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头挺立呻吟高潮av全片,成人试看120秒体验区,性欧美极品v,A片高潮抽搐揉捏奶头视频

《虞美人》李煜古詩賞析

時間:2023-06-16 23:36:58 賞析 我要投稿

《虞美人》李煜古詩賞析

  《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絕命詞。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虞美人》李煜古詩賞析,希望能幫到你!

《虞美人》李煜古詩賞析

  原文:

  《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譯文:

  春花秋月什么時候才了結?往事知道有多少!

  小樓上昨夜又刮來了春天的東風,在月明中對已亡的本國不忍回首去想念。

  精雕細刻的欄桿、玉石砌成的臺階應該還在,只是朱紅的顏色已經改變。

  問您能有多少愁?正象一江春水向東流。

  《虞美人》賞析

  這首詞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唐宋詞中的名篇。李煜以帝王之尊度過三年“日夕以淚洗面”的囚禁生活,受盡屈辱,嘗盡辛酸,最后被宋太宗用藥毒害而死。這首詞可以看作是他臨終前絕命詞,據說這首詞中抒寫自己的悲恨和懷念故國,因而成為他被害的直接原因之一。詞中吟詠感嘆自己的身世和遭遇,訴說自己的悲劇命運和人生的愁恨,追懷往事,懷念故國,表達了亡國之痛。

  詞的開頭一句就極為沉痛。春花秋月本是美好的事物,可是作者卻以怨恨的口吻發出詰問:“春花呀 ,秋月呀,什么時候才能終了呢?”詞人為什么這樣見花落淚,對月傷心,為什么這樣痛不欲生呢?因為春花秋月只會引起他對往事的追憶,而往事樁樁件件都會令人心碎。“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兩句縮筆吞咽,放筆呼號。因偷生人間,歷盡折磨,感到這種非人的生活、痛苦的折磨沒有盡頭,而往日的一切又不堪回首,只能更加增添悲愁。下闋承上,因故國月明進一步聯想,舊日的宮殿猶在,而江山易主,人事已非,回想起來真是肝腸寸斷,凄慘之至。結尾兩句自問自答,傾吐心中不可抑之愁,用江水的長流不息來形容自己愁恨的永無盡時,以興體作結,尤為精警。

  全詞以問起,以問結,由仰首問物,到撫心自問,一氣盤旋,曲折回蕩,如泣如訴,聲淚俱下。通篇語氣連貫而又起伏不定,抒發感情深沉真摯。詞中還運用反襯和比喻,如春花秋月本來是美好的事物,但卻怨問其“何時了”,小樓東風帶來春天的信息,卻反而引起“不堪回首”之念。這都是反襯的手法,表達感情更為深刻。“一江春水向東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形象地表現出愁思如水,長流不斷,無窮無盡。通過這樣具有詩意的形象比喻,真實而深刻地表現自己的深哀和劇痛,而且將這些抽象的、難以捉摸的東西寫得具體形象,達到很好的藝術效果。

  李煜詩詞大全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作者: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雕欄 通:闌)

  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

  作者:李煜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

  作者:李煜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相留 一作:留人)

  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

  作者:李煜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長相思·一重山

  作者:李煜

  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閑。

  虞美人·風回小院庭蕪綠

  作者:李煜

  風回小院庭蕪綠,柳眼春相續。憑闌半日獨無言,依舊竹聲新月似當年。笙歌未散尊罍在,池面冰初解。燭明香暗畫堂深,滿鬢青霜殘雪思難任。(尊罍在 一作:前)

  清平樂·別來春半

  作者:李煜

  別來春半,觸目柔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柔腸斷 一作:愁腸斷)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

  作者:李煜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

  烏夜啼·昨夜風兼雨

  作者:李煜

  昨夜風兼雨,簾幃颯颯秋聲。燭殘漏斷頻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醉鄉路穩宜頻到,此外不堪行。(一夢 一作:夢里)

