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如何輕松掌握踢踏舞
近年來,隨著幾個大型踢踏舞節目在世界范圍內的呈現,民間也掀起一股踢踏熱。大人、小孩,會舞的、不會舞的都興致勃勃地踢踏一番。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如何輕松掌握踢踏舞,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會走路就會跳踢踏舞
看著健客們穿著專用的踢踏舞鞋,用整齊劃一的舞步踢踏出的動感節奏,記者不禁驚訝,才上了三節課的他們怎么跳得如此有模有樣?踢踏舞專職教練鐘亞解釋道,踢踏舞是一項很容易入門的舞蹈,可以說會走路的人就會跳踢踏舞。學員們都是從最基礎的直踢踏、曳步、刷步、足尖打擊等把桿練習開始學習。它和芭蕾或現代舞不同,比較講求行動力、技巧性,乃至于持久力,有些人學踢踏舞就是用來訓練美姿儀態和體力。但是,要跳好踢踏舞也絕不是件簡單的事。像《大河之舞》中的舞蹈演員,每秒鐘踢踏十幾二十下都算是基本功。對于踢踏舞來說,最重要的是節奏是否清晰。一個好的踢踏舞者,不管多快的節奏,多復雜的舞步,多輕的聲音,都能做到清清楚楚。
“這是一種讓人上癮的健身舞,有時一坐在椅子上,我的腳還忍不住地打拍子。”課間汗流浹背的曉輝女士告訴記者,30多歲才開始學跳舞,踢踏聲讓她感覺到年輕和活力。她現在按照教練布置的課后作業,每天都在家里練習直踢踏1000下,先練活腳踝,才能跳好踢踏舞。
健客們迷上美式踢踏
采訪過程中,記者電話連線了人在北京的閻嶺老師,他即將赴美國參加一年一度的芝加哥踢踏舞節交流活動。他是國內第一位考取評委資格的國際踢踏舞職業教師,也是國內第一位將踢踏舞教材搬上屏幕的教練。
閻老師在電話中說,踢踏舞是一種用腳來說話的舞蹈,舞者們會運用舞步來展開對話和競技。歷經近百年的發展,踢踏舞形成了不同的風格,最主要的兩大分支就是愛爾蘭風格的踢踏舞和美國風格的踢踏舞。愛爾蘭人跳的踢踏舞強調“踩”和“踏”,舞者的上半身保持不動,僅靠下半身的震動來營造視聽效果,而舞者整體隊形的美感是愛爾蘭人跳踢踏舞的特色,也是一種禮儀。目前深受大眾喜愛的美式踢踏舞,則更具個人風格,也很即興、隨意、瀟灑。美式踢踏舞不僅腳動,上半身也閑不得,隨著腳步的變化,上半身也會流暢地舞出獨特的感覺,通常一個人就能在舞臺上制造不俗的效果。
中醫認為,“人老腿先老”,很多中老年朋友的腿部肌肉和神經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老化現象,強調腳部訓練的踢踏舞可謂是一項很好的抗衰老健康舞。
踢踏舞講求循序漸進
在一堂課的體驗中,記者也嘗試著練習了直踢踏、足尖打擊等幾種基礎舞步,當你與大伙的步伐一致時,群體發出的那種踩踏聲真是振奮人心,也能體會到用腳點說話的幽默感。
鐘亞教練課后特地為記者來了一段即興的踢踏舞表演。雖然沒有音樂伴奏,但是皮鞋敲打著地板,發出各種高低不同的美妙節奏,非常悅耳。她說,跳踢踏舞有幾種基本舞步,可以嘗試自己練習。通常跳踢踏舞得先注意腳尖和腳跟的動作,每當舞步結束時,讓腳跟或腳掌停留在地板上等舞步。舞者運用數種腳步技法重整組合,就可以即興發展出一套跳踢踏舞的個人風格。跳踢踏舞最講求循序漸進,千萬不要急于求成,只要打好基本功,再難的舞步也可以逐步掌握。
擴展資料:
1、踢踏舞分類
踢踏舞起源于美國的下層民眾,主要是愛爾蘭民間舞蹈和非洲黑人舞蹈的結合。后來在長期的發展中,踢踏舞吸收了爵士樂音樂節奏、即興表演等元素,逐漸形成了十分豐富的舞蹈形式。現在主要的形式有:美式踢踏、英式踢踏、愛爾蘭式踢踏。《大河之舞》無疑是愛爾蘭式踢踏舞的經典之作。
2、踢踏舞服裝
踢踏舞者的服裝通常是裙子以及襯衫或外套。當舞者們在競賽中到達某種程度之后,他們可能會有自己一套獨特的服裝。
當然最重要的是有一雙踢踏舞鞋!專業的愛爾蘭踢踏舞鞋,底部的“鐵片”是由厚約3-4厘米的U字形玻璃鋼制成,與普通的踢踏舞鞋有很大的不同。專業演員會在U型空間里放上麥克風,這樣觀眾可以更清晰地聽到不同腳步變換出的節奏,仿佛鞋跟敲在你耳邊。如果你正在選購踢踏舞鞋,那么事先了解相關知識就能更好地幫助你挑到適合自己的舞鞋。
