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培養幼兒園小朋友的交往能力的方法
社交是每個人都繞不開的話題,培養孩子社交能力,最常見的說法就是:帶孩子多出門,多見人,這只是其中一種辦法。培養社交能力的底層邏輯,父母要知曉。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培養幼兒園小朋友的交往能力的方法,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培養幼兒園小朋友的交往能力的方法 篇1
一、培養幼兒交往能力首先要引導幼兒處理好人際關系。
幼兒生活的社會空間主要是幼兒園,在幼兒園里幼兒接觸最多是老師和同齡伙伴。因此,引導幼兒處理好人際關系,就必須從處理好師幼關系和同伴關系入手。
(一) 建立良好的師幼關系
《綱要》指出:老師的態度和言行舉止應成為幼兒學習的榜樣。可見,老師在幼兒心目中占有非常獨特的重要地位,老師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孩子交往能力的培養和發展。因此,作為老師要熱愛、尊重幼兒,多一些細心、耐心和童心,對待那些性格活潑、開朗交往能力強的幼兒要給予充分的贊揚和肯定,促進他們進一步的發展;對待那些內向,膽小,交往能力弱的幼兒要理解和鼓勵,以親切的語言與和藹的態度激發他們參與活動和交往的欲望,積極了解他們心理上的需求,幫助他們克服對交往的畏懼心理,營造一種友好氛圍。老師的一個點頭,一個微笑,一個撫摩,一個擁抱等,都能給幼兒帶來親切、溫暖和快樂的感覺,對幼兒交往能力的培養與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
(二) 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
幼兒入園后接觸最頻繁的'是同齡伙伴,。幼兒間的相互作用,在某種意義上講,更勝與幼兒與成人之間的交往,因此老師必須有目的,有計劃的開展各種豐富多采的活動,創設讓幼兒交往的環境,為幼兒提供充分交往的機會,以利于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
二、強化幼兒交往能力,家園同步教育。
《綱要》指出:幼兒的社會性培養需要家園社會保持一致,密切配合。可見,家庭與幼兒園的共同配合,才能更好的培養幼兒之間的交往能力, 教師要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兒童教育觀,為幼兒在家庭創設良好的交往能力,家園配合應做好以下工作:
(一) 引導家長積極才與幼兒交往能力的培養。
教師可通過家長開放日,家長會等形式,向家長宣傳培養幼兒交往能力的重要性,讓家長認識到自己的行為對幼兒的社會性交往能力的影響。要求家長給幼兒樹立友好交往的榜樣。還可以通過不同的形式,有目的、有計劃的向家長介紹有關培養幼兒社交能力的方法和信息,也可以組織家長暢談交流經驗和體會,以提高家長的教育能力與培養技巧。
(二)家長要給幼兒創設良好的社會交往環境
1、創設人際交往的機會,擴大社交范圍
孩子很需要與周圍的人進行交往,而交往能力實在實踐中學習,發展提高的,所以成長要給孩子創造交往的機會和條件。當孩子的同伴來家玩時,家長要表現的熱情、溫和,而不要用厭煩的態度阻止他們,有意無意的限制和減少孩子與同伴的交往,同時也允許孩子到別人家去玩,多給孩子創造結交小伙伴的機會,閑暇時代孩子接觸社會;如帶孩子到公園,逛街購物、串門做客等,鼓勵孩子不斷適應新環境,增加孩子與人交往的機會,同時提供孩子在實踐中觀察和模仿別人交往的機會
2、運用現代交往工具進行交往
教師可教家長讓孩子使用現代交往工具與身邊的人進行交往,如:把老師和同伴家里的電話號碼訂成一個本子。當小朋友生病時,打電話問候一下;當自己不能去幼兒園時,可自己打電話請假;過節時,打電話送祝福。
總之,交往是人與人之間情感溝通的橋梁,是人與人之間思想傳遞的紐帶,因此我們必須重視和培養孩子的交往能力,而我們更要家園密切配合,為幼兒將來更好的適應社會打下基礎。
培養幼兒園小朋友的交往能力的方法 篇2
1、表示友好
學會表達善意,說“你好”“再見”等禮貌用語是最基本的要求。
在友好的基礎上,孩子才能享受彼此的陪伴,放松身心,將與朋友在一起的時間看成是一個獲得樂趣的機會。
2、學會輪流和分享
若想獲得朋友的陪伴和快樂,就不能只顧自己,需要讓別人也開心,要放棄一點自己的需求。將自己喜歡的東西跟朋友分享,將收獲雙倍的快樂。
3、具有同理心,關注他人的感受
如果家長經常忽略孩子的感受,孩子也會忽略別人的感受。比如他打了別人,他自己不疼,也就不覺得有任何問題。
