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學校赴湘西考察報告
2012年8月,為了開闊視野,增長見識,在校領導的帶領下,我校組織教職工赴鳳凰古城、張家界景區等地進行學習考察。通過實地參觀考察和深入交流,在挖掘和保護歷史文化資源、建設特色文化城鎮、壯大文化旅游產業等方面深受啟發,對我區今后在文化旅游規劃、文物保護與開發及文化與旅游融合等方面提供了較好的借鑒和參考價值。
一、打造名城的“天下鳳凰”
鳳凰縣西與貴州和重慶接壤,全縣有9個建制鎮,15個鄉,總面積1756平方公里,總人口40萬。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74%。鳳凰古城歷史悠久,宋、元、明至清初古城為五寨長官司治所。古城位于沱江之畔,依山傍水,風景秀麗。
在鳳凰古城,通過與旅游產業的融合,濃厚的文化內涵提升了鳳凰的旅游品位,旅游也帶動了文化產業的大發展。
清晨,薄霧彌漫的沱江岸邊,苗族阿哥阿妹的歌聲從江水上空飄來,苗族婦女開始在歌聲縈繞的江邊捶洗衣服……這些是鳳凰人早已習慣的生活,也正是這種復歸心靈靜謐的生活,成為了眾多游客紛至沓來的一個重要原因。鳳凰古城以苗族、土家族為主的民族文化,與原汁原味的楚巫文化相互交融,構成了獨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原始戲劇活化石儺堂戲、地方風味十足的陽戲、散發著泥土清香的文茶燈,以及玻璃吹畫、苗族銀飾等格調清新高古的民間工藝,這些具有珍貴的保護研究價值的民族特色,同樣也吸引著世界各地的目光。
近年來,鳳凰縣實施“保護古城、改造舊城、建設新城、修復長城、打造名城”戰略,累計投入資金近4億元,使古城保護 1
與城市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鳳凰古城快步走出大山名揚四海,“天下鳳凰”品牌聲譽鵲起。鳳凰一度被評為中國旅游“十大最好去處”和“中國旅游強縣”,被NHK電臺推介為“世界名鎮”等。
二、文化保護與旅游開發的主要經驗
1. 政府重視,全民參與。鳳凰縣里專門成立了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管理委員會(與城市規劃委員會同一套機構)等古城保護整治機構,保護整治和管理工作由縣里主要領導親自抓。同時,全民動員保護管理古城,增強人們保護古城的主動性、自覺性。
2. 科學規劃,細化方案。高起點、高標準制定了《鳳凰縣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使古城的保護、建設與管理工作步入規范化、法制化管理軌道。同時,根據古城實際,細化合理的實施方案。
3. 嚴格審批,嚴格管理。為保護古城風貌,明確規定,凡古城歷史街區不準隨意開設店面,不準隨意改建加層,不準隨意占道經營,規范街區店面招牌,禁止機動車在石板街通行,古城內原則上不再增加新的建設項目。全面摸清古城房屋建筑分布情況,建立圖像等數據庫;對典型特色民居進行了掛牌保護,由政府籌資保護維修。明確審批權限,完善規劃審批手續。對核心區內新建、擴建項目,要經過規劃、建設、初審,鳳凰縣政府同意后,報州規劃部門會審;重大項目,要報省建設廳審查批準,并報建設部備案。涉及文物保護單位的,嚴格按有關法律審批。
4. 重抓修復,依法整治。投巨資對110多處文物景點進行了大規模保護、維修。復建了兩個城門,整修了沈從文故居、萬壽宮等,新建了沱江邊的萬名塔等等,對沱江沿河風光帶進行了整治和亮化美化。嚴格按照《保護規劃》要求進行保護整治,縣委、縣政府帶頭搬遷,機關單位逐步搬遷,居民個人鼓勵搬遷。2003 2
年以來,投資近4000萬元對古城核心區和風貌協調區內近1000棟不協調建筑(主要是吊腳樓、沿街房屋、民居群)進行了整治。整治中強化現場質量監管,重點把好材料、色彩、體量、工藝質量關,最大限度的保持建筑的原汁原味,使古城風貌基本得到協調一致。
