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教育考核方案
一、指導思想
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著力提升教師教育教學理念,切實改變教學行為,深入貫徹落實上級有關文件精神,努力建設一支業務精湛、教學水平較高的教師隊伍,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特制定。
二、考核對象
三甲在職的中小學教師,均應根據縣教育局及學校繼續教育工作計劃,參加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各級各類的培訓學習。在周期內,教師全員培訓,其中師德教育、新理念、新知識、新方法、新技能的縣級及以上培訓累計240學時,校本培訓不低于120學時,每學期培訓不低于30學時。
三、考核小組
成立繼續教育考核小組,了解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現狀,明確教師隊伍建設發展目標,制訂繼續教育培訓整體方案,落實具體培訓活動,評估教師參加繼續教育的效果,并視情況直接與教師繼續教育績效工資掛鉤。
四、考核措施
每位教師均應以規定學時要求為目標,積極自主開展相應培訓活動,促進自身專業素質發展。各中小學校將根據上級有關規定充分運用現有資源,為教師繼續教育培訓創造條
件,促進教師繼續教育培訓工作的開展。在學校組織或安排的教師繼續教育培訓工作中,教師如有自身失誤或主觀因素未能完成相關任務,將按以下進行處理。
1.無故不參加培訓活動每天扣50元,缺曠或早退1次扣20元。
2.無故不按時上交各類材料每次扣50元;
3.無故不按時參加或承擔培訓活動每次扣50元;
4.無故不按時上交教學故事或教研論文每次扣50元;
5.無故不服從安排的繼續教育相關工作每次扣50元。
五、培訓要求
1.按時參加培訓
按時參加各級各類的培訓。培訓做到不遲到、不早退、不曠課,并有培訓筆記。
2.作業
緊密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按時完成作業。作業要求反映自己的真知灼見,不宜長篇大論,不可敷衍了事,杜絕抄襲。
3.學習反思
學習反思即學員在學習過程中記錄的個人學習的點滴感悟、心得、收獲以及培訓反映在教學過程中的改變等。每學期1篇培訓反思。
4.學結
學結是將培訓所學知識技能應用于工作實踐過程中的體會、反思與總結,反映自己觀念和行為的變化,所教學生或班級的變化等。具體要求一是要做前后對比,分析變化的原因或無變化的原因;二是要觀點明確、重點突出、條理清晰,概括準確、邏輯性強,與實際教學教育工作相關;三是文字樸實簡潔,字數在1000字以上,不能抄襲;四是每學期上交1篇培訓總結。
六、考核結果
1.各校要認真建立教師培訓考核檔案。
2.將每學期教師培訓考核裝入培訓考核檔案。
3.考核結果與教師評職、晉職、評優、績效工資等掛鉤。
繼續教育考核方案 [篇2]
為保證遠程培訓學員的學習成效和質量,特制定此方案。
一、 考核與評價原則
遠程培訓的考核與評價力求貫徹以下原則:
1. 網上自學與網上交流相結合:既注重引導學員網上自學,也要求學員積極參與網上交流活動;
2.學習過程性與結果性考核相結合:既要考查學員網上學習過程的情況,也要對學員每一階段指定課程學習情況進行在線考試,以檢驗學習的實際效果。
3. 合格評價與激勵性評價相結合:依據制定的考查合格標準進行評價,也要根據網上其他學員與專家的評價,推選出優秀作業、日志或其他研修成果進行表彰。
二、 考查合格標準
考核按學年進行,每個學年成績合格,則總成績合格。而每個學年的考核采用百分制,60分為合格。每學年考核標準(詳細考核及計分細則,請關注當年網上通知):
三、 基本要求: 1. 關于課程學習
了解課程簡介和學習要求;學習專家講座、互動對話,觀摩教學案例和點評;學習拓展資料。
2.關于課程作業:
緊密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按時完成學習平臺輔導教師發布的作業,作業要求反映自己的真情實感、真知灼見,不宜長篇大論,杜絕抄襲。一般不少于300字。
3.關于研修日志
在研修過程中記錄個人的點滴感悟、心得、收獲以及在教學過程中的學生反映,發表出來與他人共享。研修日志與日記的區別在于前者是與教育教學有關且可以公開和大家分享的,
而后者沒有主題內容的限制同時還具有保密性。
4. 關于教學設計與反思、真實案例
教學設計與反思: 通過學習課程資源,結合自己日常教學的某一堂課,進行教學設計,其中要體現課程學習中汲取的理念;或對自身的某個教學行為和習慣進行深入反思。
真實案例:將培訓所學知識技能應用于教學實踐過程中,或在解決問題中所發生的事件的敘述與評析。所寫案例可以是正面的成功的案例,也可以是未能解決問題的、結果不理想或不成功的案例;所寫案例要有明確的主題,事件圍繞某個主題展開,或事件能夠體現或說明某個主題;事件的敘述要真實客觀、具體生動、關注細節。
