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立定跳遠的注意事項
我們都知道每個運動項目都有它的技巧和注意事項,那么立定跳遠這個運動項目有什么注意事項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立定跳遠的注意事項,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一、 兩腳平等站位
對于兩腳站法,常被人忽視。體育教材對這個問題說法不一:有的“兩腿稍分”;有的要求“兩腳與肩同寬”。至于站成什么姿勢,教材沒有具體明確規定,因而大多數的體育教師采用“八”字型站法。
二、 兩臂的擺動與呼吸的配合
擺臂與呼吸合理配合很重要。在教學中,預擺時臂放松由下向上慢擺到頭上,跟著輕松地吸氣,而后兩臂由上向兩側后方而呼氣。當要起跳前兩臂則快速地由下向上擺到頭上,現時隨之快而深地吸一口氣隨下擺至兩側后方,動作一樣快,但此時不是呼氣,而是憋氣。這樣為肌肉起跳前提供最大的能量,增強肌肉起跳時的瞬間爆發力。
三、 身體重心前移
在教學中,我的做法是:當起跳前,隨著兩臂由上而下向兩側后方擺時,上體前傾,隨之兩臂彎屈成半蹲姿勢,腳跟提起,用前腳掌抓地,控制身體平衡,重心隨著前移。盡管重心前移不很大,但卻很重要。
四、 蹬擺是關鍵
起跳時的蹬擺效果如何,是決定身體騰起遠度的重要因素。在教學中,對兩臂起跳時的擺法,為此我采用跳高起跳時兩臂的擺法,但方向不是只向上,而是向前上方擺。起跳時,兩腳用前腳掌迅猛蹬地,同時兩臂由兩側后方向前上方做強有力的擺動,使身體向前上方騰起。
在做運動之前最好先進行熱身運動,這樣就不會導致第二天腿酸等癥狀。對于那些要進行立定跳遠這項運動的朋友們,一定要記住上文的注意事項,以免在運動中出現其他不必要的麻煩。還有一定要注意安全,任何東西都沒有絕對的安全。
立定跳遠動作要領
完整的立定跳遠技術動作由預擺、起跳、騰空、落地四個部分組成。
1、預擺:兩腳左右開立,與肩同寬,兩臂前后擺動,前擺時,兩腿伸直,后擺時,屈膝降低重心,上體稍 前傾,手盡量往后擺。
要點:上下肢動作協調配合,擺動時一伸二屈降重心,上體稍前傾。
2、起跳騰空:兩腳快速用力蹬地,同時兩臂稍曲由后往前上方擺動,向前上方跳起騰空,并充分展體。
要點:蹬地快速有力,腿蹬和手擺要協調,空中展體要充分,強調離地前的前腳掌瞬間蹬地動作。
3、落地緩沖:收腹舉腿,小腿往前伸,同時雙臂用力往后擺動,并屈膝落地緩沖。
要點:小腿前伸的時機把握好,曲腿前伸臂后擺,落地后往前不往后。
立定跳遠練習注意事項
1、盡量選平坦又不過于堅硬的地面進行練習,如蹍道、土地、地板地、沙坑等。過滑的地面不宜練習。
2、提高爆發力的練習,重復次數一般不超過10次。提高力量耐力的練習,重復次數必須在10次以上,并盡可能增加重復次數。
3、立定跳遠動作中,從起跳到落地瞬間的幾個身體相關關節的角度(8個角度),對跳遠成績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以下各部位的角度較適合初中學生:踝角53~57°,膝角90~96°,髖角59~76°,臂角36~44°,起跳角 42~45°,前屈角53~58°,前伸角136~140°,落地角64~71°。
踝角、膝角、髖角的角度決定初速度的大小,角度偏大影響肌肉用力強度,角度偏小影響肌肉用力速度。臂角的大小取決于肩部的柔韌和擺臂的速度,臂的擺動對維持身體平衡有一定作用,同時對動作幅度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前屈角、前伸角是人體的空中動作。前屈角過小使得失重感增大,迫使人體過早落地。前伸角是落地前小腿與大腿的夾角,小腿前伸會增加遠度,小腿前伸越大越好。這兩個角不但影響空中動作質量,對落地角也有直接影響。落地角對成績有影響,在維持身體平衡的前提下,以落地角小為好。
4、在練習中,只有抓住力量與技術兩個主要矛盾,充分重視力量練習,不斷改進技術,把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不斷提高立定跳遠的成績。
立定跳遠輔助練習
1、蹲跳起這是主要發展腿部肌肉力量和踝關節力量的練習。
動作方法:雙腳左右開立,腳尖平行,屈膝向下深蹲或半蹲,兩臂自然后擺。然后兩腿迅速蹬伸,使髖、膝、踝三個關節充分伸直,同時兩臂迅速有力向前上擺,最后用腳尖蹬離地面向上跳起,落地時用前腳掌著地屈膝緩沖,接著再跳起。每次練習15~20次,重復3~4組。
2、單腳交換跳這是發展小腿、腳掌和踝關節力量的練習。
動作方法:上體正直,膝部伸直,兩腳交替向上跳起。主要以踝關節的力量起跳,用前腳掌快速蹬地跳起,離地時腳面繃直,腳尖向下。原地跳時,可規定跳的時間(30秒~1分鐘)或跳的次數(30~60次)。行進間跳時,可規定跳的距離(20~30米)。以上練習重復2~3組。
【立定跳遠的注意事項】相關文章:
中考體育立定跳遠練習注意事項11-25
立定跳遠教案08-26
中考體育立定跳遠11-23
學立定跳遠作文01-18
立定跳遠教學設計02-10
立定跳遠教案范文06-16
立定跳遠教學設計10-30
中考體育立定跳遠規則01-26
中考體育立定跳遠測量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