5. 創新模式,壯大產業。大膽創新發展模式,實行所有權、管理權與經營權分離,引進投資商和吸納民間資本投資開發旅游業。2001年,鳳凰縣通過市場運作的方式將八個主要景點資源的50年經營權以9.3億元轉讓給黃龍洞公司,公司與鳳凰縣政府達成協議:每年經營收入的2%作為文物保護和維修經費。該公司頭兩年就投入7800多萬元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和沱江河污水治理,并投入巨資整合資源、全新包裝、大力宣傳、打造品牌,把主要旅游景區推向市場,取得巨大成功。
三、對建設中國著名古鎮休閑旅游區的幾點思考
通過實地參觀考察和深入交流,考察地的古鎮旅游規劃、古鎮保護與開發、文化與旅游融合、古鎮營銷等先進理念、方式方法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對我區今后在文物古跡保護及旅游開發方面提供了較好的借鑒和參考依據。為有效推進我區建設著名休閑旅游區,結合考察的啟發,現提出如下幾點建議。
《學校赴湘西考察報告》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1.挖掘文化,加大與旅游的融合力度。我區的明十三陵景區特色明顯、底蘊深厚。我區可借助湘西各鎮的文化特色,整合資源,突出主題,堅持把保護、弘揚歷史文化與縣城西區的城市景觀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將明十三陵歷史文化精髓融入到商業街區、公園、雕塑、廣場的規劃建設之中,集昌平歷史傳統和城市時代精神于一體,打造城市文化景觀群,提升商業文化內涵。
2.科學規劃,實施“重點打造、重點推進”戰略。對文物古跡的保護與開發,要嚴格按照文物古跡休閑旅游區整體規劃進行實施。在開發建設時序上,要實施重點打造,重點推進的戰略。重點推進是以文化為基礎,確定開發時序,分時段重點推進各階段的保護與開發;對于項目的推進,也要按照規劃,擇其重點,有序推進。
3.深入挖掘非物質文化遺產,提升明十三陵文化內涵。發揮專業隊伍和民間愛好者的作用,收集、挖掘、整理和保存與明十三陵相關的文字史料、實物史料、口碑史料,以及流傳于民間的故事、傳說、民歌、民謠等,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出好成果,擴大明十三陵的知名度。同時,還要以是明十三陵文化、民俗文化為主題,加強對我區特色旅游商品的研制和開發。
學校赴湘西考察報告 [篇2]
2012年8月,為了開闊視野,增長見識,促進我校教職工的工作能力,推進教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在校領導的帶領下,我校組織教職工赴湘西等地進行學習考察。考察期間,我努力多聽、多記、多問、多想,深深的被湘西的幾所學校的悠久歷史、深厚的文化底蘊,科學、人文的管理制度和方法所折服,開闊了視野、增長了不少的見識。
一、讓學校成為成就老師的舞臺
學校品味的提升,關鍵是老師素質的提升。湖南省歷來注重教師專業的發展。制定的“學科教師專業學習、研究與測試”三項主要工作內容,堅持以教師專業發展為本,加強教師終身學習體系建設,促進教師綜合素質的協調發展。
1.專家引領,感知前沿教學理論。幾年來,湖南省的重點學校非常重視邀請著名教學專家來校與教師進行“專業引領”和“平等對話”,由專家、教授講解課程改革基本理論和基本理念,促進教師觀念更新,感知最前沿的教育教學理論。
2.潛心讀書,汲取最新教學信息。學校倡導教師潛心讀書,定期開展沙龍式讀書分享:采用計劃先行、有備交流,分享中增慧的方式,交流讀書體會中豐富教師學養,潤資教師教育智慧。教學雜志、教育教學書籍已成為教師的案頭書,教師的教學理論和實踐水平也在不斷汲取中提高。
3.專業測試,提高自身專業水平。結合各學科教師專業書刊學習情況,學校以學科為單位命題并進行閉卷考試。有
效夯實學科本體性知識、實踐性知識,從練內功做起,切實提升教師專業素養。語文學科現場獨立研讀教材,測閱讀寫作;數學學科進行課堂實錄剖析,測數學解題能力;英語學科進行案例分析,測聽力和寫作等,有效促進教學基本功提高。
