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短歌行優秀讀后感(精選13篇)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后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短歌行優秀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短歌行優秀讀后感 1
“對酒當歌”四句,流露了詩人對人生短暫這一不可改變的事實的渾沉感慨。“慨當以慷”四句抒寫詩人意識到“人生幾何”后產生的渴求賢才的憂思。
以下兩次引用《詩經》成句:先引《子衿》寫求賢不得,故反復沉吟:后引《鹿鳴》寫求賢即得,故盡禮娛賓。“明明如月”四句,再寫求賢不得憂慮。
“越陌度阡”四句又寫既得賢才的歡樂。“月明星媳四句,以生動的.烏鵲南飛的形象比喻當時賢者四處奔走,流露出詩人唯恐賢者不來歸附的深深焦慮。最后以“周公吐哺”的典故,表示要虛心待賢,使天下賢士“歸心”。
這首詩跌宕悠揚,吞吐隱約,曲折卻很充分地表達了曹操復雜的思想情緒。詩中兩次引用了《詩經》成句,粗看似覺窮兀,卻貼切地表達了詩人對賢才的渴莫之情。
《短歌行》突出地反映了曹操渾沉博大的思想感情和形象地抒情達意的嫻熟技巧。
短歌行優秀讀后感 2
總起來說,《短歌行》正象曹操的其它詩作如《蒿里行》、《對酒》、《苦寒行》等一樣,是政治性很強的詩作,主要是為曹操當時所實行的政治路線和政策策略服務的;然而它那政治內容和意義卻完全熔鑄在濃郁的抒情意境之中,全詩充分發揮了詩歌創作的特長,準確而巧妙地運用了比興手法,來達到寓理于情,以情感人的目的。在曹操的時代,他就已經能夠按照抒情詩的特殊規律來取得預期的社會效果,這一創作經驗顯然是值得借鑒的。同時因為曹操在當時強調“唯才是舉”有一定的進步意義,所以他對“求賢”這一主題所作的高度藝術化的表現,也應得到歷史的肯定。 這首詩是曹操的代表作之一。詩中抒發渴望招納賢才、建功立業的宏圖大愿。用四言體寫來,內容深厚,莊重典雅,感情充沛。詩的`開頭情緒稍嫌低沉,但整首詩的基調還是昂揚奮發的,在這點上和《龜雖壽》有點類似。
按詩意劃分,每八句一節,共四節。 前八句為第一節,詩人對人生的短暫發出感慨和憂愁,并要借酒來澆愁。表面看寫個人的感慨和憂愁,仿佛要放浪形骸,及時行樂,其實寫一個大政治家祈求建功立業的廣闊胸懷。“朝露”之比,形象鮮明,意蘊深刻,富有哲理。 總之,第一節的節意可以一個“愁”字來概括。 接下來“青青子衿”以下八句為第二節,情味更加深厚纏綿廠。“青青子衿”二句是《詩經鄭風子衿》中的原句,其中第一章的四句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你那青青的衣領啊,深深縈繞在我的心間。雖然我不能去找你,你為什么不主動給我音信呢?)詩人用這古詩句,是表達對賢才的渴求。詩句語氣婉轉,情味深細,表達廠詩人內心深處的活動,這也是他原來頒布的《求賢令》之類的政治文件所不能達到的效果。
接下來又引用《詩經小雅鹿鳴》中的四句,描寫賓主歡宴的情景,意思是說只要你們來到我這里,我是一定會待以“嘉賓”之禮的,我們是能夠歡快融洽地相處合作的。總之,詩人引用古詩自然妥貼,宛如己出,恰到好處地表達了心愿。 “明明如月”以下八句為第三節,這八句是對前兩節十六句的強調和照應。也就是說,從“明明如月”開始的四句說憂愁,強調和照應第一節;從“越陌度阡”開始的四句說禮遇賢才,強調和照應第二節。如此強調照應,使全詩有低昂抑揚、反復詠嘆的效果。“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是說,天上的明月何時才會停止運行呢?比喻意是,我求賢如渴之心有如天上的明月,天地人共鑒,這顆心是永遠不會止息的。 最后“月明星媳以下八句為第四節,求賢如渴的思想感情進一步加深。“月明”四句既是準確而形象的寫景筆墨,也有比喻的深意。清人沈德潛《古詩源》中說:“月明星稀四句,喻客子無所依托。”實際上是說那些猶豫不決的人才,在三國鼎立的局面下一時無所適從。詩人以烏鴉繞樹、“何枝可依”的情景來啟發他們,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擇枝而棲,趕緊到我這邊來。最后“周公”四句畫龍點睛,明明白白披肝瀝膽,希望人才都來歸順我曹操,點明了全詩的主旨。關于“周公吐哺”的典故,據說周公自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輕矣。然一沐三握發,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士。”這話似也表達詩人心情。
總的說來,這首詩巧用典故和比興的手法.像曹操的其他政治性很強的詩作一樣,主要是他當時渴求實現政治理想的一種曲折反映。然而這種政治性的東西完全熔鑄在抒情藝術當中,以情理景完美統一的方式表現出來了。
