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的旅游糾紛案例有什么
旅游是現代很多人生的休閑方式,但是一些人在旅游的時候遇上糾紛,這應該怎么解決呢?下面是百分網小編為你精心推薦的旅游糾紛的案例,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旅游糾紛案例
游客玩自費項目水上降落傘跌殘獲旅行社38.5萬元賠償
2015年4月,陳靜報名參加了保山市康怡旅行社有限公司組織的“泰國六天游”。在巴堤雅金沙島游玩時,陳靜參加了自費項目水上降落傘活動。該項目由泰國當地旅游公司運營。在跳傘時,陳靜從高空墜落受傷,造成八級傷殘。由于協商未果,陳靜訴至法院,要求保山市康怡旅行社有限公司組織賠償各項損失50余萬元。
法院經審理認為,保山市康怡旅行社對水上降落傘項目進行了介紹和推薦,該項目在行程單上寫明是“自費項目”,應視為“另外付費”的旅游項目,不屬于陳靜自由活動期間或其他脫團時間所進行的個人活動。因此,旅行社作為旅游經營者,有義務幫助旅游者明確了解自費項目實施者的資質、安全保障情況等,并有義務作出明確的警示,但保山市康怡旅行社未舉證其履行了上述義務,應承擔相應過錯責任,判決保山市康怡旅行社有限公司賠償陳靜各項損失38.5萬元。
典型意義:旅游者在旅游過程中經旅行社介紹參加由其他經營者經營的自費旅游項目的,旅游經營者有義務了解自費項目實施者的資質、安全保障情況等并向旅游者明確告知。
游客蘇梅島浮潛溺亡兩旅行社擔責70%
郭興與昆明康輝旅行社有限公司簽訂《出境旅游合同》,參加旅行社組織出行的泰國蘇梅島出境游,郭興交納了其本人以及左旭、郭晟銘的旅游款22560元。在蘇梅島旅游期間,由泰國南洋國際假日旅行社接待郭興等一行。郭興及左旭、郭晟銘報名參加了南洋旅行社組織、另行付費的蘇梅島海上浮潛項目,并交納了浮潛等旅游項目的款項,郭興在海上浮潛時不幸溺亡。
事后,左旭、信榮芬、郭晟銘向昆明鐵路運輸中級法院起訴,要求康輝旅行社、航空旅行社承擔相應的違約賠償責任。
法院經審理認為,郭興參與的`海上浮潛項目,具有一定的危險性,旅行社負有比一般旅游活動更高的注意義務,應當采取足夠的善意提醒、安全警示,在浮潛的過程中,應當有專業資質的浮潛人員陪同并進行適當照顧和及時救助。康輝旅行社、航空旅行社沒有提交相關證據,證明在旅游者報名參加浮潛項目時,對游客進行了充分的安全警示和告知。根據在案的證據證實,郭興乘坐游船出海浮潛時,沒有導游及專業人員同行。旅行社未盡到合理的安全保障、安全警示和救助義務,其行為與郭興的死亡有因果關系,康輝旅行社、航空旅行社對郭興的死亡應承擔較大的責任。同時,郭興作為一名成年人,應該知曉海上浮潛項目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在報名時,應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海上安全情況等因素作出綜合評估、合理判斷,且在該項目沒有導游或專業人員陪同的情況下,自己進行浮潛,對溺亡負有一定的責任。據此,法院酌定康輝旅行社、航空旅行社對郭興的死亡承擔70%的責任,由郭興家屬自行承擔30%的責任。
典型意義:旅行社和旅游者形成旅游合同關系后,旅行社即負有保障旅游者的人身和財產安全義務,如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但在裁判中需要對事故產生的原因作出具體分析,合理確定各方承擔責任的比例。
3.2萬元冰翠手鐲是玻璃的珠寶店連退帶賠12.8萬
旅游途中,游客高昆華在昆明景星珠寶城毓恒珠寶店,花3.2萬元購買了“冰翠”手鐲一對、戒指一只。珠寶店補寫了一份收款收據給高昆華,并注明“以上物品系本店所售”。事后,高昆華將其購買的兩件物品進行檢驗,結論為購買的手鐲、戒指均為玻璃材質。為此,高昆華認為,毓恒珠寶店以高額價款出售普通玻璃材質首飾的行為構成欺詐,將珠寶店起訴至法院。
