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著名優秀班主任劉利梅老師給家長的話,否則學校教育的效果只能被抵消,加強老師與家長之間的交流溝通通過互動提高教育效果,全國著名優秀班主任劉利梅老師給家長的話,她們會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學習。
老師給家長的話
全國著名優秀班主任劉利梅老師給家長的話
▲家長都希望教師多提問自己孩子,惟恐孩子發言表現的機會比別人少。其實,對于孩子來說,首先需要學會的是傾聽——這才是學會學習的關鍵。沒有了靜聽和沉思為前提,所謂“積極發言”,只是為表現而表現的低效鬧騰而已。
▲一次考試的分數不重要,重要的是知識掌握了沒有,更重要的是孩子是否喜歡讀書。即使從應試的角度考慮,從長遠來看,讀書也是所有功課植根的土壤,他的貧瘠與豐厚,關系實在重大。
▲讓學生直面學習中的困難,打破快樂輕松學習的神話,這是每一個明智的師長要做的事情。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收獲的,將不僅是知識,更有毅力、恒心,克服困難的勇氣等重要的非智力因素。
▲養育養育,在物質條件相對富足的今天——父母責任更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撫養。
▲孩子需要你的扶助——今天的扶,正是為了將來的不扶或者少扶,否則問題越積累越多,差距越拉越大,孩子和你將不堪其苦。
▲同一個班級,孩子之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家長綜合素質和付出心力的競爭。平時不聞不問,考差了大發雷霆,是不負責任的表現。
▲當人們說這個孩子和哪個孩子的不同的時候,其實主要是指這個家長和那個家長的不同。
▲同在一個班級,教是一樣的教。如果你沒有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沒有盡到做家長的責任,不要向孩子提學習要求,更沒有資格責備他們。
▲當你覺得付出沒有得到充分回報的時候,要這樣想:如果我不做,孩子的潛能將更不能發掘。然后心平氣和——做該做的事。
▲作為教育者,要想讓孩子愛學習,必須自己先做讀書人。教師如此,家長也是如此。
▲如果希望孩子好,那就先成為讀書型的父母,那就從今晚做起——和孩子一道,安靜地看書。如果你不能在書桌前坐半個鐘頭,又如何要求孩子每天從早到晚堅持五六個小時的艱苦學習呢?
▲兒童的學習越困難,他在學習中遇到的似乎無法克服的障礙越多,他就越應當閱讀。
▲其實,無論是基礎知識,閱讀還是寫作,提高能力的根本途徑都是課外閱讀。▲所謂智力,就是閱讀能力。
▲一次考試分數的高低是偶然的,可是家長是否負責任,卻必然地決定了孩子發展的方向。教師的一視同仁總是相對的。對于教育責任感特別強、能與教師緊密配合的家長,教師對他的孩子自然要特別關注一些——這是很公平。因為沒有家庭配合,教師努力全然是做無用功。
▲學生取得優秀成績所依賴的,除了天分,更多的是自控力、專注性和求知欲,這些素質,對于孩子的成長,太重要。
▲作為教師,我們比誰都知道分數的重要。可是,那比分數更重要的,我們時刻不敢忘記。第一,身心健康;第二,正直勤勉;第三,面對困難,具有獨立戰勝的勇氣和能力;第四,成績優秀。
▲對于那些多動和富于攻擊性的孩子而言,最不幸的是他們自己——天長日久,他們會成為人群中不受歡迎的孤獨者。當然,教師會竭盡全力,不讓這種情況發生。作為家長,對此更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在家很任性。”這實在是家長自
己應當深刻檢討的事情。現在的孩子,性格成型早。希望父母高度重視,及時扭轉。否則,學校教育的效果只能被抵消。
▲“對于教師而言,真正的志同道合者,存在于家長中。當大家都動起來,群策群力了,這個集體才叫呢1有人說老師帶的不是一個班,而是兩個,一個是學生班,一個是家長班。我非常贊同
▲三分之一的家長積極行動,步步緊跟;三分之一的家長虎頭蛇尾,勉強應付;三分之一家長基本沒有能力跟得上。而這,就是及格、良好、優秀拉開檔次的主要原因。”
▲孩子學習是艱辛的,這是一個爬坡過程,一旦上了路,對于您的家庭、對于教師,都是一件幸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自然要竭盡全力引導、幫助他們,如果在能得到家長的幫助,那孩子將多么幸福。
▲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看起來沒有差別——六年之后,他們將有多么不同。▲不要著急,不要攀比,不要企望一口吃胖,不要提出超越孩子接受能力的要求。讀書是一輩子的事情,重要的是日不間斷和興致勃勃。只要他在讀,只要他這周比上周進步就值得高興,就應當鼓勵。
