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二首·其一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原文:
即事二首·其一
宋代:汪藻
燕子將雛語夏深,綠槐庭院不多陰。
西窗一雨無人見,展盡芭蕉數尺心。
譯文:
燕子將雛語夏深,綠槐庭院不多陰。
雌燕帶著小燕齊飛,喃喃細語,才知夏已深;庭院里幾棵槐樹,越來越濃密。
西窗一雨無人見,展盡芭蕉數尺心。
一場雨后,西窗外的芭蕉展盡數尺心,卻沒有人看見。
注釋:
燕子將雛語夏深,綠槐庭院不多陰。
將:攜,帶。
西窗一雨無人見,展盡芭蕉數尺心。
賞析:
這首詩描寫的是盛夏的景色。燕語呢喃,雛燕乍飛;幽靜的庭院里,槐樹的綠蔭漸見濃密。一陣雨過,西窗下的.芭蕉在人們不知不覺之中又長大了許多。這些本都是夏天里的尋常景物,經過詩人的一番描繪,立刻透出勃勃生機,顯現出大自然的魅力。
人們通常將燕子看做是春天的使者。它常常給江南的人們帶來春天的信息。如今它生了雛燕,“將雛”教飛,意味著春天已經過去,已是盛夏時節。詩人用呢喃的燕語聲,襯出一幅幽靜的夏景;這跟南朝王籍《入若耶溪》詩“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刀以噪顯靜是同樣的手法。如果說,這句點明了季節;那么,下句便接著點明了地點——扎在庭院中。上句以燕語寫聲,下句以槐陰寫色。有聲有色,詩的意境就變得更為鮮明。
后兩句鏡頭一轉,換了場景:人跡罕至,“一雨無人見”,而芭蕉竟長了數尺,使這幽靜的環境悄悄起了變化,讓作者在沉悶的現實生活中見到生機和希望,大自然處處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錢鐘書《宋詩選注》在“西窗一雨無人見,展盡芭蕉數尺心”下注釋說:“等于‘一雨,西窗芭蕉展盡數尺心,無人見。’這種形式上是一句而按文法和意義說起來難加標點符號的例子,舊詩里常見。”這種句式能產生一種斷而復續或若斷若續的流動感,且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即事二首·其一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相關文章:
溪居即事原文、注釋及賞析02-22
子夜歌二首·其一原文、注釋及賞析10-15
贈別二首·其一原文,注釋,賞析10-15
鐘山即事 原文及賞析10-18
鐘山即事原文及賞析10-15
宮詞二首·其一原文,注釋,賞析10-15
涼州詞二首·其一原文,注釋,賞析10-15
孟浩然清明即事原文及賞析10-19
禪悅二首·其一原文及賞析12-25
《涼州詞二首·其一》原文及賞析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