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藝體生高考備考方案
高三地理第一輪復習時間已經結束,但是作為藝術生他們的學習時間才剛剛開始,在剩下不到100天的時間,為了讓學生能有一個高效的復習計劃,尤其是針對我們學校藝術生歸校后具體情況,我們高三地理組在準備藝術生備考的時候,各抒己見,結合十二中學生的特點制定了下學期的備考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新課程標準、考試大綱和考試說明為依據,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地理思維能力為核心,以“專題復習”、“專題訓練”和“綜合測試結合”為主,重在抓知識間的聯系,實現對地理主干知識的鞏固、完善,對學科思維能力的提升、發展。
二、具體措施
把課本的主干知識有機整合成若干專題,突出地理的綜合性和地域性特點,在梳理、分析地理事物的基礎上,逐步讓學生學會運用地理原理、規律來探究地理過程、地理成因等。因此要注重知識的聯系遷移,注重分析問題的過程和方法,尤其要注重加強學生讀圖分析題和材料分析題解答能力的訓練。具體應注意以下幾點。
1、重視基礎知識,強化主干知識,重整合提升
緊緊圍繞考綱要求,既要夯實基礎知識,多層次、多角度、全方位疏通每個知識點,又要準確把握主干知識體系,既不能有知識盲點,也不能漫天撒網,應以干代支,重在貫通。
自然地理,應講透原理和規律,形成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自然地 1
理知識較難,但規律性強,應該講清地理概念,講透地理原理和規律,并通過典型例題和變式圖,或者結合區域實際,強化對概念理解和原理運用的能力。人文地理知識理解并不難,但內容分散,不容易抓住重點,需要記憶的東西較多,因此在復習方法與策略上,應抓住核心知識,即區位因素(農業的區位因素、工業的區位因素、城市的區位因素、交通的區位因素及商業的區位因素等),剖析典型案例,理清知識線索,并用于其他案例的分析。
對于區域地理,應運用系統地理的原理進行分析,提高綜合思維能力。區域地理的綜合復習,一般包括8個方面:位置、氣候、地形、河流、資源、交通、農業和工業。通過對8要素的分析,弄清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間的聯系,以及自然地理要素對人文地理要素所產生的影響等,從而使學生對區域的整體性有完整的了解。所以區域定位非常重要,這就要求教師指導學生記憶一些重要的經線,緯線穿過的地理事物,一些典型地理事物的輪廓,一些關鍵性的符號和注記等能幫助學生區域定位的信息。同時要引導學生進行跨區域比較,通過比較,有利于學生加深對地理學區域差異的認識,有助于開闊思路,提高能力。
2、抓知識結構,查漏補缺,重內在聯系
對重點知識進行系統整理,形成專題,既要挖掘知識間的橫向聯系,又要透視知識間的縱向聯系,構建知識體系框架,重在運用,力求各個擊破。
地理屬于文理兼備的學科,不僅綜合性強,而且邏輯思維性很強。 2
掌握知識的關鍵在于吃透規律和原理,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 。同時復習不能簡單的機械的重復,而應是將所學過的基礎知識和已具備的基本技能結合起來用于解決實際問題。通過這樣的復習,將基礎知識進行縱向梳理和橫向延伸,以求達到點線面相結合的知識網絡的建立和完善,并有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使學生形成具有地理特點的思維能力和思維方法。根據各類知識結構的差異,要突出不同的能力要求。
3、重視文字、突出地理圖表,重圖文轉換能力
強化學生對地理圖表的判讀及分析處理能力,要求學生達到圖文轉換、圖圖轉換,并能從圖表中綜合歸納出各種信息,并找出有用信息去分析解決問題。
資料、地理圖表是地理信息的載體,在復習中一個常見的問題就是學生重“文”輕“圖”,對文字知識機械記憶的多,對地理圖表記憶、注意、理解得少。有些學生的復習過程就是背書、記答案的過程。地理圖表是地理學科的特色,學生讀圖、作圖能力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地理成績的高低。復習中要強化學生對地理圖表的判讀及分析處理能力,要求學生達到圖文轉換、圖圖轉換,并能對圖表綜合歸納出各種信息,并找出有用信息去分析解決問題。
4、狠抓落實,強化規范答題,重方法技巧培養加強對于“弱點”的針對性訓練。
所謂“弱點”大致有兩種類型:知識性弱點和非知識性弱點。知識性弱點,就是學生學習中有缺陷的地理概念、原理和規律。對這樣
的知識,尤其是每次考試學生必定失誤的弱點知識,除加強相關的課本知識復習外,還必須針對弱點強化練習。非知識性弱點,主要指學生的考試習慣和考試素質。如書寫不規范,審題不認真、粗心大意,表達不清楚,術語不規范,心理緊張等導致考試失誤頻頻。這必須通過大量的訓練考試,心理輔導才能得以解決。
《藝體生高考備考方案》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5、知識處理要詳略得當、增減合理
