿卜》對幼小的孩子特別有吸引力,重復的段落中包含變化的形象,這樣的歌曲很容易激起孩子參與的熱情,引起孩子們不自覺的動作.亦可選用日常為幼兒所熟悉的兒歌或唐詩,通過改編節律使幼兒在充分體會到自己創作樂趣的同時,發展舞蹈能力,從而掌握身體語言的運用規律。如兒歌《小老鼠上燈臺》改編成了歌曲,我們給小班孩子播放歌曲磁帶時,發現他們的眼睛頓時一亮:“這是我媽媽教我的兒歌”,很多的孩子跟著歌曲禁不住搖晃起了身體。于是我們給孩子們提供了一些小貓、小老鼠的頭飾,以及寬敞的活動空間,聽著熟悉的歌謠,小朋友的表演稚拙有趣。一次活動孩子們表演得意猶未盡,于是這樣的表演興趣還延續到了家庭中。
第三、動作的創編
(1).老師教學的師范,正確的動作和生動的語言等。舞蹈是時間和空間的藝術,是用身體和節奏來表現思想感情的。因此,我在教學中用生動的形象去啟發幼兒。首先示范動作要準確,節奏要鮮明,要有充沛的感情。在教幼兒新舞蹈時,一定要將講清楚動作的要求、規格、要領。不能只圖快而一下子教很多,在教幼兒新動作時,應該讓幼兒把教過的動作做到位后再教下一個動作,如果一旦形成怪毛病,糾正起來就困難多了,也達不到預期的效果。舞蹈教學對教師的語言表述要求是:
一、準確:無論講解還是傳遞知識,教師的準確性最重要。
二、生動:生動的語言可以喚起孩子的興趣,從而減少舞蹈訓練中的痛苦部分。語言要做到:
1、精煉:教師的話要盡量準確、簡單,不能啰唆,否則孩子的興趣就會降低。
2、親切:教師的語言要生動,形象不能過于嚴厲,過于生硬,孩子易產生抵觸情緒和逆反心理,所以老師要有耐心。
3、身授:老師要全面示范,待孩子熟悉后可以逐步簡化動作示范,最后讓幼兒自己完成動作。在排練中語言表述要非常清楚。首先老師的頭腦要很清楚,不管是舞蹈當中的邏輯思維,還是他的形象重點、動作重點、音樂節拍老師都要非常清楚。在教給孩子的時候把動作做到位,把節拍說清楚,這點很重要。
(2)、觀察積累素材,由易到難,引導幼兒創編.觀察是創編動作的基礎,孩子在觀察中積累了素材,這樣在創編動作的時候就有了一定的.經驗,當然創編起來也就容易了許多。身邊一切美好的東西都是我們引導幼兒觀察的對象。我認為,讓幼兒觀察可以作為舞蹈素材的事物,并試著用肢體語言來表現它們,是培養幼兒創造力的有效途徑。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引導幼兒掌握觀察的方法,把觀察的重點放在觀察形態、動態、神態上。
(3).讓幼兒掌握創編活動的漸進性、順序性。任何一種活動的發展都應有其順序性、漸進性,舞蹈創編活動也不例外。因此,我們嘗試讓幼兒掌握這一規律.首先,進行單個動作的創編,并加以變化。
其次,引導幼兒一樂句、一樂段的創編。在幼兒掌握單個動作創編之后,在這基礎上可選擇舞蹈中的某個樂句或者樂段,進行創編。積累了一定的動作語匯之后,可以讓幼兒根據樂曲的情節及所表達的感情進行創編,并通過舍取,組合形成一個完整的舞蹈。教師應注意,創編開始時,幼兒的動作大多是無意識的拼湊,沒有一定規律,教師應有意識引導幼兒掌握一些動作組合的規律,從而使幼兒的舞蹈創編技能提高得更快
幼兒舞蹈的創編應注意的事項 篇2
引導幼兒觀察身邊美好的事物,積累創造素材。
觀察是創造的基礎。身邊一切美好的東西都是我們引導幼兒觀察的對象。我認為,讓幼兒觀察可以作為舞蹈素材的事物,并試著用肢體語言來表現它們,是培養幼兒創造力的有效途徑。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引導幼兒掌握觀察的方法,把觀察的重點放在觀察形態、動態、神態上。以前我們做各種動物律動往往采用一種固定的動作,如小貓捋胡子,小狗耷拉大耳朵等。其實,通過觀察你會發現,一種動物除了有平量被大家都注意到的特點外,往往還會有別的人們忽視的顯著特點。