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培養不同年齡寶寶的說話能力的方法有哪些
寶寶開始咿呀學語,父母總是很高興,但是,要想幫助寶寶提高他的說話能力,父母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語言”是人與人溝通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當寶寶咿呀學語時,相信每位父母都是由衷地高興。但是,父母要知道,想幫助寶寶提高他的說話能力,有很多的技巧和方法,我們來了解一下0-3歲寶寶的說話能力如何培養。
按照寶寶的不同年齡來進行說話能力的培養
0-1歲的寶寶
1、注視寶寶的眼睛和其說話。
和孩子的第一階段溝通方式就是“眼光交流”,寶寶們通過看見媽媽的說話與表情來奠定對“說話方式”的認識。
2、與寶寶接觸的任何時候都要與其說話。
每一次的聲音交流都會讓寶寶的聽覺變敏銳,不管是換尿布、喂奶或洗澡時,都要隨時隨地保持與寶寶說話的習慣。
3、及時回應寶寶的咿呀自語。
只要媽媽經常回應,寶寶也會開始學著表現自己的感覺,而且情緒也會更明顯易懂,在與寶寶應答時最好邊說邊撫摸寶寶,更能強化親子的交流。
4、鼓勵寶寶表現自己。
跟寶寶玩手帕游戲或鼓勵寶寶把兩手伸直說“抱抱”,或找玩具等,讓寶寶表現自己,這對于日后勇于自我表達的說話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5、善用寶寶喜歡模仿的特性。
寶寶通常喜歡模仿大人做動作,最簡單的就是揮揮手說“再見”等,利用這種愛模仿的特性,趁機教寶寶各種配合手勢的單字,并反復的練習,這樣寶寶馬上就記住了。
1-2歲的寶寶
從這個時期起,媽媽和寶寶的交流對話豐富而頻繁的話,寶寶學會說話的時間更快。
1、教寶寶練習發音。
把單詞的發音嘴型做給寶寶看,反復幾次以后,寶寶也會試著發出正確的音了。
2、配合肢體語言來說話。
與寶寶說話時,配合肢體語言還輔助引導寶寶,如用手指身體的各部位,配合說話、或者邊做“坐跑站跳”等動作,邊說這些單字,不但增加趣味感,也讓寶寶更容易記憶。
3、以句子的形態和寶寶說話。
1歲以前教的“花”、“水”等單字,現在起要開始對寶寶說長一點的句子,如“好漂亮的花”、“我想要喝水”等,利用寶寶已經懂的單字并加入新單字來延伸連結出句子,讓寶寶練習真正的說話方式。
4、有耐性的等待寶寶的反應。
這階段的寶寶對大人的話似懂非懂,自己所會的單字語言也有限,但偏偏又非常愛表達,這時父母就必須很有耐性等寶寶慢慢地說、清楚講明白,降低寶寶的挫折感,才能順利讓他升級到下一個說話的階段。
5、經常帶寶寶外出觀察。
帶寶寶去公園散步或坐車等,并配合教寶寶說相關的字句,也許寶寶無法一時間馬上記住,但讓寶寶接觸更寬廣的視野,也是奠定說話基礎的步驟。
2-3歲的寶寶
這個時期的寶寶會的單字雖然多,但還無法用完整的句子來表達自己的思想,也總是反復說著“那個”、“不是”等字句,這時必須開始用敘述及形容的句子來教寶寶說話。
1、描述式的說話法。
如果媽媽要回答寶寶的說話,也盡量使用連結性的句子,當寶寶說“那個、那個”,即使媽媽知道“那個”是什么,也必須回答“是這個餅干嗎?”或“是放在桌上的玩具嗎?”,務必引導寶寶再回答出“對,是那個餅干”等句型。媽媽此時的任務在于訓練寶寶開口說話,而不是拿“那個”餅干讓寶寶閉嘴。
2、說較長的句子時要段落分明。
當媽媽說較長的句子時,得注視寶寶的反應,配合明顯的肢體動作,段落清楚地說給寶寶聽,來訓練寶寶的“聽話”能力。
3、練習讓別人了解寶寶的表達意思。
常常遇到一些寶寶說的話只有身邊的媽媽才聽得懂,別人要了解寶寶說的話還得先通過媽媽的“翻譯”。因此為了避免這種現象,也為了讓寶寶能增加信心跟外人交流,平常就得訓練寶寶發出正確的音和正確的單字或句子,而不是只有母子倆才知道的幼兒式語言。
4、給寶寶適當的獎勵。
當寶寶能說出較長的句子,或者說出新學會的單詞,都要馬上給寶寶一個擁抱并稱贊他,然后再附和地說一次,寶寶就會清楚知道自己的表達正確,而更有興趣說話了。
5、把寶寶說的話畫成圖貼起來。
當寶寶說的句子或內容,用簡單的圖畫表現出來,如“今天跟媽媽去散步”便以此為內容畫出來,可以增加寶寶的聯想能力和記憶能力。
【培養不同年齡寶寶的說話能力的方法有哪些】相關文章:
寶寶能力培養方法有哪些04-19
培養寶寶說話的能力的辦法05-01
培養寶寶的抓握技巧和認知能力的方法有哪些10-11
不同年齡寶寶的洗澡方式有哪些04-29
父母培養寶寶感知力的方法有哪些08-29
培養幼兒寶寶好性格須知的要點與方法有哪些09-06
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方法有哪些10-18
改善寶寶說話的方式有哪些02-18
寶寶補鈣方法有哪些06-29
真菌培養及鑒定方法有哪些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