  憶江南·多少恨

  作者:李煜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

  標題作者正文

  臨江仙·櫻桃落盡春歸去

  作者:李煜

  櫻桃落盡春歸去,蝶翻金粉雙飛。子規啼月小樓西,玉鉤羅幕,惆悵暮煙垂。別巷寂寥人散后,望殘煙草低迷。爐香閑裊鳳凰兒,空持羅帶,回首恨依依。

  望江南·閑夢遠

  作者:李煜

  閑夢遠,南國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遠,蘆花深處泊孤舟,笛在月明樓。

  搗練子令·深院靜

  作者:李煜

  深院靜,小庭空,斷續寒砧斷續風。無奈夜長人不寐,數聲和月到簾櫳。

  菩薩蠻·花明月暗籠輕霧

  作者:李煜

  花明月暗籠輕霧,今宵好向郎邊去。刬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畫堂南畔見,一向偎人顫。奴為出來難,教君恣意憐。

  梅花

  作者:李煜

  殷勤移植地,曲檻小欄邊。共約重芳日,還憂不盛妍。阻風開步障,乘月溉寒泉。誰料花前后,蛾眉卻不全。失卻煙花主,東君自不知。清香更何用,猶發去年枝。

  漁父·浪花有意千里雪

  作者:李煜

  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無言一隊春。一壺酒,一竿身,快活如儂有幾人。

  喜遷鶯·曉月墜

  作者:李煜

  曉月墜,宿云微,無語枕頻欹。夢回芳草思依依,天遠雁聲稀。啼鶯散,馀花亂,寂寞畫堂深院。片紅休掃盡從伊,留待舞人歸。

  臨江仙·櫻桃落盡春歸去

  作者:李煜

  櫻桃落盡春歸去,蝶翻金粉雙飛。子規啼月小樓西,玉鉤羅幕,惆悵暮煙垂。別巷寂寥人散后,望殘煙草低迷。爐香閑裊鳳凰兒,空持羅帶,回首恨依依。

  浪淘沙(一名賣花聲)

  作者:李煜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獨自暮憑闌,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秋風庭院蘚侵階。一桁珠簾閑不卷,終日誰來

  李煜是哪個朝代

  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南唐最后一位國君。

  北宋建隆二年(年),李煜繼位,尊宋為正統,歲貢以保平安。開寶四年(年)十月,宋太祖滅南漢,李煜去除唐號,改稱“江南國主”。次年,貶損儀制,撤去金陵臺殿鴟吻以示尊奉宋廷。開寶八年(年),李煜兵敗降宋,被俘至汴京(今河南開封),授右千牛衛上將軍,封違命侯。太平興國三年(年)七月七日,李煜死于汴京,追贈太師,追封吳王。世稱南唐后主、李后主。

  李煜精書法、工繪畫、通音律,詩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詞,繼承了晚唐以來溫庭筠、韋莊等花間派詞人的傳統,又受李璟、馮延巳等的影響,語言明快、形象生動、用情真摯,風格鮮明,其亡國后詞作更是題材廣闊,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詞中別樹一幟,對后世詞壇影響深遠。

  人物生平

  早期經歷

  李煜,原名李從嘉,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生于南唐升元元年(年)七夕,初封安定郡公,累遷諸衛大將軍、副元帥,封鄭王。 李煜善詩文、工書畫,豐額駢齒、一目重瞳 ,因貌有奇表 遭長兄太子李弘冀猜忌。李煜為避禍,醉心經籍、不問政事,自號“鐘隱”、“鐘峰隱者”、“蓮峰居士”,以表明自己志在山水,無意爭位。

  顯德六年(年),太子弘冀病逝,鐘謨以李煜酷信佛教、懦弱少德,上疏請立紀國公李從善為太子。李璟大怒,流放鐘謨至饒州 ,封李煜為吳王,以尚書令參與政事,入住東宮。 北宋建隆二年(年),李璟遷都洪州(今南昌),立李煜為太子監國,留守金陵(今南京)。

  登基為帝

  建隆二年(年)六月,李璟病逝,李煜在金陵登基,更名為李煜,尊母親鐘氏為圣尊后,立妃周氏為皇后(大周后),封諸弟為王 ;并派中書侍郎馮延魯入宋進貢,上表(《即位上宋太祖表》)陳述南唐變故。 宋太祖回賜詔書,派人前往南唐吊祭、恭賀李煜襲位。九月,宋昭憲太后病逝,李煜遣戶部侍郎韓熙載、太府卿田霖入朝納貢。 十二月,李煜設置龍翔軍,教練水軍。

  奉宋正朔

  建隆三年(年)三月,泉州清源軍節度使留從效病發身亡,其子留紹镃襲稱留后,李煜降詔追贈留從效為太尉、靈州大都督 ;四月,泉州部將陳洪進以留紹镃勾結吳越,解送其家族至金陵,推舉張漢思為清源留后。 六月,李煜遣客省使翟如璧入貢北宋,宋太祖釋放南唐降卒千人。十一月,遣水部郎中顧彝入汴京進貢。

