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農村供水管理調研報告
根據上級安排及2017年工作計劃,xx水利局于今年3月起組織有關人員利用近2個月的時間,對全區農村公共供水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調查走訪了全區xx個農村社區,為推進全區農村公共供水建設提供了第一手資料。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1、概況
此次調查的農村社區有xx個,涉及全區xx個街道辦事處,總戶數xx戶,總人口xx人。目前,農村社區公共供水工程基本建成于xx世紀xx年代后,其中有xx個社區由自來水公司進行供水(xx自來水公司供水xx個,xx自來水公司x供水xx個),xx個社區實行單村供水。
此次調查的重點是實行單村供水的農村社區。
2、水源、水量
單村供水社區中,供水水源以地下水為主,取水方式主要是大口井、機井,其中大口井xx眼、機井xx眼,基本能夠滿足社區供水需求。
3、水質
根據xx年底的水質普查結果,在已經進行檢測的xx個單村供水社區中有xx個社區供水水質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
GB5749-2017》的要求,xx個社區由于受自然環境的影響水質不達標,已檢單村供水社區水質達標率xx%,另有xx個社區未檢。水質不達標主要表現為硝酸鹽氮超標,硝酸鹽氮超標社區共有xx個社區不達標,另xx個社區水質混濁,xx個社區氟和硝酸鹽氮同時超標。
4、水價
由自來水公司進行供水xx個社區,其中區自來水公司供水
xx個、xx供水有限公司供水2個,按照城區自來水供水價格收取水費,而實行單村供水的xx個社區,全部不收取水費,供水費用由社區負擔。
5、供水時間
xx個農村社區中,實行全天供水的有xx個社區,實行定時供水的xx個社區。其中區自來水公司和龍泉供水有限公司供水的xx個社區,全部實行全天供水。
xx個實行單村供水的農村社區中,有xx個社區被列入xx年至xx-x年全區舊村改造計劃。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社區飲水安全難以保障。一是部分供水水源易受污染,影響供水水質,主要集中在平原地帶,水源距離農田近,農藥、化肥污染水源水質。二是實行單村供水,供水規模小,缺乏完善的消毒凈化設施,水源直接進入供水管網,水質難以保障。同時,存在二次污染現象。不少社區實行分時供水,加之管網老化,再次供水時管道內壁銹蝕物脫落,隨自來水流出,造成自來水二次污染。三是供水水量、時間保障水平不高,被調查的xx個農村社區中,有xx個社區實行定時供水,占xx%,供水水量和時間上都不能滿足居民需求。同時,絕大多數單村供水社區沒有備用水源。
(二)供水管網老化,供水設備工藝落后。限于當時的供水需求和經濟技術條件,不少社區管線設備已經老化,加上管道直徑偏小,供水壓力受限,造成管網末端和地勢較高處的住戶水流 2
較慢、供水困難。同時,農村供水管理人員技術水平不高,對設備的維修、保養不夠。
(三)農村供水收費低,存在浪費現象。由于農村公共供水的服務性和非盈利性,有xx個社區不向居民收取水費,群眾水資源意識不強,不注意節約用水,有的農民還私接自來水澆地,農村自來水工程缺乏自我積累、自我發展的能力。
(四)建設資金不足。目前,我區未實現城區化供水的社區多處于相對偏遠地區,經濟基礎薄弱,水源條件差,實行城區化供水需要遠距離調水,改造難度大,投入也較大。目前,我區已投入財政資金對部分社區供水工程進行了改造,實現了集中供水,但如接入城區管網,仍需要投入大量改造資金。
(五)管理粗放,供水效益得不到充分發揮。對水資源開發利用沒有充分考慮經濟價值規律,因建廠、修路、濫采超采等因素,導致水質污染、地表水干枯、地下水位下降,出現新的缺水村,特別是遇到降雨少的年份更為嚴重。
三、措施及建議
在我區經濟社會全面快速發展的形勢下,農村居民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要求越來越高,在這種背景下,解決好農村供水問題顯得尤為重要。今后,我區應積極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對于暫時難以實現集中供水的社區,要增加凈化消毒設施,改造供水管線,實行區域集中供水,提高農村供水安全保障水平。
(一)統一思想,形成共識。飲水安全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條件,也是人民群眾的最低層次的需求,要把“讓群眾喝上放心水”作為首要任務,從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政治高度提高對農村公共供水工作重要性、緊迫性的認識,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實施好農村供水改造工程,切實保障農村飲水安全。
(二)科學規劃,分步實施。要結合“十二五”城鄉建設規劃制定農村公共供水改造規劃,按照“先急后緩、分步實施”的原則,科學規劃農村供水工程。首先要加快推城鄉供水一體化進度,對沒有改造計劃的建成區附近的農村社區、城市供水管網已經到達的社區要盡快納入城區供水范圍,分年度實施,完成城市化供水改造。其次,對居住分散的偏遠社區,按照就近的原則,充分利用現有供水管線設施,增加凈化消毒設備,開辟備用水源,實現安全供水。對列入近xx年村莊改造計劃的社區,其供水工程與村莊改造計劃同步實施。
