蠟葉杜鵑的病蟲害和防治方法
蠟葉杜鵑經常被人們種植在家中當觀賞花卉,但是這種靚麗的花也非常容易受到各種病蟲害的侵襲。下面小編整理了蠟葉杜鵑的病害和蟲害防治方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蠟葉杜鵑的病蟲害防治
葉腫病
葉腫病是一種真菌引發的病害,多發于春夏交替和秋冬交替的時節,特別春末的時候發病最為嚴重。該病主要發生在嫩葉和新芽上,發病之后葉片會膨脹浮腫,患處正面會呈球形凸起。開始的時候會有淺紅的斑點,然后斑點會慢慢變成褐色并在葉表出現白色的粉末,之后斑塊全部變成黑褐色,整個葉片腫脹蜷曲,最后病葉枯死凋落。
防治方法:在病斑擴大并產生白色的粉末之前盡早剪除發病的葉片,注意不要將病葉置于盆土中不顧,要全部遠離植株進行焚毀。摘除病葉后,向植株噴涂代森鋅藥液進行殺菌治療。
葉斑病
葉斑病是蠟葉杜鵑常見的一種病害,一般在潮濕的`梅雨季節多發。開始的時候發病出會生出一些小小的褐色斑點,然后斑點會漸漸增大、顏色變暗,形成黑褐色的病斑,斑塊上還會出現黑色的斑點,最后葉片變黃,枯萎凋落。葉斑病對蠟葉杜鵑的生長有很大的影響,不但會影響本年的花期開花情況,還會影響次年的花苞形成。
防治方法:發現葉腫病之后要盡快剪除病葉,然后向植株噴涂托布津藥液進行治療。
葉蠟病
這種病一般由蚜蟲引起的感染導致發病,發病時,葉子的尖端會產生一層白色或者淡粉色的蠟狀物質,引起葉片蔫萎脫落。
防治方法:首先要將受到感染的全部病葉清理掉,然后向植株噴涂含銅制劑進行治療。平日養護可以噴灑殺蟲藥劑來防治蚜蟲和其它的同類害蟲。
黃化病
蠟葉杜鵑比較喜歡弱酸性的土壤環境,如果土壤偏堿性,就會導致葉子枯黃壞死;如果養護不恰當,水分過多或過少、施肥不及時、光照補充足等等任何一個因素出問題都會導致蠟葉杜鵑出現黃化病癥。防治黃化病,要在日常注意按照需求合理進行栽培。
軍配蟲
這種害蟲常集聚在葉片背面吸食汁液為生,會導致病葉出現一些白色泛黃的斑點,影響植株的生長。防治這種病害可以噴涂辛硫磷等藥液進行除蟲。
短須螨
該蟲一般在夏季大量繁殖,以植株的汁液為食。發病后會導致葉子大片脫落,十分影響植株的生長,類似的還有葉蜂和介殼蟲等?梢杂盟幬镞M行殺蟲或者手動除蟲。平時要注意環境的通風透氣等,及時噴灑藥物殺菌,合理養護進行預防。
蠟葉杜鵑的整形修剪和花期控制
修剪整形
蠟葉杜鵑的生長能力非常強,因此要注意及時修剪來保持整體的造型美觀。
在幼苗時期,主要是進行摘心修整。當年生的枝條在長到約五厘米長的時候就要把心芽摘除,這樣每條新枝的頂部都會再萌發兩到三個新芽,堅持摘心有利于幫助植株增加分枝,使其枝葉更加繁茂、樹冠更加立體。
在幼苗時期長出來的花苞也要立即除掉,減少營養成分的消耗,有效促進枝葉的生長。
在生長期枝條增生過密時,要盡快將樹冠內部過于密集的細枝、殘枝和弱枝修剪掉,提高樹冠的透風透光性,促進良好的發育。
已經成型的植株要在每年的花期之后或者秋天越冬之前進行修剪。此時的修剪要剪去新生出的嫩枝,這些枝條會妨礙植株的整體生長,浪費很多養分,所以要及時剪掉,并同時配合修剪樹冠里面過于密集的弱枝和病枝,有利于提高開花的數量和質量。
在成年植株生長減慢開始衰退的時候,要對整體進行修剪,此時修剪是為了節省養分,為枝干提供足夠的養分保持生長,并刺激新枝的增長。
花期控制
蠟葉杜鵑的花期是可以通過調節溫度來控制的。
如果想要讓花期提前到來,可以把杜鵑放在平均溫度約為20-25℃的溫暖環境中,注意時常在往杜鵑植株上灑水來保持葉片的濕潤,空氣的濕度最好控制在80%以上,大約四十到五十天天左右就可以讓蠟葉杜鵑提前開花。
如果想使其延期開花,可以在蠟葉杜鵑的花苞萌發之后,將環境溫度控制在2-4℃,減少水分的提供,等到土壤干燥時再澆水,就能延緩花朵的開放,想讓其開花的話,只要提前半個月把植株逐步移到適宜開花的正常溫度環境中就可以了。
蠟葉杜鵑的繁殖方式
扦插
扦插繁殖是杜鵑花栽培中應用最多的繁殖方法,一般在5-6月份剪取健壯的半木質化的新枝,長約5-8厘米,剪除下部葉片,保留頂葉2-3片作插穗,插穗基部最好用吲哚丁酸或ABT生根粉等溶液浸蘸處理,然后扦插在疏松透氣、富含腐植質的酸性土壤中,溫度保持在20-25℃,遮陰并經常噴霧保濕,以促進萌發新根。
嫩枝
嫩枝繁殖是用劈接對于難以成活的名貴品種如西鵑等,先剪去嫩枝約3-4厘米作接穗,將基部用利刀削成楔形,用毛鵑作砧木,采用嫩枝劈接,然后置陰棚下用塑料薄膜綁扎,并用塑料袋將接穗和砧木一起罩住保濕。
【蠟葉杜鵑的病蟲害和防治方法】相關文章:
紫松果菊的病蟲害和防治方法12-16
白蠟樹的病蟲害和防治方法11-27
山育杜鵑的常見病蟲害防治11-27
鳥舌蘭的病蟲害及防治方法12-16
水飛薊的病蟲害防治方法12-15
蒲公英的種植管理技術和病蟲害防治08-31
兔耳蘭的繁殖方式和病蟲害防治11-17
病蟲害防治實結10-02
垂盆草的栽培方法和病蟲防治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