  乾德元年(年)四月,泉州副使陳洪進廢張漢思,自稱留后,李煜就以陳洪進為節度使,以維持泉州對南唐的隸屬關系。七月,李煜奉詔入京面見宋太祖。十二月,李煜上表宋廷,請求罷除詔書的不名之禮(李煜繼位后,尊奉宋廷,故宋對南唐的詔書不直呼李煜的名諱),改為直呼姓名,未得許可。

  乾德二年(年),任韓熙載為中書侍郎、勤政殿學士,主持貢舉;又命徐鉉主持復試。 三月,頒布鐵錢。九月,封長子李仲寓為清源公,次子李仲宣為宣城公。 十月,仲宣卒,皇后(大周后)感傷而逝,李煜撰《昭惠周后誄》。十一月,太祖遣作坊副使魏丕吊祭,李煜亦遣使入宋,獻銀二萬兩、金銀龍鳳茶酒器數百件。

  乾德三年(年)九月,母親鐘氏去世;十月,太祖遣染院使李光圖吊祭。 乾德四年(年)八月,李煜遣龔慎儀持詔書出使南漢,相約臣服宋朝,龔慎儀至南漢,被扣留。 乾德五年(年)春,李煜命兩省侍郎、給事中、中書舍人、集賢勤政殿學士值班光政殿,咨問國事,每至深夜。 開寶元年(年),境內大旱,宋太祖賜米麥十萬石。十一月,立周氏為皇后(小周后)。

  降制示尊

  開寶四年(年)十月,宋太祖滅南漢,屯兵漢陽,李煜非常恐懼,去除唐號,改稱“江南國主”,并遣其弟鄭王李從善朝貢,上表奏請罷除詔書不直呼姓名的禮遇,太祖同意,但扣留李從善。同年,有商人告密,宋軍于荊南建造戰艦千艘,請求派人秘密焚燒北宋戰船,李煜懼怕惹禍,沒有批復。 時國家形勢緊迫,李煜憂心似焚,每天與臣下設宴酣飲,憂愁悲歌不已。

  開寶五年(年)正月,李煜下令貶損儀制:下“詔”改稱“教”;改中書、門下省為左、右內史府,尚書省改為司會府,御史臺改為司憲府,翰林改為文館,樞密院改為光政院;降諸“王”為“公”,避諱宋朝,以示尊崇。 元宗時,雖臣服后周,但金陵臺殿皆設鴟吻(殿脊的獸頭);乾德年間,宋朝使者到來,李煜就撤去,使者走后再復原;至此,遂撤去一應器物,不再使用。太祖晉封李從善為泰寧軍節度使,并在汴陽坊賞賜宅院,暗示李煜入京降宋;李煜遣戶部尚書馮延魯為李從善所受封賜道謝,馮延魯入汴京,因病未能朝見宋太祖而返。

  開寶六年(年)夏,太祖遣翰林院學士盧多遜出使南唐,李煜上表愿接受北宋冊封爵位,被拒。十月,內史舍人潘佑感于國運衰弱,上書極言勸諫李平為尚書令,徐鉉、張洎進言“李平妖言惑眾,煽動潘佑犯上”,李煜遣人收捕,潘佑在家中自殺,李平亦自縊獄中。

  國破人亡

  開寶七年(年),李煜上表求放李從善歸國,宋太祖不許。秋,宋太祖先后派梁迥、李穆出使南唐,以祭天為由,詔李煜入京,李煜托病不從,回復“臣侍奉大朝,希望得以保全宗廟,想不到竟會這樣,事既至此,唯死而已”。 太祖聞信,即遣穎州團練使曹翰兵出江陵,又命宣徽南院使曹彬等隨后出師,水陸并進;李煜亦筑城聚糧,大舉備戰。閏十月,宋軍攻下池州,李煜下令全城戒嚴,并停止沿用北宋年號,改為干支紀年。時吳越乘機進犯常州、潤州,李煜遣使質問,說以唇亡齒寒之理,吳越王不答,轉送李煜書信至宋廷。 北宋攻陷蕪湖和雄遠軍,沿采石磯搭建浮橋,渡江南進。李煜招募兵卒,委任皇甫繼勛統領兵馬,全力御敵,因強弱懸殊,兵敗如山,內殿傳詔徐元瑀、刁衎阻隔戰敗消息,宋屯兵金陵城南十里,李煜尚不知情。

