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48式太極拳健康養生的優勢
太極拳運動舒緩,對身體沒有任何刺激,避免了腦卒等突發疾病的發生,練48式太極拳能提高身體素質。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48式太極拳健康養生的優勢,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48式太極拳健康養生的優勢
第一,無條件要求的運動
各種運動,球類、游泳、田徑、瑜伽、橋牌等等,都要求有一定的設施器材、人數、時間,條件才能進行,48式太極拳則不然,它對場地、設施、季節、氣象等沒有特殊要求。
它是人人可練、時時可練、處處可練。無論在室內、室外、庭院、廊廂,房前、屋后,客廳、臥室,拳打臥牛之地足矣!對于修練者更加寬泛自由,身體好的運動量可大,身體差的運動量可少。
太極拳是中國文化非物質遺產,從曾經的默默無聞,至今已是人人皆知,有的人將太極拳當做治病偏方。
年輕一點可跳,年齡大的可站,想出功的可低,想保健的可高,想對抗的可推,想享受的可悠。
美國人對48式太極拳進行研究后,非常佩服中國人的智慧,認為不花一分錢的48式太極拳比現代化的體育設施效果好得多。
第二,運動形式多彩,內容豐富
48式太極拳雖然對客觀條件要求不高,但它的運動形式和內容卻相當豐富,從48式太極拳形式看,有單練拳,有對練拳(推手),有自由搏擊(亂采花)。
中華武術歷史已有多年,太極拳在其中一直是佼佼者,太極拳對當代人的功效更是功不可沒,堅持練習可預防癌癥。
從流派上看,有陳、楊、武、吳、孫。從內容上,拳、劍、刀、槍、棍、鏢、鞭、扇、球等等。從學者可擇其愛之而習。
第三,運動安全系數最高
由于48式太極拳是以手、足、腰劃圈的肢體運動,它的運動規律只是在自己身體周圍手臂和腿能攔阻的自然半徑,更加上它以靜制動的盼、顧后而行的運動特點,很少出現意外的閃失,故習練者受傷的危險基本為零。
第四,防病、抗衰、養生、護命的良方
48式太極拳是練意、練氣、練身、練腦的高度和諧的整體運動。是大腦精微控制下形、神、意、氣密切配合的全身運動,是內練精氣神,外練筋骨皮的內外運動。是提升人體各系統功能的全面運動。
第五,充滿辯證法的哲理文化性
48式太極拳為各界公推為“哲拳”,在它的修煉中處處展現出了民族文化的精粹。48式太極拳是武術中的一門高深拳法。它的理論基礎就是虛實、陰陽、律動、變化的道學之要。它的指導思想就是健康快樂、保命制敵。
48式太極拳以它不俗的內涵包納了各學科的精粹于一生。它和其它運動的最大區別就在于絕大多數的運動都是耗消能量的運動,而48式太極拳則是補充能量的運動。
更準確的說,48式太極拳是以最小的消耗去補足最大的能量的運動。它不追求更高、更強、更快,而是求柔和求順遂,求安舒,不強求,重自然。始終保持在有氧的狀態。
太極拳養生功能
一、 對消化器官的功能
太極拳運動,由于逆式腹呼吸之配合,呼吸深度增大,使橫膈膜上下活動次度隨之增加,促使消化器官功能大增,腸胃積氣消除,保持谷道暢通,經絡與消化系統,得以調劑與改善,營衛吸取與供給充份,同時增大唾腺液分泌功能唾液增加,隨呼吸流入胃中,不但助長胃的消化能力,且有助于人體內的自療機能,預防諸多病變不易發作。
二、 對心臟系統的功能
人在安靜時,毛血管的開放,僅占全體總數量的千分之二點五左右,氣血循環流速遲緩,骨骼肌筋膚發肢體末梢,所需營衛供給量減少,猶如高處自來水管,因水壓或水管淤塞而缺水,人的心臟跳動與血液在血管內,循環流暢與否亦然,人在練太極拳時,由于身體四肢按一定的姿勢與屈度速度收縮屈伸,內氣鼓蕩,動作柔順和緩,促使心臟跳動能力增加壓力加大,血液出入心房量多力大,循環流暢,周身毛細血管全部得到開放擴展。由于血循環速度加快加大,將血液中于滯留的廢棄物質清除,使毛細血管得到充分營衛供給,維護生理機能,免病癥細菌及其它有毒物質侵害,所以對于防治血管硬化、高血壓、心肌梗塞、冠狀心臟病等,都有顯著效果。
三、 對神經系統的功能
依據運動醫學家的研究,太極拳的松、慢、勻、柔、輕靈順暢和微波的起伏動作,可使大腦皮層處于自抑休息狀態,以恢復由于過度興奮,或劇烈動作所造成的機能紊亂。因為在大腦皮層的抑制狀態時,耗氧量減少,腦部血液中含氧量增加,腦電磁波頻率隨之提升,中神經系統主管人體意念活動恢復正常,所以對于失眠、頭暈、神經衰弱等病癥有最好的治療效果。