短歌行優秀讀后感 3
曹操的這首《短歌行》大概可以納入中國古詩歌名篇的范疇了,古往今來,有不少文人騷客解讀。雖然大家都引經據典地咬文嚼字,但大多解讀都不著邊際。這主要是受制于解讀者自己的思想和觀念不高之故,可以說是以小人之心去度君子之腹了。
過往的解讀,主要有以下幾類代表:一是“及時行樂”說;二是“求賢若渴”說;三是影響比較大也最無聊的“烏鴉嘴”說,這是羅貫中在《三國演義》里的解讀,就是說“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是不祥之句,在赤壁大戰前寫下了這樣的詩句,說明曹操必敗,所以是烏鴉嘴。
另外,還有一些所謂的新解,大意是說,曹操通過懷念早年的知音伯樂橋玄,而引發了自己求賢若渴的愿望。這本來毫無新意,但因為牽強上了橋玄,就生生地扯上了點新意。這也是中國墮落文人喜歡亂鉆故紙堆的老毛病在作怪。
通俗地講,所謂解讀,就是瞎猜。古人當時的思想,今天的人怎么能知道?所以,只能瞎猜。而受解讀者自己閱歷、思想的限制。基本都猜不準。因此,他解讀的并不是原作者及其作品,其實,他解讀的只是解讀者自己而已。
既然解讀就是瞎猜,就不要迷信權威的解讀。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解讀。我當然也就有自己的解讀了,且我相信,我的解讀比他們的都好!哈哈!其實,曹操這首詩并不難解讀,你只要對人性有少少理解,再知道“詩言志”這點常識,也就必然同意我的看法。過去的那些文人墨客之所以解讀得不好,就是因為他們沒有多少人性。或者說,他們的'人性被中國文化的積淀塵封了。
怎么解讀這首詩?很簡單,緊緊抓住“人生幾何?”這四個字就好了。人生幾何是什么意思呢?按今天的話講:就是人生有多少?這是一個開放性地發問,一般的解讀者都只看到了人生的時間有多少就停止了,然后,就生拉活扯上一大堆“及時行樂”或者“求賢若渴”的廢話。
曹操的發問,其實是人類對這個問題的千古一問,就是人生到底是什么?這當然不只是包括了時間,還應該包括了對人生價值和生命意義的苦苦求索。其實,曹操的這首詩,就是描寫了他在一次歡樂酒會上,對生命進行反復思索求解的過程。
在表達手法上,采用了類似現在電影所用的蒙太奇手法。總畫面在有形的宴會和無限的思緒中不斷切換,也不過就是一種常用的虛實相映的寫法。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前一句,寫宴會的歡樂情況,后一句就自然點出了全詩的龍睛,就是要探索人生的價值、生命的意義。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感嘆人生短促,生命無常。是非常淺層次,卻又十分自然地聯想。這也是淺層次的解讀者所能理解到的最高層面了。“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雖然可以慷慨激昂地感嘆人生無常,但卻無法回答生命的意義究竟何在,因而“憂思難忘。”怎么辦?回到現實。生也罷、死也罷,不如喝罷。只好端起酒杯,“唯有度康”才能解憂。這其實也是中國歷代文人騷客,面對這個問題時的共同宿命。
酒喝了,問題還是無解,思緒自然又要飛舞起來:“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雖然是借用古詩,但還是通過“比”,婉轉表達了曹操對這個問題的執著追求,就象追求自己的夢中情人一樣的執著。同時,也象我們傳達了一個信息,就是這個問題縈繞在曹操腦海里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問題“沉吟至今”都無法解決,腦袋都大了,頭痛欲裂。很可能曹操后來的頭風病,就是在這時落下的病根,哈哈!怎么辦?想不通就暫時不想。“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這段就只好又回到宴會中來,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了。
但是思緒一旦放開,想收也難。這不,馬上又來了。“明明如月,何時可輟?憂從中來,不可斷絕。”曹操似乎覺得自己已經明白了生命的意義,但又實在捉摸不住。所以有“明明如月,何時可輟?”明明覺得這個答案就象皓月當空,自己就是無法得到。正所謂看得到摸不著。心里這個急啊!這種焦慮的心情,凝聚到筆端,自然就成了“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頭痛啊!頭痛。只好硬把思緒給拉回到現實場景。“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宴,心念舊恩。”看到朋友們“越陌度阡”地趕來赴宴,相互問候,訴說別后歡聚之情,曹操深深地感到了友情地可貴,也覺得受到了朋友們地尊重。但尊重和友情就是生命的全部意義嗎?
