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校園交通事故預防措施
一、校園交通現狀
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我國的汽車持有量增長迅猛,而在大學校園內又是人口非常密集的區域,同時,高校校園一般位于城市市區, 校區大門很多都處于交通主干道上, 社會上一部分車輛以就近的高校校園為臨時停車場,從而給本已嚴重飽和的校園交通造成更大的壓力,而且大多數校區道路使用主體不明確,所有道路均為人車混行道, 車行道無法承擔校園所有的交通功能, 致使機動車、 非機動車、 人行都擁擠在一條道上,更致命的是校區道路狹窄, 彎多路坎, 無交通指示牌等。自然,校園也就成了交通事故的多發地帶,以下數據足以說明其嚴重性:2002年至2 0 0 4 年北京市各高校校園內因交通事故死亡21人; 2017年上海市各高校發生交通事故2 0 余起, 死亡1 2 人,傷6 人;2017年至2017年3年間在華中科技大學校園內的十多個十字路口共發生3 5 起大小車禍,;2017年清華大學校園發生交通事故達40 余起。面對這些慘痛的教訓,我們需要反思,積極采取有效措施來應對這一嚴峻情況。
二、校園交通事故基本致因
我們在討論應對交通事故的措施之前,應該先大致了解交通事故致因,然后在這些材料的基礎上對癥下藥,下表1列出了校園交通事故的直接影響因素:
由事故致因理論里的綜合原因輪可知,交通事故致因是社會因素、管理因素與行車中車或人存在危險狀態被偶然事件觸發所造成的結果,所以,我們應根據上表的因素從以上三方面找應對措施。
三、
1. 安全技術措施
1.1 加強對車輛管理
學校保衛部門應對校內的公車、 私家車及業務往來校車輛分類辦理校園通行證, 對外來車輛建立入校登記手續, 嚴格控制外來車輛進校;同時對于車輛的安檢證明應當定期抽查,盡量排除車輛故障造成的事故;對于校門口的交通,應該有專門的紅綠燈,保安應管理臨時停靠在校門口的車,使之有序,確保學生行路安全。
1.2 對道路進行整治
學校的車道不應該被違規占據,保持路面暢通;對于能夠取直的道路應盡量改為直路,而且路面寬度要足夠,應該保證不影響學生的行路;對于彎度很大的路段,應設置安全提醒措施;對車流量和人流都很大的地段,可以考慮給車子開辟專用車道或設置減速帶、斑馬線等;對于學生活動區域,應該設置路障,不讓車輛通過;保證車子通過的路段大部分為人活動較少的地段;對于人流大的路口應有明確標示,包括路牌、人行道等。
1.3 監控
對于危險路段和車流、人流密集路段應該有完善的電子監控等措施,確保對交通狀況的實時監控,及時發現危險因素,并做出應對措施。
1.4 人車分流
下課時段是學生出現的高峰時期,這個時段車輛應盡量保持停泊狀態,將車與人的時空錯開,降低發生事故的幾率。
2. 安全教育措施
安全教育應是對領導、管理人員及與交通相關的人員的安全思想教育和安全技術知識教育,其目的是期望通過教育提高人們的安全意識及法制觀念,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自覺貫徹執行各項勞動保護-法規政策,增強保護人、保護生產力的責任感。
2.1 加強車輛駕駛員的教育
要求駕駛員嚴格控制校園內行車速度, 嚴禁酒后駕車, 嚴格遵守交通法規及行車道德,在不能鳴聲路段應該盡量慢速前行,如果有人通過時,應該讓人先行,保證車與人處于安全狀態。
