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研修日志學會如何與學生相處
教師們可都有這樣一個體驗:學生上到音體美課就歡呼雀躍,興致勃勃,上到數學課就無精打采。多年來,我一直注重與學生溝通,時刻提醒自己,不了解情況的問題不談,沒有把握的事情不說,務必使所做的溝通工作,學生能夠口服心服。凡受過我教育的學生對我都有較深的印象,很感激我在關鍵時刻給予的正確引導,許多學生畢業后還主動向我交流思想,希望能再給他們指點“迷津”。
1、捕捉教育時機,以理導其行。
對問題學生的缺點錯誤,絕不能姑息遷就,無原則地讓步,或是簡單地說教懲罰,要堅持批評與說理相結合。要通過說理,對事件進行合理、客觀的分析,讓他認識他所犯的錯誤及可能會產生的嚴重后果。在說服教育中也要講究技巧。抓住時機,引導其換位思考,并進一步對其進行說理,讓他從中去親身體會應如何與同學和睦相處。而當他對自己的錯誤有所認識時,老師及時肯定了他的這一做法,并轉述了其他學生的話去鼓勵他,讓他感受到教師與同學對他是真誠、善意的。
2、巧設情境氛圍,用愛動其心。
心理學告訴我們:教師的教育在心理上從來不單向流動的。在教育過程中,教師的教育態度,一經轉化為學生的情感體驗,學生就會產生相應的態度來對待教師。一旦教師與問題學生之間有情感的溝通,教師就會取得學生的信任,學生就會愉快地接受教育。而老師的寬容和愛是教師與學生之間情感溝通的橋梁。師生之間的雙向情感交
流要以教師對學生所表示的積極情感為前提。一次我們班小宇又去玩泥巴時,我沒有急于去教育他,而是先用紙幫他擦試臉上的污跡。這一小小的舉動,很大程度除去了他的懼怕、不安,使他對我產生信任。主動向我認了錯還保證一定沒有下次了。
3、凝聚集體力量,用情暖其心。
人若處在一個互相關心、幫助、和諧的集體中,其心態會更健全,人也會更加積極向善向上。有時候,同學們的認可、理解、鼓勵、接納比老師的教育更有用。我們班的一個同學是后轉入我班的,他自我意識強,不懂與人相處,班上的同學對其是疏遠的,他自己也身有體會,在他心理上有一定陰影,可是他又不知道如何去解決。我針對這一情況對全班的學生進行疏導,交心談話,讓他們接納屬于班里的每一個孩子,讓他們懂得,尊重是相處之根本,想得到關心是每一個人的情感需求。這樣在同學的理解、包容、關愛中,他深受感動,從而影響了他在行為規范、思想道德觀念及行為、生活方式上的轉變,使他獲得了感悟和啟迪。集體的這種溫暖的力量往往具有滴水穿石的作用。
4、與家長共攜手,搭起教育的橋梁。
對問題孩子的教育,一定要與其家長密切配合,包括扭轉其家長不正確的教養態度和教育方法,在教育孩子的觀念上要達成共識。首先就要主動與其家長聯系,為他實事求是、客觀地分析學生在學校的行為表現及其成因,引起家長的重視,并誠懇告訴他,孩子的這種毛
病,光靠學校是無法矯正過來的,要求家長配合學校的教育,并且要指導家長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總之,要和學生真正溝通交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也不是那么的困難,只要我們擁有一顆真心,一定會換回一顆真心
研修日志學會如何與學生相處 [篇2]
我是一位小學語文教師,從教以來,一直都承擔語文課程教學,對語文教學有著一些想法,試談如下:
一、激發學習興趣,提高語文素養 。
語文是一門知識性極強,內涵極為豐富的學科。在新課改下,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已成為我們廣大教師特為關注的熱點。討論、交流、探究等學習方式已成為課堂的一種模式。 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力求做到讓學生腦子“活”起來,讓學生不至于覺得枯燥無味,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能享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
二、注重新課導入,力求做到新穎。
許多老師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我十分注重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在導入新課時,我根據不同類型的課文,設置不同的開頭導入方式,讓學生一上課就能置身于一種輕松、和諧的環境氛圍中,而又不知不覺地進入學習語文的情境。可以用多媒體展示課文的畫面讓學生進入情景;也可用講述故事的方式導入,采用激發興趣、設計懸念等。方法多樣,靈活多變。
三、重視感情朗讀,讓學生“動”起來。
小學語文課本中所編排的每一篇課文都是佳作,其語境描述的美妙,語言運用的精妙,思想表達的深邃,見解闡述的獨到,都是引導學生感悟的重要內容。為了使這些精彩給學生留下整體印象,我們可以在閱讀中抓重點,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字反復誦讀,以悟出語言豐富
的內涵,意義、情感。同時,讓學生在感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學會獨立地對課文進行品評,在品評中深化理解,升華認識。如在《太陽與士兵》一文的閱讀教學中,我是這樣引導學生這樣品評:“學習了這篇課文,你認為文中什么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請你選擇其中的一點說說。”此時的學生充分表述他們的真實感受,學生們為有這樣守衛祖國邊疆的士兵而感到驕傲,這樣引導學生選擇自己閱讀感悟的精華,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交流,然后代表具體表述,從而進一步讓課堂氣氛活躍起來。
《研修日志學會如何與學生相處》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今后我將一如既往地加倍地努力工作,為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語文素養而努力!
