蕃女怨·磧南沙上驚雁起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原文:
蕃女怨·磧南沙上驚雁起
唐代:溫庭筠
磧南沙上驚雁起,飛雪千里。玉連環,金鏃箭,年年征戰。畫樓離恨錦屏空,杏花紅。
譯文:
磧南沙上驚雁起,飛雪千里。玉連環,金鏃箭,年年征戰。畫樓離恨錦屏空,杏花紅。
磧南沙上的烽火,一次次把雁群驚飛起,像千里飛雪漫卷戈壁。連環弩,金簇藜,年年征戰箭如雨。畫樓中的美人,也恨這戰火中的別離,愁時看著紅杏花,獨坐錦屏前。
注釋:
磧(qì)南沙上驚雁起,飛雪千里。玉連環,金鏃(zú)箭,年年征戰。畫樓離恨錦屏空,杏花紅。
磧:淺水中的沙石,這里指邊塞荒漠之地。玉連環:征人服飾物。這里是指征人的用具,如鐵鏈之類的東西。金鏃箭:裝有金屬箭頭的箭。鏃,箭頭。錦屏:有彩畫的屏風。
賞析:
這首《蕃女怨》寫來并不見一點“蕃”味,仍是一般的思婦詞。這首詞寫邊塞的寒冷和艱苦,使思婦對征人倍增思念。也有人認為這首詞是寫征人憶家。
此詞開頭兩句“磧南沙上驚雁起,飛雪千里”,寫邊塞環境和氣候的惡劣:沙磧荒漠,茫茫千里,大雪狂飄,塞雁驚飛。“玉連環,金鏃箭,年年征戰”,先寫征人的裝束,續寫征戰之苦,戰情之急。丈夫如此在邊關服役,妻子必然思念和怨恨。結末二句,點明題旨:“畫樓離恨錦屏空,杏花紅。”戰爭使無數的'妻子獨守空房,畫樓冷落,錦屏寂寞,尤其在杏花開放、春滿人間的時候,更是令人腸斷,魂斷,唯有恨不斷,淚不斷。可謂曲盡人情。
就內容來說,此詞并無新意,作者不是為了宣揚什么反戰情緒,思婦的愁恨是一種純真的感情,值得珍重與同情。這首詞與《蕃女怨·萬枝香雪開已遍》在內容和結構上有互補互襯的關系,閱讀時可互相參照。
在溫詞中,此詞屬于較為淺直的作品,辭藻不算艷麗,含義也還顯豁。但是仍具有某些深曲之作的特點:只客觀地提供精美的物象情態,而隱去它們之間的表面聯系,留下大片想象余地。像“畫樓離恨錦屏空”與“杏花紅”之間也未點明其關系。而這些物象情態的關系,很容易領悟出來,所以反而顯得淺而不露,短而味永。
【蕃女怨·磧南沙上驚雁起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相關文章:
蕃女怨磧南沙上驚雁起古詩詞07-16
貧女原文,注釋,賞析10-15
怨詩二首·其二原文、注釋及賞析10-15
《征人怨 / 征怨》原文及賞析11-19
昭君怨·送別_蘇軾的詞原文賞析及翻譯10-18
《昭君怨·牡丹》原文及賞析11-19
《昭君怨·送別》原文及賞析10-15
彩書怨原文及賞析10-15
《采桑女》原文及賞析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