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餉菊有感原文翻譯及賞析
野人餉菊有感
[明代]張煌言
戰罷秋風笑物華,野人偏自獻黃花。
已看鐵骨經霜老,莫遣金心帶雨斜。
譯文及注釋:
這是一首詠物詩。古人詠菊之作很多,但此詩為作者一念觸發,靈感倏至而作。
頭二句寫作詩緣起,鄉居野處的百姓出于對隱居的英雄的敬佩,相贈菊花。首句“戰罷秋風笑物華”,起勢不凡,一個“戰”字,一個“笑”字,使橫戈疆場而又樂觀堅貞的民族英雄形象躍然紙上。次句“鄉人偏自獻菊花”,是對抗清英雄的崇高禮贊。詩的一、二句創造了賞菊的感情環境。
后兩句則筆勢急轉,“已看鐵骨經霜老,莫遣金心帶雨斜”是全詩最鏗鏘有力、動人心魄的詩句。詩人由對自身的抒寫轉入對菊花的描繪。野菊挺秀的枝莖和燦然如火的黃花激發許多聯想。花莖雖已經霜,仍不失挺撥咄咄之勢;“鐵骨”一詞擬化出不畏風霜的菊花的偉岸不群的品格。詩人以憐惜的筆調寫出對不畏風雨的菊花的愛護。后二句雖然字面上全為詠嘆菊花的字句,但從字里行間可以看出野菊經霜不老的傲岸實為詩人自身凜凜正氣的象征。無疑,后兩句仍是在抒寫詩人自己的豪情氣概。
前兩句是敘述,敘述中充滿詩情,后兩句借景抒情!肮恰迸c“心”都將菊花擬人化,賦予菊以人的性格!肮恰庇谩拌F”字修飾,“心”用“金”字限定,既寫出了菊花的.凌霜貞姿,又寫出了詩人的英雄品格。全詩寫菊,又是寫人,是寫景,又是抒情,菊與人,景與情,洽合無間,融為一體。
此詩嚴格說來,不是純粹的詠物詩,因為詩人的感情、精神時時介入其間,不過借菊花象征而已。但野菊的自然情態處處與涌蕩于詩人胸中的奔逸之情相合,所以詩人才得以借菊花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就實質而言.作者描繪菊花的詩句已創造出一種藝術形式,從而將主體感情固著其中,菊花成為詩人情感的一個對等物。
賞析:
這是一首詠物詩。古人詠菊之作很多,但此詩為作者一念觸發,靈感倏至而作。
頭二句寫作詩緣起,鄉居野處的百姓出于對隱居的英雄的敬佩,相贈菊花。首句“戰罷秋風笑物華”,起勢不凡,一個“戰”字,一個“笑”字,使橫戈疆場而又樂觀堅貞的民族英雄形象躍然紙上。次句“鄉人偏自獻菊花”,是對抗清英雄的崇高禮贊。詩的一、二句創造了賞菊的感情環境。
后兩句則筆勢急轉,“已看鐵骨經霜老,莫遣金心帶雨斜”是全詩最鏗鏘有力、動人心魄的詩句。詩人由對自身的抒寫轉入對菊花的描繪。野菊挺秀的枝莖和燦然如火的黃花激發許多聯想;ㄇo雖已經霜,仍不失挺撥咄咄之勢;“鐵骨”一詞擬化出不畏風霜的菊花的偉岸不群的品格。詩人以憐惜的筆調寫出對不畏風雨的菊花的愛護。后二句雖然字面上全為詠嘆菊花的字句,但從字里行間可以看出野菊經霜不老的傲岸實為詩人自身凜凜正氣的象征。無疑,后兩句仍是在抒寫詩人自己的豪情氣概。
前兩句是敘述,敘述中充滿詩情,后兩句借景抒情!肮恰迸c“心”都將菊花擬人化,賦予菊以人的性格!肮恰庇谩拌F”字修飾,“心”用“金”字限定,既寫出了菊花的凌霜貞姿,又寫出了詩人的英雄品格。全詩寫菊,又是寫人,是寫景,又是抒情,菊與人,景與情,洽合無間,融為一體。
此詩嚴格說來,不是純粹的詠物詩,因為詩人的感情、精神時時介入其間,不過借菊花象征而已。但野菊的自然情態處處與涌蕩于詩人胸中的奔逸之情相合,所以詩人才得以借菊花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就實質而言.作者描繪菊花的詩句已創造出一種藝術形式,從而將主體感情固著其中,菊花成為詩人情感的一個對等物。
【野人餉菊有感原文翻譯及賞析】相關文章:
野人送朱櫻原文及賞析10-15
《野人送朱櫻》原文及賞析10-18
送菊_胡銓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10-18
詠菊原文、注釋及賞析10-15
《惜黃花慢·菊》原文及賞析10-16
《秋思》原文及翻譯賞析10-19
《落日》原文及翻譯賞析02-28
不第后賦菊 / 菊花原文及賞析10-18
望月有感原文及賞析10-16
《殿前歡·對菊自嘆》原文及賞析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