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夏商周時代的社會教學設計
第5課 夏商周時代的社會
〖內容標準
〔閱讀教材〕
下面給同學們5分鐘時間,請大家認真閱讀教材,看書時用筆標出你認為應該掌握的內容或者你不理解的內容,看完書之后,我會要求大家合上書本,回顧你記憶中的本課內容。
補充:殷墟in1xu1 紂 zhu4 桀ie2 貢賦fu4 嫡di2長子 王畿i1 諸候-諸侯 卿qing1大夫 采邑cai4i4 庶shu4子 犬戎rng2
〔合書布點〕
△學生閱讀完教材后,找學生講述教材內容,根據學生講述的內容采點、布點(板書)。
夏 建立者 亡國者 時間 都城
商 上古三代
(西)周
分封制 目的 方法 相互關系 作用
宗法制 基礎 核心 作用
公元紀年法
△教師做布點小結:
“上古三代”,夏、商、周的內容大家基本上能把握要點,但對于分封制和宗法制,由于涉及到歷史概念的學習,難度比較大,大家做應該說已經很難得了,我希望同學們能以這兩個歷史概念的學習為例,以后學習歷史概念、歷史名詞時,能做到舉一反三,知道從哪幾個方面把握歷史概念、歷史名詞。
〔分層推進〕
△要求學生再讀教材(大約2分鐘)
△快速提問:(5分鐘)
①“上古三代”是哪三代?(夏、商、周)
②“上古三代”各自的起止時間、建立者、亡國者、都城分別是什么?(指導學生閱讀課本第131頁,附錄:“朝代簡表”。同時指導學生看第30頁,“夏商周形勢圖”,指明傳說中“禹都陽城”,陽城在哪里,我們現(xiàn)在還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有各種各樣的說法。“朝代簡表”說夏都在“山西安邑”就是其中一種說法,大家只要記住“陽城”就行了。)
③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有出土文字證實的王朝是____。(商朝。指導學生看第26頁的圖。圖上的文字是甲骨文,有關甲骨文的知識,我們將在后面的課文中學習。)
④什么叫“殷墟”?(商代都城的廢墟,因商朝多次搬遷都城,商王盤庚把商朝的都城遷到殷之后,人們把商朝也稱為“殷朝”。)
⑤什么是牧野之戰(zhàn)?(向學生講明,我們以后還要學到許多戰(zhàn)爭,戰(zhàn)爭與和平是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我們課本中學習到的戰(zhàn)爭在人類歷史中都有其特殊的意義。關于戰(zhàn)爭我們要知道時間、地點、交戰(zhàn)雙方、背景、經過、意義及其作為特殊戰(zhàn)例的代表性。牧野之戰(zhàn)就是一場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zhàn)爭。)
⑥分封制的目的、方法、相互關系、作用分別是什么?(略)
⑦宗法制的基礎、核心、作用分別是什么?(略)
⑧“東周”的建立(時間、都城、建立者)
△處理問題(約15分鐘)
①指導學生看“宗法制示意圖”。(學生問:“如果沒有兒子怎么辦?”)
西周宗法制由層層等級嚴密編織而成的宗法血緣關系網絡,將同姓宗族成員聯(lián)結在一起,起著維護政治等級制度和穩(wěn)定社會秩序的作用。分封制與宗法制是同一的,互相表里。分封制即“封建親戚,以蕃屏周”,它與夏商時代的“方國”有很大的不同,前者是自然形成的,后者則是經過分封自上而下形的。它強化了天子對諸侯的統(tǒng)屬關系,但諸侯在地方上仍擁有地方實權,封國仍是一地方實體,與后代中央集權制下的地方行政組織全然不同。
②公元紀年法 指導學生看課本中的“課外學史”。并補充:公元元年也就是公元1年。公元元年之前為公元前1年,沒有公元0年。計算年代的方法:如果兩個年代都是公元前或都是公元后的,兩數相減;如果兩個數跨公元前后,兩個數相加減1。
〔貫通評價〕
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學習做到以下幾點:
①學習一個王朝要了解它的起止時間、建立者、都城、重要的領導人,重要的制度。
②學習戰(zhàn)爭要掌握它的背景、時間、交戰(zhàn)雙方、經過、結果及其典型性。
③分封制和宗法制作為重要的制度,我們要掌握其實施的目的、方法、作用。
【夏商周時代的社會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品德與社會教學設計03-29
《作為生物的社會》教學設計05-24
能源、材料與社會教學設計11-24
大班社會活動《各種各樣的人》教學設計11-17
鄂教版品德與社會《出行指南》優(yōu)秀教學設計11-10
教學設計02-11
幼兒園中班社會《小狗小貓會傷人》教學設計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