所以要幫助孩子在解決日常問題時養成考慮他人感受的習慣。
讓孩子建立同理心,理解他人的悲傷,說出“我知道你真的很難過”。發現朋友生氣、難過或者害怕,會相應地調整自己的行為,為朋友提供幫助。
4、控制攻擊性
當與別人意見不同時,小學生,尤其是男孩子容易動手。要教會孩子,在爭論中不要用攻擊的方式控制別人。
5、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
當朋友們在一起發生沖突時,一定要搞清楚孩子對問題的看法。如果不先弄明白孩子認為的問題是什么,就會出現權力之爭,孩子的問題就永遠得不到真正的解決。
教孩子如何就眼前的問題作出正確的決斷,就是在幫助他們為解決自己今后要面對的重要問題做準備。
6、學會道歉
當自己犯錯和傷害了朋友的感情時,真誠地對別人說對不起。道歉是和解的`第一步,也可能增進友誼。
7、讓孩子明白朋友可以選擇
父母可以常常跟孩子討論什么是真正的“朋友”、“友情”,讓孩子知道,真正的朋友應該會懂得互相尊重彼此的不同,也不會使用讓你感到不舒服的方式,去滿足他自己的需求。
也要教導孩子并且與孩子在家中演練,如果朋友做了讓他難過或感到不舒服的事情時,可以直接表達:“如果你真的是我的好朋友,你不會這樣對待我。”
培養幼兒園小朋友的交往能力的方法 篇3
1、鼓勵孩子走出去
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就得讓孩子走出去。孩子在同別的小伙伴們玩耍的時候,會逐漸學會交朋友,并能夠嘗試著學會信任他人、尊重他人,在同他人的交往中培養自己樂于助人等的、有助于人際交往的優秀品質。
2、不隨便打斷孩子的話,尊重孩子
給孩子一個真正平等意義上的溝通,能讓孩子明白溝通交流的重要性和技巧。比如說在和孩子談話的時候,能注意傾聽,不隨便打斷孩子的話,同時也可以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和意見,來供孩子參考。尊重孩子,不光尊重孩子的話語權,還要尊重孩子的隱私權,要注意不要在別人面前批評孩子。
3、豐富孩子的詞匯量和見識
社交能力更多地體現在溝通能力,而讓孩子有一個良好的.溝通能力,豐富孩子的詞匯量和見識必不可少。讓孩子有更多的詞匯量,方法之一就是閱讀。培養孩子愛好閱讀的習慣,能讓孩子在閱讀中豐富自己,在閱讀中懂得更多的自己沒有了解到或者是看到的東西,豐富自己的詞匯量;在平時也可以帶著孩子多接觸大自然和社會,這些見識可以豐富孩子語言系統,為孩子語言表達提供豐富的內容和素材,這也是為什么我們總是說見過世面的孩子更容易表達自己,更自信。
4、鍛煉孩子的講話能力
這就是要讓孩子學會在別人面前表達自己的觀點。對不善于發表意見的孩子,父母們要先分析原因,有的可能是害羞,有的可能是缺乏主見,然后再有針對性的訓練孩子。
如果孩子是因為害羞,可以嘗試著讓他先在家中親人面前多談,然后在幾個好朋友面前發表意見,最后在大庭廣眾面前大方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如果是缺乏主見,爸爸媽媽們就要思考自己的態度,是否有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尊重孩子?
5、掌握交往的技巧和規則
在同他人交往的過程中,懂禮貌、會合作、會分享、守規則的孩子往往更受同伴歡迎。因為這些是孩子尊重他人的體現,在交往過程中只有你先尊重他人,他人才會更尊重你。所以,對于這一個方面父母們要幫孩子建立下面的意識:多考慮小伙伴的意見和建議;當彼此觀點不一致時,要相互商量;在游戲中要遵守規則,輸了不能耍賴;想和別人一塊兒玩時,要先有禮貌地提出要求;尊重伙伴,別人講話或提建議時,要集中精力聽,理解別人的意思,不隨便插嘴打斷別人......
6、懂得欣賞他人的優點,寬以待人
懂得欣賞他人、寬容對待他人是孩子悅納他人的前提,悅納他人不光能讓自己收獲更多的朋友,還能夠讓孩子從內心深處認同合作共贏。
【培養幼兒園小朋友的交往能力的方法】相關文章:
培養幼兒的交往能力的方法11-18
如何培養幼兒的合作交往能力10-21
如何培養寶寶人際交往能力09-29
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11-10
如何培養兒童人際交往能力11-23
培養孩子的抗壓能力方法11-04
培養觀察與思考能力方法01-19
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的方法10-20
培養孩子語言能力的方法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