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培養幼兒寶寶好性格須知的要點與方法有哪些
幼兒時期正是孩子性格塑造的關鍵時期,很多家長不知道該如何塑造孩子的良好性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培養幼兒寶寶好性格須知的要點與方法有哪些,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性格表現受外在情境制約。
幼兒的性格常常受外在情境的制約。比如一個孩子摔倒了,如果家長表現得十分鎮靜,而且鼓勵他自己站起來,他可能“勇敢”地自己站起來;相反,如果家長顯得十分慌張,急忙去安慰、攙扶,孩子則可能表現得“嬌氣”,哭哭啼啼地靠家長攙扶。又如,一個孩子伸手搶奪別的小朋友的玩具,如果遭到家長或老師的批評或責備,則可能表現得“害臊”,反之,如果受到家長或老師的慫恿,則可能變得更加“粗野”、“霸道”。這種情境性制約作用還在孩子性格表現的指向性方面明顯地表露出來。比如,在嚴厲的爸爸面前,顯得十分老實、聽話,少言寡語;而在對他百依百順的媽媽面前,則顯得放縱、執拗,而且嬌言昵語地喋喋不休。假定是在既溫和又善教的父母面前,則有可能變得既活潑又聽話。當然,不論哪種表現,開始階段都是穩定的。但是,久而久之,在同類情境的反復感染下,則可能逐漸變成穩定的性格。為此,應當注意,從小就為孩子創設培養良好性格的必要情境。
二、對客觀現實缺乏穩定的主觀態度和與之相適應的行為習慣。
由于幼兒性格受外在情境制約,極不穩定,故而難于形成對客觀現實的穩定態度,也不可能全面形成各種行為習慣。幼兒只在同自己生活關系密切的方面形成一些習慣,并且隨之形成較為穩定的主觀態度。比如,他睡覺必須用自己蓋慣了的被子,如果突然給他換了被子,則會引起他的不快或不安,有時甚至招得他又哭又鬧。但即使是這類已經形成的行為習慣,也不是不可改變的,因之而形成的主觀態度同樣也可以進行改造。在更多的方面,幼兒對現實的主觀態度及行為習慣,還是受外在情境及成人態度和行為習慣的影響。比如,幼兒對人、對事的評價主要依賴于成人的評價,尤其是父母和老師的評價。幼兒的行為方式主要模仿成人的行為方式,尤其樂于模仿父母、兄姐或老師的行為方式。他們缺乏獨立的意向和行為習慣。
三、性格具有極大的可塑性。
既然幼兒對客觀現實缺乏穩定的主觀態度和行為習慣,性格表現更多地受外在情境的制約,故而其可變性、可塑性較大。比如,孩子本來是活潑的、好動的、愛說的,但在老師過分嚴厲的要求下,孩子變得既不敢動,又不敢說,好似讓人牽著線動的小木偶。久而久之,孩子的主動精神會受壓抑。反之,一個性格較為孤僻、沉默寡言的孩子,如果能到一個生動活潑的幼兒集體中生活,也有可能變得愛說愛笑,樂于同小朋友交往。
四、性格的分化不像青少年或成人那樣明顯。
幼兒年齡小,經歷簡單,經驗不多,自我意識遠未成熟,心理狀態和行為習慣也不穩定,這些都導致幼兒的個性特征的表現遠不如其他年齡孩子的個性特征表現明顯。比如,一般地說,幼兒都比較活潑、愛動,不大懂得什么叫發愁、苦惱。可以說,合群者多,孤僻者少;愛說者多,寡言者少;樂動者多,沉靜者少;活潑者多,愁苦者少。
幼兒性格的培養要針對上述特點,有的放矢地進行。
首先,應為幼兒創設發展良好性格的生活環境。既然幼兒性格的發展受情境的制約,因而為他們提供發展良好性格的生活環境是十分有益的。這種生活環境應該具有以下特點:第一,生活內容豐富。幼兒處在長身體長知識階段。有強烈的求知欲望,只有豐富的生活內容才能滿足他們這種欲望,并使他們在不斷增長見識的過程中增強自知、自信和自尊。第二,生活氣氛輕松。幼兒活潑好動,喜愛輕松、歡樂的生活氣氛。在這種氣氛中生活,能使他們精神舒暢,愛說好問,形成開朗的性格。第三,人際關系和諧。幼兒樂于同他人交往,更希望同他人和諧相處。在這種交往關系中,幼兒容易形成真摯、坦率、誠實的性格和喜歡合群,樂于助人的行為習慣。第四,道德情操高尚。性格的發展同道德的發展有關系。幼兒在接受道德觀念的影響或模仿道德行為的時候,在接受道德情操熏陶的時候,必然同時自覺或不自覺地使自己的性格受到影響。比如,孩子的父母處處講文明、有禮貌,孩子就比較容易形成待人和氣,為人謙遜的品格;反之,孩子的父母常常打架、罵街、逞強不講理,孩子則比較容易形成待人粗野,為人霸道的脾性。此可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其次,鼓勵幼兒獨立評價人或事,并在此基礎上采取主動的獨立行動。性格既然是幼兒對客觀現實比較穩定的主觀態度和行為方式,因而鼓勵幼兒獨立評價、獨立行事就是十分必要的。當然,就幼兒心理發展的年齡特點來說,他們缺乏這類能力。但成人應該在幼兒可以接受的范圍內,盡力幫助他們形成這種能力。比如,要求孩子首先評價他們所遇到的人或事,然后成人再給予啟發、誘導或補充、矯正。久而久之,就可以使他們初步形成獨立評價人或事的能力。又比如,在幼兒獨立評價的基礎上,盡量引導他們以良好的行為方式行動,久而久之,則可能使他們形成獨立的、健康的行為習慣,并從中表現出良好的性格特征,如誠實、勇敢、堅強。