四、 對呼吸器官的功能
人體的主要呼吸器官是肺,由肺來完成軀體內部與外界的氣體交換,人的呼吸與性別、性齡、身體姿勢、海拔高低、氣溫、氣濕、氣壓、風向、風速等有關,在正常狀況下,男性每分鐘呼吸12至18次,女性13至19次。其臟腑橫膈膜運動一至二公分之間,而練太極拳時,內則由于以意導氣,以氣運身,外則由于肢體配合引導,而使氣布周身肢體膚發,全身毛細孔大開,從全身毛孔所吸入的宇宙真氣,與體內原真之氣在丹田會合融聚,由于逆式腹呼吸作用,不僅使橫膈膜運動增大四至五倍,亦使身軀正直肺活量增大,腰圍減少,醫諺云:腰小一寸延壽十年,周身發育健全,使全身所有器官都發揮應有正常功能,提供每一細胞所需要的營養,發揮潛在自療功能,抑制肌筋萎縮,毛發脫落,骨胳松軟,不僅減緩衰老退化,更能防治呼吸系統諸多病癥。
五、 對臟腑功能的調整
太極拳運動的主要功能,在調節控制臟腑器官功能,據現代醫學研究所得的共同結論:因為人體內臟器官,是由植物神經系統管理,而植物神經又是由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所組成,人體發生許多疾病,都是由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所致,如能時常作緩慢柔和順暢自然的,身體肢體運動與內氣接合互動,與中樞神經調整植物神經系統,維護內部臟腑機能的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的平衡。
有意識主導內外相合而互動的太極拳運動,既可調節內部臟腑機能,亦可營衛滋潤肌筋骨骼,使心率正常氣血更新,胃腸蠕動正常快速,營衛攝取良好,情緒穩定精神飽滿旺盛,袪病健身益壽延年自然成功。
太極拳練習小貼士
打太極拳穩住下盤是關鍵
年逾六旬的方先生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后一直覺得悶得慌,便在朋友們的推薦下,加入了太極拳發燒友小圈子。剛接觸太極拳時,方先生就被它剛柔相濟、婉轉靈活、行云流水、連綿不絕的運動特點迷住了,于是他每天從早到晚刻苦練習。
為增加腿腳力量,盡早達到“足下生根”的境界,他還特意苦練“樁功”。可沒想到,一個月后,他的腳下非但沒有穩如泰山,膝蓋卻疼得鉆心,嚴重時竟然打起了“軟膝”。到醫院檢查后才知道,因為長時間的站樁導致他的膝關節患上了骨關節炎,這讓方先生懊悔不已。
當年,楊式太極拳創始人楊祿禪剛闖北京的時候,其所練的太極拳,被一些人譽為“摸魚拳”。確實,太極拳的很多動作,就跟在水中摸魚一樣,輕靈中帶著沉重(好像有水的阻力一般,漂浮中透著膨脹,膨脹中寓有清明)。
為什么要練摸魚法
練習太極摸魚法,可幫助學練者較快地進入太極拳內在的美妙境界中;可使拳架在演練過程中具有充實感;通過不斷運動腰腎、兩臂,可固本培元,促進血液循環,暢通手三陽經和手三陰經;更重要的是,摸魚法是太極拳每招每式過渡動作的熏蒸,熏蒸日久,則太極拳的每招每式就會有“內容”,就不是“空描”。
正因為如此,太極摸魚法受到歷代太極拳練家的真愛,并流傳下一首歌訣:“空手摸魚非兒戲,看易做易其非易,定住心性補虧損,靜中生動內養氣。空中意動劃圓弧,調和氣血固命門,呼吸自然穩住氣,煉虛成實精自生。”
預備姿勢
身體中正,目視前方(目光三分朝外、七分朝內)。兩腳前后站立,先左腿在前,練一會兒可變右腿在前。
前面的腳,腳尖不要直接朝前,要微微內扣,膝蓋彎曲;后腿不要像弓步一樣膝蓋伸直,而是依然彎曲,腳尖微斜。松膝開胯,重心盡量放在兩前腳掌上,不要落在腳后跟上。
這是太極拳特有的步法—非丁非八、非弓非馬步。隨之,兩臂自然伸出,肘部微曲,空涵兩手掌(手心自然呈現微微內凹的形態),好像兩手上含著氣球一般,手心朝下,與胯等高。
【48式太極拳健康養生的優勢】相關文章:
太極拳的要領11-18
太極拳的特點06-08
太極拳功法要領03-02
太極拳學習步驟04-02
太極拳的學習原則10-03
太極拳的知識教學09-04
太極拳實用口訣11-14
關于太極拳的介紹06-19
太極拳知識大全04-06
怎么練好太極拳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