《繼續教育考核方案》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繼續教育考核方案 [篇3]
一、考核原則
實行統一考核與校本考查結合,過程性考查和結果性考核結合的考核制度。統一考核按照省教育廳意見執行;校本考查以考查學習過程為主,由各學校組織實施。考核成績不合格,當年度不能認定學時。
二、考核具體要求
1、完成上級規定的培訓任務。(5分)
2、參培教師按時參加培訓,集體培訓時有曠學現象或請假超過三分之一總學時,或未按要求完成培訓任務等,將予以通報批評。不參加或擅自中斷繼續教育學習,未進行繼續教育登記的教師,或考試考核不合格者,當年年度考核視為不合格。(5分)
3、檔案資料健全、規范,沒遺漏。(5分)
4、凡縣級以上組織的培訓、各種競賽等,按指定名額足額參加,按交辦任務完成處理。(5分)
5、對參加遠程教育不合格者,學校不承擔一切費用,并全縣通報批評。(5分)
6、培訓者必須按要求參加上級主管部門組織的培訓和校本培訓,并作好培訓記錄,撰寫心得體會和論文,完成相應的作業。(10分)
7、培訓者必須積極、主動參加各種校本培訓和校本研修活動,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5分)
8、學習時間為 144小時,若實際學習時間達到或超過144小時,則該項得(60分)
三、年度驗收
學校每學年對學時登記情況進行一次匯總并填寫匯總表,將匯總情況報縣一級工程辦審核。縣一級工程辦根據培訓備案資料對學校學時登記匯總情況及匯總表進行一年一次審核,同時對“登記證”登記情況進行隨機抽查,然后簽署意見和蓋章。
繼續教育考核方案 [篇4]
為引導學員積極參與培訓學習與研討交流,保障培訓質量和效果,此次培訓擬采取過程性考核和總結性考核相結合的方法,對學員的培訓進行全面、系統的考評。
(注:學員培訓評價滿分為100分,70分即為合格)
數學習題課教學建議:
從宏觀看,數學習題課要敢于突破,不要程式化,可以從講授順序、講授的深度和廣度、講授的時間和空間等方面進行調整和反思。尤其要重過程、重復習、重糾錯、進一步從講解上縮短時間,留足學生練習和反思的時間。
從微觀看,既要關注教師的課堂語言準確性,也要關注重視題型研究的技術和藝術,做到兩個“對”——題型設計“對”位。即選題要精,練習要準,點撥要狠,糾錯要細;題目講授“對”路,即講授節奏要當,思路要清,分析要實,效率要高,把握三個“點”——教材內外打通的“制高點”,挑戰思維的“聚焦點”,變式訓練的“創新點”。 初中數學習題課應是以問題為核心、以效率為目的的課堂。只有讓學生從題海戰術中解脫出來,學的靈活,學的扎實,優化學習過程,提高效率,我們數學教學才能更上一層樓
習題課是初中數學學習的一種重要課型。習題課是新知課之后,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指導學生運用已學過的知識解決一系列問題的教學活動。該課型應體現學生的學習活動是在進行“解決問題學習”,也就是把已經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的公式、法則、定理,遷移到不同情境下加以應用,找出解決當前問題的方法,并加以比較,擇優。
其目的是鞏固知識、學會解題,發展思維。
(1)通過習題課可以使學生加深對基本概念的理解,從而使概念完整化、具體化,牢固掌握所學知識,逐步形成完善合理的認知結構。
(2)習題課的目標之一是使學生學會解題,學生在解題中容易出現審題入手難、解題遺漏多等問題,解題準確與否與解題習慣密切相關,如能給予學生一定的解題思維程序,對學生學習如何解題有一定幫助。習題課的教學是對所學過的、所解決的習題作一回顧和提高,不僅鞏固應用所學知識,而且還應該是知識的升華與提高,更是方法的提煉與總結以及數學思想方法、思維能力的培養與訓練,同時也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解題習慣。
(3)由于數學知識嚴密的邏輯性與高度的概括性,在例、習題中,還隱藏很多沒寫明的東西。即使最簡單的例、習題里,也存在著可發掘的因素,而這些往往并不是學生們所能領會的。因此,就需要設計一些習題課,教師引導、點撥,學生進行觀察、歸納、類比、抽象,學會解題,能夠準確地判斷、決策并簡潔嚴謹地表達,給學生以施展才華、發展思維,鍛煉能力的機會。
因此,上好習題課,對于總結歸納基本知識點和基本方法,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決定性意義。
【繼續教育考核方案】相關文章:
繼續教育考核評估方案11-23
繼續教育培訓考核方案11-23
教師繼續教育考核方案11-23
山西省繼續教育考核方案11-23
繼續教育初中教師考核方案11-23
小學教師繼續教育考核方案11-23
教師繼續教育和業務學習的考核方案11-23
醫院繼續教育方案11-23
考核評價方案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