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岳王墓原文翻譯及賞析
原文:
謁岳王墓
[清代]袁枚
江山也要偉人扶,神化丹青即畫圖。
賴有岳于雙少保,人間才覺重西湖。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山水也需要杰出的人物扶持,西湖的天然景色已入化境,本身就是一幅美不勝收的畫圖。
天下人之所以開始更加敬重西湖,覺得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主要是西湖畔有了岳飛和于謙的祠廟和墳墓。
注釋
謁(yè):到陵墓致敬。岳王墓:即岳飛的墳墓。
江山:江河和山嶺,即大自然的山水。
神化:出神入化,形容技藝高妙到了極點。
丹青:朱砂和石青,是中國古繪畫中常用的顏色。
岳于雙少保:指岳飛和于謙,他倆曾官封少保,兩人的墓都在西湖邊。
賞析:
首句“江山也要偉人扶”,寫得十分凝重,即山水也需要杰出的人物扶持,也可以理解為國家社稷也需要杰出人物扶持,出句不凡。次句“神化丹青即畫圖”,指的是西湖的'天然景色已入化境,本身就是一幅美不勝收的畫圖。作者是來謁墓的,之所以要對眼前景色來一番議論,是富有深意的,作這番鋪墊是為了彰顯作者心中的崇敬之情,三、四句“賴有岳于雙少保,人間才覺重西湖”即道出了原委,這是因為僅有西湖的自然景觀是不夠的,還需要人文景觀的支撐,如此方能相得益彰,景觀的內涵才能體現,特色才能凸顯。天下人之所以開始更加敬重西湖,覺得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主要是西湖畔有了岳飛和于謙的祠廟和墳墓(岳飛葬于西湖的棲霞嶺下,于謙葬于西湖的三臺山中),岳飛和于謙,一為南宋的民族英雄,一為明代的民族英雄,兩人都是一身正氣、一塵不染的清官,又都是遭到昏君、奸臣陷害致死,歷代受人敬仰和紀念。明代詩人張煌言詩云:“日月雙懸于氏墓,干坤半壁岳家祠”,概括十分精辟。它表明,人民心中有桿秤,孰忠孰奸墓前分。
【謁岳王墓原文翻譯及賞析】相關文章:
過陳琳墓_溫庭筠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10-15
《謁金門·春半》原文及賞析10-15
謁金門·示知命弟原文及賞析10-15
《謁金門·花過雨》原文及賞析10-15
謁金門·雙喜鵲_王庭筠的詞原文賞析10-15
《秋思》原文及翻譯賞析10-19
《落日》原文及翻譯賞析02-28
《送王郎》原文及賞析10-16
送吳先生謁惠州蘇副使原文|翻譯|賞析10-18
《烏江項王廟》原文及賞析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