對教學內容的處理要充分依據《考試說明》。在復習的時候,應吃透《考試說明》,分析其在能力要求和考試內容等方面的變化。復習時對知識的處理要做到詳略得當、增減合理,畢竟二輪復習時間緊,不能面面具到,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
2017年的高考復習的號角早已吹響,六月的奮戰已依稀可見,希望我們教師和同學能攜手共進,進行認真而又扎實有效的復習,爭取在能六月書寫出我們自己的奇跡,為焦作的教育再創新高。 另附 進度安排 1.3月初——4月15日左右。一輪結束
2.4月中旬——5月底 。重要專題講解
3.6月1日——文綜考試前。回歸課本,自由復習:
藝體生高考備考方案 [篇2]
一、藝體類考生現狀及面臨的問題與困難
不可否認藝體特長生在數學學習中存在的五大客觀問題:
1、基礎知識體系不完整
一段時間沒有學文化,前面沒有打好基礎,文化課“積貧積弱”。眼下2017屆的高三專業生們正為專業考試進行緊張的專業訓練,漫長的專業沖刺復習迎考及各專業院校校考讓他們根本無暇顧及文化學習,這使得專業生本就根基不足的文化底子更加脆弱。
2、時間相當緊,任務重
各科高中各階段的各科教材累加起來有30來本,每本教材翻一遍都來不及。而且數學學科本身難度大,對于時間不夠,主動性也不夠的藝體特長生,這些原因導致他們的數學學習興趣淡化,能力下降。
3、總復習授課形式不太適合
學生專業課考完返校后學校已經進入最后一輪沖刺復習(第一輪模擬),即使針對藝體生,基本上也都是做卷子,講習題,由于教學速度和知識水平的不同,無法融入該進度和節奏,導致有些同學越聽不懂越不想聽。文化課學習越學越不懂,越學越著急,越學越沒有信心,勢必造成“專業課合格,文化課落榜”的結局。
4、對自己學習和應試的不了解
藝術生對學習和應試的不了解:學習風格和優勢?需要掌握什么?能夠掌握什么?該放棄什么?對應試不了解:另外藝術統考成績的優勢,讓不少的專業學生一直以藝體類高考錄取分數低來“暗示”自己不難過關,因此對專業課和文化課的重視程度形成了明顯的反差。如果學習沒有選擇性、針對性和計劃性,學生所付出的時間和努力就有可能白費,出現低效甚至無效。
5、學校不能完全滿足個性化需求
體藝生數學能力差,受環境因素及心理因素的影響不容忽視,由于藝術生原有文化課基礎差和文化課學習主動性弱,好多同學在總復習過程中顯得很吃力,藝考生的自信心也會受到很大傷害。而學校的文化課師資、管理和經驗無法滿足短期內大幅度提高成績的目標要求。有的同學會因此灰心,嚴重影響了高考成績,有的同學努力追趕,結果好不容易拉近了點差距高考也到了,白白浪費了很多時
間。
二、應對的措施與策略的應用
由于藝體生各人的情況不同,甚至差異較大。所以要想在短時間內有明顯的提高困難很大。因此教師應把高三藝體特長生的數學復習目標定位為在原有的水平基礎上有所提高,保證藝術生的已有水平能得到正常發揮,同時盡量保障在能力允許的情況下,能有新的突破。為此我們應在復習教學中做到如下幾點:
(一)、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
“親其師,信其道”。藝術類學生的特點是思想觀念前衛,凡事走在前例,他們喜歡劉翔、姚明、周杰倫、劉亦菲等。作為他們的老師,思想必須緊緊跟上他們的節拍,要通過報紙、電視、網絡、手機短信獲取現代最快的資訊,思想要與年輕人靠近,做到他們講的你懂,他們欣賞的你認同,他們熱愛的你了解。而不是老氣橫秋,講師道尊嚴,板著面孔吼。只有學生們對你有認同感,從而喜歡你而喜歡你上的數學課。、要想教好藝術生數學,比教普文普理的數學要辛苦得多,勞累得多。老師對學生要具有無微不至的關心、誨人不倦的耐心、鍥而不舍的恒心。切不可對學生不負責任,聽之任之。所以建立起融洽的師生關系是讓他們學好數學的一個前提。
(二)、正確認識藝體生的教學內容
由于藝體特長生的數學基礎的薄弱由來已久,而藝體專業生高三在校時間一般很短,數學第一輪復習形同虛設,回校時,正值二三輪復習,時間短,內容量大,學生往往感覺無從下手,且伴隨恐懼、浮躁心理。要使對藝體特長生的教學有效,達到教學目標,從教師教學內容方面應抓好:
1、重視基礎,回歸課本,學生可能沒那么多時間去閱讀課本,那就要求老師盡可能地將課本上典型的例題習題融入到復習中。
2、研究高考考試說明,針對藝體特長班學生的具體情況。教師應選擇高考考查浮現率高和切合學生實際且在短期內能真正掌握的內容進行組織教學,而不能像普文生一樣還要保證知識和方法有一定的覆蓋面,不必追求數學內容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另外注意培養藝術生的數學能力包括一般的運算能力、直觀能力、觀察能力、較低的直接推理能力、簡單的模仿能力等,結合與專業之間的聯系,選擇正確而有效的方法培養其基本的數學能力。
《藝體生高考備考方案》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三)合理組織教育教學
因為學生基礎相對要差,時間又很緊,所以教師必須充分利用課堂上45分鐘提高課堂效率。所以,我們在復習時要注意:
