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學習太極拳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學好太極拳我們需要形意結合,那么大家知道學習太極拳的基本要求有哪些呢?下面一起來了解下!
一、 幾個主要部位練法
1、身:立身中正安舒,處處不能散亂失中,要表現(xiàn)大方、舒展、穩(wěn)健、和順的形態(tài)。在前進、后退、左轉、右轉,不論動作如何變換,軀干和四肢要做到上下協(xié)調一致,保持螺旋式升降和一氣貫通,要做到中正、輕靈圓活、沉著穩(wěn)重,手、腳、身三者連成一體,是太極拳整體動作特點之一。
同時還要一身備“六弓” 的身形,即雙手肘關節(jié)為二弓,雙腳膝關節(jié)為二弓,頸項為一弓,腰為一弓。以腰弓為主,肘、膝、頸項弓為輔;以腰為軸,兩膊相依,中間自然,兩腿即能支撐八面,又能穩(wěn)固堅實。動作變換,就能機動靈活。
身法的練習,在太極拳中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讓我們在技擊和推手中處于有利地位。
2、腳:太極拳對腳步要求是很高的,腳步起落、進、退、側行、斜行等變換要練得虛實分清,大小均勻,不得大意。同時邁步要輕靈,落腳要穩(wěn)健,轉動時不可左右搖擺。步法變換要漸變不要突變。凡邁步時須先將腰胯松沉旋轉,并將意氣沉入下丹田,直至腳底,小腹要鼓緊,坐穩(wěn)一腳,再將另一腳緩緩地以弧形邁出。
不論前進后退,膝關節(jié)要保持微屈。落腳方位、足尖外開或內扣、旋轉角度均要求淮確。對馬步、弓步、歇步、虛步、仆步主要五種步法,必須分清主次、先后、虛實。如能做到邁步如貓行,站立似仙鶴,前進似游龍,后退似猿猴,就能達到四平八穩(wěn)。
3、手:練習太極拳的手臂,要沉肩垂肘,要松柔圓活,忌僵忌滯,動作橫豎、順逆、升降、開合,均要作大小不同的弧形或環(huán)形,各關節(jié)、經絡、肌肉纖維要舒松和順。
手的動作配合肘部千變萬化,大家需要加以學習。
動時,以手領肘,以肘領肩;定時,以肩催肘,以肘催手,運行的手臂微有膨脹感,始終要貫串手臂運動時,膊隨肩轉,肘隨腕轉,腕隨掌轉。上下一條線,全憑腰臂轉。開勁如貓捕鼠,合勁似猿攀巖。
總之,全身上下內外,開合收發(fā)的動作姿勢,均能將龍、虎、熊、猿、鶴的五種動物形像反映太極拳上來,取得保健養(yǎng)身的作用,這感覺是很有趣的。正因為如此,太極拳才能長期廣泛流傳,長盛不衰。
4、眼:眼與精神是相聯(lián)系的,眼是最靈敏的部位。整套動作都不離開眼睛,每個動作運行,都要做到瞻前顧后,左顧右盼。一動眼先動,然后手、腳、身跟上去。
老拳譜說:“一轉眼全身全動”, 這就是說:始是意動,繼是內動,然后是形動的鍛煉方法。太極拳精神作用的強弱,往往能集中地通過眼神表現(xiàn)出來。也就是意到、氣到、眼到、神到、形到,一到俱到,一動皆動,意氣神形合一。
此外,耳與眼也有聯(lián)系,當然,耳主要是靜聽,但功夫純熟的人,能以耳代目。
