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头挺立呻吟高潮av全片,成人试看120秒体验区,性欧美极品v,A片高潮抽搐揉捏奶头视频

傳染的預防措施

時間:2023-04-13 15:23:14 城晴 預防措施 我要投稿

傳染的預防措施

  隨著人們自身素質提升,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會接觸到措施,措施是指針對問題的解決辦法、方式、方案、途徑,可以分為非常措施、應變措施、預防措施、強制措施、安全措施。措施到底怎么擬定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傳染的預防措施,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傳染的預防措施 1

  傳染病流行的三個基本環節是: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那么針對傳染的預防措施是?

  1.1針對傳染源的措施

  1.1.1針對病人的措施應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病人一經診斷為傳染病或可疑傳染病,就應按傳染病防治法規定實行分級管理。只有盡快管理傳染源,才能防止傳染病在人群中的傳播蔓延。傳染病疑似病人必須接受醫學檢查、隨訪和隔離措施,不得拒絕。甲類傳染病疑似病人必須在指定場所進行隔離觀察、治療。乙類傳染病疑似病人可在醫療機構指導下治療或隔離治療。

  1.1.2針對病原攜帶者的措施對病原攜帶者,應做好登記、管理和隨訪至其病原體檢查2~3次陰性后。在飲食、托幼和服務行業工作的病原攜帶者須暫時離開工作崗位,久治不愈的傷寒或病毒性肝炎病原攜帶者不得從事威脅性職業。艾滋病、乙型和丙型病毒性肝炎、瘧疾病原攜帶者嚴禁做獻血員。

  1.1.3針對接觸者的措施凡與傳染源有過接觸并有受感染可能者都應接受檢疫。檢疫期為最后接觸日至該病的最長潛伏期。

 。1)留驗:即隔離觀察。甲類傳染病接觸者應留驗,即在指定場所進行觀察,限制活動范圍,實施診察、檢驗和治療。

 。2)醫學觀察:乙類和丙類傳染病接觸者可正常工作、學習,但需接受體檢、測量體溫、病原學檢查和必要的衛生處理等醫學觀察。

  (3)應急接種和藥物預防:對潛伏期較長的傳染病可對接觸者施行預防接種,此外還可采用藥物預防。

  1.1.4針對動物傳染源的措施對危害大且經濟價值不大的動物傳染源應予徹底消滅。對危害大的病畜或野生動物應予捕殺、焚燒或深埋。對危害不大且有經濟價值的病畜可予隔離治療。此外,還要做好家畜和寵物的預防接種和檢疫。

  1.2針對傳播途徑的措施

  1.2.1預防性消毒對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場所和物品施行消毒,如乳制品消毒、飲水消毒等。

  1.2.2疫源地消毒對現有或曾經有傳染源存在的場所進行消毒。其目的是消滅傳染源排出的`致病微生物。

  疫源地消毒分為隨時消毒和終末消毒:①隨時消毒是當傳染源還存在疫源地時所進行的消毒;②終末消毒是當傳染源痊愈、死亡或離開后所作的一次性徹底消毒,從而完全清除傳染源所播散、留下的病原微生物。只有對外界抵抗力較強的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才需要進行終末消毒,如霍亂、鼠疫、傷寒、病毒性肝炎、結核、炭疽、白喉等。對外界抵抗力較弱的疾病如水痘、流感、麻疹等一般不需要進行終末消毒。

  1.3針對易感者的措施

  1.3.1免疫預防計劃免疫是預防傳染病流行的重要措施。此外,當傳染病流行時,被動免疫可以為易感者提供及時的保護抗體,如注射胎盤球蛋白和丙種球蛋白預防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甲型肝炎等。高危人群應急接種可以通過提高群體免疫力來及時制止傳染病大面積流行,如麻疹疫苗在感染麻疹三天后或潛伏期早期接種均可控制發病。

  1.3.2藥物預防藥物預防也可以作為一種應急措施來預防傳染病的傳播。但藥物預防作用時間短,效果不鞏固,易產生耐藥性,因此其應用具有較大的局限性。

  1.3.3個人防護接觸傳染病的醫務人員和實驗室工作人員應嚴格遵守操作規程,配置和使用的必要的個人防護用品。有可能暴露于傳染病生物傳播媒介的個人需穿戴防護用品如口罩、手套、護腿、鞋套等。

