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皇恩·騎馬踏紅塵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原文:
感皇恩·騎馬踏紅塵
宋代:趙企
騎馬踏紅塵,長安重到,人面依前似花好。舊歡才展,又被新愁分了。未成云雨夢,巫山曉。
千里斷腸,關山古道,回首高城似天杳。滿懷離恨,付與落花啼鳥。故人何處也?青春老。
譯文:
騎馬踏人紅塵,再次來到京城,戀人的容貌還像以前一樣如花一樣漂亮。和舊愛的歡聚才開始,又要離別,帶來了新的憂愁。與戀人沒能完成云雨歡會,天就要亮了。
遠隔千里,令人腸斷;翻越穿行于關山古道之間,回頭悵望京都高城和天際一樣遙遠,如同天外一樣遙遠不可見。滿懷的離愁別恨,都交付給落花和啼鳥。戀人在何處呢?青春在離愁中,已經迅速地逝去了!
注釋:
感皇恩:詞牌名,原為唐教坊曲名,雙調六十七字,上下片各七句四仄韻。新愁:此指乍見又別之愁。巫山曉:暗示又將分離。
千里斷腸,關山古道,回首高城似天杳(yǎo)。滿懷離恨,付與落花啼鳥。故人何處也?青春老。
天杳:和天際一樣遙遠。也:語助詞。
賞析:
詞的上片寫乍逢又別的惆悵,下片寫已別還思的眷戀。全詞描寫了詞人與故人暫聚又別為內容,抒發人生易老、聚少離多的悲苦心情。這首詞在藝術上,層層渲染。如寫離別,從初別時的留戀之情,到別后的種種離愁,后來的“滿懷離恨”,步步遞進,頗具韻味。
上片寫與故人久別重逢的相聚之歡,但歡不掩悲。內容鋪展,井然有序。“騎馬踏紅塵,長安重到,人面依前似花好”之句,是先寫又回“長安”,重見故人“紅塵”一詞,在這里除了指熙熙攘攘的繁華所在外,也可指隨風化塵的遍地落花。這樣一來,其中也便含有歸來晚、春已老的慨嘆;蘊義頗豐。“人面依前似花好”之句可知這個久別重聚的故人應是詞中男主人公所愛戀的女子。
“舊歡才展”四句寫剛聚又散、歡中帶悲、悲歡混雜的情緒。“未成云雨夢、巫山曉”這里使用巫山云雨的典故,暗喻男女歡會之情,對多情人偏偏不能常會、歡會時短的情景作進一步渲染,意思是說:與久別的戀人還未能很好地再續前緣,就被無情的黎明破壞了。
下片抒寫才相逢又分手遠去的.悲苦心情。“千里斷腸”三句是寓情于景,凄凄涼涼:迢迢千里作遠別,已令人心痛腸斷;翻越穿行于關山古道之間,回頭悵望京都高城已不可見,如仙的美人已隔在漠漠云天之外,這更摧人心肝。
“滿懷離恨,付與落花啼鳥”二句則是直抒胸中的無可奈可之情:把離情別恨交付給落花,交付給啼鳥。這是典型的移情手法,用花自飄落、鳥自啼鳴象征人生聚散無定、一切都由它去吧的消極心緒。
“故人何處也?青春老”句中的“故人”,即詞中男主人公所戀之人:令人系戀難忘的故人如今在哪里?人生苦短,青春華年的離愁的催化下,已經迅速地逝去,全詞便在充滿憂傷地對戀人呼喚與思念中結束。
這首詞風格悲涼深沉而渾樸,手法多樣。尤其在布局謀篇方面更具特色,它層次分明、結構緊湊,一環扣一環,層層鋪展,把詞中人悲歡離合的每一個感情節奏,都強烈地顯示了出來。
【感皇恩·騎馬踏紅塵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相關文章:
楚辭招魂是為誰寫的原文注釋08-08
喬山人善琴的原文以及翻譯09-18
看破紅塵的句子07-04
女人看破紅塵的句子07-04
英文簡單演講稿及翻譯06-22
勵志英文演講稿及翻譯06-22
運動會精彩描寫及段落賞析06-13
電影《踏血尋梅》中經典臺詞10-10
騎馬記事作文02-18
陳情表原文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