5、螺旋(纏絲)式的練法:太極拳所有動作,都是以源動腰脊,勁貫四梢,順逆旋轉始終不丟掤勁、圓勁。要深刻領會,逆旋為動分,用丹田勁運到四梢,肩催肘、肘催手; 胯催膝、膝催足,是呼氣、是開、是發(fā)勁。
順旋為靜合,將四梢勁以鼓蕩形式,復歸丹田。則以手帶肘、肘帶肩; 足帶膝、膝帶胯,是吸氣,是合,是蓄勁。太極拳一招一式、一舉一動,始終要保持掤勁與圓勁。
手、肘、肩、胯、膝、足都有一個大小不等的環(huán)圈、弧圈、順圈、逆圈、橫圈、直圈等錯綜交織著。這些圈又是以腰為源動。功夫練得越深,內勁質量越高的人,這些圈越小。練習太極拳外形是很重要的,但內氣鍛煉更重要。
二、對稱協(xié)調的五個方面
太極拳的一招一式,節(jié)節(jié)貫串,連貫圓活,綿綿不斷。外形的動勢,內勁的潛力,都是對稱協(xié)調的。它們的規(guī)律是:
1、開合收發(fā):意欲向上,必先寓下。如雙手向后收回,必須先將重心逐漸后移,吸氣將盡時為合、為虛,是蓄勁;雙手轉向前掤、擠、按時,左右胸肌帶動兩肋,先以弧形松沉,繼而沉肩垂肘,動作過半時略有上升,當力點集中到一點時,開襠下沉,雙手隨著腰腿撐力向前發(fā)出,此時,為開為實是發(fā)勁。
2、左右運動:意欲向左,必先右引。如邁左腳,必先將右腰胯下旋落到右胯根處,重心移于右腳,然后邁出左腳。如邁右腳時則反之。每逢左右轉動時。在不失重心前提下要盡可能做到有鼓蕩的S型前進,做到既靈活舒展,又沉著穩(wěn)健。
3.、進退中定: 凡前進時,必有后撐。如手、腳、身軀前進時,必須開襠,足底吸地,內勁由腰襠部位向上翻滾、經過脊背透達掌、指,腰胯要盡量做到再次后撐,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意遠勁長。這就像彈簧式有伸有縮。后退時,主要做到后坐穩(wěn)定,落地生根。
4、動靜相系:如右腳向前邁出,右手臂則向右面展開,左手指尖與左足尖成垂直線,而左手臂要緊隨右手挾出。兩足尖與手指之間,必須保持上下左右相呼應,動靜相系,使動作舒展而不散亂。
又如左腳邁出則右腳為實。動靜作業(yè),得姿得勢,輕靈進退,胸腿相系。此外,必須做到左開右合,右開左合,內開外合,外開內合,開中有合,合中有開,這樣就能達到對稱協(xié)調,動靜相合的目的。
5、對拉撥長,曲中求直: 頭頂百會、頸椎、胸椎、腰椎、骶椎等四大椎,要對準,要松沉垂直,要開襠圓活,足底生根,上下左右、陰陽和合,以脊椎松沉為主,肘關節(jié)、膝關節(jié)做到時伸時縮,伸伸縮縮,時曲時直,曲中求直,總之,太極拳要圍繞著粘連沾隨,將全身“六弓” 做到處處有對拉,意遠勁長。
綜上所述,練習太極拳,一舉一動,始終要以意運氣,以氣運身,做到“意、氣、形” 的統(tǒng)一。習練時,意想人的下丹田有個太極球,此球隨意識的活動而變化,它可大可小,可多可少,可集中壓縮,也可分散輻射,通過經絡,上達心、肺,到達指尖、頭頂(百會),并與上中兩丹田溝通;下可通達會陰,直至足趾。
太極球匯集和散射的過程,也就是拳架出手和收回的過程,無處不走螺旋線,無處不按對稱協(xié)調和對拉撥長,從起勢到收勢,貫徹全過程。
例如預備起勢時,先用意、氣將四梢(尾端)許多球沿經絡匯集到下丹田,此即為合、縮、升之姿勢;經過濃縮后,再用意、氣將這些球散射,壓運到全身四梢(尾端),此即為“開、伸、降” 之姿勢。長此練習,可達內勁充實,強心健體之美妙境界。
