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头挺立呻吟高潮av全片,成人试看120秒体验区,性欧美极品v,A片高潮抽搐揉捏奶头视频

賞析

送魏大從軍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時間:2021-08-16 10:31:37 賞析 我要投稿

送魏大從軍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原文:

  送魏大從軍

  唐代:陳子昂

  匈奴猶未滅,魏絳復從戎。

  悵別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橫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漢將功。

  譯文:

  匈奴猶未滅,魏絳復從戎。

  匈奴還沒有被滅亡,友人又像多功的魏絳一樣從軍保衛(wèi)邊疆。

  悵別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在三河道與友人分別,心里有些悵惘;盼望魏大像趙充國那樣的英雄豪杰建下大功。

  雁山橫代北,狐塞接云中。

  雁門山橫亙在代州北面,飛狐塞遠遠連接云中郡。

  勿使燕然上,惟留漢將功。

  不要讓燕然山上只留下漢將的功績,也要有大唐將士的赫赫戰(zhàn)功。

  注釋:

  匈奴猶未滅,魏絳(jiàng)復從戎(róng)。

  “匈奴”一句:前句使用了漢代驃騎將軍霍去病“匈奴未滅,無以家為也”的典故。猶:還。“魏絳”句:魏絳,春秋晉國大夫,他主張晉國與鄰近少數(shù)民族聯(lián)合,曾言“和戎有五利”,后來戎狄親附,魏絳也因消除邊患而受金石之賞。復:又。從戎:投軍。戎:兵器,武器。

  悵(chàng)別三河道,言追六郡(jùn)雄。

  悵別:充滿惆悵地離別。三河道:古稱河東、河內(nèi)、河南為三河,大致指黃河流域中段平原地區(qū)。六郡雄:原指金城、隴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的豪杰,這里專指西漢時在邊地立過功的趙充國。《漢書》中記載其為“六郡良家子”。

  雁山橫代北,狐塞(sài)接云中。

  雁山:即雁門山。在今山西代縣。橫代北:橫亙在代州之北。狐塞:飛狐塞的省稱。在今河北省淶源縣,北跨蔚縣界。塞,邊界上的險要之處。云中:云中郡,治所在即山西大同。

  勿使燕(yān)然上,惟留漢將功。

  燕然:古山名。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境內(nèi)的杭愛山。東漢永元元年,車騎將軍竇憲領兵出塞,大破北匈奴,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記漢威德。見《后漢書·竇憲傳》。“勿使”兩句:用竇憲典故。惟,只。

  賞析:

  作為唐代革新運動的啟蒙者,陳子昂一直強調(diào)漢魏風骨。此詩不落一般送別詩纏綿于兒女情長、凄苦悲切的窠臼,一掃同類題材的悲切之風,從大處著眼,激勵出征者立功沙場,并抒發(fā)了作者的慷慨壯志,很能代表陳子昂的文學主張。

  首二句“匈奴猶未滅,魏絳復從戎”,讀來令人震撼,借此可以清楚地意識到邊境上軍情的'緊急,也可以感覺到詩人激烈跳動的脈搏。首句暗用漢代威鎮(zhèn)敵膽的驃騎將軍霍去病“匈奴未滅,無以家為”的典故,抒發(fā)了以天下為己任的豪情。此處“匈奴”二字,是以漢代唐,借指當時進犯邊境的少數(shù)民族統(tǒng)治集團。詩人又把春秋時曾以和戎政策消除了晉國邊患的魏絳比作魏大,變“和戎”為“從戎”,典故活用,鮮明地表示出詩人對這次戰(zhàn)爭的看法,并希望友人像“多功”的魏絳一樣殺敵建功,保衛(wèi)邊疆,同時也從側(cè)面說明,魏大從戎,是御邊保國的壯舉。

  三四兩句中,“三河道”點出送別的地點。《史記·貨殖列傳》說:“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此處概指在都城長安送客的地方。兩句的旨意是:與友人分別于繁華皇都,彼此心里總不免有些悵惘;但為國效力,責無旁貸,兩人執(zhí)手相約:要像漢代名將、號稱六郡雄杰的趙充國那樣去馳騁沙場,殺敵立功。此二句雖有惆悵之感,而氣概卻是十分雄壯的。

  “雁山橫代北,狐塞接云中。”這兩句是寫魏大從軍所往之地。一個“橫”字,寫出雁門山地理位置之重要,它橫亙在代州北面;一個“接”字,既逼真地描繪出飛狐塞的險峻,又點明飛狐塞是遙接云中郡,連成一片的。它們組成了中原地區(qū)(三河道)的天然屏障。此處的景物并不在眼前,而是在詩人的想象之中,它可以是實寫,也可以是虛寫。地理位置的重要,山隘的險峻,暗示魏大此行責任之重大。這就為結(jié)句作了鋪墊。

  因此,“勿使燕然上,惟留漢將功”二句作結(jié),便如瓜熟蒂落,極其自然。此處運用的典故,說的是東漢時的車騎將軍竇憲,他曾經(jīng)以卓越的戰(zhàn)功,大破匈奴北單于,又乘勝追擊,登上燕然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境內(nèi)的杭愛山),刻石紀功而還。作者又一次激勵友人希望他揚名塞外,不要使燕然山上只留漢將功績,也要有大唐將士的赫赫戰(zhàn)功。這在語意上,又和開頭二句遙相呼應。

  全詩一氣呵成,充滿了奮發(fā)向上的精神,表現(xiàn)出詩人“感時思報國,拔劍起蒿萊”(《感遇·本為貴公子》)的思想情操。感情豪放激揚,語氣慷慨悲壯,英氣逼人,令人讀來如聞戰(zhàn)鼓,有氣壯山河之勢。

【送魏大從軍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從軍行原文、注釋及賞析11-19

丹陽送韋參軍原文、注釋及賞析11-19

送楊少尹序原文、注釋及賞析10-18

暗香·送魏句濱宰吳縣解組分韻得闔字原文、注釋及賞析10-15

牡丹賦原文、注釋及賞析11-22

深慮論原文、注釋及賞析10-26

杜鵑行原文、注釋及賞析10-18

驄馬原文、注釋及賞析10-16

民勞原文、注釋及賞析10-15

蜀國弦原文、注釋及賞析10-15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赫章县| 泰顺县| 天长市| 阿鲁科尔沁旗| 新龙县| 渭南市| 汶上县| 洱源县| 萨迦县| 长乐市| 元江| 宣武区| 和政县| 怀仁县| 伊春市| 广德县| 黄平县| 甘德县| 本溪| 韶关市| 神农架林区| 泾阳县| 安义县| 玉山县| 平武县| 钟山县| 五峰| 赣榆县| 三明市| 西乌珠穆沁旗| 新安县| 博兴县| 若尔盖县| 夏河县| 横山县| 万全县| 海淀区| 化州市| 德安县| 苏尼特右旗| 五家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