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國古典舞的發展與審美特征
中國古典舞是在民族民間傳統舞蹈的基礎上,經過歷代專業工作者提煉、整理、加工、創造,并經過較長時期藝術實踐的檢驗流傳下來的具有一定典范意義的和古代風格特色的舞蹈。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搜索整理的關于中國古典舞的發展與審美特征,歡迎參考閱讀,希望你喜歡!
一、中國古典舞的起源與發展
中國古典舞起源于中國古代,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從其源頭來說,是中國古代舞蹈的一次復蘇,也是戲曲舞蹈的蘇醒,是幾千年來中國舞蹈傳統的復興。因此,中國古典舞的主要源泉是戲曲舞蹈。戲曲舞蹈雖然不能作為歷朝歷代古代舞蹈的遺存,與古代宮廷舞蹈并不是傳承的關系,但是戲曲舞蹈確是距今最近的,具有嚴整規范性和典范性的舞蹈樣式,所以中國古典舞的繼承和發展主要是由戲曲舞蹈發展而來的。另外,在20世紀中葉,芭蕾藝術深刻影響著我國舞蹈藝術的發展,芭蕾也就成為中國古典舞建立的參照系,古典舞也科學地借鑒了芭蕾的訓練方法和完整的訓練體系。
著名舞蹈學者、舞蹈編導家孫穎先生也認為:“中國古典舞必須區別于戲曲,具有自己的特點和風格才能成為一門獨立的古典藝術。”孫穎教授依據雄厚的中華傳統和文化,在文化母體中開拓中國古典舞的新領域,他研究漢代的審美風尚和文化氣質,而且對中國古代文化予以審視,使得中國古典舞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可一種“漢代舞蹈風格”,將中國古典舞進一步激活,使中國古典舞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v觀中國古典舞的形成于發展,的確經過了一個漫長探索并逐步發展的過程,舞蹈工作者既繼承典范,發揚傳統,又以創新的精神,不斷地賦予古典舞以新的樣式和氣韻。
二、中國古典舞的審美特征
中國古典舞將手、眼、身、法、步視為其運動形式的五大要素,每一要素中包含的大量的舞姿動作從各個方面體現了中國古典舞特有的審美原則。
(一)手。人們常說“手舞足蹈”,因此舞蹈中手的動作運用是非常重要的。中國古典舞尤其強調手的舞姿動作,往往在表達激動情感時會借助手的動作來完成。手的動作有很多,如“單指”、“劍指”、“虛拳”、“實拳”、“托掌”等等。手的舞姿使得中國古典舞的風格一目了然,也是中國古典舞區別于其它舞種的一大要素。
(二)眼。人們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從眼睛中我們能讀懂一些肢體語言不能表達盡的情感含義。為了能將喜、怒、哀、樂、驚、怨等各種人性情感有效地表達出來,中國古典舞中的“眼睛”就成為了重要的表演工具。還有,中國古典舞的“眼”的動作原則是“眼隨身動”、“眼隨手走”。
(三)身。身體的姿態是最能夠體現舞蹈的風格特征的,也最能揭示舞蹈人物的性格,所以中國古典舞對身體姿態動律的運用就極為講究。其實,中國古典舞中要強調某部分“身”的動作并不是只指運動的某一部分,而是需要其它身體部位的配合。
(四)法。中國古典舞的“法”有兩層含義:一是形成舞蹈風格特征的動律精髓,俗稱“法兒”,一是舞蹈的規律和法則。中國古典舞的“法”強調“陰中陽,陽中陰”。
(五)步。步法的運用是舞蹈下肢運動的關鍵,人體運行主要是依靠腿和腳的動作,無“足”的舞姿,舞蹈也就不能稱其為“舞蹈”了。對于中國古典舞,各種步法也要具有中國特色,雖然在基本功訓練中我們也借鑒了芭蕾舞的腳位進行訓練,但真正的古典舞組合或劇目當中所運用的舞姿,還是來源于中國古代舞蹈和戲曲舞蹈。
三、中國古典舞的審美要素
我們知道,中國古典舞基訓的總要求就是圍繞著形、神、勁、律進行的整體而系統的訓練,也是中國古典舞身韻特征的突出表現,這四者也是中國古典舞的審美要素。展開來說,“形”就是指外形,是中國古典舞基訓的外部形態特征;“神”就是指民族的身韻、神態和氣質,這也是古典舞的內涵,通過中國古典舞的基訓,這種“神”才能夠散發出來;“勁”就是指勁頭,也就是中國古典舞的用力方法和節奏特點,它是中國古典舞特有的用力方法;“律”就是指韻律以及運動規律,如平圓、立圓、8字圓就是構成中國古典舞動勢的精髓。以上四個關鍵詞就是中國古典舞真正的精髓,而中國古典舞基訓也是為了把“形、神、勁、律”這四者很好地展現出來,如果沒有了中國古典舞基訓,就沒有了“形、神、勁、律”的展現。
