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考數學備考活動計劃
一、指導思想
為了迎接2017年中考的到來,爭取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績,中考備考工作須早計劃,早落實。根據年級組中考備考方案和備考工作要求,認真學習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數學科具體知識內容、目標和考試范圍、方向,以數學課程標準做為教學和備考的準繩,認真落實到數學教學和復習中去。復習的目的、內容、形式、方法上,都應盡力使學生“愛復習”。
二、學情分析
本屆初三學生,絕大部分學生基礎較差,欠缺勤學好問,多鉆研的精神,基礎知識不扎實,靈活運用能力欠佳,學生整體學習意識淡薄,欠缺學習興趣。所以在復習中要進行分層教學與復習。
三、備考措施
1、發揮科組集體作用,形成合力。
在復習中為了避免教師單打獨斗的現象,堅持每周不少于一次正規的集體備課,分工合作、落實到人,教案要求有課前熱身、知識點歸納(考點鏈接)、典型例題、中考演練等環節。
2、注重常規,突出課堂效率。
課堂教學要體現知識聯系、例、習題解法和變式訓練、實際問題的應答和綜合運用。要求復習課堂要堅持“精講多練、當堂掌握”的原則。基礎知識要熟練掌握、基本解法要熟練運用。
3、鉆研考綱,抓好考點。
認真學習中考考試說明,研究近三年的中考試題,了解中考的改革方向、命題特點和考試題型。選好例題、習題,重視常見題型,突出中檔題目,選準壓軸題,體現易、中、難題的比例為7:2:1。
五、復習方案
根據我校的備考計劃制定我組的復習方案:
1、第一輪復習
第一輪復習的目的是要“過三關”:(1)過記憶關。必須做到記牢記準所有的公式、定理等,沒有準確無誤的記憶,就不可能有好的結果。(2)過基本方法關。(3)過基本技能關。基本宗旨:知識系統化,練習專題化,專題規律化。
在這一階段的教學把書中的內容進行歸納整理、組塊,使之形成結構,可將代數部分分為六個單元:實數、代數式、方程、不等式、函數、統計與概率等;將幾何部分分為六個單元:相交線和平行線、三角形、四邊形、 圖形的變換、解直角三角形、 圓等、共計33課時的專題。配套練習以《云南省數學中考復習全程訓練卷》為主,復習完每個單元進行一次單元測試,重視基礎知識的訓練與知識的補缺工作。
第一輪復習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1)必須扎扎實實地夯實基礎。中考試題按易:中:難 =7:2: 1的比例,基礎分占總分(100分)的70%,因此使每個學生對初中數學知識都能達到“理解”和“掌握”的要求,在應用基礎知識時能做到熟練、正確和迅速。
(2)中考有些基礎題是課本上的原題或改造,必須深鉆教材,絕不能脫離課本。
(3)不搞題海戰術,精講精練,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大練習量”是相對而言的,它不是盲目的大,也不是盲目的練。而是有針對性的、典型性、層次性、切中要害的強化練習。
(4)定期檢查學生完成《初中數學目標測評練習冊》情況,及時反饋。教師對于作業、練習、測驗中的問題,應采用集中講授和個別輔導相結合,或將問題滲透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等辦法進行反饋、矯正和強化,有利于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
(5)從實際出發,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即分層次開展教學工作,全面提高復習效率。課堂復習教學實行“低起點、多歸納、快反饋”的方法。
2、第二輪復習
本輪要求學生要把握考點、重點、難點。普通班重點抓好查漏補缺工作,重點班抓好知識的遷移、變式訓練和中高檔題的解題技巧和方法。
第二輪復習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1)第二輪復習不再以節、章、單元為單位,而是以專題為單位。
(2)專題的劃分要合理。
(3)專題的選擇要準、安排時間要合理。專題選的準不準,主要取決于對課程標準和中考題的研究。專題要有代表性,切忌面面俱到;專題要有針對性,
圍繞熱點、難點、重點特別是中考必考內容選定專題;根據專題的特點安排時間,重要處要狠下功夫,不惜“浪費”時間,舍得投入精力。
