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題李儼黃菊賦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黃菊賦》 宋代:耶律洪基
原文:
宋代:耶律洪基
昨日得卿黃菊賦,碎剪金英填作句。
袖中猶覺有余香,冷落西風吹不去。
譯文:
昨日得卿黃菊賦,碎剪金英填作句。
昨日得到了愛卿作的黃菊賦,看到這用細細剪裁的金黃色菊花,斟酌而成的詞句。
袖中猶覺有余香,冷落西風吹不去。
感覺我的袖中依然殘留著菊花的香氣,就算是冷清的西風也吹不散。
注釋:
昨日得卿黃菊賦,碎剪金英填作句。
李儼:因被賜耶律姓,也稱耶律儼,析津(今北京市西南)人,好學有詩名,為人勤敏,官至參知政事,深受道宗寵遇。碎剪:細翦。金英:指菊花。
袖中猶覺有余香,冷落西風吹不去。
冷落:指冷清。
賞析:
這首詩是遼道宗耶律洪基為了回丞相李儼《菊花賦》而作。此詩通過巧妙的聯想,寫出秋菊獨傲風寒的異質,并以此抒發詩人的敬慕之情,極富韻致。
首句破題,點出《黃菊賦》;次句即緣《黃菊賦》意脈拓展,對《黃菊賦》進行品評。
“金英”即黃菊,南朝梁王筠《摘園菊贈謝仆射舉詩》“菊花偏可喜,碧葉媚金英”,唐陳叔達《詠菊》霜間開紫蒂,露下發貪英”,其中的“金英”皆指黃菊花而言。“碎剪”,猶言“細細地剪裁”。剪裁金英,斟酌詞句,而組成一篇《黃菊賦》,由此可見李儼寫作態度的認真和此賦辭藻的華美。不過,這還只是對《黃菊賦》表面辭藻形式的品評,三、四兩句便進入神髓的品評:詩作者從讀過此賦之后的感覺入筆,突出表現了黃菊亦即《黃菊賦》品格中固有的清香與貞傲。這首詩的脈絡是這樣:其第一句無疑是寫《黃菊賦》,第二句用“金英”由《黃菊賦》切入到菊,到了三、四兩,更深一層著筆,從形到神,專寫留在袖中的“余香”,而且是“冷落西風吹不去”的“余香”,這是寫菊,也是寫賦,是借賦寫菊,更是為寫賦而寫菊,兩者兼寫,相得益彰。
這首詩的一、二兩句,是用“賦”的筆法,即直陳其辭,未見其長,能見其韻味者全在三、匹兩句,第四句尤為神來之筆。詩家作詩,要求留好字以助警策,留好韻以助精神。這首詩的好字好韻皆在結句,因而警策,精神亦在結句,短短七個字,毫不見刀斧浪,卻把全詩的精神升華到一個新的境界。從詩的結構看,結句的“冷落西風”不僅用節候特征呼應和回扣首句點出的黃菊——這正是菊花開放的季節,如《禮記》所云:“季秋之月,菊有黃華”,更重要的是為黃菊渲染了環境氣氛,并借以深刻地表現了黃菊的品格:“涉變節而不傷,凌九秋以愈馥。”這是作者對黃菊的贊頌,也包含著對李儼的勉勵,同時,從中也表現了作者的志趣取向和審美理想。這種志趣、理想的萌動,自然應是受了李儼《黃菊賦》的啟迪(李儼作《黃菊賦》“獻其主”,也可能有此諷諫目的)。
【題李儼黃菊賦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相關文章:
李夫人賦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2-27
題李次云窗竹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12-11
牡丹賦原文、注釋及賞析10-21
《題李凝幽居》原文及翻譯賞析11-11
李憑箜篌引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11-30
題玉泉溪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10-12
題江陰城墻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5-26
瑞鶴仙·賦梅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1-04
賦得暮雨送李胄李曹原文翻譯賞析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