《農村供水管理調研報告》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三)政策支持,加大投入。農村供水涉及千家萬戶,農村供水改造工程涉及水利、市政、規劃、建設等多個部門,需要政府制定政策加以支持,同時農村供水改造工程量大,投資較高,需要政府公共財政的支持。
(四)規范管理,強化監督。一是要加快制定全區統一的農村供水管理辦法,對農村自來水的管理、規劃建設、資金投入、水源保護、水質檢測監督、費用收取等作出明確規定,不斷規范農村公共供水管理。二是理順農村公共供水管理體制,各街道辦事處要擔負起本地區農村公共供水工作的領導、管理職責,同時,農村供水行政主管部門加強對農村供水工程和水廠的日常管理監督和行業指導,各相關行政管理部門要履行好各自的職責,形成齊抓共管的局面,保障農民群眾飲水安全。三是加強農村供水自身管理。供水單位和水廠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強管理人員的培訓,配備必要的凈化消毒設施,定期進行檢測,確保供水安全衛生。
農村供水管理調研報告 [篇2]
水是生命之源,飲用水是人類生存的基本需求。安全可靠的農村飲用水直接關系農村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關系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新農村目標的實現。最近,我們組織了一次對全縣農村飲水安全問題的調研,對部分已經建成的飲水安全工程的運行情況以及部分農戶飲水狀況進行了抽樣調查,發現現有工程的運行還存在著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未來幾年將是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的關鍵時期,建立農村飲水安全的長效機制迫在眉捷。
一、我縣農村供水水源與水質情況調查
我縣地處大別山腹地,地跨長江、淮河兩大流域,國土面積2398平方公里,其中長江流域1856 平方公里,淮河流域542 平方公里。據統計,全縣大小河流共900余條(其中集水面積8 平方公里以上的有106條),河流總長11000㎞,河網密度為每平方公里河流長度4.6㎞。全縣現有在冊灌溉水庫67座,山塘7714口,大小堰渠14912條,各類防洪堤岸3565公里,農村飲水安全工程 309處,總裝機12.8萬千瓦水電站150座。
總體來說,我縣水源豐富,雨量充沛。我縣農村人畜飲水困難的地區多屬交通不便、文化經濟比較落后的深山區和邊遠貧困地區,人畜飲水多采用地面水和地下水。
地面水多采用河水、溪流及水庫水。河水、溪流流速及
流量受季節和降水量影響較大,其渾濁度和細菌含量較高,水質有明顯的季節變化,暴雨時泥沙含量劇增,細菌含量亦急驟增高。山區箐溝水,流速較快,流量一般不大,水質較好。而水庫水蓄水量受氣候條件及農業用水影響較大,一年之中水位變幅大,水質一般較好,渾濁度較低。這是目前農村人畜飲水多采用的方式之一。
采用地下水時,水源與水位及地形,地質情況有關。因為地下水分淺層地下水、深層地下水、泉水。淺層地下水補給水源較近,短時間內大量取水時,水位急驟下降,限制供水量。水質易受地面污染物污染,與周圍環境有密切關系。渾濁度較低,一般無色,硬度偏高,部分地區鐵、錳含量超標。深層地下水補給水源較遠,水量充沛且較穩定,水質大多無色透明,細菌含量通常符合衛生標準。但往往硬度較高,鐵、錳、氟化合物含量超標。泉水水量因地形、地質情況差異很大,水質較好,常含與地層有關的某些化學元素。
二、農村人畜飲水安全的若干問題
黨的十六大提出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保障飲水安全是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之一。為了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相適應,農村人畜飲水工作需要把提高供水保證率、改善水質、解決飲水安全問題放到第一位。
(一)農村飲水安全工作面臨的問題
當前農村飲水安全工作面臨的主要問題是水資源短缺,
水污染嚴重,水性地方病和水性傳染病威脅,加上農村供水工程標準低,缺乏水處理設施,飲水水量和水質沒有保證。由于受資金的制約,飲水標準得不到改善。另外,居民點到取水點的水平距離大,過去修建的飲水工程大多為水井、水窖、水池等小型、分散工程,供水保證率低,遇到連續干旱就會重新出現飲水困難。有不少農村居民直接從河水、溪流、水庫及坑塘中取水飲用,這些水相當一部分水源水質不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近幾年來,雖然農村經濟得到發展,溫飽問題已基本解決,居住、電力、交通等條件已逐步得到改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農村飲水設施建設基本停留在較低水平,明顯滯后于其他基礎設施建設。大部分飲水工程缺乏水處理設施,水質達不到規定的標準。飲水不安全對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構成了威脅。所以,農村飲水安全是當前人民群眾最關心、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什么樣的水才是最安全的呢?我們得了解飲用水的水質要求。