拓展:成長的10個啟發
一、自信中要不失謙虛
4歲的時候,我跟父母說:“幼兒園太無聊了,我不想上了,我要讀小學。”媽媽看我很自信,拍板說:“只要考得上,你就去。”
很幸運,我考上了,因為年紀太小,父母還主動幫我聯系私立學校。一天,鄰居阿姨看到小小的我,就跟我開玩笑:“你讀得來嗎?”“我還沒看到過99分呢。”言下之意每次都考100分。
一周后,我拿著90分的考卷回家,被媽媽結結實實打了一頓。媽媽很生氣:“我記得那天你對阿姨夸下的話,打你不是因為成績不好,而是太自大。”
從此,我就記下了這個教訓并受益終身——自信,但在自信中要不失謙虛。
二、天賦就是興趣,興趣就是天賦
我十歲開始了在美國的留學之路。
高中時,開始第一次創業,和同學們做餐巾的扣環,因為客戶是自己的父母,所以賺了些錢;第二年我向導師提出,要求重新來過,我要找到真正的客戶。當時學校把午餐時間從70分鐘改到50分鐘,同學們意見都很大,我們抓住這個機會,出售印著“I want longlunch”的T恤,賣給同學,大受歡迎。
很多年后,有人問我: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怎么辦?我告訴他:那就用更多的時間找到興趣;如果再找不到,送你一個秘訣——天賦就是興趣,興趣就是天賦。
三、思考比傳道更重要 觀點比解惑更重要
大學的時候,憑著興趣我選擇了計算機系。系主任尼克跟我們傳遞了一個觀念——思考比傳道更重要,觀點比解惑更重要。教育,就是知識都忘光時剩下的那點東西,也就是學習的能力。
四、我不同意你,但是我支持你
畢業論文中,遇到了小麻煩,和導師的方向不一樣。是和權威頂撞,還是堅持自己的想法?導師對我的態度是——我不同意你,但是我支持你。不但讓我自己嘗試,還為我贏得了經費上的支持,他的話至今印象深刻:“在科學的領域里,我們要有胸懷,每一個人都是平等的。”
五、挫折不是懲罰,而是學習的機會
畢業后留校任教,其中一項任務是教一群天才高中生編程,8周教學結束后,60個學生全部合格。我高高興興到系主任那拿薪水。
系主任的桌上放著一沓學生對老師的點評,我要求看看,結果是慘不忍睹。學生們給我取綽號,把我的課堂稱為“8點開復劇場”,說我的課程讓人昏昏欲睡,天知道我當時自我感覺多么良好。
但挫折不是懲罰,而是學習的機會。我主動請教熱門老師,他們教我,教學要有目光接觸,如果害羞,就看最后一排同學的頭頂;上臺緊張的話,雙手按著講臺,人家就看不出你在發抖。至今,我還保留著這些習慣。
六、創新不重要,有用的創新才重要
教書工作兩年后,我加入了蘋果,之后到了SGI(美國視算科技公司)。在SGI做了一個很酷的三維瀏覽器,臺下有人用過嗎,沒有?當然,因為失敗了,100人左右的團隊,90人最后失業。
這么酷的產品為什么失敗?因為科學家做產品,衡量的標準是“新”,但產業首先要求的是“有用”。我們的創業也是一樣——創新不重要,有用的創新才重要。
七、我們需要用勇氣改變可以改變的事情,用胸懷接受不能改變的事情,用智慧分辨兩者的不同
2005年,谷歌準備進入中國,我想跳槽,結果東家微軟很生氣,問題很嚴重,把我和谷歌告上了法庭,微軟用上千萬美元雇用頂級的律師來阻擊我,媒體也質疑我的誠信。
我用上了自己所有的法律和計算機知識,堅持之下,官司取得了勝利。有的時候,我們需要用勇氣改變可以改變的事情,用胸懷接受不能改變的事情,用智慧分辨兩者的不同。
八、求知若饑,虛心若愚
2005年9月,我開始了在谷歌的工作,我在這里學到的不僅是最精確的搜索技術、最大規模的數據中心,還有最好的創新模式和如何打造一個工程師最向往的公司。
美國做過一個調查,人的一生平均換4到5個工作。求知若饑,虛心若愚,是要永遠保持的。
九、追隨你的心,用它引領你的一生,任何其他事情都是次要的
每個人總有些想堅持的東西。追隨你的心,用它引領你的一生,任何其他事情都是次要的。不要讓任何人的意見淹沒了你的心聲。
十、一個人的價值不是你擁有多少,而是你留下了多少
我這次選擇了創新工場,今年9月成立,每年嘗試20個新的創意,并拆分出3-5個獨立運營公司,我的目標是把它辦成創業的黃埔軍校。
這個選擇正確嗎?人生的目的是什么?是錢?得到之后,會更快樂嗎?你的價值在哪里?
一個人的價值不是你擁有多少,而是你留下了多少。我希望百年之后,我的墓志銘上,留下的是這樣一段話:李開復(1961-20??),熱心的教育者,經過寫作、網絡、演講,他在中國崛起的時代幫助了眾多青年學生,他們親切地稱呼他:“開復老師!”
【培養幼兒寶寶好性格須知的要點與方法有哪些】相關文章:
寶寶能力培養方法有哪些04-19
培養寶寶性格的方法06-16
幼兒性格的培養方法04-11
夏季寶寶皮膚有哪些好的護理方法07-05
父母培養寶寶感知力的方法有哪些08-29
寶寶補鈣方法有哪些06-29
培養寶寶的抓握技巧和認知能力的方法有哪些10-11
真菌培養及鑒定方法有哪些08-05
垂盆草種植方法要點有哪些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