  1.3.4傳染病爆發、流行的緊急措施根據傳染病防治法規定,在有傳染病爆發、流行時,當地政府需立即組織力量防治,報經上一級政府決定后,可采取下列緊急措施。

  在采用緊急措施防止傳染病傳播的同時,政府衛生部門、科研院所的流行病學、傳染病學和微生物學家、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防疫檢疫人員、各級醫院的臨床醫務人員和社會各相關部門應立即組織開展傳染病爆發調查,并實施有效的措施控制疫情,包括隔離傳染源,治療病人尤其是搶救危重病人,檢驗和分離病原體,采取措施消除在爆發調查過程中發現的傳播途徑和危險因素等。

  2 傳染病預防控制方法概述

  2.1擴大免疫規劃20世紀70年代以來,WHO根據消失天花和控制麻疹、脊髓灰質炎的經驗,開展了全球擴大免疫規劃(EPI)活動。EPI從啟動至20世紀80年代,重點放在提高免疫覆蓋率,使每一個兒童在出生后都能按計劃獲得免疫接種。進入20世紀90年代后,計劃免疫的目標逐步過度為疫苗可預防疾病的控制、消除和消滅。我國于1980年起正式加入EPI活動!90年代中國兒童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到1995年消滅野毒株引起的麻痹型脊髓灰質炎(這一目標已經達到),消除新生兒破傷風。進入21世紀后,《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01—2010年)》要求全國兒童免疫接種率以鄉(鎮)為單位達到90%以上,將乙型肝炎疫苗接種納入計劃免疫,并逐步將新的疫苗接種納入計劃免疫管理。

  2.2疫苗傳統疫苗是用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謝產物,經過人工減毒、脫毒、滅活等方法制成,用于預防疾病的自動免疫制劑。過去曾習慣將病毒類制劑稱為“疫苗”,細菌類制劑稱為“菌苗”,細菌外毒素經脫毒的制劑稱為“類毒素”。近年來由于現代生命科學,特別DNA雙螺旋結構、內切酶和連接酶的發現,促進了疫苗的發展,已開始應用提純抗原和人工合成有效抗原的方法制造疫苗,如果仍沿用以往的名稱,就很難準確、完整地概括各種形式免疫制劑的本質。因此,WHO把自動免疫制劑統稱為“疫苗”。目前疫苗的定義有所延伸,是針對疾病的病原微生物或其蛋白質(多肽、肽)、多糖或核酸,以單體或通過載體經預防接種進入人體后,能誘導產生特異性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從而使機體獲得預防該疾病的免疫力。

  傳染的預防措施 2

  一、呼吸道傳染病是怎樣傳播的?

  早春季節的氣候特點主要表現在天氣多變、時寒時暖、雨水逐漸增加,是呼吸道傳染病好發季節。當冷空氣和干燥空氣被吸入呼吸道,刺激呼吸道粘膜,使粘膜血管收縮,造成局部貧血和營養障礙;另外,室內通風換氣較差,一些有害病原體繁殖后,也能刺激呼吸道粘膜,使粘膜上皮的纖毛運動減弱,防御機能降低,各種病原微生物易于乘虛而入,以致感染呼吸道傳染病。

  呼吸道傳染病是指病原微生物通過呼吸道侵入易感人體,并隨呼吸道分泌物繼續向外傳播,侵入另一易感機體的傳染性疾病。它包括:流行性感冒(流感)、麻疹、百日咳、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腦)等。它是以咳嗽、流涕、發熱、嘔吐為主要癥狀的傳染病。

  早春季節外界氣溫較低,在室內活動的時間較多,彼此間密切接觸機會增多,而呼吸道傳染病是通過飛沫傳播的,因此增加了呼吸道傳染病的傳播機會。

  1、在公共場合講話、咳嗽或打噴嚏時,通過飛出來的唾沫將夾在里面的`病菌傳播開來。

  2、灰塵是傳播的一個幫兇,有呼吸道傳染病病人的鼻涕、痰液中含有大量病菌,由于隨地吐痰或亂擤鼻涕,這些痰、涕干燥后夾在里面的病菌就會隨灰塵到處飛揚,一旦被人吸入就會感染。

  3、手是傳播病菌的另一幫兇。有呼吸道傳染病病人的手上沾上大量病菌,當病人拿物體時,在這些物體表面就會留下大量病菌,如果健康人用手接觸了這些東西,就能沾上病菌,如果事先不徹底洗手就去挖鼻子,病菌就可能從鼻腔進入呼吸道而感染。