怎么問題又來了?抬頭休息一下。自然就看到了“月明星稀”。曹操覺得自己就象天上的明月一樣,只有獨自孤寂地在夜空中面對生命的難題。這時,南飛的烏雀又在上空盤旋,似乎想落到庭院的樹上,但“繞樹三匝”后,卻發現無枝可依。觸景生情,曹操的思緒又起:我生命的歸宿到底在哪里啊?
至此,曹操關于這個問題的思考,也象烏雀一樣,繞樹三匝了,只是答案仍然沒有找到。頭又開始痛起來,不行,不能這樣繼續拖下去了。必須要有個解答,就在今天,我就要找到人生的答案。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好過、呆過都是一生。既然一定要找到一個答案,我就貪心一點,整個大一點的人生目標:“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顯然。周公是古代官員、文人的最高榜樣。曹操認成為象周公那樣天下歸心、歷史稱贊的偉大政治家,就是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其實,如果我們拋開僵化迂腐的忠奸觀,我們就不難發現,曹操的功業也是可以和周公相類比的。何況,曹操也并沒有篡漢,而周公也有“恐懼流言時”啊。
生命的意義在哪里?人生的價值在哪里?這其實是古往今來人類一直共同面臨的問題。就是今天,我們面對這個千古一問,也都還不能很好地給出答案。
曹操要做周公的人生答案,是否就是他內心真的答案呢?我看未必。讀《短歌行》,我們不難感受到,前面的句子都比較自然親切,而最后四句卻顯得生硬。就象今天的小學生作文一樣,最后突然來了點為四化做貢獻或者為共產主義獻身之類的口號。不難理解,這類口號似的套話往往是給硬憋出來的。詩總得要有個結尾吧,問題總要有個答案吧?但是不是真的答案呢?我想,曹操一定會想到,如果自己象周公一樣做到了“天下歸心”,難道生命就沒有值得追求的東西了嗎?人生就從此失去意義了嗎?
聯系到現代宗教經常提到的一個著名命題,我們就能明白曹操的幽思綿綿了。這個命題就是:人生有沒有終極價值、終極追求?如果有,是什么?
短歌行優秀讀后感 4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讌,心念舊恩。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曹操的一首《短歌行》道出了多少中國人的詩酒情懷。中國人,在其一生終是離不開酒。歡慶的時刻我們把酒言歡;憂愁的時候我們借酒消愁。在酒里我們酣暢淋漓,在酒里我們詩意縱橫。一杯酒喝歡暢,喝憂愁,喝清淡,喝安寧,喝出這人生里的趣味。
一首《短歌行》將曹操苦苦思念人才和完成天下統一大業的心情表達得淋漓盡致。當面對時光的流逝,功業未就曹操并沒有選擇消沉頹廢,而是“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積極奮進。生逢亂世的曹操,他目睹百姓顛沛流離,渴望建功立業,體現他求賢若渴的態度。“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曹操懂得成就霸業需要人才輔佐。在詩中他借用戀愛中女子對情人的愛怨和期盼的心情用來比喻自己對賢士的渴求。“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詩人馳騁想象,神思飛揚。舉頭望月,光華如練,正如詩人心中思念著那些曠世奇才,他們才華橫溢,光芒四射,但卻遺世獨立,可望而不可及。陡然間平添了無限的憂愁,不禁令人神傷。“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詩人回歸現實,在空曠的天宇間一輪明月,喳喳叫設問烏鵲向南飛去,繞著樹木啼叫,不知哪棵樹可以棲息。曹操不斷呼喚,呼喚天下賢才的歸順,更進一步的著曹操渴求人才,禮賢下士的心情。
中國的'詩與酒總是分不開的。竹林七賢劉伶醉酒寫出《酒德頌》;歐陽修自稱“醉翁”寫下散文名篇《醉翁亭記》;詩仙李白斗酒百篇,自稱臣是酒中仙留下多少酒有關的詩歌。
李白詠酒的詩篇極能表現他的個性,酒對于李白幾乎成為了他的信仰,他的滿腔情懷借酒興詩情。“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兩組排比長句,如挾天風海雨撲面而來。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以黃河的偉大永恒反襯生命的渺小脆弱。在波瀾壯闊間生命的容顏急速變化。唯有“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人生苦短何必望洋興嘆,不如大醉一場來得痛快。李白筆酣墨飽,情極悲憤而作狂放。全篇大起大落如大河奔流,有氣勢,有曲折,酣暢淋漓。
