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擊敗拖延小怪獸的小妙招
拖延癥是指自我調節失敗,在能夠預料后果有害的情況下,仍然把計劃要做的事情往后推遲的一種行為。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擊敗拖延小怪獸的小妙招,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拿破侖曾說過:“人要花時間深思;但在該采取行動的時候,就要立馬停止思考,果斷行動。”
這是值得牢記的一課——尤其是在我們與自己做斗爭的時候;在我們理應去做事情時卻犯拖延癥的時候。
因為不管是拖延一個小時,一天,還是一個星期。其結局都一樣,那些該完成的事情始終會在原地等待我們。
拖延癥是高效率做事的殺手。但仍有一些人可以控制內心的拖延小怪獸,使它在必要時休息,不出來搗亂。他們是怎樣做到控制這只拖延小怪獸的呢?
高效能人士是如何拒絕“沒關系,你可以遲點再做”這種聲音?
1、將滿足感延后價值更高
推崇瞬間滿足感的文化,使我們傾向于接手那些能夠快速且容易獲得回報的任務。
但高效能人士卻不會這樣,他們對自己的勞動成果有深刻的認識,會堅持完成艱難的任務。因為他們懂得這種艱難的任務所帶來的滿足感潛藏著更大的價值,即使這意味著花費更長的時間和精力,那也值得。他們會把繁重的任務分成一個個小任務,從完成這些小任務的過程中先獲得一些成就感來激勵自己繼續前進。就像JamesDean所言:“滿足感源于過程,而非結果。”
學會給自己的堅持給予獎勵。花時間慶祝經過長期努力才獲得的成就。這可以幫助你不再推遲完成復雜或者耗費精力的任務。
2、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
你覺得一個任務需要三個小時才能完成,但是你并沒有完整的三小時去完成它。因此,你現在將其往后推遲,等到你有完整的三小時才做。
除非此任務花不了三小時——它可能僅需要一個半小時。然而,高效能人士一有時間就開始行動,然后再看看事情的進展如何。
他們避免自己掉進聽天由命的思維狀態——“但是這樣永遠也完成不了啊!”同時,他們盡可能利用一切碎片化時間采取行動,即使不能一次完成任務,卻可以離目標更近,能做到這樣已經足夠好了。
3、驅逐內心的完美主義小精靈
啊哈~沒錯!你內心的完美主義小精靈和拖延小怪獸是好朋友。完美主義小精靈會拉扯你的思維邊緣,不斷提醒你,你做的還……不夠好。它讓每一個任務看起來比實際更艱巨,以至于你想一而再、再而三地拖延。
停止這樣自我挫敗吧!你又不必去完成一項很糟糕的工作或低水準的任務,你要學會讓內心的完美主義小精靈閉嘴。說一些讓自己舒服的話,“我盡力做我能做的,這就足夠了。”
看看SerenaWilliams——她的人生非常成功,并且獲得許多成就。即便如此優秀的人,也和大多數人一樣,需要一直與內心的完美主義小精靈做斗爭。“我是一個不易滿足的人,”她說,“我覺得自己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
盡管如此,這也沒有妨礙她參與各種競爭。她勇于冒險,驅逐掉“成為完美主義者”那種具有毀滅性的聲音,然后繼續前進。
4、優先處理“大石頭”
你是不是挑任務清單中最容易的(“小石頭”)先做?這確實很誘人,因為這種任務瞬間讓我們感到滿足,使我們有成就感,還讓我們感覺自己可以完成更難的任務。
可惜,正確的打開方法并非如此。
高效能人士會優先處理清單中最困難、最重要的任務(“大石頭”),不讓其阻擋他們前進的腳步。(張輝注:這個方法我非常贊同。事實上,30天前,我在朋友圈也寫道:“我把當天必須做的,但是內心畏難,有抵觸,本來會拖在最后不得不做的事情放在每天第一個去做,這樣解決了拖延以及由此帶來的壓力。心理上的小改變能帶來大變化。”)
5、先行動,再考慮后續問題
噢,想為自己遲遲不采取行動找理由,下面這些是否曾出現在你的腦海?如果我做了之后結果很糟糕怎么辦?如果領導不喜歡怎么辦?如果我永遠也完成不了怎么辦?
