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應急工作例會制度
為加強礦井應急救援日常管理工作,及時準確的發現、指導和解決礦井出現突發事件時應急救援中存在的問題,更好的貫徹、完善應急救援預案內容,使各項預案更具可操作性和實用性,進一步提高礦井抗災救災能力。特制訂本制度。
一、應急救援工作例會由調度室組織召開,礦長親自參加并主持會議。
二、工作例會召開時間定于每月月底。會議可與礦井月度安全例會合并,但會議議程、內容必須分開進行和單獨記錄。
三、會議參加人員為應礦井急救援管理機構成員單位負責人。
四、會議內容要求
1、傳達、學習上級主管部門有關應急救援管理工作方面的指示,下發的文件和會議精神等。
2、由各單位負責人進行月度應急救援管理工作情況匯報。
3、由調度室對本階段礦井應急救援管理工作做總結,通報應急救援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4、對通報問題進行討論,并提出整改方案。
5、由礦長就應急救援管理工作做指導性意見。
五、參會要求
1、有關人員必須按時參加會議,如遇有特殊情況確不能參加者,必須向主管副礦長請假,并由單位副職代替參加。
2、會議期間嚴禁接打手機。出現手機響鈴者一次罰款50元。
3、各單位負責人應提前做好工作匯報準備。匯報時內容要全面、精簡。
4、調度室應做好會議紀錄,并定期進行歸檔。
應急救援物資裝備管理制度
一、為使礦井應急救援物資、裝備時常保持數量充足、狀態完好,確保礦井發生突發事故時能提供完備的物質保障,制定本制度。
二、應急救援物資、裝備的日常管理、檢查由礦輔助救護隊負責。
三、檢查分為定期檢查和發生突發事件后檢查。
四、檢查范圍:《礦井災害預防與處理計劃》和《應急救援預案》中規定的井上、下所有應急救援物資、設備等。
五、日常管理與補充
1、非事故情況下,任何部門和個人不得擅自使用應急物資裝備。特殊情況須經主管礦領導同意方可使用。
2、缺失的應急物資、裝備由礦輔助救護隊長會同供銷科在不超過7天的時間內,必須補充齊備。
3、礦輔助救護隊負責應急救援裝備的日常保養、維護工作,對失效的藥品、物資和救護裝備,必須及時進行更換、補充。
4、每次進行災害演練或災害事故搶救后,必須及時對照標準進行救援物資的補充工作。
5、明確責任人負責救援物資的管理工作,發現有丟失、無故損毀
現象嚴肅處理。
應急培訓制度
一、為使我礦應急管理培訓工作有序開展,提高有關人員處理突發事件的業務素質和工作技能,促進應急管理培訓工作科學化、規范化和制度化,根據《安全質量標準化》有關規定制訂本制度。
二、應急管理教育培訓工作應當遵循下列原則:
1、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的原則
2、堅持分級負責,分類管理的原則
3、堅持集中培訓與在崗自學相結合的原則
4、堅持以人為本、按需施教的原則
5、堅持教學相長、保證質量的原則
6、堅持與時俱進、改革創新的原則
三、礦安全培訓中心負責應急管理培訓工作的組織、管理和考核工作。
四、應急管理培訓的主要對象是:各業務部門負責人、應急管理人員、礦輔助救護隊成員和區隊應急志愿者。
五、培訓工作分級分類進行,安全培訓中心負責全礦領導干部、機關工作人員的應急管理培訓、任職培訓、新進人員的培訓、工作需要時的崗位培訓。
六、所有應急管理專職工作人員每年必須接受培訓,培訓時間原則上為1至2周,一般每年累計不少于5天。
七、培訓對象在參加上級組織的集中脫產培訓期間,享受在崗同等待遇。
八、培訓的主要內容。圍繞貫徹落對應急管理工作的指示精神,重點學習應急管理有關法律法規、分析我礦應急工作形勢任務、了解兄弟單位應急管理經驗、熟悉掌握應急預案和對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程序和方法、學習運用應急指揮新技術設備和指揮手段等。通過培訓,強化培訓對象對應急管理的宏觀認識和依法實施管理意識,提高科學決策水平,提升應急管理工作的組織協調和突發事件的處置應對能力。
九、各級各部門(單位)應急管理機構除組織或參加上級集中脫產培訓外,還應采取多種形式開展培訓。
1、以崗代培。通過參加工作實踐和接受指導,提高應急管理的規劃組織能力和管理水平。
2、以學代培。大力倡導和鼓勵工作人員自行組織學習和培訓工作,通過自學不斷更新觀念、強化內在素質,提高工作能力。
3、以研代培。組織各種研究活動,安排有關人員參與,提高工作水平。
十、安全培訓中心和各部門要加強協作,按照統一部署和要求,制訂計劃和實施意見,認真抓好培訓工作。
十一、加大師資力量,建立相應的培訓師資檔案。采取請進來、送出去等多種方式培養培訓教師,還可采取從上級煤炭安全技術培訓中心應聘請教師等辦法,解決好培訓的師資問題。
十二、將教育培訓工作納入應急管理建設的重要內容進行部署和規劃,必須在預算中列支開展應用培訓的所需經費,保證培訓工作經費的及時足額到位。