  開寶八年(年)二月,宋師攻克金陵關城。三月,吳越進逼常州,誅殺皇甫繼勛,權知州事禹萬誠獻城投降。 六月,宋與吳越會師,進發潤州,留后劉澄投降。洪州節度使朱令赟率兵十五萬前往救援,行至皖口,遭遇宋軍。朱令赟下令焚燒宋船,不料北風大作,反而燒至自身,朱令赟與戰櫂都虞候王暉皆被擒(皖口之戰)。外援既滅,北宋盡圍金陵,晝夜攻城,金陵米糧匱乏,死者不可勝數。李煜兩次派遣徐鉉出使北宋,進奉大批錢物,求宋緩兵,太祖答以“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十二月,金陵失守,守將咼彥、馬承信,馬承俊等力戰而死,右內史侍郎陳喬自縊,李煜奉表投降,南唐滅亡。

  開寶九年(年)正月,李煜被俘送到京師,宋太祖封為違命侯,拜左(一說右)千牛衛將軍。 同年,宋太宗即位,改封李煜為隴西公。

  太平興國三年(年)七夕,李煜死于北宋京師,時年四十二歲整(李煜亦生于七夕),北宋贈為太師,追封吳王,葬洛陽北邙山。

  為政舉措

  政治

  尊奉宋廷

  李煜繼位后,寄希望于向宋納貢以保全基業,在位期間,殷勤侍奉宋朝,除了歲貢外,每逢宋廷用兵或有重大活動,也進禮以示支持和祝賀,并多次派遣使者陳說臣服之意。

  禮儀方面,李煜登基后,沿用北宋年號,每次會見北宋使者都換龍袍為紫袍(官服),變更李璟臣服后周時,只除帝號,其他禮儀不變的舊制 ;開寶四年(年),李煜下令去除唐號,改稱江南國主;次年,又下令貶損儀制,撤去金陵臺殿鴟吻,并先后多次上表宋廷,請求直呼其名,以示尊奉宋朝。

  官吏任免

  李煜即位之初,由于淮南戰敗和中主的去世,南唐朝野充斥著一種悲觀頹喪的氣氛,為重振人心、確立威信,李煜重用舊臣,穩定高層重心。何敬洙軍功累累,被授予“右衛上將軍”之銜,封芮國公,及其去世,李煜下令廢朝三日,以示哀悼。 對于在淮南戰事中棄揚州化裝逃跑的馮延魯,李煜也重新給予禮遇。 同時,啟用在楊吳時代就投奔江南的韓熙載、閩將林仁肇、皇甫赟之子皇甫繼勛等人。

  科舉方面,李煜重視選拔人才的公正和公平。乾德二年(年),李煜命吏部侍郎韓熙載主持貢舉,錄取進士王崇古等九人;又命徐鉉復試,并親自命題考核。 開寶五年二月,內史舍人張佖主持禮部貢舉,錄取進士楊遂等三人;清耀殿學士張洎稱張佖遺漏了很多人才,李煜便命張洎對落第之人進行復考,又錄取了王倫等五人。直至南唐亡國的開寶八年二月,李煜還舉行了南唐最后一次科舉考試,錄取進士張確等三十人。

  經濟

  李煜繼位時,由于李璟時期多次戰爭連綿,南唐國削勢弱,國庫空虛,但李煜愛民如子,詔令減免稅收、免除徭役,與民生息; 取消李璟時設置的諸路屯田使,將各郡屯田劃歸州縣管轄,將屯田所獲租稅的十分之一作為官員俸祿,稱為“率分”,此項政策推行后,既增加了賦稅,又可使百姓安心耕作,免受官吏的撓刻。

  南唐時期土地買賣十分頻繁,以致土地兼并日趨激烈。李煜繼位后,任用李平掌管司農寺,恢復井田制,創設民籍和牛籍,勸農耕桑,希望借此緩解國難。新制頒行后,因觸犯官僚地主的利益,遭到激烈抵制與反對,百姓也多為不便,改革遂以失敗告終。

