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桃紅·雜詠原文及賞析
盍西村的小令中有組曲《小桃紅·雜詠》,共八首。這首是其中之一。下面小編帶來的小桃紅·雜詠原文及賞析,大家參考。
小桃紅·雜詠原文及賞析 篇1
原文:
海棠開過到薔薇,春色無多味。
爭奈新來越憔悴。
教他誰?小環也似知人意,疏簾卷起,重門不閉,要看燕雙飛。
賞析:
元人散曲集《梨園樂府》收盍西村以《雜詠》為題的〈小桃紅〉曲八首,這首列第四。八首曲不是統一的題材,看來列第一、二的屬于嘆世感時的作品;三至八首風格、內容相近,尤以三至七首與許多詠春夏秋冬四季的曲子格局手法相似,從春詠到秋。這一首詠的是暮春。
一年四季,不同的花應不同的節候而開。春蘭秋菊,夏荷冬梅;花的榮滋,花的凋殘,這一切往往使感情豐富,對時令特別敏感的詩人們生出無限感慨。“海棠過后到薔薇”,海棠、薔薇都是美麗的,詩人本無所愛憎。但薔薇比海棠開放略晚,海棠綻蕊,還是春意盎然;而薔薇著枝,便是春色將殘了。“開過”、“到”兩詞透露了抒情主人公對時光流逝感傷的信息。下句“春色無多味”就進一步說明由于春的逝去,大自然已經失去它的魅力。春的消逝固然可惜,但是“無味”的感覺主要還是來自抒情主人公自身。文人多情,無端地也會見花落淚,但本曲的主人公卻并非如此。“爭奈新來越憔悴”。
“爭奈”,豈料之意。他近來愈加憔悴,出乎他的意料,更非他的意愿,然而內心折磨的確使他日趨瘦損。他空間有什么苦痛?曲的上半沒有透露。可是以下一轉,主人公表示了他的一個愿望:他希望有人能將小庭深院的“疏簾”卷起來,“重門”打開,他要看那在春風中比翼翱翔的雙雙燕子。可是這事“教他誰”去做呢?心事是不能道破的。
這時一個小丫環果然這樣做了。她將“疏簾卷起”,“重門不閉”。呀,這小丫環是知道我的心意了嗎?也許并不。但她使我如愿以償,我是深深感謝的,因此我覺得她“似知人意”。至此,作者雖然仍沒有直接說出他憔悴的原因,但我們已能從他的意愿中窺測到他內心的隱秘。他為什么“要看燕雙飛”?當然是因為他自己是形單影只、寂寞孤凄的.。但他卻不甘寂寞,他希望自己也能成雙成對,像那幸福的燕子一般。下半曲的這一轉就使得前面略顯沉重壓抑的氣氛有了回旋,使作品產生了一些歡快的意味。同時它也啟發人的思考:主人公的愿望是美好的,合理的,卻為什么得不到呢?原來他是生活在“庭院深深深幾許”、“簾幕無重數”的環境之中的。那么“他”就應該是“她”,是一位鎖在深閨中的女性了。這樣,她的苦悶,她的追求,也就完全可以被我們所理解和給予深深的同情了。
這首曲沒有多少描寫鋪敘而是直抒胸臆,但又婉曲深致而不直露,風格頗類李清照。其所取意象,也使我們聯想到那首著名的《如夢令》:“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盍西村小令大多為寫景之作,而且色調明麗,情緒歡快,且多為直接抒寫自身見聞和情感,這首小令卻摹擬一位女性的口吻,寫她的生活和內心,表現了一些壓抑和怨慕之情。因此與他作相較,在統一的風格中,這首小令又是別具一格的。
小桃紅·雜詠原文及賞析 篇2
小桃紅·雜詠
盍西村〔元代〕
綠楊堤畔蓼花洲,可愛溪山秀,煙水茫茫晚涼后。捕魚舟,沖開萬頃玻璃皺。 亂云不收,殘霞妝就,一片洞庭秋。
賞析
該曲描寫洞庭秋景,動靜結合,相映成趣,給讀堤留下了洞庭之秋的萬種風情。
首而“綠楊堤畔蓼花洲”,寫到綠楊,蓼花,帶有普遍性、典型性,但一寫堤岸,一寫州,傍水而更得生機,綠楊與紅蓼相映,美景與野趣頓現眼前。
次而“可愛溪山秀”,著意點明景色之美,且將目光從近處的堤岸縱送至遠處,水光山色成為綠楊,蓼花的美麗背景。
“煙水茫茫晚涼后”,這時蒼茫的入目景色使人微覺惆悵,捕魚小舟沖破了湖水的平靜。在這漸歸沉寂而又漣漪微動之時,隨著情緒的波動,抬起的目光從低處的水移向高處的天,只見夕陽的余暉之下,亂云未收,殘霞似錦,裝點洞庭秋色,一片茫然,無際無涯,與湖波相映,更加美麗,壯觀。最后兩而寫“妝就”“一片洞庭秋”的同時,也托出了作堤心中的欣喜,雖未言情而情從景出。
【小桃紅·雜詠原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小桃紅·滿城煙水月微茫》原文及賞析11-19
詠桂原文及賞析10-15
《螃蟹詠》原文及賞析10-15
《詠萍》原文及賞析10-15
《詠瀑布》原文及賞析11-19
《詠荔枝》原文及賞析10-19
螃蟹詠原文及賞析10-18
《臺山雜詠》元好問原文注釋翻譯賞析04-12
詠螢火詩原文及賞析10-15
南鄉子·詠瑞香原文及賞析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