在這個世界每個人的信仰都包含著自己的身世和經歷。曹操生逢亂世,他目睹百姓顛沛流離,渴望建功立業。李白以酒解憂,酒是李白之所以成為李白的理由,沒了酒李白會被憂思困頓,他要解脫要飛揚,酒是他的一條出路。
由一首詩為引子感受著中國博大的詩酒情懷。歡慶的時刻我們把酒言歡;憂愁的時候我們借酒消愁。從古至今,酒一路伴著詩,對著酒讀著詩,在酒與詩之間感受這人生的百味。酒若是用來消愁,傷心傷身,愁會轉的更深;酒若是用來狂喜,就會有很多放誕。不帶那么多的功利去飲酒,喝一點不帶那么多情緒的酒,我們也不妨用清淺的酒意醞釀新鮮的詩情,給自己多一些詩酒流連的好年華。
帶著朦朧酒意去看,中國詩詞中的一切意象將化作一杯酒,在酣暢淋漓的酒意下用生命醞釀著萬古詩情。當生命成為一首詩,我們的生活將充滿詩意。
短歌行優秀讀后感 5
《短歌行》突出地反映了曹操渾沉博大的思想感情和形象地抒情達意的嫻熟技巧。
余哥又一次的讀了一遍孟德的《短歌行》;可能是“神經搭錯線”也可能是AM:7:00還沒休息的緣故。突然想到或悟到一些東西(反正不是很清醒TWO日未休息了)故此記下:
曹操究竟是忠還是奸?是老正還是老邪?何謂正見?何謂邪見?其實并無一個確實的答案,不過無論眾生所執著的是正見還是邪見,過分自信、自我中心、堅持己見、不肯退讓、都可以說是“我執”的表現。人世間所執著的事,實在有如恒河沙數,我執的出現是由于人和人之間產生了分別之心,就是有你和我的分別;你是你,我是我,我自然就會跟你比較,還有執著的'就會跟別人比較,不甘認輸。
無論是怕輸還是怕贏過對方,都會讓人精神緊張。這樣自身的快樂就會操縱在人家手里,如果人到了一個連自己的感受都毫無自主可言的地步,他的喜怒哀樂就只會任由不斷變遷的外在環境所主宰。因而感到無比的痛苦。當人不愿意接受一些既定的事實和結果,就很可能會被虛妄無體的客塵所染。以致被世俗的七情六欲所影響,最終只會令自己陷入萬劫不復的地步。人除了我執,還會執著于我所,就是自身所擁有的人事物,執著于我所,令人無法接受自己所厭惡的人事物。就會被憎恨之心蒙蔽理智,變得愚癡,因而落入魔障!
所以孟德是忠還是奸呢?他說做的事是對還是錯呢?他有所得還是有所失呢?……
短歌行優秀讀后感 6
仔細品讀全詩,為曹操思賢愛賢,求賢若渴的誠心所感動,對曹操詩歌蒼涼悲壯的風格特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小有心得,簡記于后。該詩是曹操晚年所作的樂府舊題詩,從愁緒滿端入筆,用反復詠嘆的抒寫手法和生動的比喻,表達了作者統一天下的雄心壯志和賢才難得的憂思,感情多轉,思緒往復。前兩章他憂心時光流逝,用“潮露”的轉瞬即逝比喻人生的短暫,表達了他對賢才未集,功業無就,時不待我,心急如焚的心情。中間四章用“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和“契闊談宴,心念舊恩”來比喻自己禮賢下士的心情,道出他對賢才的殷切思慕。
最后兩章用“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來比喻賢才四散,無所歸依的情景,流露出詩人唯恐賢者不來歸附的.深深焦慮;用“山不厭高,水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來自比周公,表達了詩人求賢若渴的心情和渴望招納賢才,共圖大業的強烈愿望。詩人的憂心與雄心,焦慮與追求,被反復加以詠嘆和渲染,展示了一代梟雄復雜而不平靜的內心世界。曹操是三國時代卓有成就的政治家、軍事家,又是著名的詩人。書法、音樂、技藝亦接近國手水平。他的詩歌多蒼涼悲壯,氣魄雄偉,《觀倉海》、《龜雖壽》等著名作品廣為流傳。
短歌行優秀讀后感 7
《短歌行》是三國著名的人物,在《三國演義》里面曹操是一代奸雄,而在那個年代里,有人在茍且偷生,有人在稱王稱霸。曹操不滿足做一位平庸的漢朝官員,他刺殺董卓,一時天下聞名,但是他的家人都被殺了,后來經歷了許多的磨難。后來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統一北方,最后三分天下,成為一代霸主。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內有宦官專權,董卓亂政,外有黃巾起義。大漢王朝的統治岌岌可危,百姓的苦難日益加重。天下諸侯紛紛自立為王。曹操心存大志,想代漢帝而自立,但是卻沒有達到對應的實力,曹操有招攬天下英才的意愿,希望他們能夠為自己所用。于是寫下了這首《短歌行》,這首詩非常豪放,曹操希望與天下的英雄把酒言歡,共創大業。
這首詩里面有一句“周公吐哺,天下歸心”,要想周公當年為了召見英雄,日夜辛勞,遇見有賢士來共商大計,把正要吃的飯都吐了出來。曹操也想要效仿周公那樣的人,讓天下有才之人都歸順自己。