  二、常見呼吸道傳染病的臨床表現

  1、水痘

  水痘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具有極強的傳染性,潛伏期14~某日。臨床表現主要為皮膚粘膜出現斑疹、丘疹、水痘,可伴有發熱、頭痛、咽痛等上呼吸道癥狀。起病數小時或1~某日出現皮疹,皮疹首先見于軀干和頭部,直徑3~5mm,呈紅斑疹,迅速發展為丘疹,數小時后又變為皰疹。極少數病人可并發水痘腦炎、水痘肺炎等并發癥。水痘患者應隔離至皰疹全部結痂或出疹后某日。

  2、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潛伏期14~21天,平均18天;颊呤芨腥竞,大多無前驅癥狀,部分患者可有倦怠、畏寒、食欲不振、低熱、頭痛等癥狀,其后則出現一側腮腺腫大或兩側腮腺腫大,2~某日內達高峰,面部一側或雙側因腫大而變形,局部疼痛、過敏,開口及咀嚼時疼痛明顯,含食酸性食物脹痛加劇,?刹班徑h下腺。腮腺腫大可持續某日左右,以后逐日減退,全部病程約7~1某日。患者應從發病日起隔離某日。

  3、風疹

  風疹由風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潛伏期14~某日,平均某日。臨床表現為發熱,伴有輕微上呼吸道感染癥狀,其后出現先面部后頸部、再軀干四肢淡紅色斑丘疹,伴有耳后、枕部、頸下和頸部淋巴結腫大。患者應隔離至出疹后某日。

  4、麻疹

  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全身發疹性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潛伏期一般8~14天左右。臨床表現以發熱、流涕、咳嗽、眼結膜充血、口腔頰粘膜出現柯氏斑(即相當于第二大磨牙的頰粘膜處出現針頭大小白色斑點,柯氏斑是早期麻疹的特征),特殊的皮膚斑丘疹為特征。患者應隔離至出疹后某日,有并發癥者延長至某日。

  5、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潛伏期一般1~3天,起病方式多為快和突然。其臨床特點為:畏寒,少有寒戰;發燒,體溫速升至38~40℃;頭痛,全身無力;眼球外肌疼痛,腰背和四肢酸痛;厭食,惡心;打噴嚏,鼻塞和流鼻涕等。少數病人的臨床癥狀以胃腸為主,如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颊邞綦x至病后1周或熱退后某日。

  6、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是腦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急性化膿性腦膜炎,為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潛伏期一般1~10天,短者僅為數小時,多為2~3天。主要臨床表現為發熱、頭痛、嘔吐、皮膚粘膜瘀點、瘀斑及腦膜刺激征;颊邞綦x至癥狀消失某日,或自發病后一周。

  7、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發疹性口腔炎)是以手、足皮膚皰疹和口腔粘膜潰瘍為主的傳染病。病原主要為柯薩奇病毒、腸道病毒71型等腸道病毒,潛伏期平均4天,臨床主要表現為口腔炎(口腔粘膜出現紅色潰瘍性皰疹),同時手、足、皮膚出現斑、丘疹,并轉為皰疹,可伴有低熱、患者口腔皰疹潰瘍后患者咀嚼時疼痛,并拒食、流涎。該病主要通過接觸污染的手、毛巾、手帕、茶杯、玩具、床上用品等感染。

  三、呼吸道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

  1、一旦得病,一定要去醫院治療,并臥床休息,多喝開水,防止疲勞。

  2、寢室里要經常開窗通風,每天至少三次,每次不少于10分鐘。當周圍有病人時,應增加通風換氣的次數。

  3、打掃衛生時,先灑水后掃地,免得把飛塵飛揚開來。

  4、開展健康教育,宣傳春季傳染病的防治常識。要注意個人衛生,從小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要勤洗手(飯前便后洗手、從外面回來洗手、吃東西前洗手);不用手挖鼻孔;咳嗽、打噴嚏時要用手帕蓋住口、鼻,不要對著人,個人使用的手帕要經常洗曬;不隨地吐痰。

  5、不吸煙、不喝酒、不食辛辣食物,減少對呼吸道的刺激。

  6、要注意保暖和多喝水,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經常鍛煉身體,保持均衡飲食,注意勞逸結合,提高自身抗病能力。

