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花漸凋疏不耐風(fēng)原文翻譯及賞析2篇 《浣溪沙》 譯文
浣溪沙·花漸凋疏不耐風(fēng)原文翻譯及賞析2篇 《浣溪沙》 譯文1
原文:
花漸凋疏不耐風(fēng),畫簾垂地晚重工,墮階縈蘚舞愁紅。
膩粉半沾金靨子,殘香猶暖繡熏籠,蕙心無處與人同。
翻譯:
⑴不耐風(fēng)——經(jīng)不注風(fēng)吹,湯顯沮謂“不耐風(fēng)”是創(chuàng)新之語句。
⑵“墮階”句——落花片片,似含愁飄舞,落于階前的苔薛之上。愁紅:指落花。
⑶“膩粉”句——涂著脂粉的臉上還沾著黃星靨。金靨子:黃星靨,古時(shí)婦女面部妝飾。明楊慎《丹鉛錄》:“唐韋固妻少為盜所刃,傷靨,以翠掩之。女妝遂有靨飾。”又唐段成式《酉陽雜俎》:“今婦人面飾用花子,起自上官昭容,所制以掩黥跡。”《花間集》中,“翠靨”、“花靨”、“金靨”、“金靨子”、“星靨”均指此種妝飾。
⑷蕙心──既指落花之心,又指閨人之心,雙關(guān)。
賞析:
這首詞是詠落花之作。上片寫落花的景象。花影稀疏,風(fēng)吹殘片,紛墜階庭。“舞愁紅”,寫落花紛飛之狀,帶有感情色彩。此時(shí),更覺空堂寂寞了。
下片寫觀花之人,有美人遲暮之感。她面飾不整,半著金靨,留著殘妝;薰香尚暖,她的心別有一股滋味,是人們難以理解的。聊聊數(shù)語,將綠衣斑斑,倚欄聽落花流水的空閨佳人,那萬般無處著的凄婉之情描述得栩栩如生。“蕙心無處與人同”一句,非深情者不能道出。
浣溪沙·花漸凋疏不耐風(fēng)原文翻譯及賞析2篇 《浣溪沙》 譯文2
五代:孫光憲
花漸凋疏不耐風(fēng),畫簾垂地晚重工,墮階縈蘚舞愁紅。
膩粉半沾金靨子,殘香猶暖繡熏籠,蕙心無處與人同。
譯文:
花漸凋疏不耐風(fēng),畫簾垂地晚重工,墮階縈蘚舞愁紅。
膩粉半沾金靨子,殘香猶暖繡熏籠,蕙心無處與人同。
注釋:
花漸凋疏不耐風(fēng),畫簾垂地晚重工,墮(duò)階縈(yíng)蘚(xiǎn)舞愁紅。
不耐風(fēng):經(jīng)不注風(fēng)吹,湯顯沮謂“不耐風(fēng)”是創(chuàng)新之語句。愁紅:指落花。
膩粉半沾金靨(yè)子,殘香猶暖繡熏籠,蕙心無處與人同。
金靨子:黃星靨,古時(shí)婦女面部妝飾。蕙心:既指落花之心,又指閨人之心,雙關(guān)。
賞析:
這首詞是詠落花之作。上片寫落花的景象。花影稀疏,風(fēng)吹殘片,紛墜階庭。“舞愁紅”,寫落花紛飛之狀,帶有感情色彩。此時(shí),更覺空堂寂寞了。
下片寫觀花之人,有美人遲暮之感。她面飾不整,半著金靨,留著殘妝;薰香尚暖,她的'心別有一股滋味,是人們難以理解的。聊聊數(shù)語,將綠衣斑斑,倚欄聽落花流水的空閨佳人,那萬般無處著的凄婉之情描述得栩栩如生。“蕙心無處與人同”一句,非深情者不能道出。
【浣溪沙·花漸凋疏不耐風(fēng)原文翻譯及賞析 《浣溪沙》 譯文】相關(guān)文章:
浣溪沙·荷花原文翻譯及賞析09-09
浣溪沙·春情原文,翻譯,賞析08-20
浣溪沙原文及賞析08-29
浣溪沙原文賞析02-24
浣溪沙·閨情原文翻譯及賞析08-14
浣溪沙·波面銅花冷不收原文翻譯及賞析09-09
浣溪沙·楊花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8-15
浣溪沙·春情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8-17
浣溪沙·水滿池塘花滿原文及賞析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