曹操在歷史上的名聲雖然不太好,但是曹操的詩句卻千古流傳。曹操是一個豪放的人,做事不喜歡拐彎抹角。讀了這首詩我深深佩服曹操的`文學水平。在歷史上曹操也確實按照他說的做法,任用英才,成就了一番事業。以后我還要繼續閱讀曹操的詩。我們要做一個對朋友真誠的人,善待朋友。
短歌行優秀讀后感 8
《短歌行》是我在高中時期最喜歡的之一,除了敬仰曹操慷慨悲涼的氣勢以外,更為吸引我的是曹操頑強奮進的精神,特別是在加入了現代物流這個團隊的現在,聽聞公司前輩們從公司創立到現在一路上的事跡,再來讀這首詩,感觸似乎又多了一層,下面就與大家分享一下我的閱讀。
對酒當歌,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宴,心念舊恩。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短歌行》這首詩歌,通過直抒胸臆和反復回旋的詠唱將曹操苦苦思念人才和完成天下統一大業的心情表達得淋漓盡致。
面對流逝的時光,詩人常常會有功業未就,時不我待的焦灼感。曹操不是在焦灼中消沉頹唐,而是積極奮進。“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表達了詩人奮發進取,不懈追求的理想。“人生幾何”,不是說要及時行樂,而是要及時地建功立業。提醒廣大賢士,人生就像“朝露”那樣易于消失,賢士應該珍惜時間,及時施展才華。“憂”的思想貫穿了整首詩歌。“慨當以慷,憂思難忘”,憂的是時光易失。“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憂的是賢才難得。聯系我們公司,在成立之初,困難挫折并沒有能阻止前輩們努力奮進的腳步,反而使他們越挫越勇,廣納賢才,一步步走到今天,發展成為幾乎遍布全國的成功企業,這種氣概堪比奮發之時的梟雄曹操!
詩人不是在焦灼中消沉頹唐,而是積極奮進。這種頑強的進取精神,體現在求賢如渴的態度上。“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他迫切需要人才的輔助。曹操在這里巧用典故,把詩經中用來表達戀愛中女子對情人愛怨和期盼心情的句子,用來比喻對賢士的渴求。借用的巧妙自然,準確生動。“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也引用了詩經中的句子,說明了如果賢士們到“我”這里來,“我”一定會待之如“嘉賓”,表現出了曹操對待賢士的態度,隱含著的仍是積極昂揚的精神。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詩人又用月比喻人才,深情呼喚:天下賢才,我何時才能得到你們呢?顯然這里憂的內涵是“賢才難得”。想想看曹操面對滿座賢才,內心應該是怎么樣的情緒?自然是滿心歡喜,但為什么“憂從中來,不可斷絕”呢?說明雖然曹操已經擁有很多人才,但是因為功業未就,他并不滿足于此,想要做一項偉大的事業,必須要擁有更多的人才,這四句不僅表現出曹操求賢若渴的心情,也表現出曹操做出一番大事業的愿望。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可以看出,曹操渴求人才,天下的人才也渴求能識千里馬的伯樂,他們也苦苦尋求著自己的用武之地。這兩句其實是曹操發出的呼喚,他呼喚天下賢才趕緊投奔自己,自己將與他們一見如故,傾心交往,以禮相待,人盡其才。雖然這首詩中,無不透露出曹操對人才的渴望,語氣恭維,“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兩句通過比喻極有說服力地表現了人才多多益善。但是這位心中滿是霸氣的`人,在其詩中也委婉流露出這樣的霸氣——“周公吐哺,天下歸心。”表達了作者求賢若渴、禮賢下士的心情,氣勢是如此的恢弘。
這讓我聯想到公司對我們這些基層員工的態度,在這里每一個人的才能都能被充分的發揮,領導們的平易近人無不讓我為之感動,隨即更加堅定了為公司發展無私奉獻的決心。
公司廣聚英才的深邃眼光,定能像曹操統一大業一樣,在中國物流行業開拓出一片絢爛的天地,而同時我也意識到應該好好把握住這易逝的時光發憤圖強,力所能及的為公司做貢獻!
短歌行優秀讀后感 9
觥籌交錯,滿座繁華,一片燈火通明;月明星稀,烏鵲南飛,僅一人長嗟。只見那人立于高堂,舉酒高唱,一首《短歌行》便流傳至今。那人是誰?便是那既能征戰沙場又善音律詩歌的一代梟雄——曹操。
輕撫詩篇,默讀著,總覺得夢回三國,見其振臂高唱。
高唱著:“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聽其吟唱,我深切感受到了其對時間的如水東流、一去不還的慨嘆,對天下還未一定的焦慮。我也不禁感慨,感慨我自己。我現在學習緊張,內心焦灼。人生歲月有多少?如同朝露,不多留。然而未曾想到,易逝的時光,并未促成曹操的.兒女情長,反而激蕩起他的英雄之氣!