  7、春季是手足口病好發季節,集體環境是手足口病好發場所,感染對象主要為大中小學生,因此,幼托機構要加強晨檢和落實預防措施,加強教室、居室等環境空氣流通,做好環境的消毒,培養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預防手足口病發生。

  傳染的預防措施 3

  傳染病是指具有一定的潛伏期和臨床癥狀,并可以在畜群中相互傳播的疫病。傳染病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每一種傳染病都有其特定的致病微生物存在,寄生蟲、細菌、病毒和一些傳染病蛋白因子(如瘋牛。┒伎赡芤饌魅静〉陌l生;具有傳染性和流行性,致病微生物在患病動物體內增殖、排出體外,其他易感動物接觸到這種病原微生物后會引起同樣癥狀的疫病,是傳染病的一個重要特征;通過血清學和病原學等檢測方法,可以了解感染和免疫狀況;耐過動物多數情況下可以產生特異性免疫力,在一定時期內不再感染本。痪哂刑卣餍缘呐R床表現,從感染到發病有一定的潛伏期和病程經過。

  (一)動物傳染病的.預防措施

  預防傳染病從消滅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及保護易感畜群等方面來進行,必須采取包括“養、防、檢、治”等環節的綜合措施。其預防方法如下:

  一是加強飼養管理,搞好環境衛生消毒,增強家畜機體的抗病能力。貫徹自繁自養的原則,減少疫病傳播。

  二是制訂和執行定期預防接種和補種計劃。

  三是定期殺蟲、滅鼠,進行糞便無害化處理。

  四是認真貫徹執行國境檢疫、交通檢疫、市場檢疫和屠宰檢疫等各項工作,及時發現并消滅傳染源。

  五是各地獸醫防疫機構應調查研究當地疫情分布,組織相鄰地區對家畜傳染病進行聯防協作,有計劃地控制和消滅特定疫病,防止外來疫病的傳入。

  (二)養狗如何預防傳染病

  要很好的預防傳染病對寵物狗的傷害,生活中就要加強對狗狗的管理和養護。從飲食健康、環境衛生、日常養護都要面面俱到。要更好的預防狗狗感染傳染病,最基本的就要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要定期為寵物狗做健康檢查,要定期給狗狗免疫,體內體外驅蟲,防止狗狗接觸傳染病感染源。

  第二,要加強狗狗的日常養護,比如數,每天堅持給狗狗梳毛、定期給狗狗洗澡清潔,保證狗狗有一個干凈健康的身體。

  第三,要加強衛生環境的清潔工作。狗狗的狗窩要定期清潔消毒,食盆、水盆也都要定期清洗消毒。防止狗狗接觸感染源,也要防止狗狗病從口入。

  此外,狗狗的排泄物一定要及時的清理掉。在帶寵物狗到戶外去的時候也要注意,不要帶狗狗物接觸那些不健康的狗狗,如果暫時狗狗傳染病盛行,那么還是讓狗狗留在家中比較安全。

  傳染的預防措施 4

  一、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具有很強的傳染性。主要表現為:鼻塞、流涕、打噴嚏、咳嗽、咳痰等主要癥狀。

  預防措施

  1、活動室、教室常通風,被褥常曬,使室內空氣保持清新。

  2、各班教師及時為幼兒添減衣服。適當地讓幼兒經受冷、暖不同氣候的刺激,使他們增強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

  3、 老師們引導幼兒子多活動,通過游戲、跑步、做操等加強鍛煉,提高身體素質。保障幼兒室外活動時間每天不少于2小時。

  4、 流感季節,提醒家長不帶幼兒去公共場所。

  二、肺炎

  肺炎會引起咳嗽、呼吸短促、發燒、呼吸頻率加快中的一種或是全部癥狀。一旦寶寶的感冒如果得不到很好的控制時,尤其是身體虛弱的寶寶容易從感冒發展為肺炎。

  預防措施

  1、 如果幼兒患感冒或者其他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時,盡量讓他與其他幼兒隔離,避免傳染;

  2、室內經常通風;