(4)注重解題后的反思。
(5)專題復習的適當拔高。專題復習要有一定的難度,這是第二輪復習的特點決定的,沒有一定的難度,學生的能力是很難提高的,提高學生的能力,這是第二輪復習的任務。但要兼顧好普通班的學生等各種因素把握一個度。
第三輪復習的形式是模擬中考的綜合拉練,查漏補缺,考前練兵、更多的是直擊中考題型。研究歷年的中考題,訓練答題技巧、考場心態、臨場發揮的能力等。備用的練習有《2017年云南中考考試說明》。
第三輪復習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1)模擬題必須要有模擬的特點。時間的安排,題量的多少,低、中、高檔題的比例,總體難度的控制等要切近中考題。
《中考數學備考活動計劃》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2)模擬題的設計要有梯度,立足中考。 (3)批閱要及時,趁熱打鐵,切忌連考兩份。
(4)評分要合理。該給的分必給,不該給的分就不給。目的是讓教師和學生都能準確掌握學生的實力。
(5)歸納學生知識的遺漏點。為查漏補缺積累素材。
(6)留給學生一定的糾錯和消化時間。教師講過的內容,學生要整理下來;教師沒講的自己解錯的題要糾錯;與之相關的基礎知識要再記憶再鞏固。教師要充分利用這段時間,解決個別學生的個別問題。
(7)適當的“解放”學生,特別是在時間安排上。經過一段時間的考、考、考,幾乎所有的學生心身都會感到疲勞,如果把這種疲勞的狀態帶進中考考場,那肯定是個較差的結果。但要注意,解放不是放松,必須保證學生有個適度緊張的精神狀態。實踐證明,適度緊張是正常或者超常發揮的最佳狀態。所以特別是最后一周就不再給學生過大的壓力。
(8)心態和信心調整。這是每位教師的責任,此時此刻信心的作用變為最大。
中考備考工作是提高中考成績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做為畢業班的教師,自己要做到認真對待,積極做好中考備考工作,并把自己的備考計劃認真落實到自己的教學工作中去。為我們的學生負責,為完成學校的中考目標而努力。
初三數學備課組 2017年3月15日
中考數學備考活動計劃 [篇2]
中考在即,作為數學教師,教學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如何提高數學總復習的質量和效益,是每位畢業班數學教師必須面對的問題。如何通過一個階段的復習,使學生較好地把握整個初中階段學習的知識體系,正確掌握并靈活運用各個知識點,形成較強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下面就結合中考數學試題的變化趨勢以及我校九年級數學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屆九年級數學復課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我校工作計劃為指導思想,結合我校和所教班級的實際,有計劃,有目標,有步驟地進行復習,復習時依綱靠本,實施素質教育,設法引導學生,著力培養學生的創精神和創造能力,因材施教,設法在A類學生里挖掘數學尖子生,調整好學生的學習狀態,努力提高B類學生的合格率和優良率,力爭今年初三升學考取得好成績。
二、方法措施
九年級復課教學要夯實基礎,突破提高,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力爭本班學生在今年的中考中取得優異成績。為了達到要求,我要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狠抓雙基,鞏固基礎知識
中考試題是對初中數學基礎知識的全面考察,知識點覆蓋率達75%以上,中考試題依據中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一般不會有難題、偏題,基礎知識的鞏固,基本技能的訓練是復習過程中的重中之重。學生只有在掌握了基礎知識的前提下,優化知識結構,夯實基礎,強化訓練,才會取得滿意的成績。
2、認真研究,把握中考方向。
認真研究中考說明和中考復習資料《名師點指中考》,理清知識結構,把握各個章節的了解、理解、掌握、靈活和綜合運用四個層次的內容。教師要對復習的內容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數,這樣就能駕馭復習的全過程,全面提高復習的質量。另外,我們還將對照2012年的中考說明,熟知那些內容在發生變化.。對于資料中的習題,每一張試卷,先全面通讀,“吸其精華,剔其糟粕”,篩選典型的,有價值的題目給學生做,給學生講,堅持把握“寧肯教師多費時,不讓學生作廢題”的原則。