十三、建立應急管理培訓考核和激勵機制,對各單位、部門進行年度考核。
十四、加強培訓的管理,建立和完善培訓工作檔案,如實記載培訓工作和受培訓人員情況。
十五、教育培訓檔案內容包括:教育培訓工作的相關制度、培訓工作計劃、總結、教案、培訓考勤登記、考卷、考試成績單、各期培訓人員花名冊。
應急預案管理制度
為充分發揮應急預案在處置突發事件的作用,預防和減小事故造成的人員和財產損失,提高應急管理機構的反應、處理能力,通過不斷完善應急救援預案,更加規范、有序、高效地開展應急管理各項工作,提高應對和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制定本制度。
1、應急預案體系動態管理。根據“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總體要求和部門機構、人員調整變化情況,對我礦應急預案適當進行類別、結構調整,使應急預案體系適應全礦安全形勢和實際工作需要。
2、應急預案由礦長負責組織有關部門和技術人員編制,由礦委會成員和職能部門進行內部審核,然后經縣煤炭局組織專家審查通過后備案,由礦長簽發執行。
3、應急預案修訂完善。針對應急管理工作中情況的變化和應急預案實施過程中發現的問題,組織有關部門和應急管理專家對我礦總體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部門應急預案進行修訂和完善。發生重大、特別重大突發事件后,要總結實戰經驗及時修訂完善相關應急預案。修訂和完善后的應急預案按規定及時備案。
4、預案培訓。將各類應急預案有關內容列入礦井年度應急知識宣教、培訓計劃,對涉及我礦安全保障的部分作為重點開展宣傳培訓,增強職工的公共安全意識,提高職工自救、互救能力。
5、應急預案演練。建立健全應急預案演練制度,制定應急預案演練計劃。原則上每年組織一次應急預案演練,演練內容應輪流進行。
應急宣傳教育制度
為增強職工安全意識和自我防護素質,提高我礦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能力,特制定本制度。
一、目的
加強對應急管理宣傳教育工作的組織指導,充分發揮各業務部門的作用,深入開展應急管理宣傳教育活動,增強職工對各種災害的辯識能力,提高職工的公共安全意識和自我防護素質;有效防止和降低人身傷害和財產提失。
二、宣教手段
1、開展公共安全應急主題宣傳活動。
2、通過安全培訓宣傳、普及應急管理法律法規知識。
3、利用視頻播放方式進行安全應急知識教育宣傳。
4、通過礦井災害應急演練組織宣教。
三、宣教內容
1、以本礦主要災害的應急預案為核心,結合礦井實際,深入分析易發生災害的地點,發生災害類型、各類災害發生前的預兆,發生災害初期的處置措施和自救、互救方法。
2、選擇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對全國煤礦應對突發事件成功案例的經驗,以及在應急處置中涌現出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進行宣傳報道。
3、介紹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反面案例,同時總結分析案例中使用的錯誤處置手段,針對問題制定正確的應對措施等。通過學習提高職工應對突發事件的綜合判斷和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
4、本礦在應急救援演練中出現的問題以及應對措施。
四、工作要求
1、制訂宣傳教育工作計劃,落實責任人,積極開展應急管理宣傳教育工作。
2、創新宣傳教育形式。充分利用班前會、宣傳板報、圖卡等多種形式,使用通俗語言,簡明扼要,多題材、多角度、有針對性地進行宣傳教育。
3、建立應急宣教常態化管理機制。將日常宣傳與重、特大突發事件發生后的宣傳教育工作結合起來。建立和健全應急管理宣傳教育的長效機制,經常性地開展應急管理宣傳教育。
4、各級領導重視,全員積極參與。
5、加強宣傳教育效果檢查工作。采取不定時對職工進行現場提問的方式,對宣傳教育效果進行評價,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
6、宣教經費由安全費用中支出,確保宣傳教育工作順利進行。
【應急工作例會制度】相關文章:
部門工作例會制度08-05
法制工作例會制度12-16
公司例會制度周例會(精選11篇)09-04
村委會工作例會制度12-06
公司周例會制度08-08
安全生產的例會制度08-02
2017安全工作例會制度總結范文08-03
人才工作例會制度(通用10篇)10-20
酒店員工例會制度08-08
鄉鎮例會制度(精選10篇)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