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倫佐的油的讀書筆記
為人父母,這個“人”就是自己的孩子。當孩子健康成長,父母自然是滿心歡喜;當孩子生病時,父母會著急上火;當孩子得了不治之癥后,父母又該怎樣呢?
美國電影《羅倫佐的油》就講了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
羅倫佐是奧多內夫婦唯一的兒子。1984年初,一直活潑可愛的孩子表現出一些異常行為,愛動,有時不理人,動不動發脾氣,甚至是狂叫。夫妻倆帶著孩子去看醫生,檢查發現血濃度指標異常,疑似“腦白質病變”,罕見于5-10歲的兒童,無法治愈,而這時羅倫佐剛好6歲。
夫妻倆不愿接受這個結論,便到最權威的醫院去檢查,結果確診為該病,并說明是由母親遺傳所致。
父親仍然不甘心,自己去醫學圖書館查資料,結論是該病無一例外變好。
至此,夫妻倆陷入絕望和痛苦之中。
也許是因為該病罕見無治,有的醫學研究者將此作為課題,想找到治療的辦法。其中有一個科研小組想通過改變飲食成分來減少病人脂肪酸的增加,邀請羅倫佐參加試驗。
夫妻倆有些猶豫。飲食實驗需要較長周期,而這種病發展很快,但他們又沒有其它辦法。抱著一線希望,他們答應參加。
試驗一段時間后,孩子的病情沒有得到控制,更加嚴重了。
無奈之下,他們又選擇在一家醫學院化療。每次治療,醫院都當作教學案例,請來眾多學生觀摩。眼看著孩子頭發掉了,說話不清楚了,也不能下地走路了,當媽的心急,跟醫院大吵一架,停止了化療。
正在這時,該病的基金會聯系上他們,請他們去參加病友互助會。他們抱著多了解一些情況的想法去了,其中的議題就有食療的案例。他們以自己的經歷反駁,卻遭到專家們的指責。
眼看著兒子的病情一天天嚴重,夫妻倆心急如焚,又毫無對策,結局似乎已定。
轉機出現在一閃念。
當父親凝視無助的.兒子時,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目前的醫學體系,都是將自己的兒子當作研究對象,通過試驗,取得數據,探討某種治療方法。這樣一來,成了孩子在為醫學服務,而不是醫學在為孩子服務。顯然,科學家的利益與家長不同。
誰來拯救兒子?
唯有依靠父母。
問題一旦想明白,夫妻倆似乎有了無窮的動力。他們查找資料、分析試驗中的矛盾,找出重點所在,再與專家探討,終于找到了一種精煉的橄欖油,服用后效果很好,超高的指標開始下降,夫妻倆興奮不已。
當指標降到50%后,便不再降低,怎么也到不了正常值。而這時的兒子開始出現疼痛和顫抖,癱瘓在床,吞咽困難,離死亡已經不遠了!
這時候,醫生放棄,護士退卻,妹妹也勸他們不能只顧小孩不顧自己,夫妻倆相互責怪,大吵一架!
之后便陷入沉思。父親想到了一個道理:解決問題,不僅要有方法,還要弄清楚其中的原理。
他又去查資料,問專家,像做學問一樣鉆研進去,并為此專門寫了兩篇論文,得到專家的認同。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在兒子7周歲的晚上,父親夢見有一種酶,可以讓指標恢復正常。
他又找到一篇論文,說菜籽油中有一種成分可抵制脂肪酸。他聯系上英國的一位老專家,請專家提煉出來,兒子用后血濃度指標逐漸恢復正常。
再之后,兒子睜開了眼睛,并可以用眼睛表示是否聽到故事,還能活動手指了。
到此電影拍攝時,羅倫佐已經14歲,恢復了視力,能簡單發聲,大大超過了同類病人的壽命。
為人父母,誰也不愿意這種事情落到自己頭上。但事情一旦降臨,躲是躲不掉的。羅倫佐父母為兒子所做的這些事,足以讓人感到他們身上的潛力巨大。
恐怕連他們自己也沒有想到,他們對兒子的愛,化作一種強大的動力,促使他們變被動為主動,研究病情,弄懂機理,尋找方法,將絕望變為希望,將自己從外行變成內行,潛力之大,能量之足,遠遠超出了人們的想象。
人的潛能需要激發。羅倫佐父母的潛能靠什么激發出來?
我覺得,除了對兒子的愛以外,還有父母的責任。
他們兩次改變兒子的用油或需要增加劑量前,都咨詢過專家,專家總是不能給出確定意見。專家強調,自己的意見應建立在數據研究之上,而這種治療方法沒有先例。而作為患者的父母,兒子是他們的唯一,且時間不等人。最后就變成了專家不能做的,家長可以做!專家說要對所有病人負責,而父母只需要對自己的子女負責。
也許正是這種他人無法替代的責任,讓他們采取了積極行動,并義無反顧,執著前行,讓自己的潛能變成了顯能。這種由父母的無限責任激發的巨大潛能,不僅延長了他們兒子的生命,也推動了醫學科學走到更遠的地方。
【羅倫佐的油的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佐賀的超級阿嬤讀書筆記01-09
《佐賀的超級奶奶》讀書筆記12-16
著名思想家羅家倫的主要作品介紹01-26
《羅生門》讀書筆記10-26
賣油翁讀書筆記02-06
《斗羅大陸》讀書筆記05-07
《羅生門》讀書筆記范文11-21
羅恩老師的奇跡教育讀書筆記08-12
《羅恩老師的奇跡教育》讀書筆記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