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紋枯病的防治手段和注意事項
小麥紋枯病在小麥不同生育時期,均可受感染,小麥出苗后,在土壤中越夏的病菌侵染麥苗的地下莖和莖基部葉鞘。到小麥返青后,受害麥苗基部葉鞘上出現淺褐色橢圓形或菱形病斑,中部灰色,邊緣褐色,有的`病斑輕度縱裂。
小麥進入拔節期以后,正是紋枯病侵略莖稈的時候,但在這一時期,由于小麥紋枯病主要發生在植株的莖基部,癥狀隱蔽,容易被人忽視而錯過最佳防治時機。
當病菌由葉鞘侵入莖稈后,常引起莖壁壞死變軟,病部縱裂,植株失水枯死,遇到風雨天氣,發生倒伏而造成嚴重減產。一般病田減產10%左右,重者可減產30%~40%。
1、防治方法
防治小麥紋枯病應合理灌水,防止旺長,避免株間長期濕度過大,并及時清除田間雜草。小麥紋枯病藥劑防治的關鍵時期是返青拔節期。眼下正是麥田澆水的時候,也是紋枯病隨水擴散的時候,如果此時不防治,就會侵入拔節后的小麥第一莖節而破壞莖稈。藥劑防治一般畝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75克,或25%丙環唑乳油20~30毫升噴防。
2、噴藥時注意事項
①要重點噴遭紋枯病侵染的莖部。
②一畝地應用兩桶水噴防。如果上年麥田白穗較多,則一定要加大到三桶水的用藥量。小麥紋枯病一般防治兩次,第一次在病株率達20%~30%時施藥,第二次在10~15天后進行。
【小麥紋枯病的防治手段和注意事項】相關文章:
垂盆草的栽培方法和病蟲防治09-02
關于痱子和癤子的防治的教案01-30
談數學領域的創新方法和手段05-30
小麥煎餅的散文精選05-22
職業病防治計劃和措施05-11
水葫蘆的危害和防治方法建議07-25
蠟葉杜鵑的病蟲害和防治方法12-16
關于貴賓犬飼養和疾病的防治09-13
職業病預防措施和防治01-31
小麥生產實習報告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