3、保證基礎題,抓住中檔題,爭取得高分。
任何一份完整的模擬試題,都由一定比例的基礎題、中檔題、難題組成。學生成績不盡人意的原因往往是基礎題失分太多,所以不能輕視基礎題。特別是對中等生,我們一定要求他們把基礎知識學扎實,對一些無能為力的難題可舍則舍;而對那些中、上等生的要求則不同,在保基礎的前提下,再給他們一些有代表性的具有一定難度的練習,通過抓中檔,力爭在中考取得高分。‘
4、做好學生的培優補差工作,對于優秀學生,鼓勵他們多鉆研有難度的提高題;對于成績中等的學生,要求他們鞏固基礎,努力提高解題技巧和方法;對于基礎差的學生,抓好基礎知識的落實與掌握,把主要精力放在中等生身上。
5、充分利用課堂40分鐘,提高效率,做到精講精練,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6、注重思想教育,不斷激發他們學好數學的自信心,并創造條件,讓學困生體驗成功。
7、注重對尖子生的培養。在他們解題過程中,要求他們盡量走捷徑、出奇招、有創意,注重邏輯關系,力求解題完整、完美,以提高中考優秀率。
三、復習進度和具體內容安排
下面就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將整個復習工作劃分為四個階段,按學生的認知規律,循序漸進,系統復習。
《中考數學備考活動計劃》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第一階段:知識梳理 形成知識網絡體系(3月25日---5月15日)
復習中要緊扣教材,夯實基礎,同時對典型問題進行變式訓練,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目的。做到穩中有變,以不變應萬變,提高應變能力。在這一階段的復習教學,結合中考復習資料《名師點指中考》進行如下單元整合:按《數與式》、《方程和不等式(組)》、《函數及其圖象》、《圖形的認識》、《圖形與變換》、《統計與概率》、這六個單元進行系統復習。配套練習是《名師點指中考》,復習完每個單元進行單元檢測。
第一階段復習的內容和時間安排
3月25日—4月4日:復習《數與式》
主要內容有:有理數、實數、代數式、整式、因式分解、分式、二次根式 4月5日----4月14日:復習《方程和不等式(組)》
主要內容:方程與方程組(包括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分式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組)、不等式與不等式組
4月15日—4月24日:復習《函數及其圖象》
主要內容有:平面直角坐標系、函數、一次函數、反比例函數、二次函數 4月25日—5月4日:復習《圖形的認識》
主要內容有:相交線與平行線、三角形、四邊形、圓(圓的有關性質、與圓有關的位置關系、圓的相關計算)、視圖與投影
5月5日—5月10日:復習《圖形與變換》
主要內容有:圖形的對稱、圖形的平移、圖形的變換、圖形的相似、銳角三角函數、解直角三角形
5月11日—5月15日:復習《統計與概率》
主要內容有:統計、概率
過程要求:
(1)復習流程:“雙基”梳理→例題精講→基礎訓練→單元檢測→分析講評→鞏固提高
(2)講練結合:在系統復習中,力求做到精講精練、講練結合、抓實抓細、突破重難點、使學生能力有所提高。
(3)要求學生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不講重復題,對于同一類型題只提示方法。
第二階段:專題復習(5月16日---5月25日)
1、復習形式:第二階段復習的時間相對集中,在第一階段復習的基礎上,進行拔高,適當增加難度;第二階段復習重點突出,主要集中在熱點、難點、重點內容上,特別是重點;注意數學思想的形成和學方法的掌握,這就需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可進行專題復習,根據歷年中考試卷的命題特點,精心選擇一些新穎的、有代表性的題型進行專題訓練,如“探索規律題” “閱讀理解題”、 “探索性應用題”、“動態幾何問題”“方程型綜合問題”、“函數綜合