  南唐后期通貨膨脹,錢荒嚴重,為使貨幣流通良性循環,乾德二年,李煜頒布鐵錢,規定每錢,鐵錢枚并銅錢枚發行。因銅錢逐步廢除,商人多以十個鐵錢換一個銅錢出境,朝廷不能禁止。為挽救鐵錢的流通,李煜詔令鐵錢以一當十與銅錢并行流通。到南唐亡國,各郡蓄積的銅錢累計達六十四萬緡。

  軍事

  南唐國弱,面對強大的宋朝,李煜采用陳喬、張洎之策,堅壁清野、固守城池,以拖垮長途奔襲的宋軍為防御策略。 因此,南唐表面上臣服宋朝,暗中繕甲募兵,潛為備戰。

  宋與南唐開戰后,李煜立即與宋斷絕邦交,派兵應戰,并親自巡城;時神衛統軍都指揮使皇甫繼勛無意為戰,刻意隱瞞戰情,李煜即按罪誅殺以鼓舞軍心。 同時,李煜展開積極的外交,致書吳越王錢俶,以圖瓦解宋與吳越的聯盟 ;朱令赟戰死后,李煜又命張洎作蠟丸帛書求救于契丹。

  從戰爭過程看,李煜的軍事戰略是得當的,宋軍于開寶七年十月正式出兵,到開寶八年十二月攻破金陵,前后歷時一年有余,其中,宋軍屯兵金陵城下即達一年之久。戰況雖不利南唐,但雙方亦各有成敗。 正是這些地方的反復爭戰,牽制了宋軍的力量,導致久圍金陵而不能下,甚至使趙匡胤產生動搖,打算撤軍休整。

  主要成就

  文學成就

  李煜多才多藝,工書善畫,能詩擅詞,通音曉律,尤以詞的成就為最大。李煜的詞,存世共有三十余首,在內容上,可以亡國降宋為界分為前后兩期:前期詞主要反映宮廷生活和男女情愛,風格綺麗柔靡,雖不脫花間派習氣,但在人物、場景的描寫上較花間詞人有較大的藝術概括力量,在部分詞里也流露出了沉重的哀愁(如《清平樂·別來春半》);后期詞反映亡國之痛,哀婉凄涼,意境深遠,極富藝術感染力。

  李煜在詞史上的地位,更多地決定于其詞的藝術成就,李煜對詞的發展主要有四方面貢獻:

  ①擴大了詞的表現領域。在李煜之前,詞以艷情為主,即使寄寓抱負也大都用比興手法,隱而不露,而李煜詞中多數作品則直抒胸臆,傾吐身世家國之感,情真語摯,使詞擺脫了長期在花間尊前曼聲吟唱中所形成的傳統風格,成為詩人們可以多方面言懷述志的新詩體,藝術手法上對后來豪放派詞有影響。

  ②詞境優美,感情純真,因純情而缺少理性節制。南唐亡國后,李煜被俘入宋,“日夕以淚洗面”,李煜直悟人生苦難無常之悲哀,真正用血淚寫出了亡國破家的凄涼和悔恨;并把自身所經歷的慘痛遭遇泛化,獲得一種廣泛的形態與意義,通向對于宇宙人生悲劇性的體驗與審視,所以其言情的深廣超過其他南唐詞人。

  ③語言自然、精煉而又富有表現力,具有較高的概括性。李煜善于用白描的手法抒寫他的生活感受,用貼切的比喻將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往往通過具體可感的個性形象來反映現實生活中具有一般意義的某種境界,不鏤金錯彩,而文采動人;不隱約其詞,卻又情味雋永;形成既清新流麗又婉曲深致的藝術特色。

  ④在風格上有獨創性。花間詞和南唐詞,一般以委婉密麗見長,而李煜則出之以疏宕,如《玉樓春》的“豪宕”、《烏夜啼》的“濡染大筆”、《浪淘沙》的“雄奇幽怨,乃兼二雄” 、(《虞美人》的“自然奔放” ,兼有剛柔之美,在晚唐五代詞中別樹一幟。

  書畫藝術

  李煜不僅擅長詩詞,在書畫方面也頗有造詣。李煜曾考證過撥鐙法的淵源,并總結為“擫押、鉤、揭、抵、拒、導、送”八種技藝。 李煜擅長行書,多以顫筆行文,線條遒勁,有如寒松霜竹,世稱“金錯刀”;又喜寫大字,以卷帛為筆,揮灑如意,世稱“撮襟書”。 李煜曾出示南唐秘府所藏的書法作品,命徐鉉刻成《升元帖》,周密評為“法帖之祖”。