通過這次國培學習我認識到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個方面都要為人師表。結合這次學習,談談自己的感受。
一、以積極樂觀的情緒對待學生。 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喜、怒、哀、樂、憂、懼等情緒,以及由這些情緒造成的心理氛圍,必然會對教育教學的效果以及學生的身心健康產生或積極或消極的影響,同時也影響著自身的心理健康。與開朗活潑的教師朝夕相處,學生必然會受到積極情緒的影響,也會保持愉快向上的情緒狀態。反之,如果老師經常是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或經常發脾氣,學生必然會感受到壓抑與沉悶。積極的心境來源于良好的品德和個性,如果教師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胸懷開闊,興趣廣泛,為人友善,心態自然就會平和。
二、以寬容之心對待學生的過錯。 所謂寬容就是寬大,有氣量,不計較,能容納。教師的教育在心理上從來不是單向流動的,在這個流動過程中,教師的教育態度一經轉化為學生的情感體驗,學生對待教師的態度就會產生相應的改變。一旦作為教育者的教師與受教育者的學生之間有了情感的溝通,學生就會信任教師,這就為接受教育打下了基礎。而寬容能夠在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架起情感溝通的橋梁。法國文學大師維克多?雨果曾說過這樣的一句話:“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只要我們多一點寬容,我想我們收獲
的也許比想象的要多得多。
總之,一個教師只有對自己的學生充滿執著的愛,才能激發出做
好這一工作的高度責任感,才能堅定不移地辛勤耕耘,獲得豐碩的育人之果。
我的研修總結
我經過參加這次教師研修學習,觀看名師的課堂實錄和聆聽專家
精彩的教學點評與講座。雖然經過短期的學習,但對研修卻有不少的認識。在這一段時間里,通過對專家們專題的聽課、交流、研討,同時提交作業、發表評論等,讓我領略到專家教授的風采,同時也感受
到其他學員們孜孜以求的進取精神。讓我覺得收益頗多,受益匪淺。
我十分珍惜這一難得的機會,因為豐富的學習資料,增長了我的
知識儲備,開闊了我的教學視野。我了解到教學中最前沿的知識,充分理解了新課改理念。也了解到作為老師,只有不斷的更新自己的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斷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學生。要提高我們的自身素質,這要求我們教師多聽取學生和教師之間的各種意見。并且自身不斷的學習,積極學習,不斷開辟新教法,把先進的教學模式引入課堂。
一方面如何上好一節課,一直是我們最關注的焦點,聽了專家們的講解,我感觸頗深。首先,教學目標要明確并且設計得當,因為教
學目標既是課堂教學的出發點,也是課堂教學的歸宿;其次,在講課的過程中要加以利用生活周邊實例增加教學目標的生動性,活躍課堂氛圍,讓學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最后,利用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能夠容易的知道了解其不足之處,再加以細說,以確保學生吸收知識的效率。要使我們的課堂多姿多彩,離不開教師的不斷探索與反思。
另一方面,在教師職業的緊張和壓力下,我們該如何去面對和化解它。學會自我調試和正確看待競爭,寬容的對待學生多一點耐心,有利于教師的心理健康。除此之外,通過和家人、同事、好友的溝通交流,調整心態,放松心情,這也有助于身心健康。
研修即將結束,在研修學習的過程中,我領略了研修內容的精彩,研修形式的創新,研修成果的厚重。專業成長的路還很長,希望我們能夠繼續相伴在那 種靈活、機動、互動的教學海洋里。也找到了做了一個研究性老師的努力方向,如果我們把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問題都當作教科研的課題,那我們的教育生活就會天天充滿懸念,時時充滿探索,當然也就會不斷地品嘗到成功的快樂!
【研修日志學會如何與學生相處】相關文章:
如何培養學生的口語能力之研修日志11-23
研修感悟研修日志11-23
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研修日志11-23
學會相處作文11-27
如何備好數學課小學數學研修日志11-23
[熱]學會相處作文12-28
如何與人相處作文08-08
如何與親人友好的相處05-03
如何和小人相處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