于是,他擺宴席、訴心聲,招天下賢士。高唱“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我聽著那高昂的曲調,看著他那真誠的目光,感受到其求賢若渴、虛心納諫、急不可耐的心情。當日事當日畢,人生何其短暫,一天都無法蹉跎。他在推著時間往前走,而我們正相反。誓言立下是為感動自己片刻而用的,自己總會優秀的,我相信大多數人都這樣想過或做過。今天拖明天,明天拖后天,殊不知,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時光被蟲蛀蝕了五分之一,而你卻停留在原地,一遍又一遍的質問你自己,為什么你自己無法優秀?親愛的,把心落回現實吧,落回塵埃里吧,花的種子只有在土里才能發芽。所謂詩和遠方,不過是要先把眼前的茍且度過。
當然,我們不僅要腳踏大地,也要仰望星空。
孟德高唱“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他希望賢才歸附,共同完成統一大業。我驚訝于歌聲的壯闊雄渾,我感動于詩人的一腔抱負。網絡上,“我們這么努力竟只為成為一個普通人”的話語更是深入許多青少年的心中。我承認,我不是陶淵明,不是黃藥師,從不自居一端;我也不是曹孟德,征戰沙場。我很有可能就是一名普通人“碌碌無為”下去,但咸魚要有夢想,在沒有腌入味之前也得再蹦一蹦。
生如螻蟻要立鴻鵠之志。曹操難道不是蕓蕓眾生之一嗎?那么,他可立下拯救蒼生之志,今天,我們也可以立志呀。你可能會說“時代不同,思想不同”,那今天的我們不也能立一些與時代相符的志向嗎?疫情肆虐之時,多少逆行者迎難而上?醫生、護士、警察、社區工作人員。這些人不都值得我們敬佩,效仿,學習嗎?我們也可以立志成為這樣的人,為國家為社會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平凡的職業也可作為人生的追求,平凡當中也可產生詩意。生活不止有柴米油鹽醬醋茶,也有琴棋書畫詩酒花。用心做好每一件事,生活不會辜負我們。
人,總是在追逐遠方中度過一生。至今,我仍會在腦海中浮現那月光之下,舉酒屬客,立于蒼茫大地,高聲吟唱著,不停向前走的他。
短歌行優秀讀后感 10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心念舊恩。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我非常喜歡曹操的這首《短歌行》,現在想推薦給大家。首先,這首詩的主題十分明顯,就是作者求賢若渴,希望天下的人才都來投靠自己。詩中很多地方作者直抒胸臆,強烈的表達了詩人盡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愿望。“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寫出了詩人想要一統天下的豪情壯志。結合當時的背景,這首詩有力的宣傳了作者所堅持的主張,配合了他頒發的政令。
全詩可以分為四節。第一節主要抒發了詩人對人生苦短的憂嘆。此節兩次提到了“酒”這個意象,給大家科普一下,酒在魏晉時期,多受魏晉詩人的喜愛。無論心情愉悅,抑或是悲傷,都要有美酒相伴。詩人生逢亂世,目睹百姓顛沛流離,肝腸寸斷渴望建功立業而不得,因而發出人生苦短的憂嘆。
第二節情味更加纏綿深長了。“青青”二句原來是《詩經·鄭風·子衿》中的話,原詩是寫一個姑娘在思念她的愛人,其中第一章的四句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曹操在這里引用這首詩,而且還說自己一直低低地吟誦它,這實在是太巧妙了。他說“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固然是直接比喻了對“賢才”的思念;但更重要的是他所省掉的兩句話:“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曹操由于事實上不可能一個一個地去找那些“賢才”,所以他便用這種含蓄的方法來提醒他們:“就算我沒有去找你們,你們為什么不主動來投奔我呢?”由這一層含而不露的'意思可以看出,他那“求才”的用心實在是太周到了,的確具有感人的力量。曹操在這里引用這首詩,而且還說自己一直低低地吟誦它,這實在是太巧妙了。他說“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固然是直接比喻了對“賢才”的思念;但更重要的是他所省掉的兩句話:“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曹操由于事實上不可能一個一個地去找那些“賢才”,所以他便用這種含蓄的方法來提醒他們:“就算我沒有去找你們,你們為什么不主動來投奔我呢?”由這一層含而不露的意思可以看出,他那“求才”的用心實在是太周到了,的確具有感人的力量。(我個人特別喜歡第二節,多說了一點)