零基礎學習太極拳的方法
零基礎如何學太極拳:姿勢要求
頭──保持“虛領頂勁”,有上懸意念,不可歪斜搖擺,眼要自然平視,嘴要輕閉,舌抵上顎。
頸──自然豎直,轉動靈活,不可緊張。
肩──平正松沉,不可上聳、前扣或后張。
肘──自然彎曲沉墜,防止僵直或上揚。
腕──下沉“塌腕”,勁力貫注,不可松軟。
胸──舒松微含,不可外挺或故意內縮。
背──舒展伸拔,稱為“拔背”,不可弓駝。
腰──向下松沉,旋轉靈活,不可前弓或后挺。
脊──中正豎直,保持身型端正自然。
臀──向內微斂,不可外突,稱為“溜臀”、“斂臀”。
胯──松正含縮,使勁力貫注下肢,不可歪扭、前挺。
腿──穩(wěn)健扎實,彎曲合度,轉旋輕靈,移動平穩(wěn),膝部松活自然,腳掌虛實分清。
零基礎如何學太極拳:打拳要領
太極拳十大要領:虛靈頂勁、含胸拔背、松腰、分虛實、沉肩墜肘、用意不用力、上下相隨、內外相合、相連不斷、動中求靜。
、偬擃I頂勁:頭頸似向上提升,并保持正直,要松而不僵可轉動,勁正直了,身體的重心就能保持穩(wěn)定。
、诤匕伪场⒊良绱怪猓褐感、背、肩、肘的姿勢,胸要含不能挺,肩不能聳而要沉,肘不能抬而要下垂,全身要自然放松。
③手眼相應,以腰為軸,移步似貓行,虛實分清:指打拳時必須上下呼應,融為一體,要求動作出于意,發(fā)于腰,動于手,眼隨手轉,兩下肢弓步和虛步分清而交替,練到腿上有勁,輕移慢放沒有聲音。
、芤怏w相隨,用意不用力:切不可片面理解不用力。如果打拳時軟綿綿的,打完一套拳身體不發(fā)熱,不出汗,心率沒有什么變化,這就失去打拳的作用。正確理解應該是用意念引出肢體動作來,隨意用力,勁雖使得很大,外表卻看不出來,即隨著意而暗用勁的意思。
⑤意氣相合,氣沉丹田:就是用意與呼吸相配合,呼吸要用腹式呼吸,一吸一呼正好與動作一開一合相配。
⑥動中求靜,動靜結合:即肢體動而腦子靜,思想要集中于打拳,所謂形動于外,心靜于內。
、呤绞骄鶆,連綿不斷:指每一指一式的動作快慢均勻,而各式之間又是連綿不斷,全身各部位肌肉舒松協(xié)調而緊密銜接。
零基礎如何學太極拳:訓練方法
①靜心用意,呼吸自然,即練拳都要求思想安靜集中,專心引導動作,呼吸平穩(wěn),深勻自然,不可勉強憋氣。
、谥姓彩,柔和緩慢,即身體保持舒松自然,不偏不倚,動作如行云流水,輕柔勻緩。
、蹌幼骰⌒,圓活完整,即動作要呈弧形式螺旋形,轉換圓活不滯,同時以腰作軸,上下相隨,周身組成一個整體。
、苓B貫協(xié)調,虛實分明,即動作要連綿不斷,銜接和順,處處分清虛實,重心保持穩(wěn)定。
、葺p靈沉著,剛柔相濟,即每一動作都要輕靈沉著,不浮不僵,外柔內剛,發(fā)勁要完整,富有彈性,不可使用拙力。
【學習太極拳的基本要求有哪些】相關文章:
學習素描有哪些好處02-10
學習中國舞有哪些好處02-25
適合兒童學習的樂器有哪些01-30
太極拳學習步驟04-02
太極拳的學習原則10-03
學習模特到底有哪些益處03-15
學習爵士舞有哪些好處12-13
學習拉丁舞有哪些益處11-30
學習散打的好處有哪些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