綜上所述,本文已經分析了中國古典舞的起源與發展,又分析了它的審美特征與要素,我們已經感受到中國古典舞的獨特魅力。正是它的審美要素,才使中國古典舞散發出獨一無二的魅力,滿足了當前觀眾的審美要求同時,也促進了中國古典舞的不斷發展。
擴展資料:古典舞的基本要素
1、形
形是指形體外部的動作。它表現為形形色色的體態,千變萬化的動作及動作間的連接。凡是一切看得見的形態與過程都可以稱之為“形”。形是形象藝術最基本的特征,是古典舞舞魅之依附,是古典舞之美的傳達媒介。
中國舞在人體形態上強調“擰、傾、圓、曲”,仰、俯、翻、卷”的曲線美和“剛健挺拔、含蓄柔韌”的內在氣質。從出土的墓俑和敦煌壁畫中不難看出這一點是由古至今一脈相承而不斷發展演變的。
如秦漢舞俑的“塌腰蹶臀”、唐代的“三道灣”、戲曲舞蹈中的“子午相”“陰陽面”“擰麻花”,中國民間舞“膠州秧歌”的“輾、擰、轉、韌”。
“海洋秧歌”的“攔、探、擰、波浪”和“花鼓燈”的“斜塔”,武術中的“龍形猿步”、“八卦”等無一不貫穿著、人體的“擰、傾、圓、曲”之美。掌握體態及造型的曲線美還需要具有相應的素質能力。
2、神
這是泛指內涵、神采、韻律、氣質。任何藝術若無神韻,就可以說無靈魂。在中國文藝評論中,神韻是一個異常重要的概念。無論談詩、論畫、品評音樂、書法都離不開神韻二字。
在古典舞中人體的運動方面,神韻是可以認識的,是可以感覺的。而且正是把握住了“神”,“形”才有生命力。
在心這一概念中,身韻強調內涵的氣蘊、呼吸和意念。強調神韻,強調內心情感。
在形與神的關系中,把神放在了首位,“以神領形,以形傳神”正是這此意念情感造化了身韻的“韻”?梢哉f,沒了韻就沒了中國古典舞。沒了內心情感的激發和帶動,也就失去了中國古典舞最重要的光彩。
“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力與形合”。所謂 “心、意、氣”,正是“神韻”之具體化。人們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眼睛是傳神的工具”、而眼神的“聚、放、凝、收、合”并不是指眼球自身的運動。
而恰恰是受內涵的支配和心理的節奏所表達的結果,這正是說明神韻是支配一切的。“形未動,神先領,形已止,神不止!边@一口訣形象的、準確的解釋了形和神的聯系及關系。
3、勁
“中國古典舞的運行節奏往往和有規則的2/4,3/4,4/4式的音樂節奏不大相同。它有更多的情況是在舒而不緩、緊而不亂,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的自由而又有規律的“彈性”節奏中進行的。
“身韻”即要培養舞蹈者在動作時,力度的運用不是平均的,而是有著輕重、緩急、長短、頓挫、符點、切分、延伸等等的對比和區別。
這些節奏的符號是用人體動作表達出來的,這就是真正掌握并懂得了運用“勁”。“勁”不僅貫穿于動作的過程中,在結束動作時的勁更是十分重要的。
無論戲曲、芭蕾舞、武術套路都是十分重視動作結束前的瞬間節奏處理,中國古典舞更不例外,它有如下幾種典型的亮相勁頭:“寸勁”一一體態、角度、方位均已準備好,運用一寸之間的勁頭來“畫龍點睛”。
“反襯勁”——給予即將結束的體態造型的一個強度很大的反作用力,從而強化和烘托最后造型。“神勁”——一切均已完成,而用眼神及肢體作延伸之感,使之“形已止而神不止”。除此之外,還有“剛中有柔”、“韌中有脆”、“急中有緩”等勁的區別。
4、律
“反律”是古典舞特有的,可以產生人體動作千變萬化、撲朔迷離、瞬息萬變的動感。
從每一具體動作來看,古典舞還有“一切從反面做起”之說,即“逢沖必靠、欲左先后、逢開必合、欲前先后”的運動規律,正是這些特殊的規律產生了古典舞的特殊審美性。
無論是一氣呵成、順水推舟的順勢,還是相反相成的逆向運勢,或是“從反面做起”,都是體現了中國古典舞的圓、游、變、幻之美,這正是中國“舞律”之精奧之處。
【中國古典舞的發展與審美特征】相關文章:
關于中國古典舞的審美特征05-15
中國古典舞發展歷史06-30
中國古典舞的起源和發展06-26
中國古典舞的發展歷程和現狀04-20
古典舞《愛蓮說》的藝術特征04-08
關于中國古典舞的介紹06-05
中國漢唐古典舞的風格特點06-20
中國古典舞的跳法12-09
中國古典舞“神韻”的特點04-04
大把中國古典舞資料學習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