  畫作上,李煜的竹,一一鉤勒而成,自根至梢極小,很有特點,被稱為“鐵鉤鎖”。 他所繪的林石、飛鳥,也都意境高遠,遠超常人。

  李煜人物生平介紹

  概況

  南唐第三任國君,史稱李后主。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文及音律均有一定造詣,其中詞的成就最高。內容主要可分作兩類:第一類為降宋之前所寫,主要反映宮廷生活和男女情愛,題材較窄;第二類為降宋后,李煜以亡國的悲痛,富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時期的作品成就在很大程度上超過前期”。代表作包括《虞美人》《浪淘沙》《相見歡》《烏夜啼》《望江南》《子夜歌》《破陣子》等,皆成于此時。此時期的詞作大多哀婉凄涼,充滿憂傷氣質,主要抒發了自己憑欄遠望、夢里重歸的情感,表達了對往事的無限眷戀。故有詞云:后主雖拙于治國,然在詞中猶不失為南面王!

  李煜在中國詞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對后世影響甚大。他繼承了晚唐以來花間派詞人的傳統,但又通過具體可感的個性形象,反映現實生活中具有一般意義的某種意境,將詞的創作向前推進了一大步,擴大了詞的表現領域。李煜文、詞、書、畫創作均豐。其詞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詞》中。他還極力推廣了澄心堂紙,與與大周后一同修補了《霓裳羽衣曲》。

  早期經歷

  李煜,原名李從嘉,字重光。后以“日以煜之晝,月以煜之夜”之意改名李煜。史載其“為人仁孝,善屬文,工書畫,而豐額駢齒,一目重瞳子”,是南唐元宗(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由于李璟的次子到第五子均早死,故李煜長兄李弘冀為皇太子時,其為事實上的次子。李弘冀“為人猜忌嚴刻”,時為安定公的李煜懼怕李弘冀猜忌,不敢參與政事。在此期間,他曾給自己取號“鐘隱”、“鐘峰隱者”、“蓮峰居士”,表明自己無意爭位,自己的志趣在于秀麗的山水之間。

  公元959年,李弘冀殺死其叔父李景遂(李璟即位初曾表示要位終及弟),七分病情三分“罪”,在景遂死后不到3個月即不滿三十歲暴卒。李弘冀死后,李璟欲立李煜為太子,鐘謨說:“從嘉德輕志懦,又酷信釋氏,非人主才。從善果敢凝重,宜為嗣。”李璟怒,找了個借口把鐘謨貶為國子司業,流放到饒州,封李煜為吳王、尚書令、知政事,令其住在東宮。

  登基

  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李璟遷都南昌,立李煜為太子監國,令其留在金陵。六月李璟死,25歲時李煜在金陵登基即位。

  李煜“性驕侈,好聲色,又喜浮圖,為高談,不恤政事”。 開寶四年(971年)11月,李煜派遣其弟鄭王李從善(此時封鄭王)。去北宋進貢。于是始去唐號,改印文為"江南國主印",賜詔乞呼名,從之。

  973年,宋太祖令李煜去開封,他托病不去,宋太祖遂派曹彬領軍隊去攻打南唐。此時的李煜仍對宋王朝抱有幻想,希望通過納貢保全自己父兄的基業,一面派兵消極抵抗,一面向宋太祖求和。然而,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宋太祖與吳越王南北夾攻,兵至金陵。

  公元975年十二月,宋軍攻至金陵城下,李煜此時才恍然大悟,然大勢已去。宋軍執行宋太祖"使自歸順,不須急擊"的方針,包圍金陵至十一月二十七日,才向金陵發起總攻,一舉占領金陵。宋軍破城,守將咼彥、馬誠信、馬承俊等在巷戰中戰死。李煜念完最后一首唐詩后,奉表投降,5000名南唐殘兵放棄武器停止巷戰南唐滅亡。

  公元976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違命侯。太宗即位,進封隴西郡公。

  去世

  公元978年(太平興國三年),徐鉉奉宋太宗之命探視李煜,李煜對徐鉉嘆曰:“當初我錯殺潘佑、李平,悔之不已!”宋太宗聞之大怒。據宋代王铚的《默記》記載,李煜最后因寫《虞美人》而被宋太宗用牽機毒殺。牽機藥一說是中藥馬錢子,服后破壞中樞神經系統,全身抽搐,頭腳縮在一起,狀極痛苦。

