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級會計師《高會實務》案例分析訓練題
導讀:成功與不成功之間有時距離很短只要后者再向前幾步。自己打敗自己是最可悲的失敗,自己戰(zhàn)勝自己是最可貴的勝利。下面是小編收集的2017年高級會計師《高會實務》案例分析訓練題,就跟隨百分網小編一起去了解下吧,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持續(xù)關注我們應屆畢業(yè)生考試網!
臺灣家具業(yè)曾在1990年前享譽世界。但隨著環(huán)境變化和大陸開放后臺灣產業(yè)外移,截止目前,留在臺灣的家具生產廠家不到30%,外銷產值每年不到新臺幣15億元;而內銷市場由于IKEA、HOLA等外國企業(yè)搶占50%以上份額,導致許多企業(yè)面臨困境。于是很多企業(yè)紛紛引入平衡計分卡,希望幫助企業(yè)走出困境。
2012年臺灣某家具公司年初的客戶量為2000個,年末的客戶量為2100個,2012年新增客戶量為300個;2012年該公司為新增客戶王先生提供的服務成本為5000元,在該客戶獲得的凈利潤為400元。2012年平均每件家具的加工時間為40小時,檢測時間為2小時,等待時間為3小時,移動時間為4小時。2012年年初的員工總數為820人,年末的員工總數為850人,員工流失人數為100人。
要求:
(1)回答平衡計分卡中“平衡”的含義;
(2)回答在顧客層面,需要設定哪些業(yè)績指標;
(3)計算該家具公司2012年的客戶保有率、客戶獲得率;
(4)計算該家具公司2012年針對新增客戶王先生的利潤率;
(5)計算2012年該家具公司的生產周期效率;
(6)計算2012年該家具公司的員工流失率;
(7)回答要有效使用平衡計分卡,將平衡計分卡的四個層面與公司戰(zhàn)略相整合,需要遵守的三個原則。
【正確答案】
(1)平衡計分卡中的“平衡”包括如下含義:
、儇攧諛I(yè)績與非財務業(yè)績的平衡;
②與客戶有關的外部衡量以及與關鍵業(yè)務過程和學習成長有關的內部衡量的平衡;
③領先指標和滯后指標設計的平衡;
、芙Y果衡量(過去努力的結果)與未來業(yè)績衡量的平衡。
(2)在顧客層面,管理者需要首先確定細分市場和細分客戶,然后設定相應的業(yè)績指標來考核其業(yè)務單元開發(fā)并維持目標細分客戶的能力。具體的業(yè)績指標包括市場份額、客戶保有和忠誠度、客戶獲得率、客戶滿意度、客戶盈利性。
(3)客戶保有率=(2100-300)/2000×100%=90%
客戶獲得率=300/2000×100%=15%
(4)該客戶利潤率=400/5000×100%=8%
(5)生產周期效率=40/(40+2+3+4)=0.82
(6)員工流失率=100/〔(820+850)/2〕×100%=11.98%
(7)①各個層面的指標間具有因果關系;②結果計量指標與業(yè)績動因相關聯(lián);③與財務指標掛鉤。
【答案解析】
【該題針對“業(yè)績評價方法的改進”知識點進行考核】
【高級會計師《高會實務》案例分析訓練題】相關文章:
《高會實務》案例分析題08-23
高級會計師《高會實務》案例分析題及答案07-15
2017高級會計師《高會實務》案例分析題10-14
高級會計師《高會實務》案例分析及答案10-21
2017年高會《高會實務》案例分析及答案08-24
2017高會《高會實務》案例分析模擬題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