獄中寄子由二首·其二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原文:
獄中寄子由二首·其二
宋代:蘇軾
柏臺霜氣夜凄凄,風動瑯珰月向低。
夢繞云山心似鹿,魂飛湯火命如雞。
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后牛衣愧老妻。
百歲神游定何處,桐鄉(xiāng)知葬浙江西。
譯文:
柏臺霜氣夜凄凄,風動瑯珰月向低。
寒霜之氣讓御史臺獄的夜晚更加凄楚寒涼,風吹動了檐角上的鈴鐸發(fā)出陣陣聲響,月亮漸漸向天邊下落。
夢繞云山心似鹿,魂飛湯火命如雞。
夢里向往云山的那顆心像鹿一樣奔跑,可現(xiàn)實里的自己就像將被扔進鍋里煮的雞。
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后牛衣愧老妻。
眼前浮現(xiàn)出我的孩子們的面容,身后只有草蓑,我這樣貧窮愧對跟自己受苦多年的妻子了。
百歲神游定何處,桐鄉(xiāng)知葬浙江西。
我死后埋葬在哪里呢?漢代的朱邑曾在桐鄉(xiāng)為吏,因深受百姓愛戴,被葬在桐鄉(xiāng),我也希望自己能葬在浙西一帶。
注釋:
柏臺霜氣夜凄凄,風動瑯(láng)珰(dāng)月向低。
柏臺:又稱作烏臺,御史臺前種了許多柏樹,烏鴉經(jīng)常棲息在樹上面,于是老百姓將御史臺叫作烏臺。瑯珰:鈴鐸。
夢繞云山心似鹿,魂飛湯火命如雞。
眼中犀(xī)角真吾子,身后牛衣愧老妻。
牛衣:給牛抵御寒冷的草蓑。
百歲神游定何處,桐鄉(xiāng)知葬浙江西。
神游:人死的諱稱。
賞析:
這首詩寫詩人獄中凄慘的生活和對家人懷念的感情。這兩首詩意境妻涼,感情真摯,心理描寫動人。
詩的前兩句描寫御史臺森然陰風陣陣的蕭瑟環(huán)境,蘇軾在陰冷孤寂的獄里睡不著,想起面對劊子手的情形,心驚膽戰(zhàn)。
第三、第四句用“命如雞”表達出蘇軾對自我命運任人魚肉的無奈和沉痛。這是一個亮節(jié)高格者的悲嘆,不管身處何地何時,蘇軾都始終追求這種自由、自我的堅定人格。
第五句和第六句是蘇軾覺得自己罪無可赦,思念起孩兒們,希望他們的`才華和能力都平常就好,能夠平安喜樂才是最重要的。自己快要死了,還沒讓妻子過上富貴平安的日子,覺得特別愧對共患難過的妻子。這其中不無詩人悟透人生,平常就好的淡泊哲理。
結尾兩句,蘇軾希望葬在為官過的杭州。這表現(xiàn)出蘇軾的忠直秉性,展現(xiàn)出他當官為民的作為和風骨。
在這首詩中,蘇軾寫了對妻子兒女的想念、對自己的感懷,還有自已死了之后尸體埋葬何地的囑托。其哀傷之情濃郁,昔日氣勢全然不見,所以讀此詩又不同于蘇詩其他之作,別有一種情深凄愴之感。
【獄中寄子由二首·其二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相關文章:
《次元明韻寄子由》原文及賞析10-15
怨詩二首·其二原文、注釋及賞析10-15
寄人原文,注釋,賞析10-15
贈別二首·其二原文及賞析10-16
《贈別二首·其二》原文及賞析10-15
江陵愁望寄子安原文及賞析10-15
懷澠池寄子瞻兄原文及賞析10-15
《夢李白二首·其二》原文及賞析10-16
中秋見月和子由_蘇軾_原文及賞析11-20
《憑闌人·寄征衣》原文及翻譯賞析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