  3、 如有可能,讓孩子注射預防肺炎的疫苗,也是預防寶寶得肺炎的一種有效途徑。

  三、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小兒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屬于非化膿性炎癥。病毒附在病人和隱性感染者口和鼻的分泌物中,主要通過空氣飛沫,唾液污染的食具、食物用品進行傳播。流行性腮腺炎一年四季散發,冬春季可有流行,學齡前兒童發病率高,常在幼兒園中流行;疾『罂色@終身免疫。

  預防措施

  1、 腮腺炎病毒耐低溫,但在高溫、紫外線照射、酒精等作用下可迅速死亡。所以,幼兒園對于患兒的用具、被褥及時用紫外線照射消毒。

  2、最有效的方法是接受預防疫苗注射。按計劃,作好預防疫苗的注射工作。

  3、發現患兒及時作好隔離患兒工作,直至腮腺腫完全消失。待痊愈后,須持醫院的痊愈診斷書方可返園,對密切接觸者檢疫21天。檢疫期間保健醫對患兒所在班應加強晨、午檢,早期發現病人,及時隔離,隔離期不接受或轉出兒童。

  4、室內通風換氣,多喝開水,用淡鹽水嗽口,平時,被褥每月清洗晾曬一次,檢疫期間,增加次數,用具每日消毒。

  四、急性出血性結膜炎(紅眼病)

  急性出血性結膜炎是一種由病毒引起的傳染性極強的急性傳染病,以眼瞼紅腫、結膜出血等為主要癥狀。急性期的病人是主要傳染源,人群對本病普遍易感。一般常見于春夏季發病。常通過游泳、毛巾、洗澡接觸傳染。

  預防措施

  1、做到一人一巾、每日消毒、流行期間要加強晨檢,一旦發現患兒立即隔離,并做好室內用具、玩具、毛巾等物品的消毒,幼兒及教師應加強勤洗手、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2、不到公共場所游泳、做好個人防護。

  五、水痘

  水痘是兒童易患的.一種急性傳染病,傳染性很強,病原體是水痘病毒。傳染源為急性期病人,可通過飛沫、唾液傳染給健康兒童,另外也通過接觸受病毒污染的食具、玩具、衣物等物品傳播。水痘的潛伏期一般為14—16天,多發于2—6歲的幼兒,除夏季少見外,其它季節均可發生,尤以冬春多見。病后獲得終身免疫。

  預防措施

  1、接種疫苗,作好預防疫苗的注射工作。

  2、發現患兒,及時作好隔離患兒工作。隔離患兒至皮疹全部結痂變干后為止,對密切接觸兒檢疫21天。

  3、經常給幼兒換衣服,保持皮膚清潔,手要勤洗、指甲勤剪,堅持體格鍛煉,增強抗病能力。

  4、活動室、教室勤通風,并對所用的玩具及其它用品要徹底清洗、然后用紫外線消毒。

  5、提醒家長不要帶患兒去公共場所。

  六、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幼兒常發的一種疾病。以發熱、口腔潰瘍和皰疹為特征。初始癥狀為低熱、食欲減退、不適并常伴咽痛。發熱1-2天后出現口腔潰瘍,開始為紅色小皰疹,然后常變為潰瘍。

  預防措施

  1、發現孩子有手足口病,到帶其到醫院診治,并按醫生的囑咐服藥,讓孩子臥床休息。

  2、對于患病寶貝,從發病開始隔離7-10天,以免傳染其他孩子。

  3、手足口病,一般能很快痊愈,但也不掉以輕心,注意預防隔離,以防擴散流行。

【傳染的預防措施】相關文章:

腸道傳染病預防措施11-23

傳染病的主要預防措施11-25

老人傳染病的預防措施11-25

結核病傳染的預防措施11-23

乙肝傳染病的預防措施11-23

傳染性疾病預防措施11-23

簡述傳染病的預防措施11-23

常見傳染病的預防措施11-24

對學校傳染病預防措施11-2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林格尔县| 平邑县| 福贡县| 隆化县| 景宁| 马关县| 穆棱市| 广水市| 祁连县| 安平县| 铜山县| 孟津县| 安龙县| 台湾省| 云浮市| 黔西县| 聂荣县| 浦北县| 安岳县| 八宿县| 乌什县| 固原市| 宁夏| 张家港市| 会东县| 松潘县| 霍山县| 那曲县| 伊川县| 城步| 连平县| 沙洋县| 苍山县| 焉耆| 罗山县| 龙南县| 黑龙江省| 饶阳县| 永宁县| 巴南区| 潍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