題”、“不等式應用題”、“統計類的應用題”、“幾何綜合問題”、 “開放題”、 “方案設計”、“動手操作”等問題以便學生熟悉、適應這類題型,進行專項訓練。
2、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1)第二階段的復習是以專題為單位。
(2)專題的選擇要準、安排時間要合理。專題要有代表性,切忌面面俱到;專題要有針對性,圍繞熱點、難點、重點特別是中考必考內容選定專題,根據專題的特點安排時間,重點內容要狠下功夫,不惜“浪費”時間,舍得投入精力。
(3)注重解題后的反思。
(4)專題復習的適當拔高。專題復習要有一定的難度,這是第二階段復習的特點決定的,沒有一定的難度,學生的能力是很難提高的,提高學生的能力,這是第二階段復習的任務。但要兼顧各種因素把握一個度。
(5)專題復習的重點是揭示思維過程。不能加大學生的練習量,更不能把學生推進題海;不能急于趕進度。
(6)一如既往地注重教師之間的團結合作,加強集體備課,資源共享。
第三階段:模擬強化訓練(5月26日----6月14日)
這一階段,重點是提高學生的綜合解題能力,訓練學生的解題策略,加強解題指導,提高學生能力。對于每份模擬題要求學生獨立完成,老師及時批改,重點講評。
四、應該注意幾個問題:
(1)模擬題必須要有模擬的特點。時間的安排、題量的多少,低、中、高檔題的比例,試卷題型以《中考說明》為準,總體難度的控制要切近中考題。
(2)歸納學生知識的遺漏點,做好針對性訓練。
(3)留給學生一定的糾錯和消化時間。教師講過的內容,學生要整理下來;教師沒講的自己解錯的題要糾錯;與之相關的基礎知識要再記憶再鞏固。教師要充分利用這段時間,解決個別學生的個別問題。。
(4)在模擬訓練過程中強調學生注意解題方法和答題技巧。
第四階段:回味練習,查漏補缺,身心調整(6月15日----6月20日)
這一階段在自由復習中,讓學生調整心態,針對自己的學習狀況查漏補缺,同時適當的“解放”學生,但要注意,解放不是放松,必須保證學生有個適度緊張的精神狀態。要求學生要有嚴格的解題格式,比較完整的因果關系,基礎題不能丟分,難題爭取得分,細節決定成敗。調節生物鐘,盡量把學習、思考的時間調整得與中考答卷時間相吻合。同時樹立學生信心,要有心理目標暗示。
總之,在九年級數學總復習中,發掘教材,夯實基礎是根本;注重過程是前提;精選習題、提質減負是核心;強化訓練,發展能力是目的。只有這樣,才能以不變應萬變,以一題帶一片,開發學生的思維空間,真正訓練學生的綜合能力及水平,以良好的狀態迎接中考。
2017年1月6日
中考數學備考活動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為了迎接2017年中考的到來,爭取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績,中考備考工作須早計劃,早落實。根據九年級數學教師共同商量和備考工作要求,認真學習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數學科具體知識內容、目標和考試范圍、方向,以數學課程標準做為教學和備考的準繩,認真落實到數學教學和復習中去。復習的目的、內容、形式、方法上,都應盡力使學生“愛復習”。
二、學情分析及目標:
本屆九年級學生,絕大部分學生基礎較差,欠缺勤學好問,多鉆研的精神,基礎知識不扎實,靈活運用能力欠佳,學生整體學習意識淡薄,欠缺學習興趣。所以在復習中要進行分層教學與復習。爭取考得全市排名前5名。
三、備考措施
1、發揮科組集體作用,形成合力。
在復習中為了避免教師單打獨斗的現象,堅持集體備課,分工合作、落實到人,教案要求有課前熱身、知識點歸納(考點鏈接)、典型例題、中考演練等環節。充分利用好《南方新中考》。
2、注重常規,突出課堂效率。
課堂教學要體現知識聯系、例、習題解法和變式訓練、實際問題的應答和綜合運用。要求復習課堂要堅持“精講多練、當堂掌握”的原則。基礎知識要熟練掌握、基本解法要熟練運用。
3、鉆研考綱,抓好考點。
認真學習中考考試說明,研究近幾年的中考試題,特別是近三年的中考試題,了解中考的改革方向、命題特點和考試題型。選好例題、習題,重視常見題型,突出中檔題目,選準壓軸題,體現易、中、難題的比例為7:2:1。
四、復習方案
(一)做好復習前的準備工作
1、科學制定復習計劃 復習計劃指學科組復習計劃、教師個人復習計劃、學生自己復習計劃. 復習計劃要結合本學校實際,學生實際,復習計劃包括時間安排、階段要求、采取的措施、想要達到的效果等.