2.2 加強學生安全教育
校園內學生是交通事故的最大可能的受害者,因此,學生應該將安全放在重要地位,要多采用人性化的教學方法,向學生宣傳注意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以及交通事故的危害性,讓學生有根深蒂固的安全第一的思想;要讓學生習慣于遵守交通規則, 把遵守交通法光榮, 違犯交通法可恥的思想融入師生心中, 使師生員工真正懂得重視交通安全不僅是個人行為, 也是無尚光榮的社會責任。
2.3 加強學校安全部門人員的思想警覺性
作為維護校園安全的主要力量,安保人員應該時刻警覺可能發生的危害,要求其切實提高維護安全的技能,嚴格按照規章辦事。
2.4 加強宣傳
可適當的請交通部門人員來校開展講座,加強交通安全教育,也可以設置路牌進行提示,提高人的警覺性;對非在校人員,更應將宣傳落實在他們身上,將與校園交通安全有關的人相互聯系,共同提高。
總之, 作為高等院校的一員, 我們應把交通安全教育列入日程、 列入教學計劃中,從而做到 “會安全走路、 會安全乘車、 會安全騎車、 會安全開車、 會安全泊車”。 3 安全管理措施
通過制定和監督實施有關規范、標準和規章制度等,規范在學校師生的行為準則,使得各項事理皆有法可依,用制度和規定來保障師生的安全與健康。
《校園交通事故預防措施》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規章、規范的制定可邀請所有師生一起參與,集思廣益,集眾人力量發現問題,特別是細小的、不易察覺的問題,一起將行動規范化,讓大家在參與過程中共同學習,互相提醒,讓安全走進人的思想深處。
這些規章制度應當被有效的實施,即有人執行和監督,學校應該有專人負責處理交通安全方面的人,將安全政策落實到位。
四、結束語
校園交通安全與我們息息相關,我們沒理由置身事外,我們要充分認識加強校園交通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認真深入分析影響本校校園交通安全的各類因素,切實做好校園交通安全教育與培訓,努力搞好校園道路基礎建設,通過多種管理手段規范行為,控制車量,限速禁笛,劃定車位,疏導指揮,常抓教育,勤抓培訓,嚴格管理校內交通,切實提高校園交通安全秩序,將交通安全威脅扼殺在搖籃里,還廣大師生一個寧靜祥和的校園。
編制者簽名:
校園交通事故預防措施 [篇2]
作為交通參與者的一部分,青少年每日往返于家庭與學校之間,交通方式有步行、騎自行車、乘搭摩托車、汽車等,由于年齡、判斷力、行為支配力和不抗力等諸多原因,使青少年極易成為交通事故的受害者。
案例一:2月25日,在航月路上,一輛行駛的摩托車在轉彎時,與路沿相刮后沖上了路邊的電線桿,摩托車上的2名人員當場死亡。這2名死者均是某高中附中的學生,年紀都只有15歲。
案例二:3月17日晚10時20分左右,在柳州市舊機場開發區的航四路與航生路交叉路口發生一起慘劇,一輛從航四路往門頭路方向行駛的大貨車,與一輛從航生路往南環路方向行駛的摩托車在路口中央相撞,造成摩托車上的兩名男子當場身亡。死者也都是學生,兩人年僅17歲,開的摩托車是一輛套牌的大排量摩托。
以上兩起事故的駕駛人都有三個共同的特點:1、都是未滿18歲的青少年;2、都沒有取得機動車駕駛證;3、死者所開的摩托車都是親戚或朋友的。年輕的生命就這樣消逝,問題出在哪?如何預防交通事故對青少年的侵害呢?