《農村供水管理調研報告》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二)農村飲水安全的水質要求
為使農村飲水安全得到保障,農村供水的水質必須符合國家現行《生活坎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17),共規定了106項水質標準,并將它們分成感官性狀和一般化學指標、毒理學指標、細菌學指標、以及放射性指標四組。水質標準包括物理性狀、化學性狀、毒理學及細菌學四大類指標。
1、水的感官性狀和一般化學指標。水的感官性狀包括
渾濁度、臭和味等各項指標。要求水質從感觀上對人體無不良刺激。
水的化學性狀包括PH值、總硬度、鐵、錳、銅、鋅、揮發酚等各項指標。超過一定限量時,將會使水發紅發黑,產生異味、異臭,水燒開時產生沉淀,為生活用水所不宜。在農村最常遇到的是地下水含鐵、含錳和硬度過高,這時需采取除鐵、除錳措施。而降低水的硬度則比較困難,在農村中無法實現,遇到此情況只有另擇水源。
2、水的毒理學指標包括氟化物、鋁、砷、氰化物等有害物質,超過衛生標準時將對人體產生危害。所以,含氟量過高的水,不宜作生活飲用水。
3、水的細菌指標包括細菌總數和大腸菌群。通過消毒措施,使水質達到流行病學上安全,為群眾供應衛生的水,是建設農村人畜飲水工程的另一主要目標。
4、水的放射性指標。
三、農村飲水安全應有長久之計
(一)統籌規劃,制定階段性目標。
應根據農村供水發展特點,按照“先急后緩、先重后輕、突出重點、分步實施”的原則制定階段性目標。經濟發達地區,要依靠地方財力,盡快實現農村飲水安全目標;經濟欠發達地區,優先解決對農民生活和身體健康影響較大的飲水安全問題,同時要與2020年全面實現小康目標相一致。
(二)防治并重,完善相關體制。
保障飲水安全,首先要保護好飲用水源。要劃定供水水源保護區,加強水源地周邊環境的保護,防止污染,防止亂打井超采地下水造成水量不足,或引起不同含水層水質混合,造成飲用水中氟砷等有害物質超標,要采取有效措施,保護好飲用水源。應根據具體情況,設置必要的水凈化設施,向用水戶提供水質達標的飲用水。同時建立社會化的水質監測服務體系,對供水水質進行監測、提供水質檢測服務,完善供水水質保障體系。對適度規模的水廠要設化驗室,做好水質的常規檢測。
(三)因地制宜,合理確定工程方案。
根據要解決的問題以及當地自然、經濟條件和社會發展狀況,合理選擇飲水工程的類型、規模及供水方式。首先考慮當前的現實可行性,同時兼顧今后長遠發展的需要。水源選擇應符合當地水資源管理的要求,根據區域水資源條件選擇水源,優質水源優先滿足生活用水需要。水源有保證、人口居住較集中的地區,應建設集中式供水工程,并盡可能適度規模,供水到戶;經濟欠發達、農民收入比較低的地區,供水系統可暫先建到集中給水點,待經濟條件具備后,再解決自來水入戶問題。居住分散的山丘區農民可建分散式供水工程。
(四)建管并重,強化用水戶參與管理。
為管好用好工程,確保工程可持續利用,要廣泛進行社會動員,對于工程建設、資金籌措方案和工程建成后的水價要讓用水戶廣泛參與,征求他們的意見,尊重群眾意愿,得到廣大群眾的認可。在選擇技術方案時,要充分考慮當地的管理條件和農民對水價的承受能力,在保證供水質量的前提下,優先選擇管理簡便、運行費用低的技術方案。在工程開工以前,要求明晰所有權、落實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明確水價和收費辦法及服務體系,確保供水工程良性運行,持久發揮效益。
(五)扶持引導,多渠道籌資。
按照中央、地方和受益群眾共同負擔,困難大的多補、困難小的少補等原則制定資金籌措計劃。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事關億萬農民基本生存,是一項以社會效益為主的公益性事業,所需投資多,按照城鄉統籌的科學發展觀要求,各級政府要通過公共財政增加投入,扶持引導,確保飲水工程所需資金足額、及時到位;從我國農村現實情況出發,受益農戶也要在負擔能力允許的范圍內,承擔一定的投勞投資責任;引入市場機制,吸收社會資金,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機制。
以上是我們初步形成的一些想法,供大家參考。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是一項民生工程,德政工程,要把這項工作做好,還要靠多方面共同努力,扎扎實實做好各個環節的工作。
【農村供水管理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農村供水調研報告11-24
農村管理調研報告01-05
關于水利工程供水管理調研報告11-24
農村調研報告04-03
關于農村的調研報告02-23
農村調研報告集合12-19
農村低保調研報告11-23
農村農業調研報告11-24
農村養豬調研報告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