  在位總十五年,世稱李后主、南唐后主。死后,葬洛陽北邙山。

  李煜“生于深宮之中,長于婦人之手"(王國維人間詞話)“性寬恕,威令不素著”(文瑩湘山野錄),好生戒殺,死后,江南人聞之,“皆巷哭為齋”。他的繼后小周后也悲痛欲絕,不久也隨之而去。

  李煜才華橫溢,工書善畫,能詩擅詞,通音曉律,是被后人千古傳誦的一代詞人;本無心爭權奪利,一心向往歸隱生活,登上王位完全是個意外。他痛恨自己生在帝王家。功過事非,已成歷史之軌跡。

  他精于書畫,諳于音律,工于詩文,詞尤為五代之冠。前期詞多寫宮廷享樂荒廢的生活,風格柔靡,但是這并不是他向往的生活,多為空虛無奈;后期詞反映亡國之痛,題材擴大,意境深遠,感情真摯,語言清新,極富藝術感染力。后人將他與李璟的作品合輯為《南唐二主詞》。后主前期詞作風格綺麗柔靡,還不脫“花間”習氣。國亡后在“日夕只以眼淚洗面”的軟禁生涯中,話到滄桑語始工”(清沈雄《古今詞話》)。

  被俘后,在開封被封為違命侯,拜左千牛衛將軍。史書上說趙光義多次強留小周后于宮中。每次小周后回去,都是又哭又罵,李煜在痛苦郁悶中,寫下《望江南》、《子夜歌》、《虞美人》等名曲。古代畫家還繪有《熙陵幸小周后圖》,明人沈德符《野獲編》中:“宋人畫《熙陵幸小周后圖》,太宗戴幞頭,面黔色而體肥,周后肢體纖弱,數宮人抱持之,周后作蹙額不勝之狀”。元人馮海粟就在圖上題詩:“江南剩得李花開,也被君王強折來;怪底金風沖地起,御園紅紫滿龍堆。”(小周后乃大周后娥皇的妹妹,后被封為鄭國夫人,并被規定定期進宮參拜。小周后是個絕色美女,宋太宗趙炅垂涎其美麗。)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這首詞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唐宋詞中的名篇。李煜以帝王之尊度過三年“日夕以淚洗面”的囚禁生活,受盡屈辱,嘗盡辛酸,最后被宋太宗用藥毒害而死。這首詞可以看作是他臨終前絕命詞,據說這首詞中抒寫自己的悲恨和懷念故國,因而成為他被害的直接原因之一。詞中吟詠感嘆自己的身世和遭遇,訴說自己的悲劇命運和人生的愁恨,追懷往事,懷念故國,表達了亡國之痛。

  公元978年8月13日(農歷七夕),當李煜在其42歲生日那天與后妃們聚會,寫出膾炙人口的《虞美人》時,宋太宗再也不能容忍,賜毒酒毒死李煜,又虛情假意封李煜為吳王,以王禮厚葬于洛陽邙山。并請原南唐舊臣為李煜寫了墓志銘,自己也特詔輟朝三日,以示哀悼。

【《虞美人》李煜古詩賞析】相關文章:

《虞美人》李煜意境古詩詞賞析12-29

李煜虞美人賞析推薦06-11

虞美人李煜內容賞析02-28

李煜的虞美人原文及賞析11-24

李煜虞美人賞析參考04-10

《虞美人》賞析04-02

虞美人原文及賞析05-08

虞美人原文及賞析02-14

虞美人·賦虞美人草原文及賞析09-30

虞美人聽雨賞析09-16

主站蜘蛛池模板: 牟定县| 乐都县| 宝兴县| 库伦旗| 鄢陵县| 章丘市| 凤城市| 军事| 淳化县| 射洪县| 南投县| 堆龙德庆县| 青河县| 鸡东县| 乌拉特后旗| 盐津县| 玉门市| 阜宁县| 明光市| 拜城县| 商河县| 哈密市| 峨山| 景东| 平阳县| 伊吾县| 青阳县| 克拉玛依市| 久治县| 通化县| 临武县| 宁强县| 崇礼县| 黑龙江省| 东港市| 海宁市| 西充县| 高陵县| 竹北市| 宜兰市| 成都市|