2、加強學科內集體研究 中考數學復習時間緊、任務重,知識點比較分散,要在有限的時間里提高復習效果,我認為必須加強集體的力量,進行集體研究.
1
(二)階段復習的具體措施
第一階段:單元復習階段——全面復習 夯實基礎 溝通聯系
時間:第一至第九周.
要求:以“中考說明”為標準,以“單元”、“章節’為順序,重視基礎知識、基本能力、基本方法的復習和良好思維習慣的培養. 這一階段的教學可以按以下步驟進行:課前自主復習——課堂講練結合——課后精簡作業——自習反饋矯正,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做到:(1)明確單元知識的重點、難點、考點;(2)充分挖掘教材,引導學生歸納、梳理知識點,形成網絡;(3)重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的訓練;(4)精選例題、精簡作業,以中低檔題訓練為主,避免重復;(5)適當控制教學的難度,穿插少量的綜合復習,避免在一個問題上講解過深、過難,偏離復習方案.(6)注意復習的“新意”,培養學生興趣,增強學習的內驅力.
比如在“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復習中,我是這樣進行的:首先通過提問和一組練習復習知識點:不等式基本性質、一元一次不等式(組)及其解(集)有關概念、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驟、如何確定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解集等.在習題的選擇上注意了平時教學中學生易混點、易錯點,進行了歸類總結,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及其解集在數軸上的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特殊解,含參數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組)問題,學科內知識的綜合如化簡含絕對值、根號的代數式,一次不等式(組)的簡單應用等.
值得注意的是:習題的配置要結合教學的實際情況;每道習題的講解,力求師生互動講練結合;由于內容較多,提倡用多媒體教學,或提前將習題課前印發給學生,以節省時間.
第二階段:專題復習階段——把握重點抓住考點 訓練思維
時間:第10周至14周 要求:以專題的形式,關注中考熱點問題,重視數學思想方法的積累、發展學生綜合能力. 常見的復習專題: (1)題型專題: 1、選擇題解題技巧: 排除法、特殊值法、反例法、圖像法、觀察法、測量法、操作法、比較法、(類似于多選題的方法) 2、計算求解題 3、操作探究題 4、實驗作圖題 (2)重點題型突破:規律探索性型、開放探究型、方案設計型、閱讀理解型、圖表信息型、學科綜合型。 (3)數學思想方法專題:主要數學思想有:方程函數思想、數形結合思想、分類討論思想、轉化化歸思想、統計思想、整體思想等;常見解題方法有:待定系數法、定義法、列舉法、歸納法、割補法、消元法、配方法、換元法等.
第三階段:模擬講評階段——綜合模擬查漏補缺 調適心態
2
3
4
【中考數學備考活動計劃】相關文章:
中考數學備考計劃11-24
數學中考備考計劃11-24
中考數學備考復習計劃12-08
中考數學備考復習計劃12-08
數學科中考備考計劃11-24
海南中考數學備考計劃11-24
數學中考總結及備考01-17
數學中考的備考策略04-17
數學中考備考方案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