三四節是對求賢若渴這種感情的升華,在此并不贅述。總起來說,《短歌行》正像曹操的其它詩作如《蒿里行》、《對酒》、《苦寒行》等一樣,是政治性很強的詩作,主要是為曹操當時所實行的政治路線和政治策略服務的;然而它那政治內容和意義卻完全熔鑄在濃郁的抒情意境之中,全詩充分發揮了詩歌創作的特長,準確而巧妙地運用了比興手法,來達到寓理于情,以情感人的目的。在曹操的時代,他就已經能夠按照抒情詩的特殊規律來取得預期的社會效果,這一創作經驗顯然是值得借鑒的。同時因為曹操在當時強調“唯才是舉”有一定的進步意義,所以他對“求賢”這一主題所作的高度藝術化的表現,也應得到歷史的肯定。
我之所以喜歡這首詩,主要是因為它的意境太美了,同時,文中多次引用青青子衿等詩句,讓文章具有特別美的音韻美。我對于一個詩的評價很簡單,一,意象要美;二,音韻要美;三,讀起來朗朗上口。就這首詩而言,它占據了以上所有的條件。而且,它具有我最喜歡的一個意象——鹿鳴。呦呦鹿鳴,食野之萍,一群小鹿在遠處吃著東西,一切都是那么的生機勃勃。
短歌行優秀讀后感 11
今天回到家,寫完作業,便開始背誦曹操的《短歌行》,我為什么要選這篇呢,有幾個原因:
1、我覺得這篇文章很有氣勢。
2、這篇很長,想考驗一下自己的。
在背的時候,我可不是死記硬背,而是先把文章、意思讀幾遍,在讀完意思后,覺得曹操十分有才華,雖然被后人稱做“奸雄”,但是他的才華使不得不令人敬佩。其中解釋中的最后一部分最令我注目,我想那就是曹操的才華吧。整篇文章氣勢非凡,投入地去讀,你會感到詩歌的魅力所在。
要想把詩歌背得滾瓜爛熟,又能達到動情,不學小和尚念經,就要下功夫,當然,這個功夫不是死記硬背,什么事情都有,只要有方法,做事才能達到理想中的`目的。
短歌行優秀讀后感 12
在讀《短歌行》之前,我不太喜曹操,認為相比古代眾多英雄好漢,他實在算不上一個正面人物。但讀了《短歌行》我對曹操開始改觀,我開始走進這位梟雄,了解他的惜才,他的胸懷,他的高潔……
《短歌行》將曹操渴望招納賢才和建功立業的心情表達得淋漓盡致。面對時光流逝,人才未得,功業未成,大多數人可能會從此一蹶不振。但曹操不這樣,他并沒有選擇消沉頹廢。他積極面對人生真不愧為一個英雄詩的開篇他提出“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他感慨時光易逝而壯志未酬,我認為這不完全消沉,這是他要建功立業的決心。他提出“慨當以慷,憂思難忘”“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則馬上體現了他的愛惜人才,在這亂世之中求賢若渴,渴望成就大業。“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詩人回歸現實,在空曠的天空間一輪明月,烏鵲向南飛去,繞著樹木啼叫,不知哪棵樹可以棲息。曹操不斷呼喚,呼喚天下賢才投奔于他,更進一步的體現曹操渴求人才,禮賢下士的心情。“山不厭高,海不厭深”是一種積極,不斷奮斗的人生態度,當時曹操已擊敗袁紹,又收降荊州,正虎視東吳,意圖一統天下,他不會因目前所取得的成功而自負。“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畫龍點晴之筆,巧妙用典,升華主題,引用周文王一飯三吐哺的典故,表明自己會禮賢下士,善待人才,成為一代梟雄。曹操的胸懷也讓人敬佩,曹操是一個不可多得的能臣。然而當時他卻必須背負起漢賊的罵名來收拾分崩離析漢家的天下。他高唱“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也體現了他高闊的胸懷,還有浪漫的`情懷。他真不愧為一代英豪。
說實話,我從曹操身上學到了很多,他在如此亂世,生活不如意的時候還能以積極樂觀的態度直面人生,一心想要建功立業,實現自己的志向,決不放棄。而我們生活在一個美好的年代就應該更加努力,像曹操一樣堅持不懈地去實現自己的理想與志向,并且還應該具有廣大的胸懷。曹操真不愧為一代梟雄,他也成為了我所敬佩的人!