3、踢踏舞適合人群
踢踏舞是一項適合所有年齡段的人跳的舞蹈,從幾歲的孩子到六七十歲的老人,穿上一雙舞鞋,就可以踢出激情、動感和快樂。雖然踢踏舞可以鍛煉人們的腿和腳等部位,但是它的運動量比較大,而且對于節奏和頻率的要求也非常高,因此跳踢踏舞要循序漸進。
4、踢踏舞學習
有些人喜歡自學,其實自學方法還是很多的。收集一些有關的相應資料,例如自學的光盤、書籍都是很好的自學參照物。掌握一些學習踢踏舞的要領,自然能事半功倍。
但是自學也有很多弊端,比如學習進度比較慢,動作不標準,減少樂趣等,相反如果是有專業老師指導舞步動作會更標準,跳起來更好看更有趣,和同學們在一起可以相互學習和找到自己的缺點。
踢踏舞基本動作
step(走步)
在行走中重心從一只腳轉換到另一只腳,重心落在后跟再到腳掌前端。行走方向可以任意。
stamp(跺步、頓走步)
與走步相似,但重心落在全腳掌上(前腳掌和后跟同時),包括雙腳重心的轉移。
touch(觸步)
這個動作可以發出象走步的聲音,先后運用后跟和前腳掌,但沒有重心的轉換。
stomp(跺步、頓步)
因為運用全腳掌而使發聲與頓走步相似,但沒有重心的轉移。
brush(前擦步)
腳部向前擦出,用前腳掌擦擊地面并馬上離開地面。動作可以是發自膝蓋的小腿動作,也可以是發自胯部的動作。這個基本步也可以交替使用前腳掌和后跟,以及用前腳掌金屬片的側面去發出不同質感的聲音。
back(后擦步)
同前擦步,但腳部是向后擦回。
scuff(拖滑步、拖擦步)
與前擦步相似,但用后跟去擦擊地面。
heel(后跟步)
重力支撐腿的后跟落地。
heel drop(后跟落步)
動力腿的后跟落地。
toe(前掌步)
重力支撐腿的前腳掌落地。
toe drop(前掌落步)
動力腿的前腳掌落地。
適宜人群
踢踏舞是一項適合所有年齡段的人跳的舞蹈,從幾歲的孩子到六七十歲的老人,穿上一雙舞鞋,就可以踢出激情、動感和快樂。這就是踢踏舞迅速流行的原因。
踢踏舞可以健腦、健心、健身、健美。健腦,就是說人們在跳踢踏舞的時候要用大小腦來支配自己的四肢,特別是腳的各個部位要講節奏,可以鍛煉人的思維和協調能力,增強記憶力。健心,踢踏舞不僅要看,還要聽,所以既能夠促進全身血液循環,還能讓人的心情愉悅。第三健身,跳踢踏,從腳趾到膝關節都能活動到,對關節靈活性的鍛煉相當有好處。第四健美,踢踏舞可以達到減肥瘦身的目的。
俗話說,人老腿先老,關節更是首當其沖。而踢踏舞鍛煉的就是人的關節位置:膝關節、踝關節。踢踏舞對中老年人來說是一項非常好的健身娛樂形式,不僅活躍關節,還可以防止肌肉的過快松弛。
跳踢踏舞不但好處多,而且好學,只要你想跳,你就可以跳起來。
會走路就會跳踢踏舞。踢踏舞并不神秘,它不受年齡、場地、舞伴、業余和專業的限制,也不需要舞蹈基礎,只要你有熱愛生活的真心,踢踏舞就能讓你從最簡單的左右腳跺步中,跺出優美的節奏來,帶給你真實的快樂。北京某家電視臺曾經現場錄制過一個小女孩學習踢踏舞的過程,她從沒見過踢踏舞,但是那個小女孩只用了一個小時就掌握了踢踏舞的基本步法。
當然,做什么事都是需要一定的方法的。踢踏舞有6個基本的打擊:直打擊、前打擊、后打擊、腳掌打擊、腳跟打擊和腳尖打擊,以及跺步、單腳跳、換步等一些基本的步法,其他的動作其實都是這些基本動作的各種編排和組合。所以,閻嶺建議初學者一定要練好基本功,再循序漸進,做一些系統的訓練。那時,你也可以像金·凱利在《雨中曲》那樣隨心所跳了!
不過,如果方法不正確,膝蓋很容易受傷。因為踢踏舞主要靠的是腳對地板的反撞擊力,如果基本功不到家,又在硬硬的水泥地上大跳而特跳,就會出現膝蓋扭傷的情況。跳踢踏舞時要遵循科學的方法,循序漸進地練習。
【如何輕松掌握踢踏舞】相關文章:
煎中藥如何掌握水量01-18
如何輕松記憶十三轍06-20
如何輕松駕駛自動擋汽車07-19
如何能輕松快速的提高跳繩成績11-24
演講技巧之如何掌握好聲音和節奏07-31
關于踢踏舞的知識09-05
踢踏舞的起源與發展介紹09-05
愛爾蘭踢踏舞《大河之舞》賞析05-22
踢踏舞的審美特點與價值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