▲一天一小步,一周一大步,一月長一截——一學期就在全然不同的兩個檔次了。資質相同的孩子,攤上不同的父母,其發展也就不一樣。
一年級家長給老師的話
尊敬的老師:
你好!根據前一學期老師的反饋意見和孩子的表現,我們利用寒假有針對性的進行教育,以期有所改進,希望在新學期有良好的效果。***在假期的主要活動有:
①認真完成作業,堅持寫字,讀《*****》,背《***》。通過這些活動培養了孩子的定力,使其能夠獨立讀書30分鐘以上,并且與家長互動,提高了閱讀理解能力。
②積極參加班級活動。與同學們參觀科技館,賣小國旗(共賣**面且學會了認錢找錢),賣燈籠一次。通過活動推銷了產品,接觸了外人,鍛煉的自己,收獲頗豐。
③堅持鍛煉身體。學習之余在家中丟沙包,外出騎自行車或爬山,年后又參加了一期游泳班。通過參加運動來強壯身體,愉快身心。
④其它活動。利用走親訪友的機會與親朋好友積極交流;與同齡小朋友玩耍;參加英語學習;學習了20以內的退位減法和認識錢幣;預習了部分語文功課等。
本學期的計劃:
①家長改進教育觀念,堅持積極教育的措施,幫助***順利完成學習計劃,爭取優秀成績。
②加強老師與家長之間的交流溝通,通過互動提高教育效果。
③努力培養***的良好行為習慣,樹立紀律性和自覺性,改掉不良習慣,努力做一名讓老師滿意的好學生。
④繼續堅持練字和讀書。
⑤希望老師繼續對***嚴格要求,家長一定配合老師的教育措施。
***之家長
全國優秀班主劉麗梅老師給家長的話
全國著名優秀班主任劉利梅老師給家長的話:
2017-03-2721:19:48|分類:|標簽:|舉報|字號大中小訂閱
▲家長都希望教師多提問自己孩子,惟恐孩子發言表現的機會比別人少。其實,對于孩子來說,首先需要學會的是傾聽——這才是學會學習的關鍵。沒有了靜聽和沉思為前提,所謂“積極發言”,只是為表現而表現的低效鬧騰而已。
(看到這句話,讓我想到了前不久,參加女兒的一次公開課,當時老公參加的是兒子的公開課,課堂上,呈現著一片活躍,積極的氛圍,每當老師一說出問題,積極活躍孩子的小手都舉得高高的,常常見女兒靜靜地坐著,偶爾老師見她沒有舉手,也會提問她,而她每次的答案都讓老師驚喜,非常正確。當時在心中就在想,孩子不舉手,也沒有關系啊,說明孩子在思索,在傾聽。今天看來,自己的想法是對的,孩子也是對的。她們會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學習。)
▲一次考試的分數不重要,重要的是知識掌握了沒有,更重要的是孩子是否喜歡讀書。即使從應試的角度考慮,從長遠來看,讀書也是所有功課植根的土壤,他的貧瘠與豐厚,關系實在重大。
(說的太好了,一次考試分數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是否愛學習?會自主學習?)
▲讓學生直面學習中的困難,打破快樂輕松學習的神話,這是每一個明智的師長要做的事情。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收獲的,將不僅是知識,更有毅力、恒心,克服困難的勇氣等重要的非智力因素。
(孩子的每種經歷都是成長中的一筆財富,引導孩子直面困難,不怕困難,解決困難,這種態度真的是我們應該做到的。)
▲養育養育,在物質條件相對富足的今天——父母責任更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撫養。
(是啊,當看著自家2個孩子生活在一個優越的,物質豐富的條件下時,深切感受到了來自孩子教育,一種更大的責任和壓力。)
▲孩子需要你的扶助——今天的扶,正是為了將來的不扶或者少扶,否則問題越積累越多,差距越拉越大,孩子和你將不堪其苦。
(老師的這個觀點,讓我想到了《易經》中“蒙以養正,圣功也1孩子越小,成長的方向越重要。)▲孩子之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家長綜合素質和付出心力的競爭。平時不聞不問,考差了大發雷霆,是不負責任的表現。
▲當人們說這個孩子和哪個孩子的不同的時候,其實主要是指這個家長和那個家長的不同。(看到這句話,讓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一句話:父母的高度決定著孩子的高度。)
▲同在一個班級,教是一樣的教。如果你沒有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沒有盡到做家長的責任,不要向孩子提學習要求,更沒有資格責備他們。
(真的是這樣,孩子的成長需要的是學校和家庭共同的培育,我們作為家庭教育者,常應反省的是自己是否學習了?做好了?)