產生事故的原因
一、法制觀念和交通安全意識淡薄,自我保護意識差。
青少年在交通活動中往往充滿幼稚自信,想跑就跑,想走就走,想過馬路就立即橫穿,往往令正常行駛的車輛猝不及防。特別是初中畢業后進城或到外地打工的青少年,對于變換后的交通環境更是無所適從,存在很大的盲目性。況且他們的交通安全常識尤其缺乏,課內從老師得到這方面的內容極少,在課外,作為家長自己懂得的也有限,談不上去教育,職能部門人員有限,就是有打算也是力不從心。
二、好奇心強,敢于冒險。
當前,青少年存在的主要違法行為有:過馬路時隨意搶道,在車輛臨近時突然橫穿道路;騎車在公路上互相追逐、胡鬧玩耍等;乘坐無牌無證、超員、超載車和農用車、拖拉機等等。青少年具有好奇心和僥幸心理的特點,易于產生盲目的沖動和冒險行為。如與車輛賽跑、騎車撒把、追車扒車、騎車嬉戲、偷開機動車等,加之幼稚心理使他們遇事不冷靜,對后果估計不足,從而誘發交通事故。
三、交通工具的多樣化與使用者的技能不相適應。
部分家長為了讓孩子少跑路子、節省時間等多方面原因開始給自己的子女配備了自行車,高年級階段的學生,部分家庭還給子女配備了電瓶車。在農村,青少年節假日和課余時間還要經常幫助家人干活,有的家長放任青少年無證駕駛機動車,根本就不在意有無駕駛證,更有甚者認為年齡越小會開機動車是一種炫耀的資本。這些青少年群體由于生理上尚未成熟,心理也常常處于不穩定的狀態中,他們走路、騎車時,往往把危險拋在腦后,加之駕駛這些并不適應自己使用的交通工具,在技能的掌握上不能駕輕就熟,遇到復雜情況時,不能極時處理,直接威脅到其他交通參與者的正常活動,成為交通安全的一大隱患。
四、學校管理上有漏洞,家長監護不力。
學校方面:在片面追求升學率的今天,各中、小學校都以學生升入重點中學或考入重點大學的人數多少作為衡量教育質量的唯一標準,教育導向的錯誤,必然造成管理重心的偏移,因而不可避免的出現學校忽視學生交通安全的問題。
家長方面:有的家長因忙于工作,對孩子嚴重缺乏管教,更談不上教育了,有的學生就利用正常放假時間,偷偷將家里的摩托車騎出來,有的干脆就到相識的有車的人手中借摩托車。就說以上兩起事故吧,第一起事故的死者家屬稱,自己經常把摩托車的鑰匙放在鞋柜上,不曾想孩子偷拿鑰匙去開車。而后一起事故中,車主是死者的朋友,當時他們正在吃飯,兩人見到朋友的摩托車上掛著鑰匙,便開去玩耍,不想因此喪命。
青少年交通事故預防措施
一、把青少年交通安全教育列入教育大綱。
應積極聯系教育部門共同聯合研究編寫統一的教材,將交通安全知識納入到日常學習活動中,針對不同年齡段,采取靈活多樣的教育方法,注重講授的趣味性、故事性,講解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識,讓他們了解日常生活中有關交通安全的事情,提高他們對交通安全行為的正確判斷能力,深刻認識交通安全的重要意義,吸取交通違章的慘痛教訓,樹立遵章守紀的法制觀念及為他人和社會的安全多做貢獻的思想。
二、開展形式新穎、內容創新的交通安全宣傳教育。
針對學生特點,對癥下藥。一是在內容上。交通安全圖片展,可以使用卡-通形象設計制作,盡量搜集內容涉及中小學生違反交通法律法規而導致的交通事故案例,要將正確的交通行為用簡潔、通俗易懂的語言文字和圖片學生傳播;二是在形式上。除交-警定期舉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以外,還可以制作一些精美的展板、卡-通宣傳單或者課程表,把青少年應該注意的道路交通行為印在上面,發放給青少年,讓他們時時刻刻都能接受到道路交通安全教育。
三、交通安全真正從娃娃抓起。
在我國,幼兒時期一般不進行交通法規的系統教育,進入小學階段,在城鎮學校才由交通管理部門配合學校,以警校共建和校外輔導員的形式,定期或不定期的向孩子們講述相關知識。在這方面,應借鑒國外的做法,交通法規知識教育從幼兒園開始,讓孩子們從小養成自覺遵守交通法規的習慣。
四、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要切實履行職責,對青少年交通安全教育長抓不懈。
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應打破以往宣傳形式和內容單一、枯燥的教育方法,除上交通安全法制課、作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報告、播放電視光盤和圖片展覽等幾種宣傳方式外,要加大打擊無證和轉交無證人駕駛摩托車的工作力度,就青少年交通造成的嚴重后果加大向社會的宣傳力度,發現問題要及時向教育主管部門反映情況。
【校園交通事故預防措施】相關文章:
校園火災預防措施11-10
道路交通事故預防措施09-01
校園火災事件預防措施11-23
大學交通事故預防措施有哪些11-24
校園事故預防措施(精選9篇)11-30
預防措施舉例11-25
傳染的預防措施04-13
風疹預防措施11-23
寒潮的預防措施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