親,你還沒到那一步呢!
高效能人士會先行動,再考慮后續問題。正如RogerBabson所言,“謹記,成功不是終點,失敗也不是終點。”
不要將你的恐懼投射到工作中。從概率學上看,你的恐懼也很可能是杞人憂天。所以不要在大腦給恐懼留生存的空間,以行動代之。
擺脫職場拖延癥
每次一有新任務,小美都覺得時間充沛,也不著手處理。過一陣子,她開始焦慮,念叨“我不能再等了”,可手卻點開微博,或轉身聊天。直到期限將近,她才覺得火燒眉毛,拼命趕工。最終完成了,質量卻不高,小美也筋疲力盡,發誓以后要早點開始,可下次她還是重蹈覆轍。
小美的狀態是典型的“職場拖延癥”,據一家招聘網站調查,86%的職場人自認為有拖延表現,其中半數人“不拖到最后一刻不會動手”,17%會拖1天左右,13%的人“不拖到領導催絕不完成”。
這一數據讓人驚訝,當前不少上班族即使時間充裕,也會有意無意地看看微博、聊聊天等,直到要交差前才匆忙完成,導致效率下降。
職場拖延的成因大概有以下幾點:
1、完美主義:他們自我要求高,認為工作結果體現自己的能力和價值,害怕工作不到位而被認為平庸,因此希望計劃得盡善盡美。
2、缺乏自信:覺得自己的能力不足以完成任務,產生逃避心理。
3、職業倦怠:對工作或分配工作的領導心生厭倦,沒有動力,便開始拖延。改善職場拖延,不僅能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還能增強自信,提升個人成就感。
消除干擾,最好少開聊天工具,否則時間會在不經意間流逝。
分清輕重緩急。成功者把時間花在最重要,而不是最緊急的事情上,因此把工作分成急并且重要、重要但不急、急但不重要、不急也不重要4類,依次完成。
不妨與同事建立“拖延互助聯盟”,相互督促,如果大家在一周內都能按計劃完成任務,則聚餐慶賀。
職業倦怠者可找資深職場人或咨詢師聊聊,重新規劃職業。
管理人員要學會委派任務,將可由他人完成的工作交給下屬,并定期跟蹤進度,自己只做重要任務。
拖延癥的干預措施
1、改變認識
拖延與一些認知心理呈負相關,可以通過一些方法來改變這些不正確的認知,如運用積極暗示、增加成功體驗和放大優點等方法獲取自信;改變完美主義,幫助拖延者分析完成任務帶來的益處。
2、積極情緒和調節動機
可以通過適當休息,轉移注意力,適當地放松娛樂等來轉換心情,獲得暫時的積極情緒,不能逃避現實,忽視長遠利益和問題的根本解決。在動機方面,任務性質中的任務厭惡影響拖延,所以需要將厭惡的任務轉換為喜歡的任務或附加一些獎勵。
3、增強自我效能感
增強自我效能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預防拖延的發生。鼓勵個體在任務完成過程中對自己進行自我管理,積極監控自己的行為并評估干預期。
4、發揮群體的作用
群體氛圍可以為成員提供一種特殊的情境,充滿理解、關愛、信任,這種環境的變化必將引起個體行為的改變。
【擊敗拖延小怪獸的小妙招】相關文章:
小妙招作文12-30
【熱】小妙招作文12-31
調節心態的小妙招12-19
家務勞動小妙招12-17
祛除雀斑的生活小妙招02-06
課堂、用餐、午睡常規的小妙招03-25
小妙招教你煮糖水消暑04-11
小妙招作文【實用15篇】12-30
管理壓力的8個小妙招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