▲當你覺得付出沒有得到充分回報的時候,要這樣想:如果我不做,孩子的潛能將更不能發掘。然后心平氣和——做該做的事。
(相信: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如果不種,啥也不得。)
▲作為教育者,要想讓孩子愛學習,必須自己先做讀書人。教師如此,家長也是如此。
(親身的體驗也告訴我:媽媽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
▲如果希望孩子好,那就先成為讀書型的父母,那就從今晚做起——和孩子一道,安靜地看書。如果你不能在書桌前坐半個鐘頭,又如何要求孩子每天從早到晚堅持五六個小時的艱苦學習呢?
(是啊,想讓孩子好好讀書,我們也要先成為讀書型的父母埃)
▲兒童的學習越困難,他在學習中遇到的似乎無法克服的障礙越多,他就越應當閱讀。
(閱讀,不僅開闊了孩子的視野,也開啟了孩子的思維。)
▲其實,無論是基礎知識,閱讀還是寫作,提高能力的根本途徑都是課外閱讀。
▲所謂智力,就是閱讀能力。
(看來“閱讀”是提高孩子學習能力的“魔杖”。媽媽們,行動起來吧。)
▲一次考試分數的高低是偶然的,可是家長是否負責任,卻必然地決定了孩子發展的方向。教師的一視同仁總是相對的。對于教育責任感特別強、能與教師緊密配合的家長,教師對他的孩子自然要特別關注一些——這是很公平。因為沒有家庭配合,教師努力全然是做無用功。
(自己也要多努力,與孩子的老師多保持聯系,多溝通。“二人同心,其利斷金。”讓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易經》中的這句話。)
▲學生取得優秀成績所依賴的,除了天分,更多的是自控力、專注性和求知欲,這些素質,對于孩子的成長,太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多培養孩子的各項素質,是成長的最好養料。)
▲作為教師,我們比誰都知道分數的重要。可是,那比分數更重要的,我們時刻不敢忘記。第一,身心健康;第二,正直勤勉;第三,面對困難,具有獨立戰勝的勇氣和能力;第四,成績優秀。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
▲對于那些多動和富于攻擊性的孩子而言,最不幸的是他們自己——天長日久,他們會成為人群中不受歡迎的孤獨者。當然,教師會竭盡全力,不讓這種情況發生。作為家長,對此更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在家很任性。”這實在是家長自己應當深刻檢討的事情。現在的孩子,性格成型早。希望父母高度重視,及時扭轉。否則,學校教育的效果只能被抵消。
(老師的這句話也告訴了我們:1+1大于2,而1-1等于零埃)
▲“對于教師而言,真正的志同道合者,存在于家長中。當大家都動起來,群策群力了,這個集體才叫厲害呢1有人說老師帶的不是一個班,而是兩個,一個是學生班,一個是家長班。我非常贊同
(真是這樣啊,多支持老師的工作,多支持參與班級的工作,孩子成長父母也成長。)
▲三分之一的家長積極行動,步步緊跟;三分之一的家長虎頭蛇尾,勉強應付;三分之一家長基本沒有能力跟得上。而這,就是及格、良好、優秀拉開檔次的主要原因。”
(老師的這句話,說的多好啊,曾有段時間,兒子住在學校,想著孩子的學習有老師,也就行啦,自己也討個輕松,誰知,孩子慢慢就呈現了問題,現在,每天陪伴著孩子讀讀書,講講故事,玩玩游戲,樂觀,自信,上進的孩子就又回來了。緊緊跟隨老師的步伐,孩子的學習是越來越好,越來越輕松的。)
▲孩子學習是艱辛的,這是一個爬坡過程,一旦上了路,對于您的家庭、對于教師,都是一件幸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自然要竭盡全力引導、幫助他們,如果在能得到家長的幫助,那孩子將多么幸福。
(一直給自己的感覺就是:孩子如果能碰到一個好老師,是孩子和家長的幸運,而孩子有一個好媽媽或者好爸爸,將是一生的幸福。)
▲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看起來沒有差別——六年之后,他們將有多么不同。
▲不要著急,不要攀比,不要企望一口吃胖,不要提出超越孩子接受能力的要求。讀書是一輩子的事情,重要的是日不間斷和興致勃勃。只要他在讀,只要他這周比上周進步就值得高興,就應當鼓勵。
▲一天一小步,一周一大步,一月長一截——一學期就在全然不同的兩個檔次了。資質相同的孩子,攤上不同的父母,其發展也就不一樣。
(不要小看一點一滴的積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積小以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