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適《別董大》原文賞析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收藏過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詩吧,古詩是中文獨有的一種文體,有特殊的格式及韻律。那么你有真正了解過古詩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高適《別董大》賞析,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原文:
別董大(其一)
作者:高適,年代:唐
千里黃云白日曛, 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名句“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出自唐代詩人高適的《別董大》。
譯文:
黃云蔽天,綿延千里,太陽黯淡無光,呼嘯的北風剛剛送走了雁群,又帶來了紛紛揚揚的大雪。
不要擔心前路茫茫沒有知己,普天之下哪個不識你呢?
注釋:
董大:指董庭蘭,是當時有名的音樂家,在其兄弟中排名第一,故稱“董大”。
黃云:天上的烏云,在陽光下,烏云是暗黃色,所以叫黃云。
白日曛(xūn):太陽黯淡無光。曛,即曛黃,指夕陽西沉時的昏黃景色。
誰人:哪個人。君:你,這里指董大。
賞析:
這是一首送別詩,送別的對象是著名的琴師董庭蘭。盛唐時盛行胡樂,能欣賞七弦琴這類古樂的人不多。崔玨有詩道:“七條弦上五音寒,此藝知音自古難。惟有河 南房次律,始終憐得董庭蘭。”這時高適也很不得志,到處浪游,常處于貧賤的境遇之中。但在這首送別詩中,高適卻以開朗的胸襟,豪邁的語調把臨別贈言說得激 昂慷慨,鼓舞人心。
前兩句“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用白描手法寫眼前之景:北風呼嘯,黃沙千里,遮天蔽日,到處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似乎也變成了黃色,本來 璀璨耀眼的陽光現在也黯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暉一般。大雪紛紛揚揚地飄落,群雁排著整齊的隊形向南飛去。詩人在這荒寒壯闊的環境中,送別這位身懷絕技卻又 無人賞識的音樂家。
落日黃云,大野蒼茫,唯北方冬日有此景象。此情此景,若稍加雕琢,即不免斫傷氣勢。高適于此自是作手。日暮黃昏,且又大雪紛飛,于北風狂吹中,唯見遙空斷 雁,出沒寒云,使人難禁日暮天寒、游子何之之感。以才人而淪落至此,幾使人無淚可下,亦唯如此,故知己不能為之甘心。頭兩句以敘景而見內心之郁積,雖不涉 人事,已使人如置身風雪之中,似聞山巔水涯有壯士長嘯。此處如不用盡氣力,則不能見下文轉折之妙,也不能見下文言辭之婉轉,用心之良苦,友情之深摯,別意 之凄酸。后兩句于慰藉之中充滿信心和力量。因為是知音,說話才樸質而豪爽。又因其淪落,才以希望為慰藉。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高適《別董大》原文賞析】相關文章:
高適《別董大》的賞析與譯文08-31
《別董大》的詩意及賞析12-01
別董大原文翻譯賞析07-19
別董大其一全詩賞析12-25
[唐]高適《塞上聽吹笛》原文、注釋、賞析10-19
唐高適《金城北樓》原文、注釋、賞析10-21
別董大二首·其一原文及賞析10-20
高適《燕歌行》賞析11-18
《別董大》教學設計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