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食育學期計劃復習課程
日子在彈指一揮間就毫無聲息的流逝,相信大家對即將到來的工作生活滿心期待吧!是時候寫一份詳細的計劃了。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計劃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最新整理食育學期計劃復習課程,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情況分析
由于社會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發現吃飯已經不再只是填飽肚子那么簡單。因為不良的飲食習慣引起的生活方式疾病問題、飲食安全問題、食品傳統與文化的繼承問題、文化沖突引起的農業貿易摩擦問題等等,都使得許多有識者對食育的必要性開始關注。因此本學期我班新添了一門食育課。
幼兒現狀:
1、幼兒營養不良與營養過剩現象并存。一方面,幼兒的營養不良生長遲緩,另一方面,營養過剩問題同樣存在。
2、蛋白質和無機營養素的攝取量明顯不足,其中鋅、鐵、鈣缺乏較高。
3、飲食習慣更是令人擔憂,兒童挑食、偏食、暴飲暴食、拒食等不良飲食習慣非常普遍。
學校體檢齲齒人數達到了百分之四十幾,齲齒除了口腔沒有及時保潔外,最大的原因就是過多食用精細食物和甜食造成的,成天拿蛋糕當主食,喜吃甜食的;還有些孩子只喜歡吃肉,不吃菜;有些只吃菜,不吃肉的;口渴了只喝碳酸飲料喝不慣白開水;饑一頓、飽一頓,三餐沒規律的,餓了就吃零食;嗜食烤制、腌制、深加工食品,不知道這些食品里含了多少食品添加劑、致癌物質。還有就是對食物的浪費,不喜歡吃的就扔、就倒,造成了大量食物消費。要改變這一現狀,有必要在提倡德智體美勞育同時,提倡食育。有效的食育應該從兒童開始。所以說幼兒園開展食育課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工作思路
通過營養知識的普及,以及通過科學合理的喂養,家庭及社會的影響,讓孩子們從兒童時期逐漸對一系列健康美味的食物形成牢固的印象,并逐漸把良好的飲食習慣,以及對健康有益的食譜和攝食方式,變成自己固定的生活習慣,自覺地體現在現實生活中。
三、主要工作
(一)每周開設一節食育課,教師針對幼兒的發育特點制定食育課教案。例如兒童對色彩敏感這一天性,把食物按天然顏色分成五色,即白、黃、紅、綠、黑。白色是指主食米、面及雜糧,是提供熱量的食物。黃色代表各種豆類和豆制品,富含植物蛋白質,其中又以豆腐、豆芽菜等最易消化吸收。紅色代表畜禽肉類,含豐富的動物蛋白及脂肪等營養素。綠色代表各種新鮮蔬菜和水果,是提供人體所需維生素,膳食纖維和礦物質等,以深綠色的葉菜最佳。黑色代表可食的黑色動植物,如烏雞、甲魚、海帶、黑米、黑豆、黑芝麻及各種食用菌。在食育課上用食物的圖片來教孩子們辨別食物的五色,引導他們每餐根據五色食物原則來搭配膳食。
(二)先教孩子什么是健康的和不健康的食品,對身體有什么好處和危害,然后再讓孩子們自己選擇食物,用一些獎品來激勵。
(三)教師給孩子們上餐桌禮儀課。餐桌上鋪上漂亮的餐布,最好色彩鮮艷點,這樣能增加食欲,教一些基本的餐桌禮儀,可以培養孩子專心吃飯、喜歡吃飯的習慣,這不僅是食育,同時也是一種素質教育,培養孩子選擇食物的能力和了解什么食物有益于健康的能力,把食育的理念植入他們的`腦中。
(四)提倡“體驗式食育”。即讓孩子和家長或老師一起走進菜場、廚房、農田,接觸最本真的食物。孩子大部分生活在農村,家里都有小菜園,讓孩子跟著父母親手實踐,種些小青菜、蕃茄、豆夾等植物,觀察植物的生長過程,在這過程中可以介紹一些蔬菜的生長方式、營養成份及對身體的好處,然后等蔬菜成熟后,親自采摘,有可能的話指導他們做一些簡單的烹飪,讓孩子們品嘗自己親手種的蔬菜。建立起“孩子”與“食物”的親近感,培養孩子對食物的感情,逐漸改正一些挑食、偏食、浪費食物等不良習慣。
(五)經常開辦家長營養講座。幼兒食育是否有成效,家長是一重要因素,家庭是孩子生長的第一生長環境,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家長的營養教育觀念和方法與學校應保持一致,這樣才能讓幼兒食育更有成效。開設家長營養講座,把一些基礎營養知識和兒童的食育知識傳播給家長。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是國家未來的棟梁,從小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打下堅實的身體素質基礎,在家庭、學校和社會三方共同的作用下,在幼兒教學中融入食育。
【最新整理食育學期計劃復習課程】相關文章:
小班教育隨筆食育01-24
小學家長育子經驗交流材料整理07-07
數學乘法整理與復習05-13
數學整理復習資料02-23
地理復習資料整理01-26
高中數學復習整理05-12
數學整理復習方法必看12-27
小學語文復習資料整理07-30
最新高三數學復習知識點整理五篇分享12-07
數學《數的世界》整理與復習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