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夏季安全知識內容
夏季是溺水、雷擊、傳染疾病、交通事故等安全問題的高發期,了解夏季安全知識,對保證幼兒人身安全具有重要的意義。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相關幼兒園夏季安全知識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一、防溺水防雷電知識
1、遠離水坑和有水的溝渠
2、不在沒有家長陪同情況下去游泳
3、洪水到來要往高處走、不喝不潔凈的水
4、雷雨天氣盡量不外出,不在樹下或高建筑物下避雨
5、有冰雹突然到來要用器物護住頭部。
二、防傳染病知識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和飲食習慣,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便后要用潔凈水洗手,預防病從口入;室內經常通風,做好環境衛生、食品衛生和個人衛生,衣物,要經常日光晾曬;盡量不到擁擠公共場所。餐具、玩具等用品及時消毒;一旦出現發熱、皮疹,及時向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
三、交通安全常識
1、不乘無牌車、無證車、超載車。
2、不攀爬任何車輛,不騎摩托車、電動車。
3、過馬路要一停、二看、三通過,遵守交通規則。
4、不在公路上嬉戲游戲。
四、防中毒常識
吃東西前先洗手,生吃瓜果要洗凈,不隨便吃野果、野菜,不吃腐爛變質的食物,不購買、食用街頭小攤出售的劣質食品、飲料,不購買無品名、無廠家、無生產日期的食品,不吃過期、變質的食物,不喝生水,不撿用過的注射器、手術刀及裝藥品的瓶罐,不觸摸農藥和農藥容器。
五、防暴力侵害常識
單獨在家不要為陌生人開門,更不要為不認識并聲稱是家長同事或朋友的人開門;女孩要防止性的侵害,當有人尤其是陌生人約自己到偏僻的地方時要拒絕,遇到不法分子要想辦法逃脫,尋求幫助,及時報警。
【拓展內容】
夏季幼兒游泳的安全知識
1、孩子游泳需有家長的陪同,并根據孩子的水性、年齡、身高等因素,盡量選擇安全
系數較高的水位區域游泳。
2 、在下水游泳前,一定要教育孩子養成先做準備活動的習慣,運動四肢,還可用冷水擦身,以適應水溫。
3 、孩子的體力有限,所以在水中的時間不宜過長,當感覺疲勞或不舒服時,應馬上帶孩子上岸,以免發生意外。
4 、孩子在下水前不宜吃過多食物。一旦食物壓到氣管,容易造成窒息。父母為了給孩子補充體力,可以選擇在游泳前半小時,給孩子適量吃點食物,做到不餓、不飽脹。
5 、泳衣、泳帽等要合適,而且不要選擇需將繩子系到頸部的泳帽或泳衣,以免發生意外。還可為孩子置備一副耳塞,可以預防因進水而引發中耳炎。
6 、結束游泳后,可以用生理鹽水沖洗眼睛,或使用專門的眼藥水,從而保護眼睛的健康。
7 、游泳后還要務必做到清潔身體,避免游泳池水中的化學藥劑留在皮膚上,造成皮膚過敏。同時,為避免游泳池水中的漂白劑對牙齒的侵蝕,可在游泳后立即刷牙或漱口。
8 、孩子感冒痊愈后1至2周內不宜游泳
夏季孩子游泳的安全知識
一、夏天兒童外耳道炎的原因有哪些
在孩子游泳時或在做其它活動時由于水進入外耳道造成外耳內局部皮膚感染。游泳時由于外耳道潮濕的環境促進了細菌的生長,同時也引起外耳道皮膚軟化,這樣細菌就入侵外耳道局部的皮膚造成局部炎癥,從而引起外耳道的感染并多伴隨疼痛。經常用棉簽掏耳朵或抓搔外耳道時也會引起感染。
二、夏天兒童外耳道炎的癥狀
早期癥狀:鼓室黏膜充血水腫,腺體分泌增加,鼓室內有漿液性炎性滲出物;有耳堵塞感、輕度聽力減退,一般無明顯全身癥狀,或有低熱,常被忽視。
中期癥狀:鼓室黏膜充血腫脹加重,漿液性炎性滲出物轉為膿性。體溫可高達40℃,耳痛劇烈,聽力減退顯著。全身伴有畏寒、發熱、食欲減退、嘔吐和腹瀉等消化道癥狀。如果耳痛突然消失,或者耳朵里有膿水流出,說明鼓膜已經穿孔。
家長在孩子學游泳的過程中要多注意是否出現以上外耳道炎的癥狀哦。
三、需要看醫生嗎
當孩子游泳后有上述外耳道炎癥狀時就要帶其看醫生,尤其在耳朵疼痛明顯,分泌物較多或出現發熱時。醫生會根據孩子耳朵的檢查情況決定如何治療,有時會幫助清理下外耳分泌物,有時會開些滴耳朵的藥物,這些藥物通常是包含抗生素或抗真菌的的成分。
四、家長該做些什么
在帶孩子看醫生之前,如孩子耳朵疼痛厲害可以給其嘗試吃些對乙酰氨基酚,國內常用的就是泰諾林,這個藥是退熱藥,同時也是鎮痛藥;也可用毛巾蘸些溫水溫敷一下耳朵。記住,千萬不要用棉簽或其它物品放入孩子耳朵中緩解瘙癢或清理耳朵分泌物,因這些更容易破壞外耳道局部皮膚造成感染加重。
五、游泳如何預防外耳道炎
兒童的耳部的咽鼓管尚處于發育階段,較之成人既短粗又平直,這樣位于鼻腔和鼻咽的細菌就很容易侵入。一般游泳池的水雖經消毒,但因為游泳人多也會被污染,江河湖泊中的水更甚,常有很多細菌。孩子們一般游泳技術不佳,很可能會嗆水,這些臟水在通過鼻腔和鼻咽部時,又會將這些地方原來潛伏的細菌一起經咽鼓管入口帶入外耳鼓室腔,造成外耳道炎。
另外,有些孩子喜歡跳水以顯示本領,若姿勢不正確則可能使外耳道直接受到水面打擊,或者在潛泳時受到別人撞擊,這樣常造成外耳道壓力突然增高,使鼓膜震裂,臟水直接由外耳道進入外耳造成感染。
小精靈溫馨提示:
家長和老師們一定要注意教導孩子,游泳要掌握用口吸氣、用鼻出氣的基本方法;跳水的時候,最好迸住氣或做呼氣動作,雙臂伸直過頭保護耳部,雙手先入水;潛泳時要注意防止被人碰傷或傷及他人;上岸后應及時用側頭、單腳跳躍的方式原地排出外耳道內的存水。這樣,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因游泳而造成的外耳道炎。
【幼兒園夏季安全知識內容】相關文章:
夏季幼兒育兒知識內容11-23
小班夏季育兒知識內容11-23
春夏季育兒知識內容04-21
夏季育兒知識宣傳內容11-24
幼兒園夏季安全知識05-06
幼兒園安全知識內容11-24
夏季安全小知識11-23
夏季安全知識兒歌11-23
夏季防火安全知識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