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草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原文:
春草
明代:楊基
嫩綠柔香遠更濃,春來無處不茸茸。
六朝舊恨斜陽里,南浦新愁細雨中。
近水欲迷歌扇綠,隔花偏襯舞裙紅。
平川十里人歸晚,無數(shù)牛羊一笛風。
譯文:
嫩綠柔香遠更濃,春來無處不茸茸。
春天來了,到處是一片蔥蘢的綠色,柔嫩的芳草,散發(fā)出陣陣清香,極目眺望,只見越往遠處,草色越是濃密。
六朝舊恨斜陽里,南浦新愁細雨中。
想起六朝舊恨,南浦送別的場景。再回到眼前的景物,在迷離的草色中。
近水欲迷歌扇綠,隔花偏襯舞裙紅。
水邊的春草和野花都似乎變成了當年的歌扇和舞裙,當年的歌扇和舞裙化作了今日的春草和野花。
平川十里人歸晚,無數(shù)牛羊一笛風。
平川十里,牧入暮歸,在茫茫的草色中,只見無數(shù)牛羊在慢慢蠕動,晚風習習,傳來一陣陣悠揚的笛聲。
注釋:
嫩綠柔香遠更濃,春來無處不茸(róng)茸。
茸茸:茂盛的樣子。
六朝舊恨斜陽里,南浦(pǔ)新愁細雨中。
六朝:歷史上吳、東晉、宋、齊、梁、陳皆建都與南京,因此稱為六朝。南浦:泛指水濱。后多指以送別之處。
近水欲迷歌扇綠,隔花偏襯舞裙紅。
歌扇:唱歌時用的扇子。
平川十里人歸晚,無數(shù)牛羊一笛風。
賞析:
《春草》是楊基的代表作,寫于南京。融融春輝,激起了詩人對生命意義的沉思。卻又寓情于景,自然流出,不著痕跡。
首聯(lián)“嫩綠柔香遠更濃,春來無處不茸茸”,以寫實領起,春天來了,到處是一片蔥蘢的綠色。柔嫩的芳草,散發(fā)出陣陣清香,沁人肺腑。極目眺望,只見越往遠處,草色越是濃密,仿佛整個宇宙都浸透了濃濃的`春意。此時此地,游子的心情又是如何呢?
頷聯(lián)“六朝舊恨斜陽里,南浦新愁細雨中”,翻空。寫出兩種不同的愁滋味。上句有芳草斜陽想起六朝舊恨,與唐代詩人韋莊的名句“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臺城》)出于同一機抒。下句由細雨春草想起南浦傷別。這兩句一句吊古,一句傷別,情景不同,卻都是因春草惹起的愁思,隱含了詩人對人生的感慨,立意恰與李白《憶秦娥》同。
“近水欲迷歌扇綠,隔花偏襯舞裙紅”頸聯(lián)回想到眼前景物,在迷離的草色中,我們?nèi)钥煽闯隽療熁ǜ栉璧暮圹E。在詩人眼里,水邊的春草和野花似乎都變成了當年的歌扇和舞裙,當年的歌扇和舞裙又化作了今日的春草和野花。歷史與現(xiàn)實奇妙地交織在一起,構成一部夢幻般的圖畫。
“平川十里人歸晚,無數(shù)牛羊一笛風”,結尾兩句翻出新意,平川十里,牧入暮歸,在茫茫的草色中,只見無數(shù)牛羊在慢慢蠕動,晚風習習,傳來一陣陣悠揚的笛聲。六朝舊夢已完全隱去,代之而起的是一幅充滿了田園氣息的牧人晚歸圖。
從整體上了。這首詩以春草為題,借題發(fā)揮,寫出了詩人對生命意義哲理性審視,以及他對理想生活方式的朦朧追求,同時,又筆筆緊扣主題,幾乎每一句都有春草的風情在搖曳,意境雋永,余韻不絕,不失為寫景詠物詩中的珍品。
【春草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相關文章:
牡丹賦原文、注釋及賞析11-22
深慮論原文、注釋及賞析10-26
杜鵑行原文、注釋及賞析10-18
驄馬原文、注釋及賞析10-16
民勞原文、注釋及賞析10-15
蜀國弦原文、注釋及賞析10-15
詠菊原文、注釋及賞析10-15
秋來原文、注釋及賞析10-15
《秋思》原文及翻譯賞析10-19
《落日》原文及翻譯賞析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