法院經審理認為,毓恒珠寶店對其銷售給高昆華的飾品的性質陳述前后矛盾,對高昆華提交的鑒定結論未提出相反有效的證據予以反駁,應當認定毓恒珠寶店在明知其銷售的涉案商品系玻璃制品,卻抬高價格出售,誘導高昆華以高額價款購買涉案商品。珠寶店在銷售過程中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誘導消費者的行為,構成民事欺詐。據此,法院判決毓恒珠寶店退還原告貨款32000元,以及96000元損失。
典型意義:判定經營者的行為是否構成民事欺詐,需重點審查經營者是否具有故意告知對方虛假情況,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導致旅游消費者作出錯誤意思表示的行為。在經營者拒不承認其銷售行為存在欺詐的情況下,可以依據客觀鑒定結論為依據, 通過對經營者、消費者認知能力的分析,推定經營者的行為是否構成欺詐。
旅游糾紛調解方法
1、糾紛的受理,既由當事人提出調解申請,當事人沒有提出申請的,調委會也可主動調解。實行統一立案報告制、統一承辦;
2、進行必要的調查,收集相關證據,查明糾紛的事實經過,擬定調解糾紛的實施方案;
3、主持調解,制作書面調解協議書,當事人、承辦人簽字,并加蓋“人民調解委員會”印章;
4、對久調不決的糾紛,及時申報人民調解工作領導小組,避免糾紛激化;
5、調解結束,分為兩種情況:
一是達成協議而結束的調解。
二是沒有達成協議的調解。調解達成協議后人民調解委員會有責任幫助、檢查、督促、教育雙方當事人自覺履行協議。沒達成調解協議,防止糾紛激化,并告知糾紛當事人進入其他程序進行解決(如申訴、仲裁、訴訟)。
1、糾紛的受理,既由當事人提出調解申請,當事人沒有提出申請的,調委會也可主動調解。實行統一立案報告制、統一承辦;
2、進行必要的調查,收集相關證據,查明糾紛的事實經過,擬定調解糾紛的實施方案;
3、主持調解,制作書面調解協議書,當事人、承辦人簽字,并加蓋“人民調解委員會”印章;
4、對久調不決的糾紛,及時申報人民調解工作領導小組,避免糾紛激化;
5、調解結束,分為兩種情況:
一是達成協議而結束的調解。
二是沒有達成協議的調解。調解達成協議后人民調解委員會有責任幫助、檢查、督促、教育雙方當事人自覺履行協議。沒達成調解協議,防止糾紛激化,并告知糾紛當事人進入其他程序進行解決(如申訴、仲裁、訴訟)。
旅游糾紛調解原則
堅持平等、自愿、合法的調處原則。堅持平等、自愿、合法的調處原則是做好旅游服務糾紛調解和處理工作的基本準則。《旅游投訴處理辦法》第十六條規定:旅游投訴處理機構處理旅游投訴,除本辦法另有規定外,實行調解制度。因此,旅游投訴處理機構應當在查明事實的基礎上,遵循平等、自愿、合法的原則,對當事人進行調解,促使投訴人與被投訴人之間相互諒解,最終達成一致意見。
在旅游服務糾紛行政調解中應當把握以下原則:一是充分尊重當事人意見。只要是雙方當事人不違背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自愿達成一致的意見,該調解協議就具備合法性和有效性。即使是在事實不清、責任不明的情況下,只要是在雙方真實意思表達的基礎上形成的調解協議,就是合法、有效的。比如,在行政調解過程中,有的旅游經營單位或為了留住客戶、或避免浪費過多的時間成本,而在經濟補償方面做出一定的讓步,我們就應當尊重當事人的意見而不要過多干涉。二是堅持客觀、公正、合法的原則。我們必須對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及證據進行審查,在查明事實、厘清責任的基礎上,客觀、公正地進行調解。
【典型的旅游糾紛案例有什么】相關文章:
醫患糾紛的典型案例有什么02-18
典型的旅游糾紛案例有哪些11-15
典型的醫患糾紛案例有什么11-15
典型的房產糾紛案例有什么11-17
醫患糾紛的典型案例有哪些11-15
旅游糾紛的經典案例有哪些11-15
典型護理相關糾紛案例有哪些11-16
經典的旅游糾紛案例分析大全11-15
經典的護理糾紛案例有哪些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