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區域活動中師幼互動研究小結
本學期中班年段就《如何加強區域活動中師幼互動》的專題研究,我們嘗試在班上創設一個豐富多樣的、多功能多層次的、具有選擇自由度的活動區,讓每個孩子主動參與其中自主活動,教師則在此過程中觀察、了解幼兒,根據幼兒的差異,個別化地進行指導,使區域活動有利于幼兒自我學習,滿足幼兒發展的需要。活動開展中取得一些成績,現總結如下:
1.充分發揮區域的實效性
教師放手讓孩子們大膽地去參加區域活動,去布置活動的場所,并且逐漸把集體活動內容融入到區域活動中,使他們在區域同伴之間共同學習、共同操作、共同探索,從而得到發展,得到提高。另外教師開動了腦筋,采取多種形式,真正發揮區域活動的實效性,讓各區域都“活”起來。首先,我們觀察了解幼兒區域活動的情況,了解孩子們喜歡玩什么,不喜歡玩什么,并采取相應的措施,引導孩子主動參與各區角的活動。
2.材料投放有計劃、有目的
材料投放是區域活動的物質支柱,是幼兒活動的工具,材料投放的是否得當,對幼兒的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因此我們應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教育目標及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投放材料。對材料的投入做到有計劃、有目的,不是把材料一下子投入進去,而是分期分批的不斷更新,由易到難,不斷吸引孩子主動參與活動的興趣,使他們有新鮮感。 其次還充分發動家長和幼兒齊動手,收集廢舊物品及半成品材料和復合材料,制作一些活動中所需要的,豐富的、有吸引力的活動材料,這樣可以讓孩子家長知道哪些廢舊物品有使用價值,知道一物能多用,并能主動幫助幼兒園收集材料,同時還能培養孩子做個有心人,關心集體、勤儉節約的良好品質。增強了家園的密切聯系。 在活動中我們鼓勵孩子以物代物進行游戲,拓展游戲情節,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及動手能力,使幼兒的已有經驗在游戲過程中得到豐富擴展和提高。
3.教師注重觀察,有目的地對幼兒進行有效指導
教師在指導區域活動時,觀察了解在先,介入指導在后,通過觀察理解幼兒的活動意圖、思維方式,并對幼兒的活動水平做出正確的診斷,在此基礎上因勢利導,幫助幼兒實現自己的構想,并促使幼兒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并能根據觀察結果調整區角的位置、材料,使其更適合幼兒的水平、興趣和需要。
(1) 在活動區域中,首先我們相信孩子,通過觀察,我們看到幼兒并不是一些“無知無能”的弱小群體,而是一群非常能干、富有創造性的小主人。
(2)在幼兒活動中,我們關注幼兒的活動,了解當前幼兒已有的經驗是什么,觀察幼兒對什么感興趣,考慮教師應在哪方面給予幫助,特別是幼兒在活動時,我們不能急于用自己心目中的游戲水平做標準去要求幼兒.幼兒在游戲中應有自由選擇與自主決定的權力與可能。我們認識到游戲過程是幼兒探索和發展的過程,教師不能急于求成,要學會觀察等待,觀察幼兒在游戲中的行為表現,言談舉止,先觀察再指導或多與處理好游戲中主客體關系,給幼兒自由選擇與自己決定的權利,使我們組織的活動成為幼兒“真正的游戲”,而不致使游戲失去“靈魂”。
(3)我們運用了帶有啟發性、建議性的語言來指導引導孩子們,主動地去參與活動。 但是活動中我們還存在一些問題:個別幼兒的區域記錄方法還不夠理解,還需我們加以引導。有的幼兒區域活動積極性還需提高。 總之,解決區域活動中的主要障礙,不僅是方法問題,更重要的是教師觀念的轉變,只要我們教師樹立正確的區域活動觀念,努力做好師幼互動,把區域活動作為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基本活動,不斷開拓活動空間,解放孩子,讓孩子們在玩中求發展,發揮區域活動的實效性,使每個區域真的活起來,促進幼兒全面發展也是我們的目的所在。
【區域活動中師幼互動研究小結】相關文章:
大班幼兒區域活動中沖突與對策研究小結03-15
區域活動教研小結10-23
工作小結-區域活動08-04
區域活動教研小結03-12
觀實驗幼大班區域活動的感想12-03
【薦】區域活動教研小結11篇11-02
【熱門】區域活動教研小結3篇09-30
中班教養隨筆:區角活動案例反思師幼互動10-20
幼兒園區域設置教研的活動小結12-01
新進中師生教師培養小結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