短歌行優秀讀后感 13
初讀之時,我只為其辭藻驚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喲喲鹿鳴,食野之蘋”……字字句句,都讓僅讀初高中的我癡迷,將它發表在各種社交軟件上。理解了詩歌的意義后,又被它的含義吸引。
這首《短歌行》的主題非常明確,就是作者求賢若渴,希望人才都來投靠自己。曹操在其政治活動中,為了擴大他在庶族地主中的統治基礎,打擊反動的世襲豪強勢力,曾大力強調“唯才是舉”,為此而先后發布了“求賢令”、“舉士令”、“求逸才令”等;而《短歌行》實際上就是一曲“求賢歌”、又正因為運用了詩歌的形式,含有豐富的抒情成分,所以就能起到獨特的感染作用,有力地宣傳了他所堅持的主張,配合了他所頒發的政令。
而我認為這首《短歌行》或許并不是寫給天下人,而是某一個特定的人物,他很喜歡的謀士郭嘉。《三國演義》稱曹操在赤壁大戰前吟誦這首詩,而我們都知道赤壁一戰中曹操慘敗于劉軍,這作戰前的心情就很微妙了。
下面讓我們逐句來還原下曹操在這詞里到底說了什么……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此八句比較容易理解,主要就是表達了憂思。人生苦短,我們已經浪費了太多的時間。聽著酒席上慷慨激昂的歌聲,我心中卻難忘憂思,只有借酒澆愁。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這八句就比較有意思了。“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詩經·鄭風·子衿》。
全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表達的是姑娘對不歸戀人的思念。因為你的緣故,我一直在沉吟著這首詩……這真的是寫給天下賢才的么?曹操會不會在借此句表達對某人的'思念呢?這個青青子衿又是誰呢?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這四句出自《詩經·小雅·鹿鳴》,寫的是歡宴的場景。曹操這里雖然沒直說,卻也很明確表明了只要你愿意回來我會很開心的。從這段可以看出,這個“青青子衿”一定是個曾經在曹操這里,很為曹操看重,之后卻離開了的人。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讌,心念舊恩。”這八句直接挑明了全詞的用意,你我之間猶如天上明月一般美好,但究竟何時可以擁有這美好呢?一想到這個,我的憂傷就綿綿不斷。希望你能踏著田間小路,屈尊來看我,久別重逢的我們可以談心歡宴,互訴舊日恩情。到這里意思就很明白了,“我希望你能回來。"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月明星稀,月就是我曹阿瞞,各路諸侯在月亮身旁已暗淡無光,而這么多年你這只南飛的烏鴉可又能找到依托的枝頭?事實證明我才是對的,不過我不會嫌棄你,山不會嫌棄自己太高,海不會覺得自己太深,你回來我會非常開心,這也天下人心所向。
再結合此后赤壁之戰大敗后曹操所說“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但事實是赤壁大戰前很多謀士都告誡過曹操這仗不能打,但曹操都沒有采納。郭嘉在世時,曾與曹操打勝過不少謀士們都反對的戰爭,更從曹操執意打沒有把握之戰時將他拉回。比如他著名的“十勝十敗”論,當時的背景情況是,袁紹和曹操要物資去打公孫瓚,信中言語充滿傲慢和無理,曹操看后十分生氣,就決定出兵給他點教訓,但如果曹操真的出兵攻打袁紹,那么他后方的呂布就會趁機偷襲,所以當務之急是先把呂布解決了,然后再回過頭打袁紹。不過這時候曹操已經被憤怒沖昏頭腦了,死活就要去干袁紹,誰勸都不好使。這時候郭嘉提出了“十勝十敗“論,說曹操各方面都勝過袁紹。不過實際情況恰恰相反東漢末年正是士族崛起的時候,曹操郭嘉都是明白人,曹操根本不是袁紹的對手。所以郭嘉的意圖根本就不是跟曹操講道理,而是要渲染一種袁紹不足為懼的感覺,從而表達自己的觀點:“紹兵雖眾,何足懼哉?而徐州呂布,實乃心腹大患”。既然其他謀士的建議曹操沒有采納,為什么曹操篤定“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因為曹操知道郭嘉會以自己能接受的方式來提出建議。
只可惜,郭嘉活的時間不夠長。
平烏桓之役途中,由于水土不服加上操勞過度,體質本就不好的郭嘉,病逝了,得年37歲。在曹操這么多的謀士里,和他最合拍,最了解他的,只有郭嘉一個人。其實換做我們是曹操,也會更喜歡郭嘉。郭嘉這種人,知道你想要什么,也知道你想怎么辦。他會從無數個辦法里,找到最符合你想法的那個,自己再加以調整,然后放到你面前。看起來,是你選擇了這個辦法,可實際上,是他把這個辦法,放到了你的最佳選擇上。郭嘉死后,曹操身邊提供辦法的人很多,但能根據他的想法,幫他做出決斷的那個人,卻一直缺席。赤壁之戰后,曹操大敗北返:“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他哭的,其實不僅僅是郭奉孝,還是赤壁之戰,手下竟沒一個人,能勸住上頭的自己。
私認為,曹操與郭嘉是古往今來君臣相得的典范,他們不僅是君臣,更是知己。
知己曾說,他這輩子最大的夙愿即是曹操統一天下,他隱居潁河, 暗地看著這曹操開創的萬里河山。而今,斯人已逝,潁河長流。
寂靜中,隱隱傳來幽咽聲。子期不再,伯牙絕弦。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驚鴻哀雁此起彼伏地低鳴。
【短歌行優秀讀后感】相關文章:
短歌行優秀教學設計(通用7篇)05-31
《短歌行》的原文及賞析07-25
短歌行原文及翻譯06-27
曹操《短歌行》的賞析01-23
短歌行原文及賞析02-04
短歌行賞析08-10
《短歌行》原文及翻譯賞析12-28
短歌行(對酒當歌)原文及賞析12-09
《短歌行》原文翻譯及賞析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