由此讓我聯想到,教師的專業發展,需要學校的幫助與促進。營造學習的氛圍促進老師學習;確定交流的制度促進老師讀書;定期的考查促進老師研究。光有計劃不行,光埋頭學習也不行,光捧著和稀泥更不行。
二、讓學校成為老師第二個溫暖的家
在參觀湖南省某重點中學時,我們看到了校園中浪漫的教職工休閑咖啡吧。它座落在室內排球場和學生閱覽室、教師閱覽室的一個角落里。粉色的窗簾、粉色的沙發,一走進去,溫馨的氣息撲面而來。在這里,可以聽聽輕音樂,喝喝綠茶、咖啡。當老師們在工作中遇到了不順心的事,可以來此小坐;因學生的問題情緒激動,也可來此小憩……不大的空間營造出的情緒家園,體現的是對老師個體的尊重。間壁的教師閱覽室,沙發周圍擺滿了各種專業的、休閑的俯首可拾的書籍,滿滿當當的書籍所營造出的精神家園,體現出的是對老師成才的尊重。
這讓我想到,除家庭之外,老師工作的學校是老師停留時間最長的地方,如何讓學校成長老師們心理上的第二個家?首先得把學校也當作家一樣看待,這里的家庭成員也有累了想休息的時候,也有鬧情緒的時候,也有家長里短的時候……在這些時候,作為家長,必須為他的情緒找一個出口,為他留一點個人的空間,這才是真正的家。
三、讓老師做學校真正意義的主人
去考察時正值學校放暑假,雖沒看到一位一線的老師,但漫步在教室外的走廊上,一副副由本校老師自己創作的文明禮儀漫畫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個或在春風中揮筆潑墨、或在冬日暖陽中潛心創作的美術老師的群體;樓梯上,一副副由本校老師自己拍攝,記錄班級活動的照片,又向我們展現了一個個班主任與學生同樂、與學生共成長的班主任老師的群體;器樂活動室,放假后學生自發來校練習樂器傳出的悠揚琴聲,鏘鏘鼓聲……向我們傳入的是音樂老師手把手教學生彈奏樂器的場景。可以這樣說,校園的每一株花草、走廊上的每一副圖片、學生奏出的每個音符無不閃爍著一個個學校老師的身影。
學校的真正主人是老師和學生,而學校的真正靈魂是老師群體。如何更大限度的調動老師的積極性,讓每一位老師做自己學校的主人,湖南省的經驗和作法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在接下來的觀看學校工作視頻資料和聽負責人的介紹中,我找到了老師們主人翁精神的內在原因。學校的任何重大決策均通過職代會和全體教師會反復商討,學校校園的文化建設,全體老師商討出大的方案后,具體的操作由老師們自己負責。一副照片的制作和懸掛、老師閱讀室和休閑室的裝飾擺設、辦公室的美化……老師們像裝修自己的家一樣營造著自己的精神家園,也正因為如此,這些裝飾經過了幾年,還是那么潔凈如新。
這使我深刻感受到,尊重教師不能掛在嘴上,尊重教師也不能僅僅是走個過場。真實的尊重,是讓他在自己可能的
空間發揮自我,讓他在自己的事兒上發表自己的意見。總的來說,主人就得像個主人,而不是由人牽線的木偶。如此一來,他才會當自己的事兒來辦,當自己的財產來愛護。 有名師的學校才是有生命的學校,有名師的學校才是有內涵的學校,有名師的學校才是有未來的學校……名師成就名校。
此次赴湘西考察學習,我自己認為不虛此行,從學校管理、教育科研、課堂教學等方面學到了很多好方法、好做法,同時,在本職工作中發現的差距、不足,我將會及時改進,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并將在今后的工作中,充分利用考察所得在自己的本職崗位中進行嘗試,希望能邁出可喜的一步。
【學校赴湘西考察報告】相關文章:
湘西師院考察報告08-03
3000字湘西考察報告08-03
赴南京南通四學校的考察報告12-01
赴萊州雙語學校的考察報告12-06
赴江南實驗學校考察報告08-03
赴江南實驗學校考察報告范文12-04
赴江南實驗學校實地考察報告12-01
赴廣東考察報告范文12-02
赴西峽教育考察報告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