1. 降低難度,分層次教學:好多同學基礎太差,高考時,關鍵是讓學生拿到基礎題目的分數,每次講課都要降低起點,先把用到的知識領學生回顧,然后再開始復習新內容。在學案的編寫上分幾個層次,明確要求學生哪些題大部分學生可以做,做完基礎題可以再做提綱上的哪些題。對于基礎的同學還有選做題,若還有極個別“吃不飽”的可以自己看復習材料或個別輔導。
2. 重點問題多重復強化訓練:想讓藝體特長生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全面掌握數學是不可能的,基礎差,時間少是現實,要讓學生在數學高考中重點在選擇,填空和前兩個解答題中多得分。所以就得把有限的時間和精力放在重點的地方,而對
于他們來說講一遍效果很差,所以就多研究高考,在重點部分多重復多下功夫,直到大部分同學掌握,一點一點突破。特別像那些高考題型比較固定的題目,要經常讓學生通過練習鞏固,通過做最近幾年的高考題讓學生練習,同時也增強學生的信心。
3. 隨時查漏補缺:即使進行了強化訓練的地方仍會有許多同學遺忘,也有部分同學前面基礎太差,在后面的復習過程中隨時發現問題隨時解決。一定要保證講過的知識點要會,高考的重點知識要掌握,高考中較簡單的題目要拿到分數。使學生在考前對自己有充分的信心。
4.邊講邊練:在講課時采取邊講邊練的方式,先講一部分,接著進行訓練鞏固,再講一部分再進行訓練鞏固,交叉進行,這樣就避免了好多學生上課走神或聽的挺明白就是不會做題的問題。這樣做既讓學生學會了知識,又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
(四)課后工作是課堂學習的必需的補充
課后,作為數學教師要把當堂課的所有環節再仔細地回顧一遍 ,找出其中的問題并思考如何講解將會更好,寫出教后記。及時找課堂表現不是很好的的同學談話,把握他們對當堂知識的理解情況。對于課后作業,教師也要把握好,要有針對性,一個是知識要有針對性,針對當堂知識,另外一個要有方向針對性,知識點不要難了,也不要多了,對于個別同學,作業要面批面改。
(五)循序漸進,樹立學生學習信心
由于體藝班學生數學基礎差,教學課時又少,學生上課精力不集中,重專業輕文化課,學生普遍對高考缺乏信心,所以樹立學生的自信心,激發學生的學習數學的激情,在高考復習中顯得尤為必要,而且這一點應始終貫穿于整個復習過程。我們值得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思考:
1、在復習開始前介紹老師的復習計劃、目標要求,使學生做到心中有數,克服恐懼、浮躁心里;同時提出較嚴格的要求,包括對他們的知識要求、能力要求、學習要求、目標要求等,對學習的各個環節應做到那些要明確告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強化他們的學習習慣,以鞏固復習效果。
2、樹立學生學習的信心:教師應把樹立學生信心貫穿教學始終,多鼓勵,少批評,以欣賞的眼光看他們,想方設法調動他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使他們樹立好能學好數學的信心,變害怕數學為喜歡數學,變不得已學數學為主動學數學。另外有必要幫助他們克服心理弱點,鼓勵她們“敢問”“多問”樹立好他們學習數學的信心。切忌動輒說數學難教,這題太難你們做不出,你們基礎差等去刺激學生。
3、重視對學生的學法指導,學生有信心、有干勁還不行,他們還普遍存在基礎差、不會學的情況,所以指導學生如何學習也很關鍵,指導要具體明確,包括制定計劃、專心上課、獨立作業、解決疑難、系統小結等。要求學生制定自己相應的學習計劃,合理安排時間,充分把握好課堂上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關鍵環節.要引導學生注重解題分析,積極思考,參與課堂中。要獨立完成作業,重視平時的考練,培養自己的意志毅力和應試的心理素質,對作業及考練過程中暴露出來的錯誤要主動反復思考,對解決不了的要請教老師和同學,建立錯題本,并要經常把易錯的地方拿出來復習強化,作適當的重復性練習。同時注意通過對知識、方法、題型等通過分析、綜合、類比、概括,揭示其
內在聯系.以達到對所學知識融會貫通的目的.使學生能對所學知識由“會”到“熟”,由“活”到“悟”。
他們會由衷地感到,高考數學試題并不是象他們想的那樣高不可及,而是確實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去達到自己的目標。
總之,藝體特長學生的數學教學需要教師對其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需要教師認真細致的研究,需要教師全身心的投入,我相信只要我們的教師有一顆強烈的責任心、有一種歷史賦予的使命感,就一定能把藝體特長學生的數學教學提高到一個更高的水平。
【藝體生高考備考方案】相關文章:
藝體高考備考方案06-09
高考備考方案11-17
2016高考備考方案11-24
班級高考備考方案11-24
化學高考備考方案11-24
學校高考備考方案11-24
高考備考地理方案11-24
高考班級備考方案11-24
高考物理備考方案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