如小兔律動,大家多以雙手豎耳朵、蹦跳來表現。全班三十多只長耳朵兔一起跳來跳去,雖然動作對了,形象也表現出來了,但缺少孩子對事物的感受和體驗。于是我就在幼兒自編小兔律動膠引導他們觀察小兔子的三態。形態:長耳朵,短尾巴,前肢短,后肢長;動態:走起路來一蹦一跳,偶爾還會站起業;神態:東張西望、機警、靈敏。觀察后再進行律動創編時,幼兒就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理解,把兔子的不同特點揉合到自己的`即興表演中。有的幼兒雙手立于頭上做長耳朵的動作,有的幼兒雙手交疊于臀部做短尾巴的動作,還有的幼兒上屈肘在胸前做兔子站立狀,眼睛還機警地左右看,生動可愛,活靈活現。
提供充分的表現機會,幼兒體驗創造的快樂。
創造力要借助于充分的表演來表現。因此,除了在教育活動和日常生活中為幼兒提供大量的表演機會外,我還在走廊里創設了音樂角,投放了手巾花、腰鼓、小樂器等。供幼兒自由選擇。放音樂,幼兒聽音樂即興表演,或三五成群地創編新的舞蹈,在慶"六一"、新年聯歡會、對外觀摩時,我都積極為孩子們爭取更多感受成功、表現自我的機會。通過演出,幼兒對舞蹈的興趣更濃了,表現力與創造力也得到了相應的提高。
循序漸進,培養幼兒初步的藝術創造力
我為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選擇了不同的內容,尤其在培養幼兒即興舞蹈表現和創編能力上特別注意了由易到難。小班多選擇音樂形象突出、易于表現、特點鮮明的律動,讓幼兒聽著歡快有趣的音樂進行即興表演,如大象、小兔、小鴨、小鳥等。中班是請幼兒創編歌表演,幼兒要以在理解歌詞的基礎上創編動作,如《郊游》、《捕魚歌》等。在歌曲的選擇上要注意內容具體、敘事清楚、不可太長,這樣才能起到啟發幼兒想象,幫助幼兒實現再創編的作用。到了大班,可以選擇一些無歌詞音樂,請幼兒進行創編活動。幼兒在已有舞蹈基礎的前提下,可以根據音形象、節奏、速度、情緒,創編出不同風橋的舞蹈,如《白雪公主》、《恰恰恰》等。老師指導時要注意目的明確,要求單一,因為幼兒創編作品中,會存在著一些動作節奏與音樂配合不當、音樂形象掌握不準、動作運用不適宜等問題。,每次只針對幼兒創編的一個具體問題進行剖析,并以建議的形式,提出改進意見,才能即不挫傷幼兒的創編積極性,又能使幼兒有真正的收獲。
尊重首創,使幼兒成為主動發展的人。
大家都知道,舞蹈創作是一個艱苦的過程,尤其是創編出與眾不同的動作那就更難了。試想,如果某個小朋友千方百計地設計了一個新動作,被別人模仿去了,而他沒有得到肯定和表揚,那么,久而久之,他是不是也就有動腦筋創新了呢?因此,教師要像尊重專利技術一樣,重視幼兒的首創。在每次創編活動總結時,我都對幼兒的首創動作加以肯定、表揚。這樣,不但能增強幼兒的自信心,讓幼兒樂于創新,敢于創新,而且還能豐富其他幼兒的想象,讓每個幼兒都產生創作出與眾不同動作的欲望。
在幼兒創編舞蹈的過程中,我還采用了從單獨自由創作,而能力強弱搭配,再到自由分組創作的由易到難的形式。我不僅在教育活動中讓幼兒進行創編,而且在日常生活、游戲活動、節目排練中找機會,讓幼兒進行創編。有了這樣的寬松的環境,幼兒創編起來就更加自主、自由。
【幼兒舞蹈的創編應注意的事項】相關文章:
練習二胡應注意的事項06-16
導游在對景點進行講解時應注意的事項06-01
關于我國少兒舞蹈創編的問題及思考09-09
爵士舞蹈彈力例程的學習步驟和注意事項09-04
英語寫作應注意的問題01-09
化妝的注意事項08-30
夏季戶外旅游應注意細節07-03
夏天打高爾夫應注意什么04-13
幼兒園公開課注意事項04-06
晚會禮儀注意事項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